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2016-03-17饶素芳
饶素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刍议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饶素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人文素质的主要内涵,以及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最后提出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和策略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高职;大学英语;人文素质;必要性;策略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的相关规定,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当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当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1]。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及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当中,人们对文学艺术、伦理道德以及知识的思考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人的潜力,也可以对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进行导向,从而使得社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文素质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要求每个人在保持独立与自由的同时承担起对社会与他人的义务[2]。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当中,人文素质具有非常基础性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承担起建设社会的责任。在人类的发展历程当中,“科学”与“人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科学”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做事,而“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则是怎么做人[3]。因此,现阶段的人才必须要同时具备“科学”与“人文”的思想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此外,由于人们对人文素质的认识不断深入,现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对其他学科的教育能够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存在着重要的意义[4]。鉴于此,我国教育部强调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从文学、历史等方面全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品位、以及人文素质都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现状
在现阶段的高职教育体系当中,人文素质教育从总体上来看,还是较为薄弱的,这就必然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为匮乏。具体来看,首先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学生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大学的学习生活主要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存在着明显的功利性,学生在学习当中往往把考级考证、学习专业技能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对于人文知识并不重视。还有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较为迷茫,根本不知道未来在何方,没有理想,更没有民族意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往往是随大流,这部分的学生缺乏主动学习人文知识的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根本的人文修养,也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事,心理问题突出,以致影响人际交往和学业。由此可见,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着较大的缺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5]。
二、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当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因此,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与能力,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最重要的则是学生需要具备高尚的情操与道德修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为企业与社会服务,从而获得发展。如果学生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必然不能融入社会,从而使得其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从国民整体素质来说,更不能将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提高。因此,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当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
(二)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当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自古以来,文化与语言就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发展过程当中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与语言一直以来都是互相渗透与互相影响的。在语言文字当中往往也包含较多的文化内容,不仅仅是现实的文化,同时也是历史的沉淀。同时语言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重要特征,语言的发展过程也是民族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转变。英语从本质上来说,和所有的语言都一样是一种人们进行沟通的工具,从其工具性方面来看,在大学英语课程当中,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从而获取基本的英语素质,同时培养基本的的英语思维,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其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7],同时也可以形成跨文化的思维,从而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使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以提升。
三、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的策略
英语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同时人文素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时,融合人文素质教育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当中存在着较大的功利性,从而导致英语仅仅是被当作一种工具进行教学,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同时,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与枯燥,从而导致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养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大学英语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念
人文素质教育是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以思想的转变为前提。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有着自己的认知与思想观念,教师应该将学生当做鲜活的具有可塑性的人来对待,一方面不断加强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该让学生了解到作为“人”其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8]。同时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传统的知识教育已经逐渐被能力教育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对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目的进行重新设计。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大学英语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积极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的文化传输模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进行文化传输也应该与语言教学的模式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在大学英语的文化传输过程当中,首先在词汇教学版块,不仅让学生了解单词本身的字面意思,而且从文化内涵去分析词义。例如,beef原义为“牛肉”,但运用在Where’s the beef?中则是指“实质在哪里?重点在哪里?”,它是来自一则广告,而广告的意思是别的快餐店里的汉堡包都是有名无实的,继而分析这句口语的传播原因和语境,就能了解到当时特定的社会情况。在进行篇章分析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意将汉语的思维习惯与语言结构同英语进行横向的对比,从而使得学生能理解英语语言结构的内容,同时也克服汉语当中的思维习惯。此外,文学鉴赏则是一种对异质文化的理解[9],是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欣赏、鉴赏和展示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对外国优秀文化的内化,是最高层次的学习。通过深层次地阅读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从学习文学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着手,从文学、历史、艺术和人文科学等方面进行审美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三)改革大学英语教材,添加可进行人文教育的选材内容,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近年来,许多高职大学英语教材往职场英语、商务英语的方向改革,趋向于实用性和强调职场的专业性,殊不知这样忽略了大学生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教材缺乏人文主义的内容。原有的一些优秀大学英语教材,如全国使用最广的上外版《大学英语》和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虽然里面有英美文化的题材,但缺乏中国本土的文化传播。文化是世界的,中国要在世界崛起,不仅依赖科技兴国,文化传播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因而,教材应不仅介绍英美文化的题材,还应有用英语介绍中国民族风情、风土文化、历史名著、哲学思想、任务传记等方面的内容,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教材是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依据,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版块,应去除功利性,坚持育人的原则,渗透更丰富的人文知识。
(四)开展多种英语人文素质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中应该采用多种类型的英语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从而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这也是英语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高职院校当中培养良好的人文氛围,使得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较为有效的英语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阅读活动,在高职院校当中,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英语的文学作品、报刊和网络文章等,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不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开阔其眼界,同时对不同国家的科技与文化动态也有着一定的了解。第二,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演讲、英语影视作品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原汁原味的英语,从而获得对英语中所包含的人文内容的直接印象。此外,这种方式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多举办英语人文讲座,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一些对英语人文知识较为了解,同时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走进高职院校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种讲座往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以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引导其进行人文素质的提升。
[1]邓红.大学英语—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桥梁[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4-146.
[2]杜庆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116-118.
[3]陶全胜.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1-104.
[4]毕亚玲.《现代大学英语:阅读》与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8):131,154.
[5]赵丹,刘洋.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大学英语领域里的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5):118-119.
[6]袁继红,马菡.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61-62.
[7]杨静.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以郑州华信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185-187.
[8]邓正君,曾成栋.基于人文素质教育观的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2-144.
[9]杨志开.新媒介与大学英语及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基于QQ平台的实践个案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2,(1):98-101.
责任编辑:董 柯
2016-11-08
饶素芳(1972-),女,广东梅州人,硕士,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大学英语讲师,2015.9—2015.12美国半岛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英语应用语言学。
G40-012
A
1009-1890(2016)04-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