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的美育功能及其现代价值
——以苏州网师园为例
2016-03-17郭明友
张 丹,郭明友
(苏州大学 金螳螂建筑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论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的美育功能及其现代价值
——以苏州网师园为例
张丹,郭明友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江南古典园林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典雅的艺术形式为世人所瞩目,经典的园林不仅仅是一个场所空间,还有其自身的场所精神。苏州网师园的园林环境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浓郁的育人功能的审美空间,而且这种环境美育功能对于当代的风景园林设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都有广泛的意义。
古典园林;网师园;空间;环境;育人
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原本是园林主人的私人空间,其文化内涵丰富独特。随着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这些园林作为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也日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更多的游客依然只是把其当作旅游景点去休闲游赏,主管部门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转型,未能有意识地引导游客感受和思考园林环境背后的深层次文化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育思想及在园林中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思想分析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借助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进步、高尚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净化心灵、提高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开发智力和增强体质的目的[1]。美育是教育层面的一个概念,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一样,是教育的一个方面。作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美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几乎无处不在。早在我国周代,奴隶主就实行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其中乐就是美育[1]。春秋时期的孔子将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提倡“诗教”“乐教”。“礼乐教化”强调通过音乐、舞蹈、美术等手段,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教育民众,使民众完善自身修养,成为“君子”,同时还能成为懂得和遵守社会秩序的守礼公民,因此,“礼乐教化”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徐小舟认为,“礼乐教化”这一概念大体具备了成为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核心概念的基本条件[2]。
(二)江南古典园林的美育价值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丰富内涵。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最主流的一类——江南古典园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美育价值也在园林环境里有所体现。
江南古典园林提供了外在美学价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观对江南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映在江南园林造园思想上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特别是“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造园思想追求将大山大水浓缩在咫尺之间。园主往往借助园林的营造表现出对宇宙万物的思考,道法自然,力争做到园林内的布局与自然相和谐,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追求。这种特征体现在江南古典园林的建筑外形、空间布局、植物配置等外在美的追求上,建筑布局和谐,空间巧妙迂回,植物寓意深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江南古典园林的另一个价值在于传递内在的情感,即感性美学价值。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三大支柱,三者都立足于心性休养[3],而江南古典园林正是遵循了“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追求了“美善统一”的儒家思想,同时深谙“冥想顿悟”的禅宗境界,因而,才能营造人与自然相融的园林意境,去真切表现客体对象与宇宙生机活力的内存联系[4]。人们在游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儒道文化以及禅宗思想的熏陶,在人与自然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美学思想中达到情感和精神的超脱。同时,营造咫尺之间的天地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栖身之地,淡泊名利的文人情怀也映射在园林的每个角落。
江南古典园林还是传统文化的宝库,它融合了园艺、建筑、文学、诗歌、书法等多种艺术类型,一座精美的园林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文化典籍[3]。江南古典园林植物、建筑、诗词书画、楹联门匾等都是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它们用文字和书画的形式教授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内涵,这些艺术形式或传递仁义之道,或发人深省,或愉悦人心,使人达到心性与园林的交融,使古典园林成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场所。
二、古典园林的美育功能——以网师园为例
(一)建筑环境的育人功能
从外部环境设计与人的主观感受互动的角度来看,教育环境作为一种物质存在的状态,它会默默地、不停地作用于其他的受教育的个体[5]。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因此,美好而典雅的环境,不仅可以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官享受,也可以陶冶情操。
从建筑室内空间功能的角度来看,传统园林建筑往往由多个不同的建筑组团构成,这些建筑空间丰富多变、大小各异,往往是多景区、多空间的复合。按园林内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不同,可将园林空间分为大厅、书房、赏景区几类。
大厅空间是园林内建筑的重要部分,集会客、宴会、行礼、展览等功能,布局宽敞明亮,四面开放,可通往园内其他空间。例如,网师园的大厅万卷堂,面阔五间,三明两暗,布局宽敞开阔,室内陈设均为清式家居,大气简洁。堂悬匾额“万卷堂”,意为藏书万卷之意,正堂挂有书画和对联,形成一种典雅的诗文书画气息。厅南小院东西各植玉兰、厅后小院植金桂,以表金玉满堂之意。
园林里的书房是园主人读书研习的场所,常在园内清净之处,毗邻庭院,处于园林内非主轴的地带。网师园的五峰书屋就是一处相对独立的庭院,其名取自“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之句,指庭前院后,峰石罗列,似庐山五老峰挺秀而名。与五峰书屋相通的集虚斋是园主读书养心、修身养性之处,意为清除思想上的杂念,让心头澄澈明朗。二室连为一体,视线和空间上延长了空间感,屋内宽敞明亮,清式家居,书画壁挂,充满书卷气;屋外花木扶疏,自成一幽静处所,置身其中,清雅恬淡的书房气息环绕,令人备受感染。
江南园林里的主景部分多以水景为中心,园主往往围绕水景在四周建立赏景楼阁,采纳四时之景。网师园内的中心水景区域为彩霞池,池东北部为临水而建的“竹外一枝轩”,取自苏东坡“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的诗句。“竹”指的是轩北的墙面上左右对称的空窗内的竹影,“一枝”指轩外的梅花。水池西面是“月到风来亭”,取自宋人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是赏月的佳景,尤其是中秋佳节,与数友共享良辰,或一人独赏美景,皆为雅事。“濯缨水阁”是夏季纳凉佳处,濯缨,取自《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水阁东接黄石假山和“小山丛桂轩”,表示主人避世隐居,清高自守之意。置身园内的赏景区,临栏而望,眼前碧波荡漾,顿觉心清如水。
可以看出,网师园内的建筑环境幽静典雅,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游客既能体会文人士大夫高风亮节的人文情怀,也能耳濡目染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既能在咫尺之间感怀宇宙之大,也可在水边悲叹人生无常。置身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典园林中,有助于潜移默化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二)园林文字品题的美育功能
江南古典园林的美育功能还集中体现在园内随处可见的文字品题上,例如匾额、楹联、书条石等。匾额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点睛之笔,依附于古典园林内的建筑,但又具有自身完整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古典园林里的匾额题刻将园林中的虚实之景以及文人的情思系之一词,表达深邃的立意、含蓄的意境和高雅的情操[6],同时,将诗词歌赋的意境融于数字之内,游观者不仅能欣赏园林风景,还能领略文人雅集的遗韵,涵咏诗词的真意,咀嚼禅宗的心境,在游览中受到感化和教育。例如,网师园彩霞池南部的一座单檐歇山卷棚顶的四面厅,造型轻巧舒展而又飘逸,其上悬一块“小山丛桂轩”的匾额,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轩南湖石叠砌的小山和山间的桂树上,使人们联想到浓香四溢的金秋,或更进一步联想到淮南小山《招隐士》赋的意境,从而通过实景现出空灵[7]。
楹联,亦称“楹帖”“对联”。它是随着骈文和律诗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融散文气势与韵文的节奏于一炉,浅貌深衷,蓄意甚远。古代士大夫和文人从自然和社会中体悟到人生真谛、内心情思,都会借助这些简单凝练的高言妙语而物态化,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欣赏楹联可以品鉴文人的思想和情怀,体悟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哲理。例如,网师园的夏日景点濯缨水阁悬一幅清郑板桥书题的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仅仅用了八个字讲四个惜时、慎独的历史人物故事。
书条石是在石碑上刻写了历代名家的题词和诗文的文物,它是江南古典文化载体的一个特色。在园林曲折的游廊中,常常能看到嵌在廊壁白墙上的长方形小石板,即“书条石”。书条石中的字以书法形式出现,上面的内容,一般都是园主收藏的历代名人法帖的拓本、园记、名诗名句、书札真迹,以及当时游园名流唱和的诗词。例如,网师园中万卷堂西廊的墙壁上刻有钱大昕撰述并书的《网师园记》,月到风来亭西廊刻有苏东坡诗、节临褚遂良《孟法师碑》、旭日居士诗、黄庭经等。这些书条石上的书法作品有的用笔丰润、筋骨劲健;有的墨气鲜活、飘逸宕突;有的气势开张、从容不迫;有的章法新奇、韵味雅致。可以说书条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临摹书法的艺术环境,游人在园中游览时便会熏陶到书法艺术,长此以往可激发其对书法和文学的爱好。
园林里的文字元素以匾额、楹联和书条石为载体,不仅蕴涵了文学与社会史的价值,也凝聚了高超的书法艺术价值,不仅让人赏心悦目、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个人的情操,增强个人的文化底蕴,既拓展了人们观赏园林的审美天地,也增加了园林的人情意味,对于研究、发扬和宣传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江南古典园林注重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在借助自然山水形式美的同时,又借助这些载体升华到了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游人在欣赏园林建筑的同时熏染古代文人的思想,于无形中提升内在修养。
(三)园林植物元素的美育功能
园林植物是江南古典园林里一个重要部分,园因植物而生彩,植物的存在渲染了园林的氛围。古典园林往往直接或者间接抒发某种意境和情趣,使园林景观具有象征意义,园主也借植物景观形成的多维空间,与园林空间内的建筑一起构成良好的环境和意境美,耐人寻味之余,更丰富了文化熏陶的功效[8]。
“竹”是园林中“比德”的重要题材。在文人眼里,竹子集刚、柔、忠、义于一身,具有“虚心、高洁、坚贞、有节”的高尚情操,成为风流名士的理想化身。网师园中的“竹外一枝轩”内植两丛修竹,与集虚斋内以竹为题的书画相呼应,表现园主的贞洁气节。而“竹外一枝轩”前松柏盘曲,低枝拂水,松、竹、梅构成一幅“岁寒三友图”,意义深刻。网师园中的另一景点“小山丛桂轩”则是园内的秋景,轩北“云冈”是一座黄石假山,山势峻峭,南部湖石假山上种有数棵桂花树,每当金秋时分,桂花芬芳,满园金黄,从轩内北墙上的外方内圆的大窗看过去,重峦叠嶂,桂枝丛生,使人有深山幽谷之感。“看松读画轩”是园主吟诗作画的地方,在轩的南窗外面,遍种姿态各异的松树,景名中的“松”字指的是黑松、罗汉松和白皮松。此景为园主冬日雪后观赏之处。《论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园林正是以松柏在风雪中的傲然挺立的风姿来象征文人的孤傲。植物的寓意存在于园林的各个角落,不论是繁茂的植物还是稀疏的独植古木,植物都代表着古代文人对世界宇宙的寄托和对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身在其中,人也会被其感动。
三、江南古典园林美育功能的现代价值研究
(一)现代美育价值的具体演绎
通过上文分析,江南古典园林的美育功能体现在建筑环境、语言文字和园林植物等方面,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形式承载着园林的美育价值。这些价值不仅在古代具有育人和美化心灵的功能,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上也有可借鉴的现代价值。
江南古典园林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质上反映的是遵从自然,师从自然,表现的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敬,是儒道文化思想的体现。它们大多以内陆自然景观为蓝本,模拟自然山水布局,巧妙处理植物与建筑的关系,人为地创造咫尺之间的山河天地,托物言志以表人格精神追求。古典园林对自然的尊敬,遵从天地法则,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都是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应该学习的地方。
江南古典园林的美育功能得以体现,很大程度上由园林环境里的物质载体元素实现。虽然是一种物质载体,但是其内在文化涵养却能表达出来。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在表现文化内涵方面往往流于表面的模仿,没有深层营造可以体现文化内涵的景观,因此需要对物质元素进行利用。
江南古典园林有浓厚的儒道文化氛围,淡雅朴素,这与它的内部环境布置有着密切关系,这种环境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对游览者进行思想和审美方面的教育。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多数是因设计而设计,并没有关注使用者的体验感受,出现环境场所精神缺失的现象。
(二)现代美育价值的实际应用
根据对江南古典园林美育功能的现代价值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古典园林的美育价值仍然具有时代意义,把握其美育价值并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将古典园林的深层次内涵展现在大众面前,以其独有的魅力陶冶游览者的文学和艺术涵养。首先,设计要遵循自然规律。景观设计需要与基地环境建立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关联,亲身感悟和体验自然,从自然中汲取设计灵感,场地设计遵循基地的自然特质,通过理性的科学分析进行合理布局,一切遵法从道。其次,设计要传承中国文化。现代景观设计很多时候忽视场地内在的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学习西方景观设计手法,设计缺乏中国风格。现代景观设计需要从中国传统的儒教文化中汲取养分,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具有中国风格和品格的场所空间,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再次,要营造美育环境。学习古典园林符号传递信息的手法,现代景观设计可以用类似隐喻的手法唤起体验者的精神感受,将体现场所文化和精神的诗文字画以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带入景观设计中,引起游览者情感上的共鸣。
园林具有美育功能,它深深植根于园林的每个角落,除了上述所说的园林的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和美育载体的几种类型,美育思想更是存在于园林的每寸土地。然而现存的园林的美育功能并未被完全挖掘和利用,园林保护者和开发者虽然已经意识到园林内各种物件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但仅仅是将其进行保护和展览,没有对它们进行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因此,园林的美育功能有待相关学者作进一步探讨,以期更充分地彰显园林的场所精神。
[1]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2]徐小舟.高等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5-87
[3]吴瑞.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J].沈阳: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3):40-43.
[4]来维志.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特色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5]赵玉堂.从“素丝说”略谈环境教育功能的两面性[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3-104.
[6]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1:8-10.
[7]刘源平.中国古典园林匾额与楹联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3):62-63.
(编辑:那张军张雪梅)
Spaces of South Gardens:Aesthetic Education Function and Its Modern Value
ZHANG Dan,GUO Ming-you
(Gold Mantis School of Architectur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
South classical gardens 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elegant art forms are well-known worldwide,and the classic gardens manifest not only spaces of common gardens,but also their own spirit of a place (genius loci).The Master-of-Nets Garden in Suzhou has spaces which are of an aesthetic education functio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ety.
classic gardens;Master-of-Nets Garden;space;environment;education
TU 986.2
A
1671-4806(2016)04-0102-04
2016-05-10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SJB521)
张丹(1991—),女,安徽马鞍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学;郭明友(1972—),男,安徽蚌埠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园林艺术历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