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2016-03-17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科技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 路甬祥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 路甬祥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今天在春城昆明开幕。我谨代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获得2015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和突出贡献奖的单位和个人,新成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新认定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和企业,以及入选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这次会议的国家有关部委、各有关地方和单位,特别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次大会以“创新驱动、开放合作、转型升级”为主题,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助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盛会。我们要充分认识科技与产业创新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在促进科技进步、产业转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团结协作,扎实开展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一、认识新形势,把握新机遇,服务大目标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已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和创造强国,缺乏引领世界的科技原创、产品、经营服务创新和著名品牌,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人类已迈入知识网络时代,知识、信息、大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技术与产业变革快速发展,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为特征的科技产业和业态创新不断涌现,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与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拓展了广阔空间。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加快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任务紧迫而艰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任务和重大部署,尤其是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意义深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更加重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我国产业创新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强劲的动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催生新的发展动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用金融合协同,集聚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产学研协同创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目标,进一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工作重点和着力方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进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有针对、有重点地支持地方和区域创新,形成有特色、多样化的创新格局,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支持现代农业、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清洁能源、交通物流、城乡建设、空天海洋、生态环保、医药健康等技术与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大环保力度,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科学协调持续发展。适应知识网络时代科技、产业和消费方式的新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创共享。

二、搭建新平台,创造新环境,完善新机制

在新形势下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搭建新平台、创造新环境、完善新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建设务实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服务保障平台,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性工作。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这次创新大会,搭建了产学研用金各方面交流合作的大舞台。作为一个跨部委、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社会组织,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本身就是促进协同创新的服务的大平台。除了一年一度的创新大会,促进会还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支持成立了一批跨界融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这些创新基地和创新联盟,或注重科技攻关,或注重创业孵化,或注重风险投资,或注重教育培训,都是促进科技与产业协同创新的有效服务平台。我们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和要素链,着力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完善基础共性技术支持体系和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更好的协同创新机制和协同创新生态环境。

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沃土,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要努力促进营造开放统一、依法管理、公平竞争、诚信合作的良好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动政府加快转变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当代科技与产业前沿,着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产业变革,支持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小微企业和“草根”创新创业,促进培育形成尊重创新创造、激励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要深化创意创造、创新设计对于提升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发挥科技原创和创新设计在集成创新中的基础核心和关键引领作用,加快提升我国产品、产业、品牌和经营服务的创新创造能力,培育建设创新创造、精益求精、诚信服务、合作共赢、敢为人先、引领世界,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产业文化。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完备的制度保障。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采取加大支持力度、调整利益分配、保障合法收益等法律条款,保护和激励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新修订的这部法律及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都从制度层面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创新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们要学法知法、依法办事,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并积极促进完善法律制度保障。

三、开放合作,跨界融合,共创新业绩

开放合作、跨界融合,是当代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内在本质要求。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以及科技发展计划,都更加注重跨界融合、协调共享,也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启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积极参与区域创新发展,协力支持创新区域、创新城市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把供给方、用户方和各类中介服务方的创新活力都激发和聚合起来,支持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和壮大共创分享经济。还要积极促进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创业、孕育转化、业态创新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规模、速率和成功率。要充分重视、积极促进发挥媒体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传播、引导和激励作用,尤其要积极主动联系中央、地方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支持他们加大对创新大会、产学研创新联盟活动、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好案例、产学研合作创新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的宣传力度。这不仅是我们的重要政治优势,也是知识网络社会推动企业、社会广泛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全面、准确、深刻、适度的宣传报道,切实增强全社会对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的意义、作用、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持续有效地促进改善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不竭的强劲动力。

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创分享的理念,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善于运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学习借鉴国外境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促进国际和“两岸四地”形式多样的产学研交流合作。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我国企业以及产品产能、服务和科技成果走向世界。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技术和产业前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智力,提升和增强我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自信、起点和国际竞争力,共同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和人类文明持续进化发展。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要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和渠道,更好地团结协调各方力量,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和专家智库优势,为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完善科技与产业创新法律法规政策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贡献,创造中国社会和国际同行公认的新业绩。

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需求、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也衷心祝愿美丽云南的明天更美好!

(本文系作者在第九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产学研协同科技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科技在线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