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16-03-17苗云飞张立成

关键词:学风理论课导师

苗云飞,张立成

(安徽工业大学 研究生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苗云飞,张立成

(安徽工业大学 研究生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当前社会多种因素影响了研究生学习风气 。高校应坚持理性认知与非理性感化的辩证统一,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规范相关制度建设,提高教师修养,加强研究生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

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

良好的学风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不断进取向上,而且能够抵制不良习气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学风建设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以及健康成长,对其未来的发展也起到导向作用。对于国家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从长远看,影响到的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未来学术研究的主要力量来源就是研究生,同时研究生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研究生的学风建设,提高研究生的整体教育质量和素质,不容忽视。

一、高校研究生学风现状及成因

近些年,研究生中涌现许多具有刻苦上进、钻研精神的优秀研究生。但是,也存在一部分研究生浮躁、不务实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较为浮躁。课堂上表现为缺课、课堂纪律较为涣散,课下表现为对于学术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很低,对于导师分配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大多也是抱着应付的心态。第二,主要表现在一些行为上,例如:缺乏创新精神、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考风不正等。这些都“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对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1]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是社会转型期影响,使研究生自身优缺点都很明显。其优点是热情、自信、勇敢等,这是由当前特殊的环境造就的;其缺点是自私、自我、排他等,这是受我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影响。因为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表现出这样明显的优缺点共存现象。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对研究生的剧烈冲击。市场经济发展,我国贫富差距拉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出现了如“囚徒困境”、“搭便车”、“公共地的悲剧”等——个体理性行为与集体理性结果之间的冲突。这就造成了社会上的冷漠、忽视社会责任等自私自利倾向。这样的社会风气对研究生强烈冲击,致使部分研究生出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追求个人的利益。三是研究生与本科生一样,也扩大了招生。这样就使得研究生的招生门槛降低,研究生的素质也就出现了高低之分。在导师数量没有扩大的情况下,每位导师将比原先多带几名研究生,一些学校的强势专业的导师,一位导师甚至有时要同时指导十名以上的学生(包含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加之导师自己也要钻研学术,就不会有充分的时间去与所带研究生进行深入交流和日常沟通,对学生的学业和学术水平的要求不高,保证其可以毕业就行,对其长远发展缺乏考虑。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有些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又滞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对研究生的管理也就不到位。

第二,科学精神的缺乏致使学风不正。当前,许多原因造成部分研究生追名逐利导致其对科学精神崇尚不足。现今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评价重量化考核,这样就使得许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偏离正常轨道,出现以量取胜忽视质量的情形,使得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缺乏,反映在日常学习中就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甚至考场作弊;在论文发表上,同样也缺乏钻研精神,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弄虚作假等,也有些表现为伪造研究数据,造成论文质量水平低下等。

二、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原则

(一)坚持理性认知与非理性感化的辩证统一

人类的理性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表现在具体行为上就是人们能够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通过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发展。因此,理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也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基本特征。人的精神属性分为理性和非理性,非理性也是人的本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个体内在的精神属性。从两者间的关系来看,个体都是理性的,而理性决定了个体的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这就使得人和动物得以根本区别。但是,个体又同时具备非理性这一精神属性,所以表现出来就是人有欲望、情感、信念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就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但也要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研究生学风建设时要坚持理性认知与非理性感化的辩证统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把研究生学风建设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之中。研究生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渗透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要注重研究生自身的特点,改变教育方法,同时也不能忽视了传统教学的作用。高校应把学风建设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倡导研究生脚踏实地做科研,崇尚科学精神。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使课堂生动活泼,使研究生更乐于接受,耳濡目染,进而严于律己,积极配合高校的学风建设。

三、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内部治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2]

第一,学校在制度、机制方面需采取措施。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高校有义务推进学风建设,这是高校应尽的责任。要有严格细致的规定去规范考试制度,进而确保有一个良好的考风,良好的考风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良好的考风保证学生在考试制度下能被公平评价,从而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端正学习态度,进而促进学风建设。学校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有一个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才能对学生的学术水平进行相对合理、公平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再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钻研学术的积极性。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学术评价机制的过程中,不能出现不规范的行为,比如暗箱操作的现象,必须要公平、公正、公开。学校应加强对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对于研究生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扰乱课堂秩序等无纪律性、组织性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不能过度宽容。同时,对于教师的监督管理也要严格,出现不良情况,要责令改正。学校应提高研究生的补贴,给予相应的生活保障。研究生群体年龄较大,普遍不愿意接受家里的生活补贴,大多出去兼职赚取生活费用,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将会被相应压缩,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给予足够的补贴,加之国家给予的补贴,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研究生就能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科研上。

第二,从教师方面寻找对策,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教学艺术和责任感。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保证自身风气正。一是提高自身修养。古语有云:“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以及道德修养。自己的水平和修养高了,才能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同时,因为自身的正气,也能抵御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坚定信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保持良好心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二是提高教学艺术。教师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现今的研究生处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的更迭速度也更快了。学生的需求提高了,相应的,对教师的水平要求也就高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顺应潮流,更新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思想,不断充电学习,多思考,进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效果真正体现出来,带动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刻苦钻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是提高责任感。“导师对研究生而言,不是保姆,不是警察,不是老板,也就是说师生关系不是一种包干的关系,也不是一种监督的关系,更不是一种雇佣的关系。”[3]当前许多研究生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这实际上就体现出许多研究生已将自己与导师的关系定义为“雇佣关系”。平时导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其目的在于淡化学生对导师的“老板”认知,能认真地与导师讨论学术问题,虚心接受导师对于其学习上的建议。同时,导师也可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钻研,使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第三,加强研究生专业思想教育。高校对研究生的学风建设离不开研究生自身的配合。要让研究生真正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这需要每个专业加强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优秀校友、本专业名师或者本专业在读优秀学子的讲座,使研究生增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了解,增强自己对所学专业的信心、激情和荣誉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自己的专业。

[1]邬玉香.研究生学风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9):66-68.

[2]周济:全面推进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N].人民日报,2009-03-18.

[3]左红梅,蒋新跃,李民生.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53-55.

(责任编辑 文双全)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Academic Atmosphere of Postgradua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iao Yun-fei; Zhang Li-cheng

(Graduate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Nowadays there are multiple social factors disturbing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of the postgraduat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sist on dialectical unity of rational cognition and irrational persuasion, emphasiz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s the main channel, regulating the relevant system, improving teachers’ self-cultivation, enhancing postgraduates’ professional awareness and reinfor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s’ academic atmosphe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stgraduat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atmosphere

2015-11-06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B2-2015Y0501-077);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2012szy006)

苗云飞(1983-),女,山西长治人,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院讲师,硕士。 张立成(1978-),男,辽宁大连人,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院讲师,硕士 。

G647

A

1671-9247(2016)03-0100-02

猜你喜欢

学风理论课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V eraW an g
导师榜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爱情导师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