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改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2016-03-17魏伦
魏 伦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互联网视域下改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魏 伦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安全教育不能适应互联网虚拟性的挑战。高校应创新学生安全教育理念,树立大安全观,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服务体系。
互联网;高校;学生;安全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变革,国家对高校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高校对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重视,使得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不断改观。学生对校园安全环境和安全管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一、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学生安全事件和相关信息,再也不可能拘于一校范围之内。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综合管理和服务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社会化办学渠道日益拓展,高校由传统的单一封闭办学逐步转向国际化开放办学,“象牙塔”逐步变成“小社会”。诸多因素给大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传统方式,逐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没有随着安全环境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而变得更加警觉和富于理性。[1-2]目前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和相关人员。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并没有纳入教学必修课程体系。安全教育主要通过年级会、班会教育,选修课、课外讲座知识传授,以及学生自治组织的相关活动宣传引导等为主要形式。安全教育在广度上无法做到持续全面有效覆盖;深度上缺乏创新联动,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安全意识,效度上无法与互联网信息化手段相融合,做到问题精确反馈,迅速沟通,及时解决。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总体停留在“有事抓一抓,没事放一边”的自然消极状态,没有做到顶层规划、主体明确,责任细分,保障得力、落实有效。缺乏对开展安全教育的科学化规律性认识,对互联网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问题缺乏系统性的研判,安全教育总体上处于口头重视与实践重视不协同的局面,安全教育多停留在书本理论上,缺乏现实演练与操作,安全责任意识没有真正入心导行。[3]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无论在生源数量还是办学质量上都有长足的进步,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大学生统计数据,目前高校在校生已达4000余万。对这一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服务,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者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课题。安全教育是培育高校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性工作,是学生一切发展的根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已经凸显出多层面、广角度、大影响、深效应的特性。互联网媒介已经自觉融入到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多个层面。从社会角度、学校角度、家庭角度等综合考量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改进学生安全教育的必然路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影响因子被放大,“相关事件不出校门”的传统做法,已经无法在互联网时代施行。安全教育所产生的效应,不仅仅受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甚至会影响关联其一生。
(一)传统安全教育不能适应现实形势发展需要
网络安全教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渠道,其与传统安全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以网络信息媒介作为载体。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虚拟化发展日趋明显,大学生对网络工具和网络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大学生长期沉迷网络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人际交往、情感交流逐渐虚拟化、碎片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并掌控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的角色转换并保持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态度。所引发的如网络犯罪、网络传销、网络消费陷阱、网络交友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在高校学生群体则表现为:一是互联网已经完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成为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部分学生甚至沉迷网络,对网络虚拟世界的痴迷,严重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互联网视域下,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在网络上能找到对应,同时也能根据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提供个性化产品及服务,给其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学生网络化生活现实的发展需要。二是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网络交友、网络求职、网络学习娱乐等方式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然而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普遍不高,传统安全教育的触角难以有效企及。三是传统安全教育模式没有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而自觉转型。传统安全教育侧重人身财产安全,主要强调对学生离校外出、宿舍就寝、个人财物、实习实训等具体事务做出安全教育警示和要求,没有对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学习生活行为所遭遇的环境现实问题做出预见性、前瞻性、实效性的教育。[4-6]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内涵需要扩展
传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然而在互联网视域下,安全教育的内涵全面扩展。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安全、价值观安全、网络行为举止安全等显得尤其突出。心理安全与心理健康的基本意义和现实诉求有一致性。心理健康的人,其心理上并不一定得到安全感。在互联网信息充斥的世界里,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取向更加可塑、更加复杂。价值观安全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价值观的问题,是关乎人与社会发展方向最基本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安全问题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高等教育在培育人的过程中,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大学生身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价值观安全教育的必然要求。网络行为举止与现实生活日常行为举止有同质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网络行为的个体隐私性、随意可变性、穿越时空性、虚实交叉性、因果关联性等特征较为明显。因而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范畴内,亟待加强学生网络行为举止安全教育。
三、互联网视域下改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
(一)创新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理念,树立大安全观
在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时刻面临“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高等教育的使命应该使学生理解“人之为人”的真谛,使其真正认识自我、塑造自我、驾驭自我、成就自我。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而且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要切实树立全新的大安全观,安全教育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专门问题,而应该内化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方面面,使全体师生努力适应互联网信息时代安全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正视新问题。挖掘安全教育主体间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安全教育的自我主体性作用,在学生自治组织之间建立“群防群治、个体自治、相互监督”的机制,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充分认识到没有安全问题的发生,并不代表其安全教育水准就高。在学校事业发展和办学质量评价考核的综合指标上,应该在纵横多个维度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水平和效果进行具体的考核,以考核结果的量化数据,倒逼安全教育质量的提升,真正发挥安全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受益、教师受用,从而在全体师生之间,构建起和谐积极、协同联动的大安全观。
(二)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服务体系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高校安全教育问题不再是单一独立的存在。互联网延伸到哪里,安全问题就到哪里。以学生为中心,将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法律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相融合,明确设置安全教育课程学分,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校内外联动的综合化安全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细化安全教育主体,构建校、院、专业、班级、宿舍五级管理体系,使后勤保卫职能部门领导、学院相关管理服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组织骨干等群体形成合力,良性互动。切实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全新思维和实践模式,将安全教育置于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过程的点滴细微之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寓教于用、典型示范,让“安全问题”变得安全可控,让安全意识变得规范严谨,让安全行为变得自然真切。总之,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再也不是独立单向的问题,它已经成为考验高校全体师生构建高校综合治理体系、提升高校综合治理能力的现实诉求。
[1]顾海良. 重视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 2003(7):19.
[2]王正斌.试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24(6):170-172.
[3]邵辉, 王凯全.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46-48.
[4]刘亚辉.论大学生安全教育[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4(2):30-31.
[5]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4):82-84.
[6]张传彬.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25(z1):27-28.
(责任编辑 文双全)
Consideration on Improving Safe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Internet Vision
WEI Lun
(School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raditional safety education cannot adapt to the challenge of virtualized Interne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innovate the concept of students' safety education, establish an overall safety outlook,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safety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tudent; safety education
2015-11-08
魏 伦(1984—),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助教,硕士。
G641
A
1671-9247(2016)03-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