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荣格精神分析角度解析《干旱的九月》中明妮·库珀
2016-03-17罗玲
罗 玲
(内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四川 内江:641110)
从荣格精神分析角度解析《干旱的九月》中明妮·库珀
罗 玲
(内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四川 内江:641110)
威廉·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一生共创作近百部长篇和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采用写实手法,生动的刻画出各个人物对这场九月里发生的“强暴罪行”的不同反应,体现出各个人物的鲜明心理特征,特别是女主人公明妮·库珀的内心发展。通过采用荣格精神分析理论之人格面具和阴影解析主人公明妮·库珀自编自导自演这场阴谋的真正原因。
威廉·福克纳;荣格理论;干旱的九月;明妮·库珀;人格面具;阴影
威廉·福克纳(1897-1962),当代美国著名作家,被称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现代主义作家,他深受家庭传统和南方风土人情的影响,其作品中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深入刻画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种敏感问题。福克纳小说情节鲜明,戏剧性强,生动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其短篇小说代表作《干旱的九月》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南方小镇上的故事。在干旱的九月里,小镇上发生一件“罪恶”的事情:尚未嫁人、三十八九岁的白人女性明妮·库珀宣称自己被黑人男子威尔·梅耶斯强暴。在一个空气燥热的黄昏,几个白人男子在理发店讨论着这件骇人听闻的事情,除了理发师,其他人都坚信此事是真实的。最终,在查明真相前他们蛮横地用私刑将威尔杀害。小说通过描写南方社会中由种族歧视引发的一场悲剧,体现了美国南方社会黑人受到的歧视和不公待遇,揭露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评论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有批评者从叙事角度分析小说的隐喻性的叙事语言,认为作品中的“隐喻在语义上相互交叉,相互关联,紧密围绕着‘疯狂、暴力、死亡’的主题,形成了巨大的语义网络,使主题表现更加深刻,富有内涵”[1]111;也有评论者从小说主题意义和写作技巧,探讨《干旱的九月》的艺术价值,认为该作品继承并超越了福克纳的另一部著名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本文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采用荣格理论中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原型理论剖析“受害人”明妮的在“遇害”前后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解析明妮为何自编自导自演这场“强奸罪行”,找出这场阴谋背后的真正原因,总结出作为女性的白人明妮和作为黑人的男性威尔,他们都沦为了社会和时代的牺牲品。
1 优雅人格面具的变异
人格面具,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人格面具是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原型有四种最为突出:阿尼玛、阿尼姆斯、人格面具和阴影。在荣格心理学中,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它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却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2]48。人格面具被个体统合到自己身上以后,此面具也成为驾驭个体真实个性的假面,并一再对个体的人格施加影响。荣格认为,人格面具对于人的生存来说是必需的,它保证了人们与其他人,甚至与他们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它能够实现个人目的,达到个人成就,它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
小说里的明妮·库珀是杰斐逊小镇上足够富有的人,与母亲、姨妈一起居住,一直未婚。“她年轻的时候,身材苗条,强健有力,非常活泼,在镇上的社交生活中一直独领风骚,成为中学聚会和教会社交活动期间同龄人的榜样”[3]93,可见明妮年轻时一直都以非常高贵和优雅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人们也非常认同她这样优雅高贵的人格面具。而现在年近四十岁的明妮像少女般,“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戴着花边睡帽出现在门廊上,荡秋千一直荡到中午时分……午休后,她穿着巴里纱新裙子去镇里,和其他女士们逛商店消遣下午的时光”[3]93。没有了青春面貌,神情也略微憔悴,但是明妮努力维护自己贵族小姐般的人格面具,“她依然带着这幅样子参加在充满暗影的门廊和夏天草坪上的聚会,就像一个面具或一面旗帜”[3]93。当同龄女孩们的孩子开始叫她阿姨时,她才意识到自己早已不再是人们眼中年轻漂亮的明妮小姐,而是到四十岁都未出嫁的明妮阿姨。她想要人们继续认同她年轻优雅的人格面具,因此她要求老同学的孩子们叫她“表姐”,而非“阿姨”。但是,男人们开始势利,女人们开始报复,以她不符合自己年龄的人格面具为乐并讥笑嘲讽她。然而此时的明妮已经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她受到了人格面具的支配,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异化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在她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和极不发达的人格其它部分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根据荣格理论,“一个人自我认同于人格面具而以人格面具自居时,这种情况被称为‘膨胀’”[2]50。人格面具的过渡膨胀给明妮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当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时,她会受到自卑感、孤独感和离异感的折磨。当她过渡沉溺在自己年轻时的人格面具里,而这样的人格面具又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尊重时,她内心的邪恶因子开始萌芽。
2 膨胀的阴影
如上文所述,步入中年的明妮·库珀仍然沉迷在年轻时的人格面具无法自拔,而小镇上的人们没有配合她并认同这个不符合她自身年龄的人格面具。明妮过度的沉迷反而让她的生活变得空虚,她逐渐意识到自己扮演少女的情感和兴趣都是虚伪的,她不过是对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东西做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罢了,“和她漂亮的裙子相比,她的闲散空虚的日子有一种狂怒幻想的特性”[3]97。得不到认可尊重的人格面具让明妮内心另一种原型无意识开始萌芽——阴影。
根据荣格理论,阴影是隐藏在每个人潜意识当中的黑暗面,是一种原型无意识,可以说是自己内心的另一个自己。阴影比任何其他原型都更多地容纳着人的基本动物性。荣格认为,“由于阴影在人类进化史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根基,它很可能是一切原型中最强大最危险的一个”[2]57。因此,为了使一个人成为集体奉公守法的成员,就有必要驯服容纳在阴影原型中的动物性精神。而这又只有通过压抑阴影,或者发展起一个强有力的人格面具来对抗阴影的力量,才能够得以实现。小说里的明妮因为自己迷恋的人格面具无法让她与周围的人们和谐相处,因此她陷入了自我质疑的矛盾漩涡中,也就是说,明妮自己也开始质疑自己的人格面具,她“眼里有一种失口否认事实的困惑神情”[3]95。荣格认为,恶的因素一直以潜在的状态停留在人的无意识中,但当这个人突然面临人生困境,发生精神危机时,阴影就会利用这一机会对自我实施其威力。在明妮陷入质疑自我的困惑中时,她阴影中“恶”的因素也越来越强大。随着阴影恶的因素壮大,明妮身上的动物性也变得愈加富于兽性。最终,为了让所有人再次认可她自己迷恋的人格面具,也为了让她自己再次成为所有人的焦点,她内心罪恶的阴影促使她精心策划了一场自己被强暴的阴谋。明妮锁定了黑人男子威尔·梅耶斯,将这个罪恶之名扔给了他,威尔沦为了杰斐逊小镇上千夫所指的罪人。至此,明妮成功地引起人们的再次关注,当她经过杂货店时,男人们的“目光跟随她的臀部和大腿晃动”[3]109,但此时的关注更多的是带着肮脏思想的嘲笑和戏弄,她再也无法回到年轻时受到众人羡慕崇拜的时光里。明妮以威尔的生命为代价让自己不光彩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但她永远也无法戴着年轻时优雅的人格面具继续生活,更加没有办法让人们认可和尊重她自己迷恋的人格面具。明妮设计的这个置自己死地而后生的阴谋并没有让她获得新生,反而使自己走向更加悲剧的人生。
在明妮自编自演的阴谋发生后,她和朋友们来到了电影院,在五光十色的电影院里,她内心的阴影再次爆发——她突然大笑出声,无法停止。也许她在为自己精心设计的阴谋而喝彩,又或许她在嘲笑自己的愚蠢与无奈。随着笑声越发尖锐,人们听到更多的是她悲哀的人生。因为她朋友早已看清楚真相,“可怜的明妮!你们以为真发生了什么事儿吗”?[3]113
3 结语
明妮年轻时,以优雅高贵的人格面具在小镇上过着如鱼得水的风光生活,逐渐年长的她却不能找到适合自己年龄的人格面具与人们相处,步入中年的“明妮阿姨”仍然沉迷在自己“明妮少女”的人格面具中,但是小镇上的人们却没有迎合她,继续赞美尊重她的人格面具。人们讥讽、疏离的异样眼光使明妮意识到自己辛苦构建的人格面具并没有得到认可,最终,她彻底崩溃,内心邪恶的阴影无意识迫使她成为了一个杀人凶手。
综上所述,明妮·库珀只是一个想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人,只是一个生理年龄四十岁而依旧竭力保持心理年龄二十岁的女人,但是在男权主义为统治制度的社会里,她注定无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注定会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然而黑人男子威尔·梅耶斯更是一位男权社会里悲哀的殉道者,在种族制度盛行的南方社会,威尔只是人们眼中的“黑鬼”,随时可以被剥夺生命。在人性早已枯竭的男权种族主义社会里,女人和黑人都会沦为悲哀罪行的牺牲者。
[1] 梁晓冬.疯狂、暴力和死亡:福克纳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中隐喻的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6,28(1):111-118.
[2] C·S·霍尔,V·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3] 威廉·福克纳.诺贝尔文学作家短篇小说精选[M].青闰宰,倩闪硕,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4] F·弗尔达姆.荣格心理学导论[M].刘韵涵,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5] 欧荣.后继中的超越——评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J].名作欣赏,2007(8):97-100.
(责任编辑:李文英)
An Jungian Analysis of Minnie Cooper’s Conspiracy inDrySeptember
Luo L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Nei 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641110, Sichuan)
William Faulkner,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productive writers in America, created nearly 100 novels long or short.DrySeptemberis a short story which describes people’s different responses to a so-called “rape crime”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heroine Minnie Cooper’s psychological movement while showing distinctiv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Based on Jungian theory of perso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Minnie Cooper’s self-made conspiracy.
William Faulkner; Jungian theory;DrySeptember; Minnie Cooper; persona; shadow
2016-07-11
罗 玲(1986~),女,硕士,讲师.E-mail:839191266@qq.com
I106.4
A
1671-3524(2016)04-00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