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间已无苏东坡

2016-03-17刘诚龙

文存阅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做官造物老婆婆

□刘诚龙



世间已无苏东坡

□刘诚龙

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苏东坡堪称最受人喜爱的文人。

东坡先生逗人爱,不但是才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才气纵横之属,可爱者甚多;才高,还是好性情者,少了,东坡恰好是性情中人。东坡置身曼妙蛾眉侧,不做道学先生,也不做色中饿鬼;东坡置身红蓝大顶旁,居庙堂之高不高高在上,处江湖之远不如丧考妣,心情能淡定,也无风雨也无晴。才气高,性情好,而且德品与才品齐飞且共一色的,那真是稀有金属了。一入文人便无可观者,伙矣,东坡洵是例外。

这里单说东坡先生买房的故事,便可知千古文人高德,或唯东坡一人。

东坡先生劫后余生,自海南瘴疠地北归,身心安顿于古越所属的阳羡县(今宜兴),“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东坡来阳羡,也只能“从造物游”,他是戴罪之人,虽已平反,谁晓得名教罪人如东坡者不再引朝廷发脾气?东坡先生居官,东风压倒西风,不随东风;西风压倒东风,不随西风,哪队都不站,哪队都不爱,哪队上台都可能贬他,士大夫是不会跟他玩的,“来往一虚舟”,难与贵人玩,形格势禁,怕也只能与草亲,与竹亲,与山与水相亲近,“聊从造物游”——“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不过人间也有好人,阳羡也有一位既不势力也不势利的人,叫邵民瞻,不以力交,不以势趋,喜欢找东坡先生玩,两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

东坡先生到阳羡,阳羡既非老家,无故居,也非官地,没别墅。他确定将阳羡作为养老之地,想来好笑,他是算卦确定的呢。大概是,他将佳山好水,写为纸条,团成一团,卷为小卷,都丢进一只竹罐里,然后摇,摇,摇,再抛出,捡起抛出的纸条揭开看,呵呵,是阳羡:“东坡自儋北归,卜居阳羡。”他在很多地方做过官,有很多的第二故乡,他是一个也不去。很多官人,第一故乡倒不怎么恋他,他多恋第二故乡,在第二故乡求田问舍、大置产业。现代人来看东坡先生,一定觉得他傻,做官多年,转官多地,那么多的第二故乡却无故居,那官竟然是白做了。

“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东坡先生卜居阳羡,要归老,要养老,却连房子都没,人生地疏,怎么寻房居?好在有邵民瞻,邵哥替他张罗,到处打听房源。邵先生毕竟是老阳羡,没几日给东坡先生找到了房子,房子地段可以,非市中心,无市声嘈耳,有山如故国,“此山似蜀”,睹山可思故乡,而且价格也不贵,“邵为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东坡先生工作几十年,这点钱还是有的。也恰是这一点钱,倾一生积蓄,买了下来,“坡倾囊仅能偿之”,安居乐老。

先古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东坡先生有子有女,不存在无后问题;现在人所忧的,不福有三(妻子、儿子与房子),无房为大,东坡先生也己解决。他的日子也就过得爽起来了,“惬平生之欲”,到处耍去了,白日天空上挂太阳,四处空明,游玩无碍;晚上漆黑,有月之夜,以月当灯,无月之夜,秉烛当月,也与邵民瞻相约赏阳羡夜景。有一夜,他俩玩得远,玩到农村里去了,“夜与邵步月,偶置一村落”。游兴正好,却闻哭声,有一位老妇人,放声悲歌,听了让人心痛。东坡先生听不得人哭,便拉老邵去听民间疾苦,“坡徙倚听之”,那哭声越发悲,惹得东坡泪流,“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其心欤?吾将问之。”

“吾将问之”,不问倒好,一问,问出麻烦来了。原来这老婆婆有不孝子,吃喝嫖赌,单享逍遥,欠一屁股赌债,赌债难偿,便将百年祖屋,折了抵价,用粉笔灰刷广告于电线杆出售,“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人”。好房子卖了,她只能迁到郊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老婆婆越哭越伤心,哭得东坡先生也是心恻恻。“坡亦为怆然”,忙问,那房子是什么样?在哪地方?谁给买去了?没问几句,就晓得这房子与东坡先生自己相关了,“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老婆婆所卖之屋,恰是东坡先生所买之房。

若是阁下,当何以处?善心多点的,乱相安慰几句,悄悄走人;善心少点的,估计连安慰话都没,扬长而去了。东坡值得后人敬重,源自是才既有才,善而更善。他陪老婆婆唏嘘之后,当下许言:您放心吧,您的房子,您再去住吧,“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东坡先生坐当夜安慰,次日再拉邵哥来老婆婆家,一并带来的,是那张房产证,“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点了打火机,将房产过户证明,一把火给烧了。

那五百缗呢?“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他好好地对这不孝子教育了一番,教他一定要孝敬母亲,教他扎劲,勤劳治产业。那五百缗,也不要了,“竞不索其值”。

北宋厚待官人,文人武人当公务员,工资是相当高的。辛弃疾做官时间,或没苏东坡长,其稼轩居,装饰豪华,面积宽广,见惯了世面的朱熹见了,连声咋舌;东坡先生呢,做官做了那么久,连房子都没弄一套,人谓其傻,傻处正是德高;其德高更高德的,是掏尽平生积蓄,购买二手房,听到卖主哭声,二话不说,不买了,退给原主。东坡先生比高德之高德更高德的是,自己花钱买房,听得房主哭声,不但房不要了,连本金都不要了。咱们现在来数人,一个个来数,有谁能如东坡?何止是罕有?是绝无仅有。

东坡先生后来再也没买房子了,“坡自是遂还毗陵,不复买宅”。东坡做官,赚的是几个死工资,没弄多少钱,他之积蓄,都投在阳羡了,他也买不起房了,“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租房住了,也没租多久,“是岁七月,坡竟殁于借居”。一代文豪,若当时设诺贝尔文学奖而最有资格获是奖的东坡先生,寿终不曾正寝,逝世于他人拥有产权的出租房里。

东坡之前,似无东坡;东坡之后,更无东坡了。

猜你喜欢

做官造物老婆婆
老婆婆的神奇锅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机智的老婆婆
要夹着尾巴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