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治疗和护理
2016-03-17郑瑞端严凤娇
郑瑞端 严凤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牙周病的治疗和护理
郑瑞端严凤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探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门诊50例牙周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护理,有效提高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牙周病治疗方法护理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两大类[1]。我国的牙周病患病率高。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学检查资料显示,35~44岁年龄组人群牙周袋检出率高达41%,而该年龄组的刷牙率为85.66%[2]。人们的口腔卫生较差。如果未能很好地纠正口腔卫生和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情会迅速发展,出现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松动和牙齿脱落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牙周病应早发现早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了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通过对患者从心理、生理、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治疗方法
1.1一般资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门诊2015年9月~2016年6月50例牙周病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所有患者都经过X线检查显示牙齿呈不同程度松动,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牙龈充血水肿,牙周炎患者可探及牙周袋,均确认为牙周炎。
1.2治疗方法
即采取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并配合药物治疗。
1.2.1龈上洁治术通常采用超声波洁治术针对患者容易忽视或无法达到的牙面区域进行洁治,使牙的各个面都洁净,保证牙周组织处于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对于牙周病的患者,一般六个月左右进行龈上洁治术一次。如洁治前患者牙龈红肿,出血较多,先给予患者用漱口水漱口或口服抗生素缓解炎症,3 d后才进行超声波洁治术。
1.2.2龈下刮治术一般在龈上洁治术后2~4周进行,通常用手工龈下刮治法或微创龈下刮治法,分区进行刮治,刮除位于牙周壁根面的牙石菌斑和肉牙组织,在刮治后可在牙周涂上派丽奥以控制炎症。
2 牙周病的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用亲切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为患者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向患者解释手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和对治疗的信心。
2.1.2材料准备常规备好操作机械,如一次性牙科检查盘、龈上清洁器、龈下刮治器、超声波洁牙机、吸唾器、麻醉药、棉球、灭菌治疗巾、一次性水杯、消毒物品、抗菌药物。
2.1.3患者的准备嘱患者坐在牙椅上,协助患者仰卧,嘱患者用清水漱口,根据手术需要调好体位,系上无菌围巾,防止污水溅脏衣服,对患者进行口腔及牙齿的全面清洁和消毒。
2.2术中护理
2.2.1无菌操作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区分有菌区域和无菌区域,手术部位要清晰,随时调节手术部位的灯光,吸唾器要保持通畅,切勿直接接触患处及粘膜,注意观察患者手术部位的出血情况,必要时压迫止血。
2.2.2密切观察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使患者配合手术。
2.3术后护理
术后,局部用双氧水溶液冲洗牙龈,嘱患者漱口,涂上派丽奥以消炎止血,或上牙周塞粘剂,并做好口腔清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无麻药过敏、手术局部出血情况。术后2 h才能进水进食,牙龈有少许出血。一周内要吃些温软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一周后复诊,如有不适,随时复诊。
2.4健康指导
与患者的沟通十分重要。告知患者目前的口腔状况及相应的治疗计划,使患者保持长期维护牙周健康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治疗和辅以口腔卫生指导,如纠正个人的刷牙方法、牙膏的选择和牙线的使用,餐后漱口或使用冲牙器清洁口腔和牙齿,定时进行洁牙及口腔检查。半年复查一次。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3 讨论
牙周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但危害性很大。严重者可导致口臭、牙齿松动、前牙向前散开移位使牙齿丧失功能,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防止病情的发生发展,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防微杜渐,在日常工作中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牙周疾病是一个慢性过程,治疗过程相对延长,患者往往难以坚持。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患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要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治愈信心,而且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负面情绪,让他们积极充分配合,以提高治疗效果,认真地做好健康宣教,从而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提高治愈信心。
[1]Tilakaratne A,Soory M.Themodulation of androgemne⁃tabolism byestradiol,minocycline,and indomethaein in a cell culture model[J].J Periodontal,2002,73(6):585-590.
[2]孟焕新.牙周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