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6-03-17贺红兵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贺红兵(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贺红兵(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模式,拓展训练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训练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强调一种全体参与、亲身体验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各方面综合素质。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而拓展训练正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模式。基于此,有必要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质量方面全方位分析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展现拓展训练对于高职体育教学价值的提升作用。
扩展训练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1、引言
拓展训练起源较早,是一种亲身参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构建一种自然的或人工的环境,进行一系列挑战学习活动。其旨在开发人们多方面的潜能,锻炼生理和心理素质,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其主要运用于职员培训中,提升职员的体能、创新思维和团体协作能力等,其训练效果是十分明显有效的。
在教学中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挑战活动,锻炼了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在职业中必备的一些素质和能力。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一些特点:首先,学生独自思考和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不足。其次,缺乏沟通能力,性格存在缺陷。最后,社会团体活动中缺乏团体合作意识。以上特点在体育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一定程度上减损了体育教学的价值。所以,有必要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一方面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得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2、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在教育中获得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在拓展训练中学生能够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从根本上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其次,在训练活动中,学生会积极的参与有趣的体育运动,而且在活动中学生不再是独立个体,而是与其他学生构成的一个团体,所有成员都获得关注,因此也增加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另外,拓展训练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学生的心理存在的问题也会在拓展活动中得到有效的缓解,使成员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体育是任何院校、任何教育阶段都应重视的教学课程。学校通过体育课程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等素质进行了提升,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一定的职业素质。所以,如果把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包括拓展训练的思想精髓和训练方法,那么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也将会得到全面的提升,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3、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各院校课程经过了多轮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当前的体育教学已成为各院校设置的一门必修课。而且,从体育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来看也有教的提升。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增加了较多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寓教于乐。但从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上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
3.1、教学方式刻板
大多数院校的体育课程组织方式都是比较传统刻板的,基础体育课程的教学也仅仅只有自然班教学组织方式,及时开设了选项课也并没有发挥选项课的优势和价值,教学过程也只是刻板得单项传递的方式,例如,健身操选项体育课程中,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学到的也仅仅只是简单的几套健身操动作,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所以,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是陈旧且刻板的。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逐渐削减。同时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也是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评价内容没有体现出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反馈效果片面,没有凸显出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训。
3.2、教学设备有限
当前各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来说是不足的。崭新和有趣的体育教学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也是进行拓展训练体育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有些院校的体育教学设备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来说都很难确保体育课程的正常运作。因此,教学设备的局限造成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难以实现,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引申的职业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但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教学设备即使做不大高水平的配备,也应该尽可能的发挥出所具有教学设备的应有价值。比如说,对一些廉价设备进行创新组合开发出新型拓展活动,同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另一种魅力。
3.3、教学目标不合理
各院校在体育教学的目标的设定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一定程度上没有把握好学校体育目标、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课程目标的概念,对于三者的目标有所混淆。其次,从目标内容上来看,体育教学目标是有缺陷的,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设定的体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强身健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目标不够重视。最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一些知识理论的传授,例如,职业病防治知识、运动项目的锻炼机制等等。所以,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还存在较严重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转变对体育教学培养社会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4、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将拓展训练融入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会带来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升级,最终的效果主要展现在学生本身体能、意志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特征。
4.1、改善教学方式
拓展训练的精髓就是团体训练,其模式就是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竞争型训练,小组可以设计个性标志来凸显本小组的集体意识特征,接着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会尽全力的展示自身特色,完成训练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激励,积极的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为小组获胜做贡献,增加了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每个学员本身身心素质都获得巨大的提升,同时还培养了团体合作意识。所以,将拓展训练融入到高职院校中,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就转变为多个小组之间的训练教学。随着时间推移,学生之间也会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出一种友好的关系,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兴趣,增强了同班同学之间的班级凝聚力。
另一方面,专业的指导员是拓展训练开展的必要因素,所以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以及相关企业人员的培训也会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也能获得一些企业职业素养的培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之后,学生可以对进行的训练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完善自身的相关素质。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与学生的互动性,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成为主体,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情景式、多元式和体验式等学生全方面参与的教学方式。
4.2、丰富教学内容
身心素质训练是将拓展训练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内容方面的体现。主要包括耐力训练、协调性训练、爆发力训练以及速度训练,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训练。耐力训练可以通过每周安排长跑活动进行训练,坚持两周左右可以展开细化训练,对于学生的心肺功能的耐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协调性训练是最能够活跃体育课堂气愤的一项拓展训练,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训练项目,当前最流行的且最方便的协调性训练是跳绳,多人跳和双人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爆发力训练是锻炼身体肌肉控制力的一项必要训练,更多体现一种专业性,肌肉只有控制力灵活才能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力量,与体育课成绩有着较大的联系。速度训练是以前面几项训练作为基础,也是一种专向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心理素质训练是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课堂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改善,学生解决问题应对压力的能力也能获得较大提升。团体活动是心理素质训练重要的一项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4.3、提升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效果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充分的展现出来,主要表现在自信心和交往能力上。而这些素质提升的根本来源则是学生对个人运动、团体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所以在体育课堂中加入拓展训练造成的教学效果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对体育训练兴趣的提升。这就是拓展训练核心力量所在,无形中使得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设定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希望学生强身健体,但真正体现体育教学价值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学生进入社会中的一些职业素养。所以,当前的高职院校引入拓展训练后应该努力发挥其主要的价值,在训练中一方面锻炼学生的体能,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例如:简单的跳绳个人训练可以转变成小组集体跳绳游戏项目。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人数视情况而定,基本为5-10人。活动目标设置为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跳绳数量。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会在团体协作的鼓励下坚持完成任务,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了个人与团体力量的紧密联系,也增加了自身的体能信心,提升了体育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
4.4、优化教学质量
评价各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如何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学生体能素质、体育常识、心理素质以及师生关系、团体合作意识等等。而当前的体育教学质量也只是从体能素质方面进行单一评价,融入了拓展训练的高职体育教学质量会获得质的提升。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同舟共济的游戏,同样将学生分组,分配给每组九块地毯然后拼成正方形,学生全员站到地摊上,其他组成员随意抽取一块,决定标准就是看哪组成员能够坚持最久。师生在这个趣味性十足的游戏中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将团体视为一个整体,团体荣誉是自身努力的目标,学生也会摒弃体育课程消极松散的态度,积极的参与到游戏的体育课堂中。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体育教学也不能只针对体能心理方面训练,还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处理问题。例如:简单的不重复报数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个课堂拓展游戏中提升了大脑反应灵敏度。所以可以发现将拓展训练融入到了体育教学中时,整个教学课堂变得十分有趣,学生从根本上对体育课就会兴趣倍增,教师逐渐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会伴随着拓展训练的应用发生较大程度的提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中会促进学生身心素质良好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设备、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培养的价值。将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增加了体育课堂趣味性,增加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体能、意志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李吴磊.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探索, 2013,09.
[2]朱海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内容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7.
[3]王全军.拓展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班级凝聚力促进效应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8.
[4]苏增术,任建红.浅谈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