APP下载

自我疏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2016-03-1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心理

莫 凡

(集美大学 航海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自我疏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莫凡

(集美大学 航海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在这一阶段的青年人正处在人格塑造与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时期。个性特征强、心理性格较为明显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多发的内在因素。与此同时,竞争激烈、生活压力以及网络的不良价值观引导则成为青年大学生心理问题多发的外在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断重视,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然而,这些必要的心理干预只是外部因素,自我疏导应该而且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大学生; 心理发展; 自我疏导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激化所引发的恶性事件不断见诸报端,从自杀到向室友投毒,不禁让人一次又一次追问为何曾经的天之骄子已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接近4018.1万人,大学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体。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大学生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人的生理发育逐渐进入成熟水平,但是心理发育仍处于不断完善中。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不一致、未来发展方向难以确定、价值观初步成熟等成为此阶段的突出特征[1],因此,与人生的任何时期相比,处在这个时期的个体进行选择与变化的范围最大、可能性最多。另外,青年期是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和人格再构成的时期,是从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到逐渐转变为需要承担成人义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需要经历复杂而艰难的对社会生活的选择。这种选择和确立需要一个过程,这个时期可以称为青年对社会的“延缓偿补期”。有了这种社会和心理的延缓偿补期,青年便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通过实践、检验、树立、再检验的往复循环过程,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未来的职业,逐渐走向成熟[2]。

1 大学生心理的“自我”特性

1.1自我尝试显著提高

大学生在进入青春期后,会开始逐渐思考关于自我的话题,并开始逐步在做选择时确立自我同一性。他们既远离父母的管束,得到了一定的选择与支配自己人生的权利,但是却也没有完全承担成人角色,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关于恋爱与职业等方面。在恋爱方面,青春期的恋爱更具感情倾向性和情感冲动性,相较于理性的分析,青春期的个体多凭借自己是否喜欢而行动。它所隐含的问题是,此时此地我想同谁在一起?在恋人眼里自己是怎样的人? 我想要寻找怎样性格的人作为长期的婚姻伴侣?在职业方面,青春期大学生开始集中于为更明确的职业目标做准备。在探索各种职业的可能性时,他们多将职业与未来相结合并在每次选择后总结:我擅长哪类职业?这样的职业是否有利于我的社会性成长?

1.2自我定位不稳定

青春期大学生,处于各种选择之中,每次选择的原因与结果的不确定性也使它成为极不稳定的一个时期。例如,当他们进入大学并逐步了解自己的专业,一部分大学生会认为“我并不适合这个专业”“这个专业与我期待的未来相距甚远”等,于是他们会着手调整自己的专业。然而,随着他们逐步进入社会,“这个专业是否与社会接轨?”“这个专业能否为我带来日后的稳定?”等问题又会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想法与选择。青春期大学生对于未来的看法大多是以自我爱好为主。然而,这些想法大多是不明确的、可变的。相应地,随着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的规划会根据自身特性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逐步调整成为适合自身与社会的未来规划。这些调整与修正是他们探索的必然结果。

1.3自我关注明显增强

青春期大学生自我关注性显著提高。在美国,大多数美国人在18岁或19岁时离开家,这意味着青春期大学生正初步脱离家庭的束缚、关注自我的选择并逐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自我关注往往表现为:热爱自我选择、讨厌被他人指手画脚、自己决定生活等。他们自我关注的目标是逐渐实现自我价值、渴望脱离家庭关注转而成为成熟的成人。也许父母和朋友会对他们的选择提供建议与意见,但是他们在心中更有自我的一套想法,而且除了他们自己没人能真正告诉他们自己想要什么。另外,青春期大学生开始考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思考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数与比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长。同时,思考的深入程度更趋于理性并且贴近现实。他们对于自我和社会的选择和看法,归根到底就是价值观的不同而形成的。

2 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2.1人与环境的问题

大学生上大学之前,多为同辈中的佼佼者,被赞扬与关注包围。然而在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往自己优秀的部分很难再如原来一样受人关注。同时,大学生往往都对自己有着较高的标准,渴望受到关注或得到最好的结果。这种由于初步的社会竞争造成的心理落差以及大学生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极易使大学生产生失落。由此而产生的不适应问题成为当前大学生难以忽视的问题。从中学到大学不仅仅代表着学历的增长,更代表着个体身心和压力的增长。环境适应问题,主要发生在大学新生群体之中。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学生一跨入大学的校门,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同时,生活上远离了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缺少了原有的关怀,这使得大学新生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环境不适应压力时,缺少抒发对象。学习方式上,中学时代的学习依赖性较强,大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多以课堂授课为主,很少一一确认课下情况。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安排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某些习惯了有人指引、有人安排学习生活的学生,便会感觉人生缺乏方向、学习缺乏以往的动力。而在专业选择上,会有部分学生对专业不满意,认为现在选择的专业与自己期待的生活与工作差别较大,这样的差距感使得本就敏感的大学生产生了难以言说的苦闷。

2.2人与人的问题

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大学生发生的心理危机从本质上来说多是由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封闭、羞怯、敏感与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3]。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沟通意识不强,胆怯或是害怕与他人进行交往。同时,多年的应试教育宣扬以成绩为主的观念,更是忽略了人际交往与沟通的重要性。然而,大学生活的环境较为丰富,宿舍、班级、年级、学院都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由于沟通不当导致宿舍室友争执、班级参与不够等都会成为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随着身体与心理的逐步成熟,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已经成熟,性心理也有了发展,但是由于道德的渲染,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于“性”这一问题较为敏感。有的学生无法把控男女交往之前的度,在交往时因为不够理性造成头脑冲动。还有同学较为羞涩,产生由于性心理而生的不安、羞愧感。但是由于高校对于性方面的教育较少,大部分学生会羞于说出口,两种想法都极易产生关于性的苦闷感,造成心理问题。

3 自我心理疏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3.1心理干预有一定成效,但有缺陷

由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效果与方式都并不理想。从时间来说,我国现在的心理危机干预多为事后干预,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才会介入,而很少能做到事前预警。面对学生的问题,高校往往很难在事前及时发现、准确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只有当学生心理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变甚至影响到平日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时,高校才开始介入。这种事后介入的方法不仅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往往会造成补救不及的恶劣后果。从方式来说,我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缺乏系统、专门的运行机制,介入人员以辅导员为主,相对缺乏专门的心理调节人员。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多以学校心理教师辅导为主,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怎样解决、由谁解决等问题都缺乏一定的制度确认。

3.2自我心理疏导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比起外界一味紧抓外因,度过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最佳方法其实是从学生自身入手,以内因为主兼顾外因。高校应该以主动调节为主、被动调节为辅,两两结合,达到疏导大学生心理的效果。

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有:(1)宣泄型。宣泄型可分为对象宣泄型和自我宣泄型。对象宣泄型是指当自我遇到了难以解决的苦闷,可以寻找同学或老师予以帮助。自我宣泄型则指当遇见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惑时,可以选择唱歌、绘画、外出旅游等方式进行自我宣泄。(2)转移法。暂时将不愉快的事情放到一边,专心于学业或社团活动等能使自己忙碌起来的事情。多鼓励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与社团,进入良好的人际交往圈,久而久之便会发现当时的困惑已经解开。灵活应对问题,避免僵化思维或贴标签式的想法。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选择的多样化。在面临一件困难的事情时,仅仅使用一个方法往往很难解决问题。可以多与伙伴沟通或者采用多种方式思考法,多选择、多改变,避免僵化思想。(3)与自我交谈。可以用写日记、给自己写信的方式自己逐步分析问题。可以在日记中回顾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反思自己当时的选择与日后的结果,同时总结事后对此事的理解。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多取决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如何使他们避免由于上述问题造成心理危机乃至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不该忽略的是,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自我疏导应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

[1]段鑫星,程嘉.成人初显期理论及其评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7(2):20-27.

[2]宋亚辉. 团体咨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2:1-7.

[3]杨建飞. 转型期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的构建[J]. 湖州师范学院报,2010(4):121-124.

责任编辑俞林

Self-relief: the important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MOFan

(College of Navigation, Jimei University, Xiamen361021, China)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adolescence, which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building their personality and values. Strong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important internal elements causing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intense competition, life pressure and harmful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have been the external element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se are only some necessary external elements, self-relief should be the key path f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self-relief

2016-04-10

莫凡(1987—),男,河南开封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3.026

D 422.62

A

1671-7880(2016)03-0094-03

项目来源:河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5YBRW0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心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