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项羽生命悲剧的美学内涵

2016-03-1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汉军项羽刘邦

马 宝 记

(许昌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史记》人物研究】

“大”:项羽生命悲剧的美学内涵

马 宝 记

(许昌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项羽一生,可谓以“大”字开始,又以“大”字结束,由“大志”而“大气”,终成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复以“大悲剧”收场。“大”是项羽一生展示出来的最为典型的性格特征,也是项羽的生命之魂。

项羽;悲剧;美学内涵

“大”,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美”云:“美,甘也,从羊从大。”段注:“羊大则肥美。”[1]146“大”由具体的物象发展到对事物的抽象认识,表现为对物象所具有的气势、力量、宏阔等特征的理解,标志着人们审美认识的提高。

作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英雄,项羽一生充满了“大美”,李晚芳《读史管见》卷一《项羽本纪》云:“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喑哑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驱数百万甲兵,如大风卷箨,奇观也。”[2]644这段评价,道出了项羽气贯长虹、叱咤风云的英雄本色,同时,也将《史记》字里行间对项羽由衷的赞叹、感慨,清晰地表现出来。纵观项羽一生,可谓以“大”字开始,又以“大”字结束,“大”是项羽一生展示出来的最为典型的性格特征,也是项羽的生命之魂。

一、大环境寓大理想:项羽的“大志”

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正处于战国诸雄争霸末期,公元前221年,项羽12岁时,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09年,项羽24岁,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席卷全国,项羽与其叔叔项梁也乘势率众而起。从这个历史背景看,青年项羽正是经历了空前动荡的历史时期,目睹了诸侯相互征战、始皇横扫六合、万众力抗暴政的宏大场面,沧海横流,英雄辈出,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更是一个展示横溢才华的时代。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里,项羽才有不断的追求,学书、学剑、学兵法,尽管学而无成,“略知其意”,便“不肯竟学”,看似没有一点顽强的毅力,但是,从其“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学兵法后,“籍大喜”[3]296等表现看,项羽所追求的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境界。实际上,项羽学兵法并非一事无成,而是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战术,甚至刘邦对其战术也畏惧三分。何焯云:“《汉书·艺文志·兵法形势》中有《项王》一篇,而‘黥布制真如项籍军,高祖望而恶之’,盖治兵置阵是其所长,故能力战摧锋。”[2]560

所谓乱世出英雄,项羽的大志在秦始皇游会稽时展露无遗:“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3]296这段话历来被作为项羽具有独特个性的代表性语言,实际上,这是项羽阔大胸怀的不自觉流露,是在特殊环境下心志的自然流出,在项羽的心理世界中,眼前的秦始皇,就是将来的自己,只有取而代之,才能实现自己心目中那种心存高远、俯视人寰的志向。

项羽的这种大志可谓与生俱来,他出身于“世世为将”的军旅世家,看到了风云变化的纷纭世事,见证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游戏,骨子里流淌的是横扫世界的霸气,所以,正是在这种心理基础的支配下,见到秦始皇浩大巡游场面的时候,他才会不假思索地将“彼可取而代也”的话脱口而出。

在司马迁的笔下,早年的项羽不仅胸怀大志,还有“大智”,同时也具有实现这种大志所必备的超人的体魄:力大无比。“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3]296,这为以后一步步走向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青年项羽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他的是动荡不安、风云际会、改朝换代的时代环境,这是项羽早早就立下大志的重要基础。

二、大胸怀寓大作为:项羽的“大气”

在项羽的一生中,始终与其相随的就是“大”,个子大,口气大,力气大,做事更大。

项羽的“大气”,首先表现在其抗秦斗争中。在客居吴中,他能够反客为主;初起义军杀会稽守时,他“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3]297;率军救赵时,他当机立断,采取非常措施,毅然决然杀掉坐山观虎斗的宋义,结果,“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3]305,他因此而“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奋勇进击;之后英勇无比,以超常的智慧,破釜沉舟,拼死一搏,终于大获全胜。“破釜沉舟”之所以千古传颂,甚至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就在于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项羽的英雄本色,全面诠释了项羽身上所具有的英雄气魄与胆量。作者从侧面描述了诸侯军对项羽勇猛精神的折服:当项羽大破敌军之后,“十余壁”观望的诸侯军将领,“莫敢纵兵”,“无不人人惴恐”,“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3]307。

在某种意义上,项羽的高大无比、气度非凡、光彩四射、历久弥新的英雄形象正是由破釜沉舟和巨鹿之战塑造出来的,这是项羽事业成功的典型代表,是项羽胸中寓百万雄师的豪气使然。

清代邹方锷《大雅堂初稿》卷六《书项羽吕后本纪后》说:“古者功德足以有天下,天下归之;功德不足以有天下,而力足以有天下,天下亦归之。当日诸侯并起而亡秦,而非羽秦犹未遽亡也。章邯已破项梁军,渡河击赵,诸侯军救赵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当是时,秦与诸侯存亡胜败之机皆系乎是。羽奋一战之威,破王离,降章邯,沛公因得以其间入关……然则力足以灭秦定天下者,非羽而谁哉!”[4]297充分肯定了项羽胸怀天下的“大气”。

在项羽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当为分封十八路诸侯,分封诸王的过程,显示了其胸怀天下的“大气”。汉元年十二月鸿门宴之后,项羽将咸阳付之一炬,欲引兵东归。正月,分封天下。首先尊奉怀王为义帝,尽管项羽并不认可怀王的功劳*其实,在抗秦斗争中,怀王还是非常有功劳的,赵翼《廿二史札记》云:“(怀王)非碌碌不足数者,因项梁败于定陶,即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因宋义识项梁之将败,即拜为上将军;因项羽残暴,即令汉高扶义而西;及汉高入关,羽以强兵继至,心仍守‘先入关者王之’之旧约,而略不瞻徇,是其智略信义,亦有足称者,非刘圣公辈所可及也。”,但还是承认了怀王高于诸王的地位,故封其为“帝”。

项羽所封诸王中,第一个分封的是刘邦。项羽将其最主要的对手刘邦封于穷山恶水之地的巴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潜在对手的威胁。然后,他三分关中,将秦三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封为雍王、塞王和翟王,分别分封于废丘、栎阳和高奴,紧紧围绕着关中这个重要区域。这也体现了项羽的良苦用心,其分封三秦王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利用他们“以距塞汉王”;二是在项羽看来,秦将管理秦地,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熟悉环境这一优势,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对其他人的分封,项羽也都根据实际情况,如瑕丘申阳因其“先下河南,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雒阳”, “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3]316。

从项羽分封天下的过程可以看出,项羽分封天下的原则:

第一,有利于对天下的统治。如魏王豹本应被封于大梁,但项羽想占领大梁,所以将魏王豹封于河东,封为西魏王。第二,以防备刘邦为主要目的。远封刘邦到巴蜀,并安排章邯等三人强化对关中的占领,防备刘邦。项羽这样的部署,就当时情况来说非常正确,如章邯在刘邦还定三秦后被包围,但是他却坚守废丘不降,一年以后,废丘被水淹没,章邯才无奈自杀。第三,根据抗秦功劳分封。“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3]316“义帝柱国共敖将兵击南郡,功多,因立敖为临江王,都江陵。”[3]316第四,有利于对“西楚霸王”地位的巩固。瑕丘申阳本为张耳嬖臣,但因其率先攻下河南郡,并在黄河边上迎接项羽,所以项羽立申阳为河南王,都雒阳。“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荼为燕王,都蓟。”[3]316“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菑。故秦所灭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故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3]316-317

相反,一些不听项羽指挥、反复无常者,项羽不予封王或减封。“田荣者,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陈余弃将印去,不从入关,然素闻其贤,有功于赵,闻其在南皮,故因环封三县。”[3]317在项羽所封十八王中,将是否“从入关”作为封王标准的就有张耳、吴芮、臧荼、田都等四位。

项羽分封天下,对于巩固灭秦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至此,项羽霸有天下、雄踞霸主的威猛形象巍然屹立。清代冯景《解春堂文钞》卷七《书项羽本纪后》也说:“羽入咸阳,杀子婴,燔秦宫室,于是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己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然代秦而号令天下,则既五年矣。此五年之统,非羽谁属哉!天下不可一日而无君,君天下不可一日而无统。当是时,羽灭秦,立沛公为汉王,是汉为楚所立也。汉之为汉,君天下而一统者且四百年,然卒遵羽是封之名,以为有天下之号而不敢易,犹谓汉不承统于楚,得乎?”[4]294

三、大气魄寓大震撼:项羽的“大英雄”本色

项羽最为撼人心魄的英雄表现除了上述破釜沉舟之举外,还表现在彭城之战和东城之战。这两场战役充分显示了项羽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非凡的气魄。

汉二年春,刘邦趁项羽胶着于与齐国田氏的战争,聚集56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占领楚都彭城。看到都城被占,项羽一面令部将继续与田氏征战,一面火速回军解救彭城。项羽带精兵3万南出胡陵,凌晨,进军至彭城之西的萧县,迅速对汉军展开进攻,中午,在彭城东大破汉军。汉军大败而逃,慌乱之中,不少兵士落入瀔水、泗水,楚军击杀汉军十余万人。之后,汉军向南逃入深山,楚军追杀至灵璧东睢水上。面对楚军的强大攻势,汉军节节败退,被楚军所逼,跌落水中者十余万人,以至于睢水为之不流。同时,楚军将刘邦团团包围,刘邦命悬一线。但是,此时楚军阵地上却风沙骤起,木石飞扬,白昼如夜,楚军阵营大乱,刘邦趁机与数十骑兵仓皇逃走。

这是项羽自巨鹿之战后又一次重大胜利,面对敌人20倍于己的兵力,项羽果断出击,采取了合理战术,沉着指挥,顽强拼杀,最终大获全胜,甚至差点俘获刘邦。

这次战斗使刘邦遭受重创,几乎全军覆没,虽然项羽没有活捉刘邦,但是却抓到了刘邦的父亲、妻子和大臣审食其,在两军对垒的天平上,拥有了重要砝码。在楚军追击之下,刘邦甚至数次放弃儿子和女儿,可见刘邦的狼狈状态。

如果说彭城之战全面展示了项羽卓越军事指挥才能的话,那么,项羽一生最后一战的东城快战,则显示出了项羽作为一个英雄杰出的个人作战能力。“东城快战”一段描写极其精彩,是项羽英雄本色达到极致的表现。从人数上看,项羽部队由800人迅速减少为百余人、28人,而汉军则有数千人,力量上存在巨大的悬殊。从形势上看,项羽面临的是“失道寡助”的窘境,甚至连田父也有意无意地将其骗入大泽,导致本来可以脱逃的项羽,被汉军追及。面对这样的困境,项羽没有丝毫退却,没有任何胆怯,反而是精神倍增,昂首挺立,毅然决然要“快战”。所谓“快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项羽要痛痛快快地与汉军决战,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可见项羽把与力量强大的敌人作战,当成了显示自己威风的大好机会。作为一个英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在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面前,才能真正享受到征服者的快乐,至于个人的生命,就完全置之度外了。其二是说,面对数量众多的汉军,要迅速出击,让大家看一看我项羽是怎么打仗的,是怎样快速作战的,我打败了,不是因为我不会打仗,而是上天不让我取得胜利。之后,在部下面前,项羽便开始了表演:他首先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三胜”:“溃围”“斩将”“刈旗”,然后,他安排仅有的28人面朝四个方向防守包抄而来的汉军。面对重重包围的汉军,项羽告诉部下:我为你们杀死敌军一员大将。说完,下令将士从四面突围,并约好在山东面的三处地点相会。之后,项羽高声呐喊,纵马狂奔,汉军迎刃而倒,眨眼间,汉军一员大将已被项羽杀死。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包围之后,项羽终于如约与部下相会于山东,但是汉军立刻将三处地点同时包围。项羽见状,继续前奔,途中又杀死汉军一个都尉,杀死敌人百十人,并重新将部队聚集在一起。清点人数,自己只损失了两人。这时,项羽非常骄傲地对部下说:“何如?”[3]335

项羽这次出神入化的战斗,是其大英雄本色的典型再现,也是2000多年来项羽英雄形象始终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日盛一日的重要原因。凌约言说:“羽叱楼烦,楼烦‘目不能视,手不能发’,羽叱杨喜,杨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羽之威猛可想象于千百世之下。”[2]635郭嵩焘也说:“项王自叙七十余战,史公所记独巨鹿、垓下两战为详。巨鹿之战全用烘托法,不一及战事;而于垓下显出项羽兵法及其斩将搴旗之功。项羽英雄,史公自是心折……”[2]635

四、大豪气寓大悲情:项羽的“大悲剧”结局

一生叱咤风云、气冲霄汉的英雄项羽,情感也十分丰富,正是因其“英雄气不短,儿女情更长”的内心世界,其悲剧结局更令人敬畏、敬佩。

元代贡师泰《彭城怀古》曾评价项羽说:“戏马台前拥旆旌,三齐才破到彭城。项王帐底犹虞舞,汉祖军中尽楚声。百二山河功自弃,八千弟子势都倾。月明见却乌江渡,长使英雄恨不平。”[5]474既突出了项羽的不二之功,又表达了对项羽功败垂成的遗憾之情。宋代李冠的《六州歌头·项羽庙》则更多地表现了项羽与虞姬生离死别的人生悲剧: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欃枪,斩长鲸。血染中原战。视余、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5]445

可以说,项羽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从大喜到大悲的跌宕起伏过程,从顶天立地到一败涂地,最终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悲剧结局,是撼人心魄的主要原因。

汉五年,刘邦率韩信、彭越、刘贾、周殷等将项羽团团包围至垓下。项羽又展示了末路英雄的另一面。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豪气如天、柔情似水的项羽,在项羽一生中,既有叱咤风云的宏大霸气,更有情意缠绵的无限伤感,这是项羽悲情的核心,是项羽悲剧真正感人之处。这种感人力量也成了项羽英雄形象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唐代司马贞在《史记正义》中,引《楚汉春秋》把项羽和虞姬的故事又进行了补充,记载虞姬和项羽的唱和道:“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3]334使虞姬的形象也更为生动,并和项羽的形象一起成为“英雄美人”的经典故事,“霸王别姬”也成为千古绝唱。明代唐顺之《精选批点史记》卷一谓:“《垓下歌》悲壮呜咽,与《大风》各自模写帝王兴衰气象。”[4]292

其实,项羽之所以成为千古英雄,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当乌江亭长告诉项羽他可以将项羽渡过乌江之后,“项王笑曰”,一个“笑”字,说明了项羽英雄末路的凄苦,在他看来,既然上天不照顾我这个失路英雄,渡过江去又该如何呢?将来仍然不免一死。更为重要的是,项羽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感,当年率领的八千江东子弟,如今只剩下我一人,纵然是江东父兄不说什么,我却不能心安理得,我是再也没有脸面去面对江东父老了。正是项羽这种“面子情结”,才导致他最终拒绝了亭长的好意,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走向了人生的终点。然后项羽赠马亭长、短兵接战、为德授首、尸分为五,最终以悲剧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与此同时,“无颜见江东父老”也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它不仅仅是指项羽面对回归故乡的无奈,也包括了愧对故乡亲人、有家难回的共同心理。

大英雄项羽的大悲剧以其无以复加的感人力量,感动着一代代人,唐代李德裕在《项王亭赋序》中说:“余尝论之,汉祖犹龙,项氏如虎。龙虽困而其变不测,虎虽凶而其力易摧。……自汤武以干戈创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赋曰:思项氏之入关,按秦图而割据。恃八千之剽疾,弃百二之险固。……当其盛也,天下侯伯自我而宰制;及其衰也,帐中美人寄命而无处,季数遁而不亡,羽一败而终仆。……虽霸业之无成,亦终古而独步。”[6]7156清代吴见思《史记论文·项羽本纪》亦云:“项羽力拔山气盖世,何等英雄,何等力量!太史公亦以全神付之,成此英雄力量之文,如破秦军处,斩宋义处,谢鸿门处,分王诸侯处,会垓下处,精神笔力,直透纸背,静而听之,殷殷阗阗,如有百万之军藏于隐麋汗青之中,令人神动。”[7]4无疑,这些评论都充分肯定了项羽的英雄气概,但还是司马迁说得更为准确:“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3]338-339真正的英雄,面对荣与辱、成与败,甚至生与死,应该是从容、淡定,项羽之所以成为千古英雄,就在于他面对死亡,面对过早结束的生命,面对匆匆走完的人生历程,是那样超脱、坦然。

[1] [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韩兆琦.史记笺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3]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 杨燕起,陈可青,赖长扬.史记集评[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5] 康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6] [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清]吴见思.史记论文[M].陆永品,点校整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梁红仙】

“Greatness”: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Xiangyu’s Life Tragedy

MA Bao-ji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461000, China)

Xiangyu’s life begins with a word “greatness” and also ends with it, such as his “ambition” and “generosity”, from being a “hero” to his “great tragedy”. “Greatness” is displayed in Xiangyu life to be the most typical traits of his character, and also is the soul of Xiangyu’s life.

Xiangyu; tragedy; aesthetic connotation

K207

A

1009-5128(2016)17-0005-04

2016-06-16

马宝记(1963—),男,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汉军项羽刘邦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梦遇项羽
历史上最早的细菌战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