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游泳教学安全问题的思考

2016-03-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游泳学校教师

□黄 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

关于高校游泳教学安全问题的思考

□黄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

本文首先从教学环境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对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应努力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意识,应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总而言之,应考虑到一切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针对这些隐患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

高等院校游泳教学安全隐患对策

现如今,随着高校教学条件的提升,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许多高校都将游泳运动列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之一,修建了游泳馆,通过调查也发现,游泳也已成为了高校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但是同其他运动项目不同的是,游泳运动它不是在陆地上进行的,而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从而便使得游泳教学多了许多不安全因素。在高校游泳教学当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做好安全保护措施,要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因此,怎么预防并且解决好高校游泳教学当中所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便成为了当前高校游泳教师以及高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1.1、教学环境因素分析

(1)硬件设施存在的隐患分析。

在游泳教学硬件设施方面所存在的安全因素,主要是由于在游泳场馆修建的时候没有严格依照相关安全规定来修建,在修建游泳馆的时候既没有设置救生台,也没有配备足够的救生圈、竹竿等相关器材。即使修建的时候配备了这些器材,但是却没有做到定期检查,使得器材老化或者破损都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换。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2)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游泳运动必须要在水环境中进行,因而它对气候、季节环境的变化要求较高。例如,在冬季气温、水温均较低的条件下,在进行游泳教学之前,就应该加强热身活动,不然学生在游泳练习中就容易出现抽筋,从而危险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1.2、教师因素分析

在游泳教学当中,教师起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游泳运动的特殊性,就更要求教师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假如教师缺乏责任心,他们在安排教学之前没有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没有对游泳的硬件设施、水温环境、水质等进行严格的排查;在课前教师没有给学生讲清行为规范,导致学生做出影响自身安全的行为。还有就是没有严格控制课堂节奏、管理课堂秩序,或者擅自离开教学岗位等种种因素都存在着安全隐患。

我们已经多次强调过,游泳运动是在水这一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对于游泳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掌握游泳技巧,同时还需懂得一些相应的急救办法,同时还需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拥有这些素质能力是其保证安全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总而言之,游泳教师假如缺乏相应的教学业务能力,那么不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增加了教学的安全隐患。

在高校游泳教学当中,高校游泳教师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并且能够及时处理一些简单的安全事故。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在游泳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抽筋、呛水、头晕等安全事故,这时候假如教师缺乏相关的急救常识以及急救能力,没能及时采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急救处理,那么便容易引发出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1.3、学生因素分析

(1)学生缺乏游泳常识,缺乏安全防患意识。

学生对相关游泳基础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尤其是在游泳实践的过程中没有较好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救意识。学生在游泳练习的过程当中,由于他们对安全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没有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没有严格地听从教师的指挥,假如擅自行动,在游泳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同他人嬉戏打闹等,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2)学生身体素质状况的差异。

高校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往往生在江河海边的学生,他们水性通常较好;而生在干旱地区的学生,许多没有下过水,他们水性通常较差;还有就是有些学生从小便热爱运动,因而身体素质水平较好;而有些学生从小便不喜欢运动,导致身体素质水平欠佳。还有就是男女学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许多女生都不喜欢运动,因而身体素质与男生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假如高校游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学生没有认真做准备活动。

任何一项运动项目,准备活动做得是否到位,都会影响到运动损伤的产生。而在游泳教学中,由于游泳的特殊性,就不光是造成损伤,发展严重的是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敷衍了事。而在身体各器官、关节还没有进入兴奋状态下水的话,这时候由于学生的肌肉活动能力较差,身体关节的活动能力欠佳,就特别容易引起抽筋、呛水、头晕等安全事故。

1.4、管理因素分析

(1)课堂管理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师往往在课堂组织以及课堂管理方面不用心,缺乏责任心,课堂管理过于松散,放任学生自由活动,便存在着安全隐患。

(2)学校相关体育部门的安全管理分析。

学校相关部门加强对游泳教学的安全管理,也是高校游泳教学安全进行的一大保障。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些相应的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尽最大可能地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超过七成的学校没有完备的急救器材以及医药用品;超过八成的学校没有制定相关安全规章制度。通过这一调查结果显而易见,高校在游泳安全管理方面还做得不够。

(3)安全意外保险管理情况分析。

保险,顾名思义,指的便是防范风险。购买保险,既能够分散风险也能够提供获得一些经济补偿。在高校游泳教学当中,保险也是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以及使遭受损害的家庭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的有效方式。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都会自觉参加保险,这表示大部分的学生与家长都对防范风险有个较好的认识。

2、有效预防高校游泳教学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对策分析

2.1、努力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游泳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想确保安全,首要条件便是要让教师与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只有教师与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才能够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在这其中,高校游泳教师的安全意识相对来讲更为关键。在高校游泳教学的过程当中,当学生意外伤害发展的情况下,作为游泳教师,他们是事故现场的第一救护人员,作为一名合格的游泳教师,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急救措施,要能够准确无误地按照急救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步骤来进行急救处理,要尽可能地将事故伤害降到最低。

2.2、高校游泳教师须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游泳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创新,要能够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须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教学场地以及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要确保教学活动的安全开展。具体来讲,高校游泳教师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要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合理地安排运动量的大小;第二,教师要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并且在课后还要认真做好课后总结;第三,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都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保护以及帮助,对于一些水性较差的学生,还应该多给予鼓励与帮助,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消除内心的恐惧心理;第四,除了教授学生游泳的基本技术之外,教师还必须教授学生一些保护与自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3、须定期检修游泳教学设施

在开学之初,学校相关部门应该认真仔细地对学校游泳馆内场地设置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修,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后,也应该要定期的检查并且维修游泳场地设置,从而避免由于场地设置所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并且教育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条例,条例明确指出,假如是由于学校所提供的运动器材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亦或是存在着明显的不安全因素,而造成的伤害故事,学校必须得承担相关责任。总而言之,无论是出于责任还是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学校都有义务定期地对学校游泳场地设施进行检修,以保证学生的游泳活动能够安全进行。

2.4、应加强对游泳教学活动的监督、检查以及评价

高校领导者也必须要增强对游泳教学安全隐患预防的重视程度,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是难以发现的,因此,学校安保部门、学校医务部门、学校体育部门应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安全检查小组,来构建出一个学校教学安全保障体系,要由学校体育部门领导带头,对游泳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监督、排查。这一安全检查小组,应该常年对学校游泳教学安全进行监督、检查以及评价,要始终为学生的游泳学习安全保驾护航。

2.5、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对于高校游泳教学安全,应该制定出一个健全的工作规章制度,要实现“责任制”,要将游泳教学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其次,应该制定出一个健全的教学安全工作检查制度,要定期地组织工作人员对教学场地设施进行检修,防止因为场地设施的不合格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最后,高校体育部门也应该制定出游泳教学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当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应根据应急预案,而合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护。

2.6、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保险

由于意外伤害保险是一种商业保险,学生可根据自身意愿来自由选择是否投保,而在高校游泳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投保。这一投保的举措是降低学生伤害事故风险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首先,能够有效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得学生能够在伤害事故发生的时候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其次,还能够增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等不同群体对于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再次,这对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最后,还有助于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对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高校游泳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可从教学环境、学生、教师以及管理四个方面来探讨,教师缺乏责任心,没有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生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教学环境设施没有定期检修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过于松散的教学管理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为了确保学生的游泳教学活动能够安全进行,就应该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来制定一些应对措施,更应该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必须要定期对游泳教学场地设施进行检修,以确保教学活动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应成立安全检查小组,来对游泳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以及评价;等等。

[1]王强.浅析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

[2]纠延红,安金龙,杨俊等.普通高校游泳教学安全问题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04.

[3]胡瑶,张诚.提高游泳教学安全保障的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4]陈亚金.对游泳教学中安全规范问题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11,06.

[5]龚建伟,罗屹.高校游泳课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6]邵伟.高校游泳选项课教学安全保障探讨[J].运动,2015,08.

猜你喜欢

游泳学校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学校推介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
奇妙学校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