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与新罗的交往及诗歌创作
2016-03-17李枋笑
李枋笑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46)
浅谈唐与新罗的交往及诗歌创作
李枋笑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46)
摘要:本文以反映唐与新罗的交往诗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通过诗史互证,考察唐王朝与新罗的交往,探讨对外交流给唐代文化和唐诗创作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新罗对外交往诗歌创作
唐代是我国古代史上最开明、开放和繁荣的时代之一,与对待民族关系“华夷一家”的态度相同,在对待中外关系上,唐朝统治者采取了一视同仁的开放政策。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描绘了大明宫早朝的恢弘气象和皇帝的威仪。万国来朝的景象,反映了唐王朝的强盛与繁荣,也反映了唐朝活跃的国际交往。
在与唐朝交往的东亚诸国中,新罗与唐的交往极为频繁。新罗地处朝鲜半岛,又叫鸡林。《旧唐书》载:“新罗国,本弁韩之苗裔也。其国在汉时乐浪之地,东及南方俱限大海,西接百济,北邻高丽。”
唐初,朝鲜半岛有三个国家:高丽、百济、新罗。反对臣服唐朝的高丽曾联合百济攻打新罗,新罗请求唐朝援助。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唐派大将苏定方率军与新罗联合,攻下了南部的百济。史书载:“百济恃高丽之援,数侵新罗;新罗王春秋上表求救。辛亥,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以伐百济。”八年之后又灭高丽:“与高丽战,大破之,杀获万馀人,遂拔扶馀城。扶馀川中四十馀城皆望风请服。”并设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
新罗统一后,和唐朝保持着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新罗商人来唐朝贸易的很多,唐朝在这些地方设有新罗馆、新罗坊,专门接待新罗商人。新罗商人带来了牛、马匹、人参、折扇等特产,从唐朝换回丝绸、瓷器、茶叶、书籍等物品。
唐与新罗的文化交流十分活跃,唐太宗时的“高丽乐”就是朝鲜音乐,高丽乐深受唐人的喜爱。唐对新罗的影响,上自中央的官职设置,科举制度、都城的建筑,下到唐人的服装,包含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数最多。840年,一次回国的就有百人之多。不少新罗留学生、僧人和唐朝诗人结下了深情厚谊,迎来送往中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
一、唐人与新罗学子的交往诗
新罗留唐学生中与唐代文人交游最广的是崔致远,他十二岁来中国,考中了进士并在唐朝做官,曾为侍御使、内供奉等职,著有诗文集《桂苑笔耕集》二十卷,用汉文写成,其中存有不少有关中国的史料,史学家范文澜评价此书是“一部优秀的文集,并且保存了大量史事”。顾云说崔致远“十二乘船渡海来,文章感动中华国。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射破金门侧”。崔致远在中韩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熟悉汉语是新罗留学生与唐代文人交流的基础,新罗人在唐朝学习语言的情况载入了唐诗:“登唐科第语唐音,望日初生忆故林”(章孝标《送金可纪归新罗》);“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顾非熊《送朴处士归新罗》);“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张籍《赠海东僧》)。这些诗歌都说明新罗留学生和求法僧经过学习都具备了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增加了他们与唐代文人展开文学交流的机会。
刘得仁《送新罗人归本国》诗曰:“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日近国先曙,风吹海不平。眼穿乡井树,头白渺渳程。到彼星霜换,唐家语却生。”诗写新罗与唐隔海相望,归途漫长,新罗学子思念家乡。诗人推想新罗学子回国后,因无法与唐人交流,所以他熟悉的汉语也会慢慢生疏起来。在这归国的漫漫长路上,一种沉重的孤独感常常伴随着旅人:“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送朴处士归新罗》)诗中可见,这些留学生少年时便来到中国求学,直至“成翁”时才回国。
即便来唐求学的路途漫长而艰险,但并未阻断唐朝与新罗之间的人员往来,新罗积极学习先进的唐文化的努力始终未见衰歇,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绩。诗人许棠写有《送金吾侍御奉使日东》:“还乡兼作使,到日倍荣亲。向化虽多国,如公有几人。孤山无返照,积水合苍旻。膝下知难住,金章已系身。”这是为一位即将回国的新罗留学生所作,他回国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唐朝的赴新罗使者。他又多了一份不同于他人的荣耀,因此说“到日倍荣亲”。诗人对这位新罗友人非常欣赏,认为他是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只可惜他身负重任,必须远行。
许多新罗人回国时得到唐朝诗人的送别诗。
杜荀鹤的《送宾贡登第后归海东》诗说:“归捷中华第,登船鬓未丝。”可见,这位留学生是年少时入唐求学,荣登进士第后回国,可谓青年得志。
不少僧人和唐人交往密切,如新罗僧无著和汉僧法照,无著回国之日法照赋诗送别,《送无著禅师归新罗》:“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寻山百钠弊,过海一杯轻。夜宿依山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诗人想象无著在海上的生活情景,还未离别,就已询问何时无著才能带着用贝叶刻写的经书再来中国,表达诗人对即将行别的友人真挚的依恋之情。据说,用贝叶刻写的贝叶经书具有防潮、防蛀、防腐等特点,可保存百年而不烂。
贯休《送新罗僧归本国》诗:“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想得还乡后,多应著紫衣。”这些僧人回国后光大释门,成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大法师。同时,他们也可得到君主的赏赐。这些僧人的法号虽然没能留下来,但唐诗会成为他们与唐人情谊的永恒见证。
二、唐人岀使新罗与诗歌创作
《旧唐书·东夷传》载:“武德四年,(新罗国)遣使朝贡。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往使焉,赐以玺书及画屏风、锦彩三百段,自此朝贡不绝。”唐曾数次派使节前往新罗,进行吊祭、册封等外交活动。
史书记载:“大历二年,宪英卒,国人立其子乾运为王,仍遣其大臣金隐居奉表入朝,贡方物,请加册命。三年,上遣仓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归崇敬持节赍册书往吊册之。”新罗国王卒,新王继位。代宗于大历三年(公元767年)派遣御史中丞归崇敬赴新罗充任吊祭、册立使者。有关这次岀使活动的情况,在许多诗篇中都有反映。
吉中孚《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诗云:“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开篇“汉独坐”、“鲁诸生”即道出其好友归中丞出身荣显,御命使臣之骄贵。诗中“绝域通王制”、“人瞻汉使荣”,说明当时新罗王室得到唐朝的吊祭、册立是一件重大的国事,新罗人民也以一睹汉使的风采为荣。
记述归崇敬岀使新罗的诗篇有:皇甫冉《送归中丞使新罗》、李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诗)》等,这些送别诗所吟咏的内容,其一是岀使的路途遥远,行程漫长,如“浮天无尽处,望日计前程”、“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其二是写海上航行的艰辛,如“暂喜孤山出,长愁积水平。野风飘叠鼓,海雨湿危旌”;其三是叮嘱使者要肩负重托、不辱使命,如:“异俗知文教,通儒有令名。还将大戴礼,方外授诸生。”
据《新唐书》记载,此次前往新罗的还有监察御史陆珽等人,“大历初,宪英死,子乾运立,甫丱,遣金隐居入朝待命。诏仓部郎中归崇敬往吊,监察御史陆珽、顾愔为副册授之,并母金为太妃”。诗人钱起为其作诗赠别:“衣冠周柱史,才学我乡人。受命辞云陛,倾城送使臣。去程沧海月,归思上林春。始觉儒风远,殊方礼乐新。”(《送陆珽侍御使新罗》)诗中反映出这次岀使活动很受重视。最后两句是说唐使带着先进文化到了新罗,必将使新罗受到唐文化全面、深入的影响。
《旧唐书·东夷传》载:“其年(812)七月,授彦昇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兼持节充宁海军使、上柱国、新罗国王,彦昇妻贞氏册为妃,仍赐其宰相金崇斌等三人戟,亦令本国准例给。兼命职方员外郎、摄御史中丞崔廷持节吊祭册立,以其质子金士信副之。”诗人窦常和陶翰为使臣留诗赠别。
窦常《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慰安皆喻旨,忠信自无瑕。发美童年髻,簪香子月花。便随琛赆入,正朔在中华。”诗中体现了作者对友人远赴海外旅途艰辛的担忧,同时肯定了崔廷对朝廷的忠心,更为朝廷能册封新罗而感到自豪。
《旧唐书·东夷传》载:“(贞元)十四年,敬信卒,其子先敬信亡,国人立敬信嫡孙俊邕为王。十六年,授俊邕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新罗王。令司封郎中、兼御史中丞韦丹持节册命。丹至郓州,闻俊邕卒,其子重兴立,诏丹还。永贞元年,诏遣兵部郎中元季方持节册重兴为王。”
姚合《送源中丞赴新罗》:“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记述了御史中丞源寂持节吊祭新罗王的岀使活动。前两句是说使臣领命拜别唐朝,即将东渡大海到新罗,完成吊祭册封的使命。长路漫漫,异国他乡的景致将渐入眼帘,大唐君主的恩德雨露将洒遍海东。
唐玄宗称:“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他的《赐新罗王》:“兴言名义国,岂谓山河殊。使去传风教,人来习典谟。衣冠知奉礼,忠信识尊儒。”风格雍容庄重,反映了天宝年间唐王朝与国外的友好往来,他不是居高临下的列举蕃夷来贡以示炫耀,而是真诚地表现了各国家间的互相尊重、赏识与体谅。
有关中外交往的诗篇反映了唐文化对异族文化敞开胸襟、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唐与各国的往来丰富了唐诗的创作题材,使得唐诗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同时,唐诗也是唐代空前活跃的对外交往的历史见证。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60.
[6]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7]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