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球教学中移动技术教学方法探析

2016-03-17侯东雷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工作部河北保定071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排球动作教学方法

□侯东雷(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工作部河北保定071000)

排球教学中移动技术教学方法探析

□侯东雷(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工作部河北保定071000)

在我国,排球、篮球和足球并称为三大球,在全国各地各个级别、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并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喜爱。许多高校都开设有排球课,由于课程训练的开展,高校排球的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在排球的日常训练中往往只重视手法而忽视了本该重视的基本的脚步移动。可以说,脚步移动技术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比赛的发挥。通过此文,笔者希望能够将脚步移动技术重新带回到教练员的视野,引起教练员的关注和重视,在日常训练中强化对脚步移动的训练,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对排球的掌握水平。目前,高强度的训练负荷和练赛结合的训练方法是当今排球训练的新特征。同时,教练员也需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训练,让他们从怕球到爱球到熟练掌握排球技术。

排球训练脚步移动重要性

排球运动简单来说是一种隔网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是在网球和篮球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型游戏。基于排球的特殊属性,排球学习者必须具备全面的球技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如今,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有排球教学,还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排球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排球运动的课程目标,熟练掌握排球技能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准确示范标准动作,在详细讲解后再补充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打排球的技巧。除了讲解排球运动中的基本步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排球运动中的移动能力的讲解和示范。移动能力能让运动者在排球运动中充分运用球技,使其能够将全部能力充分发挥,因此,我们更应该在日常的排球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恰当的规划教学内容,将学生的基本功练习和各项身体素质的练习紧密结合,在提高排球教练员教学能力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移动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

移动是一项基本功,是从准备开始到起动到移动最后达到制动目的的一个过程,是排球运动中的五大基本技术的基础。移动能力既是排球运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可以充分发挥和运用排球运动中技战术的前提。

1.1、移动技术是基础

排球运动中移动技术是调节和转换球与人之间和球与球之间的关系的。排球战术的实施取决于移动技术的有效发挥,因为队员一旦不能快速地移动到正确的作战位置上,就会与得分的机会失之交臂。移动技术除了是排球战术的基础外,还是其他运动项目提高的基础。排球运动中球在空中飞行的速度非常快,停留的时间转瞬即逝,对场上队员的应变能力要求很高。队员需要及时快速地做出反应,找到并占据场上的有利击球位置,争取时间和空间。整个移动过程综合反映了运动员灵敏的反应速度、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击球的力量等综合素质,这也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

1.2、移动技术是关键

移动技术至关重要,因为排球运动中的各项技术都需要运用一定的移动技术,如发球、接球、进攻、前排拦网和扣球等。正因为移动技术能够串联运用各项技术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说掌握移动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2、排球教学中移动步法的种类

排球教学中的移动步法主要有并步、滑步、跨步、跑步、交叉步、综合步等。并步移动适用于身体距离来球非常近的情况。用靠近球的脚向来球方向跨出适当距离,另一只脚用力蹬地,准备接球。将并步连续起来就是滑步,适用于身体距离来球较远的情况。滑步分为左右滑步和前后滑步,传球、垫球、拦网时常用。跨步一般是在来球与身体较近并且距离地面较近的时候使用,一般的方向是前方、侧方或侧前方。在跑步移动时应注意两臂配合摆动,结合来球方向,边跑边转身。而防守、一传、拦网等动作则需要运用交叉步来完成。另外,在熟练掌握以上几种基础步法后,可以自由结合其中的步法形成综合步法综合运用。

3、针对移动技术的教学方法

对于移动技术的教学,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如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选择正确且合适的教学方法。移动技术的教学内容之所以贯穿于整个排球教学中,是因为移动能力贯穿于整个排球运动之中。移动技术的教学方法有多种,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3.1、语言法

语言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口令和提示来指挥学生练习。教师评定学生的训练动作,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口头激励学生练习纠正。在教授移动技术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移动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在学生对移动技术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技术动作的示范讲解,然后统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的名称、做法、要求和要领,以便顺利完成课堂中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有一定基础能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后,教师可以将动作要领编成口诀,训练前的热身运动时让学生复习背诵,以便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

3.2、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也就是教师通过做示范传授基本动作和基本步法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需要教师细致讲解并有效示范的初学者,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模仿动作再加以训练,逐步形成技能。

示范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而学生需要把直观看到的和思维动作结合起来,照葫芦画瓢展示出来。同时,在示范动作时,教师的动作要优雅、稳健、熟练,根据学生熟练程度和掌握程度的不同,调节动作的快慢。准备姿势一般有三种,即半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和低蹲准备姿势。例如半蹲时,两脚按肩宽左右开立,两脚尖稍微向内,脚跟轻轻向上提,身体前倾,两手臂自然弯曲放在腹部前上方。两脚始终保持微动,两眼注视来球蓄势待发。

3.3、完整法

完整法不分部分和段落,是从动作的开始到动作的结束完整的、系统的学习和练习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整法不会破坏各动作之间的连贯性,能够让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不致破坏动作结构。在学生初次学习排球时,教师在介绍完移动的种类之后,可以尝试着示范一套完整的移动技术的动作,请学生自由练习模仿几分钟,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实践性。然而,由于有些动作中的某些环节可能会比较困难,致使学生难以快速掌握,这是完整法的一大缺陷。因此,完整法一般适用于动作比较简单或者复杂的动作被分解之后不会破坏其动作结构的情况。

3.4、分解法

与完整法相反,分解法将一个完整的动作一一分解,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分开练习,也就是分解练习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简化教学过程,还可以通过对困难部分的反复的针对性练习加强动作的学习,有效缩短教学时间,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运用分解法时应注意分解的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应考虑各部分动作之间的联系,达到既细化了动作但又不会破坏动作的结构的效果,让学生清楚的记住细分动作在整套完整动作中的前后顺序,不至于顺序颠倒。分解法一般适用于动作比较复杂、采用完整法练习不易掌握且满足分段条件的情况下,或者某些部分的动作需要反复强调练习时采用。

3.5、游戏与比赛法

排球运动最开始是由游戏演变而来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它作为一项游戏的功能,在游戏的过程中训练培养学生的移动能力,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加快学习的进度。基本功的练习包括一抛一垫、二抛一垫和对垫练习。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如哪组垫球次数最多、垫球最准或是谁移动的最快,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两两练习,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努力练习。在游戏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快乐,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训练巩固了技术动作,让本来非常乏味的动作训练变得异常的有趣。比赛和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快速判断移动取位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灵活控制球的能力,同时也完成了排球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功之后,可以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把学生平均分成两组进行小规模的比赛,教师则作为裁判评分,这种集体比赛的方式更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游戏,学生能够清楚的知道哪些同学球打得好、哪些同学的动作比较规范、哪些同学移动的速度最快等等,从而向他们学习。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学会如何利用发球、垫球等技术动,学会移动的技巧,在比赛时体会这些技术动作的奥妙之处,边玩边练习边理解边熟练,还能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总的来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学习排球这项运动。

4、结论

移动能力作为排球运动中的基本功,也是排球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的基础,只有学好移动技术,才能方便有效的进一步开展排球教学工作。上述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理性选择并合理组合,如此才能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排球学习时得到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笔者对排球教学中移动技术教学方法的探析。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都必须按照教学步骤循序渐进,落实基本功的训练,不能操之过急。由于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同样的,在培养学生的移动能力时也需要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不论是在日常的排球训练中,还是在激烈的排球比赛中,排球在空中一晃而过,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对场上接球队员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学生不仅要能够判断来球的飞行路线以及将来的球的落点,还要在找到落点的同时快速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摆好姿势准备接球。在整个过程中,时间之短速度之快,有的学生的移动能力可能会稍有逊色,这都是正常的,教师应该尤其注意不能指责批评接不到球的学生,而是应该鼓励和帮助对移动能力差一点的同学,可以单独辅导或者与学得快的同学分为一组搭配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不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做的。

[1]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见丽.移动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3]高羽.脚步移动技术在学生排球训练与比赛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旬刊,2007(11).

[4]林明祥,王俊尧.我省高校排球训练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

[5]凌文杰,张恺.近年中国排球训练科研趋势与研究队伍状况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7).

[6]张然.我国排球登上高峰的原因——排球训练工作三十年回顾[J].江苏体育科技,1981,(06).

[7]郭村民.优化体校排球专项训练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 2007,(01).

[8]张保中.我国高水平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7,(01).

[9]付强,朱征宇.试论排球训练中的模拟训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猜你喜欢

排球动作教学方法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