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育下的乒乓球运动
2016-03-17马际栋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马际栋(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生态体育下的乒乓球运动
□马际栋(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体育走生态化之路已成为当代体育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其进行探析。突出生态体育下的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相融合的一种表达,生态体育一出现就显示出了其鲜活的生命力,并在社会发展总体大趋势的背景下,生态体育会获得更加长久的进步,会为“体育”本身增加一份新的内在气质。由此可见,在生态体育大环境下,乒乓球运动亦是对人、社会、自然、自我价值理念的和谐演绎,其价值指向人类共同的利益。从生态学和环境学的视角阐述生态体育的内涵、揭示生态体育的特点,提出生态体育的环境体系构建,为研究生态体育中的乒乓球运动与自然、与社会、与人自身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突出生态体育下的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体育乒乓球运动
1、生态体育的由来
2008年,中国北京申奥成功,其主题——“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人与自然相互和谐表现为“绿色奥运”,人与社会相互和谐表现为“人文奥运”,人与自身相互和谐表现为“科技奥运”。因此,可以把“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称之为生态奥运,将围绕奥运为主题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相互和谐共同相处为目标的体育,可概括为生态体育。提出并研究体育与自然、与社会、与人自身的相互关系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以促进人类向生态社会的转变转型,最终达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与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相互贯通相互融会。
2、生态体育的内涵和特点
生态体育,指的是人类——体育——环境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活动。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位一体的整体动态平衡和谐。生态体育的体系语境应理解为以哲理的思维方式和整体动态的语意来表述生态体育深层而宽广的状况。
体育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之一,与环境存在着相互依存、共生共融的关系。体育的生态生成体现了在自然向人的生成过程中,体育运动是人类能量的开发和释放,也是人向自身、向自然、向社会的“复归过程”。显然,生态体育特点主要指以体育全面协调的思想和手段,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永续的整体动态和谐。它具体表现在生态体育的自然性、生态体育的文化性、生态体育的社会性、生态体育的持续性。
3、生态乒乓球体育运动
3.1、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石
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人类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决定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在改造与被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进和变化。自然环境提供了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的场所、资料,并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乒乓球运动中所需要用到的球拍、运动服、球台、地胶、比赛场地等等都是从自然环境中直接或间接获得。人类在进行任何活动时,应从自身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寻求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平衡点——环境保护,才能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自然环境不尽相同,但是对体育运动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是相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体育资源。总之,人类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利用了几乎全部的自然资源为社会体育服务。乒乓球从19世纪末诞生后,就主要以赛璐璐为原料来制作,1935年后的正式比赛都是赛璐璐做的硬质球。因此,在燃烧的时候会释放大量的白色刺激性有毒气体。而新材料不易燃,减少生产、储运风险,且比赛璐璐更环保。新球还将大大降低运输风险,可以航空运输,将实现随身携带。告别赛璐璐时代,新材料的乒乓球可称为“绿色乒乓球”——更加环保、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无机胶水时代,无疑是对环境保护的万分肯定。因为有机胶水又名挥发性快干胶水,其物理性质: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有机胶水的危害:(1)对海绵有一定的损害,缩短胶皮的使用寿命;(2)具有毒性,对人体有伤害。无机胶水,又名水溶性胶水,其物理性质:无色且无味,稀释度接近于水。无机胶水优点:①无毒害;②不会使胶皮膨胀;③底板易清洁,不留任何残留物;④粘在胶皮上对胶皮无任何损坏。无机胶水的推广使用,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实践性,可称之为“绿色环保胶水”。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整个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变为了地球村,以代表生态体育的“绿色奥运”在全球的开展普及和对现代人类生存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极为深刻和深远的,“绿色”已经不再仅仅是指自然绿色的内涵——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它的更深层语境寓意在于体育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探索寻求一种更高层次的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友好相存。
3.2、人与社会和谐为前提
萨马兰奇认为:“体育如果不与政府的教育和积极政策相结合,就不能发展”。当今世界上各国在体育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体育与社会的发展,体育内部体系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趋于并达成共识,加强了体育生态服务功能、体育生态管理体制、体育生态保护意识,这标志着全球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发展体育的同时对保护环境所做的贡献,无疑是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对大自然的呵护与补偿。正如乒乓球运动在全民健身大环境下,开展的如火如荼。它象征着阳光、健康、快乐、向上,积极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和配合政府的行动来开展形形色色的体育活动。比如体育频道每年举办的民间谁是球王的大型乒乓球比赛、各省市的乒乓球管理中心常举办的不同类型的乒乓球比赛等。长期坚持进行乒乓球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免疫能力;放松自我,缓解压力;愉悦心情,提精气神;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等。人们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健康心态,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融合,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维护世界体育的和谐与发展。
3.3、人与自身和谐为主——乒乓球运动与身体健康
人自身和谐体现在生理、心理、形体三个方面。人类一直把体育作为人体优化和反人体“异化”的工具,通过乒乓球运动使自身人性完善,人格健全,人体完美,获得人自身的和谐,维持人体内部、外部的平衡与协调。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们越是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关注自身的健康。如何开发自身的生态潜力,返还生物本性,将是人类追求纯真与自然的美好愿望,也是生态体育研究的中心课题。人自身和谐首先强调利用自身对内环境的改造。(1)对心肺功能的促进作用。乒乓球运动是一种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强度区间大而适合大多数人用来锻炼心肺功能的健康运动。长期坚持适宜的乒乓球运动,可使心脏的重量和体积增大、搏动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等有益功能,有利于血液流动;(2)对肌肉力量的影响。肌肉的强壮与健康的关系鲜为人知。乒乓球运动可增加动作的速度和力量,增大活动量范围,使身体更加健壮,使身体获得良好的健康状况。乒乓球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①促使肌肉体积增大;②促使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③引起肌肉内化学成分的有利变化。(3)对灵敏性的影响。灵敏性是身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大脑分析能力与对机体的控制能力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乒乓球在运动中具有来球速度快、线路灵活多变落点变化多等特点,充分调节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与其它系统和全身各器官的协调配合能力,从而提高人的反应速度;(4)可预防近视。由于乒乓球体积小、速度快,这就要求参加者的两眼必须始终盯住来球,随球的往返移动,球的落点变化,时刻需要调节晶状体屈光度,使晶状体和睫状肌不断产生收缩、放松;人体在运动时加快了身体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眼内的晶状体、睫状肌及周围的韧带、肌肉群的收缩力和弹性也随之增强,从而提高了眼机能的调节能力,使视力得到改善;(5)对全身协调性的影响。将乒乓球运动作为人的一种健身方式,乒乓球运动灵活多变,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动作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还可以有效的提高人的身体耐力素质。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可使全身的协调性得到提高,延缓衰老。
为了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科技与体育的结合是必要的,科技体育是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大众体育和精英体育中。乒乓球球拍的重量的相对减轻和其内含特殊弹性碳层,进而都增加击球的速度。拍柄的人性化设计,更利于运动员的持握,进而利于手臂与手腕的发力。胶皮通过高科技的不断创新,也大大加强与球的摩擦力与撞击来球的弹力,从而整体提高回击球的速度。运动球鞋使用的新型高科技材料制成,使其更轻更软更弹更抓地,而且鞋底附着的纹路、吸盘等的合理设计与分布,更具有极强的摩擦力与抓地力,有助于下肢能量的输送到整个击球过程中。球馆的设计与构建也包含了许多的高科技,比如通风、采光、灯光、室内高度等的科学的设计、合理的布局等,每一项都散发着科学的气息,使整体达到最佳效果。能达到冬暖夏凉(类似于白蚁穴巢)、照明效果极佳、消除各种影响(风速、噪音、光照)。总之,力求科技与体育的完美结合,体现人与自身和谐是生态体育的终极目标。
4、研究结论与建议
概括地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是生态体育的显现。生态体育理念和生态体育的特点是创建体育生态环境的理论基础。生态体育的发展,必将实现人类体育活动的生态化价值转向,引导着现代体育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生态伦理价值取向,以自身特有的方式表达、传播和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现代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科技、经济、思想等其他社会文化的支撑。正是借助于它们的力量,现代体育才逐步走向繁荣。为化解现代体育的现实矛盾,走出当前困境,把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现代体育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生态体育。生态体育特点主要指以体育全面协调的思想和手段,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永续的整体动态和谐。它具体表现在生态体育的自然性、生态体育的文化性、生态体育的社会性、生态体育的持续性。乒乓球运动促进身体、心理健康。(1)对心肺功能的促进作用;(2)对肌肉力量的影响;(3)对灵敏性的影响;(4)可以防止近视;(5)乒乓球运动对全身协调性的影响。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态和作用,把它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①乒乓球运动的“健心”作用;②与智力的发展;③对意志品质的改善;④有助于抵御心理障碍的关系;⑤提高心理健康的乒乓球运动锻炼方法。乒乓球运动与社会适应能力,乒乓球运动中的配合及团队的协作精神,对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郑晓祥.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02).
[3]肖焕禹等.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探析——解读北京奥运三大主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1).
[4]龚建林.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J].体育学刊,2008(07).
[5]胡汉兴,潘绍伟.试论生态主义课程观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6]谢雪峰.体育生态研究的哲学前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28(12).
[7]吴明深.论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学刊,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