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省份研究脉络梳理

2016-03-17沈国俊刘家树

关键词:创新型省份创新能力

沈国俊,刘家树,雷 静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创新型省份研究脉络梳理

沈国俊,刘家树,雷 静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创新型省份建设是国家创新战略的基础和延伸,是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落脚点。学者分别从评价体系、影响因素、与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关系三条脉络对创新型省份建设进行了研究。

技术创新;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国家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的内在驱动,是带动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主要依靠,[1]处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各省相继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发展目标,江苏、安徽、陕西三省已成为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

当前,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战略与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省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延伸和战略部署,是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落脚点。省域创新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相链接,并与外部进行知识流、信息流等交互所形成的链式集合体。[2-3]在创新型省份研究过程中,综合评价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研究各创新主体网络化和集成性,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与区域创新体系关系,已成为学界共识。

一、创新型省份内涵与特征界定

创新型省份的提出,源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这一概念既体现了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行动,又体现了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其内涵是以创新为基本发展战略,拥有较强创新基础,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最终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省份。[4]创新型省份概念是基于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的概念起源于Friedman,[5]区域创新则由Cooke[6]提出。国内学者在国家创新和区域创新理论基础上,对我国创新型省份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提出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包括以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等为指标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7]以及综合的创新进程评价体系。[8-9]第二,实证研究了创新型省份建设影响因素,认为主要有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等。[10]第三,理论和实证研究了创新型省份与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关系,认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延伸和战略部署,与区域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相辅相成。

从已有的创新型省份研究成果中,可以总结出创新型省份所包含的三个内在特征。第一,创新型省份是以创新为内在驱动的经济发展形态,改变了以土地、资本和低端劳动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能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创新型省份具有普遍化、规模化和常态化创新行为,创新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在有组织有规划的全面创新活动中持续进行。[4]第三,创新型省份是一个协同创新网络系统,拥有较完善的创新基础、创新服务体系和较高的创新协同度,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11]建设创新型省份是一项庞大且系统的工程,[12]本文对其从创新型省份建设评价体系、主要影响因素、与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关系三条脉络进行梳理,为更有效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参考。

二、创新型省份评价体系的梳理

学者从创新能力、创新进程两方面着手,选取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多种方法对我国创新型省份建设进行评价研究。

(一)创新型省份创新能力评价

“十三五”规划指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推进科技创新发展主要动力。目前,对区域创新能力并没有统一定义,但公认其能够推动创新活动,提升区域竞争力,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因素,为此,学者评价各省创新能力并研究其对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影响。对各省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首先需要选取评价指标,一般采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作为一级指标,[13-14]也有学者使用不同方法,如李慧娟以创新支撑能力、创新配置能力、科技创新绩效作为一级指标,[7]李习保在一般指标基础上加入创新主体参与强度、创新主体之间联系、政府和金融支持等要素,分析评价区域创新能力。[15]在评价方法上,多采用模糊数学方法,[7]主成分分析法[12]、灰色聚类分析法,[16]粗糙集以及DEA方法等。结果表明,创新型省份的创新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政府引导作用非常显著;[15]对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排序发现,我国综合创新能力较弱,各省创新能力差异大,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最强,西部地区最弱,[10]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创新能力不足则会对创新型省份建设形成阻碍。

(二)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评价

目前,学者多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所设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目标值比较等方法,对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进行评价研究。如刘露萍在借鉴欧洲创新记分牌(EIS)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江苏与我国其他省及欧盟国家创新建设进程进行比较,发现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进度全国排名第六,已达到欧盟国家创新水平的一半,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广东,且各省创新进程差距大,大多数省份创新进程非常落后。[17]叶琳通过比较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目标完成度展开分析,认为各指标完成程度不一,总体进程完成接近一半。[8]朱迎春对新疆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创新型省份建设尚未过半,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创新建设最主要的短板。[9]刘晓荣、玄兆辉对甘肃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与全国进行对比,指出甘肃创新型省份建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资源和知识创造严重不足。[18]综上所述,我国各省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差异大,整体建设完成度不高,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等要素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三、创新型省份建设主要影响因素的探析

在技术生命周期缩短、研发成本上升和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等条件下,创新型省份建设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以及知识吸收和创造能力。

(一)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是创新型省份建设主要评价指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新能力发展和创新建设进程。创新资源与创新型省份建设存在一种内在逻辑,创新资源凸显了对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支撑作用,创新型省份建设又决定了创新资源的目标指向。

创新资源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核心,主要包括科技人才、经费等,学者从两方面对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创新资源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将创新资源作为评价创新型省份创新能力主要指标之一,如杨国忠通过创新资源等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14]刘晓荣等人加入创新人才指标研究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18]另一方面,通过各省创新资源差异,比较创新建设进程,分析创新资源所起的作用,提出政策建议。如朱迎春将新疆与其他省进行比较,发现创新资源不足是阻碍新疆创新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9]刘家树通过研究我国各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发现有些省创新资源投入大,产出效率低,而有些省创新资源投入少,产出效率高,并且各省创新资源分配未达到最优,不利于创新型省份建设。[19]学者在比较研究我国各省创新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创新资源投入不足且分布不均;资源投入对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推进作用差异大,全国综合投入产出转化效率低,创新资源未能充分起到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作用。[20-21]

(二)创新环境

创新靠人才,引才靠环境,创新型省份建设离不开创新环境的支撑。创新环境是能够对创新型省份建设产生影响的内外部环境总称,是各省创新主体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系统,包括国家政策、政府规制、经济环境、产业环境等。[22]

良好的创新环境对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推动,主要从三条路径展开。首先,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吸引大量创新资源,特别是创新人才的流入。其次,良好创新环境能够提升创新能力,Todtling对具有相同创新资源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发现各区域创新能力相差很大,主要是由于创新环境的影响。[23]再次,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促进创新网络形成,创新网络是由企业、研发机构、政府等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相互关联所集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状创新系统,[24]创新网络结构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创新发展。[19]同时,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创新环境对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具体影响,得出结论表明,创新环境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建设进程评价主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推进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25]提升区域创新能力,[26]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而较差的创新环境则会对创新型省份建设产生负面影响。[27]“十三五规划”将创新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各省积极出台政策完善创新制度、鼓励创新活动,各创新主体重视加强创新发展,创新环境逐步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三)知识吸收和创造能力

知识吸收和创造是对新知识进行吸收、传播、转化和再造的过程。知识吸收能力是指认识有价值的外部新知识,消化吸收并进行应用的能力,强调的是知识的吸收转化;知识创造能力是指具有创造新知识并融入到生产和创新系统中去的能力。[28]

世界银行报告指出,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区域知识吸收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驱动区域创新建设和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29]张建荣认为,不管是国际间知识溢出还是国内区域间知识溢出,都是依赖于自身知识吸收能力发挥作用的,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知识溢出正向影响着区域创新建设的发展 。[30]知识吸收能力是建设创新型省份重要前提,只有加强知识吸收才能有效吸收转化外部知识,促进自身创新发展。知识创造是在知识吸收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的转化、再创造,包括组织知识创造、技术知识创造、产品知识创造。[31]知识创造本就是创新活动,能够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并进一步促进创新发展,提高创新绩效,[32]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设亦能够提高知识吸收和创造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知识创新体系。

四、创新型省份与区域创新体系及创新型国家关系研究

创新型省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决策之后,各省相继提出的发展自身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水平目标,建设创新型省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延伸和战略部署,与区域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相辅相成。

学者指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框架和干预能力[33]能够促进区域内各因素形成社会创新网络,网络模式对创新体系建设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制度、知识平台和地区维度等[34]对建设创新型省份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型省份又能促进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的概念首次由Friedman提出,他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制度框架能力,也具有创新薄弱环节干预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能够为创新型省份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支持,并且对创新活动进行直接干预和引导,形成社会创新网络,保障创新顺利发展。[5]区域创新体系内部企业、制度、知识平台和地区维度等因素的交互关系,易形成社会网络,并通过集体学习过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与此同时,创新建设又推动了创新活动,深化创新网络结构,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进一步延伸和体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35]袁潮清、刘思峰采用灰色定权聚类方法对我国各省内部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进行评估分析,发现创新体系成熟度能够提高创新绩效,促进创新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差异较大,总体成熟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36]

五、总结与展望

创新型省份是国家创新战略的基础和延伸,是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落脚点,学者分别从评价体系、影响因素、与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关系三条脉络对其进行研究,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诸多意见和参考,但相关研究仍有不完善之处。首先,创新型省份评价和研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发展更为全面深入的综合指标体系。其次,需加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网络化和集成性研究,注重知识扩散规律、技术变革趋势等与创新优势的耦合性研究。因此,需要更深入地对创新型省份建设进行全方位研究,政府也应加强支持和引导,各创新主体强化创新协同网络体系,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

[1]程郁,陈雪.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J].中国软科学, 2013(11):26-39.

[2]刘希宋,喻登科,李玥.基于技术创新溢出循环模式的双主体决策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14-16.

[3]刘家树,菅利荣,洪功翔.区域创新网络集聚系数测度及其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13(3): 47-53.

[4]周勇,刘君钦,詹可军,李晓力.创新型省份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Friedman C.TechnologyPolicyandEconomicPerformance:LessonsfromJapan[M].London:Pinter press,1987.

[6]Cooke P.,Braczyk H.RegionalInnovationSystems:TheRoleofGovernanceinaGlobalizedWorld[M].London:UCL Press,1998.

[7]李惠娟,朱福兴,刘宁宁.创新型省份自主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2):162-166.

[8]叶琳.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评价研究[J].发展研究,2011(2):30-33.

[9]朱迎春.创新型新疆建设进程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3):92-97.

[10]魏守华,吴桂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J]. 中国软科学,2010(9):76-85.

[11]赵贤,张大瑞,李树强.国内先进省份创新方法工作特色比较分析[J].科学技术与创新,2014(3):18-23.

[12]巴吾尔江,董彦斌,孙慧,张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26-30.

[13]Wang ZX,Wang YY. Evaluation of the Provinci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hinese High-tech Industry Using an Improved TOPSIS Method[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14(6):2824-2831.

[14]杨国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9):115-122.

[15]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管理世界,2007(12): 18-30.

[16]党玮,王海瑞.华东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基于灰色聚类分析和全局主成分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8):99-107.

[17]刘露萍.基于EIS的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综合评价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9.

[18]刘晓荣,玄兆辉.创新型甘肃建设评价研究[J].开发研究,2013(5):35-37.

[19]刘家树,菅利荣.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0):113-116.

[20]杨剑,陈燕.基于DEA对皖江城市带R&D有效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0-12.

[21]丁刚,罗暖.省域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关联格局分析——基于DEA模型和LISA方法[J].西北人口,2012(4):13-22.

[22]李习保.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8):13-24.

[23]Todtling,F..Technological Change at the Regional Level[J].EnvironmentandPlanningLevel,1992(11):1565-1584.

[24]吕国庆,曾钢.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4(2):1-8.

[25]李苗苗.创新环境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26]党文娟,张宗益,康继军.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8(3):52-57.

[27]王鹏,赵捷.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负面影响研究——基于我国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40-46.

[28]Nonaka,Takeuchi.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HowJapaneseCompaniesCreatetheDynamicsof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9]李贞,杨洪涛.吸收能力、关系学习及知识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1):79-89.

[30]张健荣,裴梦婷.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J].对外经贸,2013(10):92-94.

[31]吴翠花,李慧.创新环境下企业知识创造能力的实现路径[J].技术经济,2013(4):7-14.

[32]吴隆增,简兆权.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1):110-113.

[33]柳卸林,吕萍.构建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4]刘凤朝,姜滨滨.中国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结构对绩效作用效果分析——以燃料电池领域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109-114.

[35]王松,胡树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与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3(3):344-350.

[36]袁潮清,刘思峰.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及其对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101-108.

(责任编辑 汪继友)

A Review of Studies on Innovative Province

SHEN Guo-jun, LIU Jia-shu, LEI Jing

(Business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key to enhance national core competitiveness,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upgrade industr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province is the found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foothold of achiev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provinc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evaluation system, influencing fact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novative system.

technical innovation; innovative province; innovative country

2016-01-10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8085MG151);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大课题(SK2014ZD017);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4D15);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2014117)。

沈国俊(1989-),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家树(1975-),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雷 静(1991-),女,安徽桐城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F127

A

1671-9247(2016)03-0008-03

猜你喜欢

创新型省份创新能力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