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大地的丰收——淅川县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纪实

2016-03-17章政玉

资源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淅川县项目区管护

◎章政玉



为了大地的丰收——淅川县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纪实

◎章政玉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是拥有67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在只争朝夕的发展大潮中,淅川县利用国家土地整治政策,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谱写着富民强县的绚丽篇章。

谋宏图伟业

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困扰着淅川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加之,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为服务南水北调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丹江口水库修建时淹没了淅川县城,淹没土地54.3万亩,耕地28.5万亩;工程实施后,又淹没土地22.96万亩,耕地近13万亩,留守群众人均耕地不足0.5亩。

2009年11月至2013年1月,国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淅川县的生态环境、调水水质及库区沿岸滞留移民生产生活问题,分别在淅川实施了投资6.3亿元的渠首土地整治项目和19.94亿元的移土培肥项目。这两个项目以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内容,对广大淅川农民来说,不啻于天降甘霖。

在两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淅川县按照“工作职责明确、工作规范有序、作风务实高效、责任落实到人”的原则,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为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实施基石。

施百年大计

“现在种地可省事了,机井和管道分布在田间,旱能浇、涝能排。丰收不再靠天了。”项目区的群众如是说。对已完工的项目区,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其变化一点儿也不夸张。走进渠首土地整治项目一期、二期工程,香花、九重、厚坡项目区和移土培肥项目一期工程,老城、金河、上集、马蹬项目区,放眼望去,机耕路四通八达,排灌渠交织成网,农业生产热火朝天,处处洋溢着现代农业气息,与移民新村构成了一幅“平畴沃野吐新绿,民富村美谱新曲”的新农村画卷。“在政府的引导下,在移土培肥项目区发展大棚农业,夏季种植西瓜,冬季种植蔬菜,一个大棚全年纯收入就3万余元。”老城镇穆家山村的穆老汉提到大棚年收入,就直念叨党的政策好。两个项目以“治水、整地、培肥”为重点,始终坚持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实效。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成功搭起了发展现代农业、精品农业的平台。

按照“整治一片,成功一片,效益一片”的目标,在抓好土地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的同时,淅川县根据“一县一业,一镇一品”的总体思路,利用整治、培肥后的高产田,大力引进现代农业投资企业。如金河镇引进的南阳弘森有限公司,在后营村项目区计划投资2亿元发展名贵花卉观光植物园,马蹬镇引进的福森药业集团在马蹬镇种植“百草园”,香花镇引进的河南鑫帝生物公司栽植的玫瑰园等等。

做阳光工程

为将每一个土地整治项目做成“阳光工程”,淅川县从项目招投标到过程建设,都严格按制度办事。通过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制,全面实行了公开招投标制,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制和严格实行资金报账制,使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都置于阳光之下。项目实施前,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窗等载体,对项目的范围、整治任务、建设内容等进行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项目建设中,不仅聘请群众义务监督员进行监督,而且对工程建设实行全方位的监理、监督。项目竣工后,建立公示牌,注明项目完成的投资、工程量、工程效益及工程移交后的管护人等内容。

“三分建,七分管”,淅川县把项目后期管护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建立了属地管理制、用水者协会管理制和重点工程专门机构管理制。对还没有完工的项目,淅川县超前谋划,提前介入,层层召开项目区后期发展座谈会,开展移土培肥项目区后期发展论文征集活动,实行了项目区整治后耕地向大户流转等措施。对已完工、验收的项目,及时明晰产权,建立管护制度,制定管护措施,明确管护责任,选准管护人员,落实管护经费,确保了项目能够长期发挥最大效益。(作者单位:淅川县国土资源局)

猜你喜欢

淅川县项目区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高质量办理汇民意——河南省淅川县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淅川县发挥协会优势培育主导产业的措施
淅川县
牤牛河人工湖工程项目区水资源论证分析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土地整治项目中水资源平衡分析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