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损失的发生机制与治理举措分析*
2016-03-17赵红雷
赵红雷
(铜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损失的发生机制与治理举措分析*
赵红雷
(铜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节粮减损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增产难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分析了粮食产后损失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经过农户阶段性储藏、企业储存储、物流运输和加工转化等产业链环节,导致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尚未建立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粮食加工产业链发育程度低、粮食价格改革滞后、地方政府责任不清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改善仓储物流设施,引导企业适度加工、促进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理顺粮食价格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以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粮食安全 产后损失 粮食流通 适度加工
0 引言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粮食产量取得十二连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幅增强,这为保障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和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需要清醒的是,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淡水资源紧缺和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对粮食增产的制约越来越大,粮食供求紧平衡成为新常态;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面临巨大压力。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粮食生产流通模式还比较落后,粮食在生产、流通、储存、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浪费现象,大量粮食损失不仅使得用于粮食增产的要素浪费,还放大了风险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从而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局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储存技术和运输工具的落后导致粮食产后环节的粮食损失损耗超过3 500万t,流通损失率在20%以上,这一数据远远高于世界发展国家水平,甚至与一些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也偏高[1]; 不仅如此,消费环节的粮食损失浪费同样十分巨大,仅餐桌上的粮食浪费估计在2 500万t以上[2],仅此两种类型的浪费就达6 000万t以上。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确保粮食数量充足、质量安全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粮食在产后环节产生巨大损失和浪费已成为目前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克服的现实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减损问题, 2014年3月发布的《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管理,有效减少损失浪费。”201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确立了每年减少粮食产后流通环节损失浪费1 300万t以上,损失浪费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40%以上的发展目标。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新举措,其现实意义越来越被人认同。因此,研究粮食产后损失的发生机制,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有效减少粮食损失,形成节粮减损的长效机制,既是有效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开发无形粮田,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迫切需求,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新的现实要求。
1 粮食损失的主要环节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粮食损失是任何改变粮食的可用性、可食性、有益于健康的特性或质量,从而减少了它对人的价值后果的各种行为[3]。这一定义是一种广义上的粮食损失,与之不同的是粮食的浪费行为属于道德范畴,不属于经济或技术学探讨的范围[4],因此文章重点探讨从生产到加工环节的粮食损失。从粮食损失发生的机制来看,目前引发粮食产后损失比较严重的环节主要包括农户储粮环节、粮食储运环节以及粮食加工利用环节,只有沿着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分析粮食的生产流通和加工转化过程,才能更深刻了解粮食损失浪费的发生机制。数据表明,在农户环节发生的粮食损失超过2 000万t; 由于仓储条件落后和物流运输工具落后引发的粮食流通环节损失高达750万t; 由于消费习惯等因素导致加工企业过度追求精白细引起的粮食过度加工损失也超过750万t以上,上述3项每年产生的粮食损失达到3 500万t。
1.1 储藏环节粮食损失
根据当前的储备制度安排,我国的粮食储备体系由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和农户储备三级组成,农户储粮是国家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储备的粮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储备的量与质。根据宋洪远等(2015)对河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900多个农户的测算,农户小麦产后损失率约为2.1%,其中产后收割环节的粮食损失率为1.6%,运输环节的粮食损失率占0.3%,晾晒环节损失率(扣除水分损失)约占比0.1%[5],虫害、霉变以及鼠害等均导致不同程度的粮食损失(表1)。由于农户储粮积极性普遍偏低,储粮装具相对比较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产后粮食产生损失,这在主产区尤为明显,以河南、山东和河北等粮食主产区为例,每年因农户储粮不当产生的粮食损失就超过600万t,损失量相当于166.67万hm2良田一年的产量[6]。国家粮食局关于粮食损失的抽样调查表明,平均而言,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最高为8%,远高于仓储环节1%的粮食损失率; 从品种来看,小麦平均损失率最低为4.7%,其次是稻谷约6.5%,玉米的损失率最高,平均约为11%[7]。由于资金缺乏和设施简陋,农户在收粮过程中没有储粮设施和烘干设施设备,造成了田间增产,家中储粮减产的现象。
表1 农户小麦存储损失情况 %
国家和地方储备虽然在仓储设施和储藏技术方面远好于农户,但国家储备环节发生的粮食损失同样不容乐观。一般而言,储备粮的损害包括正常损失和非常正常损失[8],非正常损失一般是管理不当和设施陈旧导致的,比如仓储设施陈旧落后及管理不力导致的鼠、虫、霉害以及粮食陈化等等。粮食的储存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对温度、湿度敏感,粮食储藏过程中出入库、流通、搬倒环节繁多,存储、运输设施不配套等问题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分析仓储环节的粮食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仓储设施老化陈旧储粮条件差。一些粮食主产区不同程度的存在“危仓老库”,这些储粮设施基本上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年久失修,储粮条件差,引发粮食损失。根据国家粮食局的调查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国分地区拥有“危仓老库”仓容897亿kg,其中需大修处理的仓容为602亿kg,达到报废标准需重建的约295亿kg,这些设施陈旧的仓储设施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难以发挥安全储粮的要求,容易引发霉变等因素从而产生一定数量的损失。现有储粮设施中,建于1998年以前的仓容有1 840亿kg, 13个粮食主产区的仓容占比为70%,约1 300亿kg(表2)。这些仓房保温、隔热、防潮等功能大多不能满足安全储粮要求。二是粮食在保管过程中发生虫霉、变质、水分下降等原因导致粮食发生非正常损耗。目前,我国所有仓容设施中,高大平房仓、立筒仓、浅圆仓等现代化仓型只占了全部仓房的六成,而在各类仓房当中,只有78%安装了机械通风系统, 57%安装了计算机粮情测控系统, 41%安装使用在粮堆中杀死害虫的环流熏蒸系统[9],每年因霉变造成的粮食产后损失高达2 100万t。三是粮食仓容缺口较大、仓储设施不足。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丰收,如何将新增粮食安全的储存起来就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与上亿吨的粮食产量相比,目前的仓容缺口十分巨大,主产区中东北地区尤为严重,很多仓储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仓储设施需要露天存放。四是粮食轮换过程中发生的损失,为保证粮食品质国家规定粮食品种达到一定年限之后必须进行轮换,由于全国储粮规模巨大,粮食在轮换过程中因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表2 全国“危仓老库”分布 亿kg
图1 2001~2013年间我国主要粮食品种损失情况统计注:数据来源于FAO的“Food Balance Sheets”整理,该数据中的损失英文为“Waste”
1.2 流通环节损失
由于产销关系的变化,粮食生产的功能日益向主产区集中,也即我国粮食的流通格局已由过去的“南粮北运”转变为如今的“北粮南运”。每年大量粮食从东北、华北等主产区运输到华南和华东等粮食主销区,我国每年跨省粮食流通量超过1亿t, 2014年全国有1.65亿t粮食跨省运输,运输方式上多采用包粮运输,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多次包装、拆卸,抛洒严重,成为运输环节粮食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流通模式方面,我国现有粮食的70%左右由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粮食物流方式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重,无论是收购、调拨还是加工,均实行相对封闭的流通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粮食流通效率低、流通成本高。虽然目前粮食在运输方式上正在实行四散化运输(散装、散运、散储和散卸),但由于目前全国“四散化”比重仅为4%左右,加上粮食物流通道不畅,以及仓储、物流、装卸和搬运等设施不匹配,导致粮食流通过程中抛洒损失十分严重。以河北省为例, 2014年该省粮食总产量为336.02亿kg,由于运输方式落后,仅在流通环节的粮食损失每年有近20亿kg,大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我国粮食损失的统计表明, 2013年我国小麦、稻米和玉米三大主粮的损失浪费量分别达到了299万t、639万t和1 025万t,近3年的口粮浪费总量接近2 000万t(图1)。
1.3 加工环节损失
加工环节造成的粮食损失主要是由于过度加工引起的,过度加工是指不以提高粮食营养价值、卫生品质为目的,通过使用多工序加工处理的方法单纯提高粮食产品的外观和口感的加工方式。我国每年由于过度加工造成的口粮损失达到75亿kg以上,分品种来看,稻谷加工损失率达到20%引发稻谷损失350万t左右,小麦加工损失率为2%导致250万t小麦发生损失,食用植物油的年损失量为150万t。过度加工不仅造成粮食浪费,还会降低粮食制品的营养价值,加工精度越高,营养流失越大甚至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引发食物安全隐含,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由于目前粮食加工业普遍低水平粗放加工,导致大量粮食资源浪费。以稻米为例,为满足消费者追求“光、细、白”等要求,加工企业普遍对稻谷多次抛光,为提高加工精度,我国稻谷加工抛光次数普遍增加至2道以上,每增加一道抛光,就会使出米率降低1%。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数据表明,以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计算,每年就损失大米约400万t,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可满足约2 000多万人消费一年。目前南方大米加工中抛光普遍在2~3道,北方大米加工中抛光普遍在1~2道,因加工导致的粮食损失。
粮食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偏低导致的粮食损失同样需要引起重视。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的统计, 2014年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的规模为1.8亿t,稻谷副产物最多,包括4 085万t稻壳和2 042万t米糠,由于过度加工和追求大米的精、白、亮导致稻谷的副产物大于其他粮食品种; 其次是玉米副产物,包括4 000万t玉米芯和4 112万t玉米皮,麦麸最少约2 178万t。从增长率上来看,米糠、稻壳和米胚的年均增速为1.6%,麦麸和小麦胚增速为3.1%; 玉米芯和玉米皮的年均增速达到6.7%。对粮食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进行统计表明,稻谷的副产物利用率不超过40%,油料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也仅为20%左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粮食加工综合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90%。
2 粮食损失的主要体制因素分析
从现象来看,粮食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但深究其发生机制,可以发现导致粮食产后损失的原因是由于制度缺失,流通体制不健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落后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粮食加工产业链、滞后的粮食价格政策改革和不明确的责任分工等四个方面。
2.1 尚未建立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导致运输环节损耗大
自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粮食市场的活跃程度有了很大增强,特别是粮食流通主体的多元化大大促进了市场机制的完善。但总体而言,粮食流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粮食收储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比较薄弱,企业进入门槛低,分散经营,行业力量不强,在现代化物流体系下经营主体实行大批量散装散运的能力不足。由于粮食物流资源分散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在“北粮南运”和“西粮东送”的粮食流通形势下,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粮食的快速流通和跨区域流动,成为我国至今尚未形成现代粮食物流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东北粮食出关的物流通道仍然比较狭窄,同时销区的东南沿海港口的粮食接受、装卸能力有限,使得东北地区港口散粮作业设施的利用率偏低甚至被闲置。另外,粮食运输方式落后,物流成本高导致粮食损耗严重。“四散化”是粮食物流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特征,目前我国粮食流通“四散化”比例只有15%左右,包粮运输占总流通量的85%,导致粮食在流通环节容易发生损失。
2.2 粮食加工产业链发育程度低,加工环节损失浪费严重
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较快,但由于比较粗放,产业链发育程度不高,存在过度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不高的问题,特别是粮食的过度加工比较突出,过度加工不仅造成营养元素的流失,也导致粮食资源的巨大浪费。“安全、营养、低耗、绿色、生态”的现代粮食加工体系尚未建立,粮食加工产业链多处于初加工的低端环节,加工企业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力度低,市场集中度不高,“小、散、弱”特征明显。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低。国产粮食加工设备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不仅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低,而且很多关键装备严重依赖国外;二是标准化管理能力不高。当前粮食加工设备缺乏完善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指导标准,甚至缺少一些基础性标准、方法性标准和管理标准; 三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散,加工副产物不集中,规模化利用成本高。
2.3 粮食价格机制改革滞后,导致需求放大引发不合理消费和食物浪费
合理的粮食价格机制可以有效协调国家、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利益主体的关系,是有效配置粮食资源的调节器。在我国,无论是统购统销、双轨制,还是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补贴政策与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政府定价作用都强于市场功能。我国的粮食收购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依然带有很强的计划体制色彩,更多程度上是一种行政性价格。客观上来看,已有的粮食收储价格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的产能。但由于价格运行过程中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从而导致粮食经济的运行在自动调节方面比较滞后,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弱化了生产者和加工企业的竞争力,造成社会资源与经济效益的巨大损失。缺少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导致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在消费领域的大量粮食浪费,如果粮食生产的经济成本无扭曲的传导到产业链的各环节,尤其是终端消费领域,就会引起普遍重视粮食、节约粮食的消费风尚。由于粮食价格扭曲,导致价格信号失真,供求严重失衡,人为放大了市场需求,导致粮食价格相对其他食品的价格一直偏低,从而引发消费环节出现不合理消费以致大量浪费粮食的现象。
2.4 地方政府责任不清,粮食安全责任需明确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明确粮食生产和管理责任的具体分工,尤其是中央与地方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不同角色。粮食安全的数量责任和质量责任缺少明确的负责主体,导致在农业领域只关注粮食生产而忽略粮食流通,地方政府只关心经济建设、不关心粮食供需矛盾,仓储企业只重视粮食储存轻视粮食精细化管理。这情况直至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意见》才开始有所改变,《意见》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这就在制度上强调了地方政府在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也进一步清晰了地方政府在促进粮食减损方面的具体任务不。
3 粮食损失的治理措施
粮丰则农稳,农稳则国安。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要在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想方设法加强粮食产后科学管理,有效提高节粮减损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促进粮食减损,是未来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切实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开源,也要节流。既要减少餐桌环节的浪费又要努力减少储存加工环节的损失,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
3.1 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改善仓储物流设施
针对当前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难于满足现代化运输的要求,亟需改造修缮危旧仓储设施,并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粮仓、港口和物流枢纽,积极采用先进实用的装卸运输装备和技术。首先,大力推广粮食的“四散化”(散装、散运、散卸和散储),粮食的散装散运在国外非常普遍,被认为是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损失的重要方式。为提高粮食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需要大力推广散粮火车、散粮集装箱和散粮汽车,提高粮食运输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其次,要加大对农户储粮环节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每年有将近一半的粮食阶段性的存放在农户手中,因此为农户提供简易的储粮装置和烘干设备可有效降低粮食损失量。为解决农户环节产生的粮食损失问题,国家粮食局从2007年开始启动“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计划为农户配置新型储粮装具,使这些农户平均减少储粮损失6.5%。再次,要加大仓储设施资金投入与维修改造力度。全国粮食企业的各类仓库中,有近900亿kg的仓容空间都属于“危仓老库”。这些仓库的储粮条件较差,容易引起虫霉变质,且在包装、卸载过程中造成的抛洒、遗留耗损较大。随着粮食的连年丰收,我国不断加大对粮食仓储、运输等粮食流通设施的资金投入。从2006年开始,每年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扶持主产区执行中央政策性粮食收储任务库点的仓房维修改造,粮食仓房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最后,要培育大型粮食物流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的作用,通过对粮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资源整合和效率优化,有效降低粮食运输环节的损失损耗。
3.2 多措并举引导适度加工,促进副产物综合利用
为解决加工企业过度加工的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引导加工企业开展科学加工,严格控制粮食的加工精度,在积极延伸产业链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过程中促进粮食资源被更科学更高效的利用。为此,一方面要尽快修改完善现行粮油加工标准体系,规范米、面、油加工精度范围,引导企业按标准生产。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开发生产适合消费需求的方面食品、健康食品、营养食品等,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行业的绿色、节能和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加大节能减排、节本降耗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示范推广力度,优化产能结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根据绿色发展理念,有效促进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是实现节粮减损、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加工环节还要积极提高粮食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政府部门需要完善当地的产业政策,适当提高加工企业的进入门槛,采用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粮食加工企业整合产业链,拓展产品链,提升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消费认可度,在服务消费的过程中促进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比如在稻谷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方面,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发展稻壳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推进米糠油的提炼加工,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促进副产物的高效利用。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实现粮食加工业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化发展。
3.3 理顺粮食价格,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理顺粮食价格,是推动粮食增产和粮食节约的有效市场机制。现阶段,我国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已经从低价时代进入到了高价格时代,但就品种结构而言,粮食价格相比于蔬菜价格和水果价格明显偏低,粮食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的比重远低于其他副食产品。其原因是,粮食最低收购价的调整并没有与农资等工业品相适应,从而导致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总体低于农资等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也低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的上涨幅度。粮食价格的调整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接着消费者,其价格的设定虽然有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但是当粮食价格低到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难以体现成本上涨幅度时,就难以通过价格信号传导到消费者,从而不利于其珍惜意识和惜粮意识的建立。此外,加大宣传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强化节粮意识同样十分必要。通过观察当前粮食浪费各种现象和环节可以发现,人们的爱粮节粮的意识仍然比较淡薄,认为粮食便宜易得,并不珍惜。对此,可借助每年的“世界粮食日”大力宣传爱粮节粮,引导居民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对肆意浪费粮食的人和事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批评和惩戒,逐步引导全社会树立爱粮节粮的良好风尚。
3.4 明确政府责任,建立节粮减损长效机制
促进粮食的节约和减损不仅是政府责任,也是每一个消费者应该积极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节粮减损,需要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不仅对本区域内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负总责,还要加强社会化管理,改善粮食流通设施和运输条件。治理粮食损失,必须坚持科学思维与全局观念,重视从产业链源头到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管理。鼓励全民参与,通过公益宣传等多种方式促进消费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科学的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同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
[1] 国家粮食局.全国每年浪费粮食超过350亿kg.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4-10/13/c_127090845.htm,2014-10-13
[2] 樊琦,祁华清. 既要重视粮食生产,更要做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中国粮食经济, 2014,(7): 66~67
[3] Hodges R J.,Buzby J C.,Bennett B. Postharvest losses and waste in developed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resource use.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1, 149(S1): 37~45
[4] 赵霞, 曹宝明,赵莲莲. 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5,(3): 6~9
[5] 宋洪远,张恒春,李婕,等: 中国粮食产后损失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小麦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 1~6
[6] 王若兰, 白旭光,田书普.中国粮食安全与农户储粮.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5,(6):17~18
[7] 经济日报. 农户科学储粮需加大投入 .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2-02/02/content_188902.htm,2012-02-02
[8] 张会民. 减少粮食收储过程中损失损耗的对策分析.粮食储藏, 2014,(5):22~25
[9] 财新网.丰年仍忧粮食安全, 粮仓扩容500亿kg. http://China.caixin.com/2015-03-02/100786803.html,2015-03-02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GRAIN LOSS*
Zhao Hongl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Reducing grain los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food securi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echanism of food lo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grain production and rigid demand on grain. It found that grain supply chain contained farmer preserve, enterprise storage,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process transformation and other industrial chain from production to consumption. There were four reasons causing grain loss: the modern foo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d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chain was low, food price reform was lag,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in food security was not clear. Finally, it raised several proposals to reduce the grain loss and guarantee food security, such as constructing modern grain circul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storage and logistics facilities, guiding the enterprise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processing technique,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by-products, and reforming the grain price system.
food security; grain postpartum loss; grain circulation; appropriate processing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1114
2016-08-01
赵红雷(1981—),男,湖北襄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Email: 491898600@qq.com
*资助项目:铜仁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武陵山区山地经济发展研究”(trxyDF1402)
F307.11
A
1005-9121[2016]11-00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