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窝:草鞋也保暖

2016-03-17文/刘

神州民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家乡人草鞋茅草

文/刘 干

茅窝:草鞋也保暖

文/刘 干

俗话说:凉从脚上来。旧时皖东北家乡人过冬,注重脚上包装,少不了选择一种特殊的取暖草鞋“茅窝”。

茅窝,又名茅蓊,是家乡人就地取材、巧妙制作的一种草鞋,御寒保暖,较为实用。所以老少皆宜,穷人穿得起,富人不嫌弃。

穿茅窝越冬的习惯很久远了。相传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卖草鞋出身的刘备在徐州附近带兵讨贼,遇上滴水成冰的严冬,他把芦花编织棉草鞋的技艺传授给部下,使将士们免受脚被冻烂之苦,取得战争胜利。

制作茅窝是个纯手工活,既无图纸可循,也无样子可绘,全凭农人心灵手巧的编织。手艺好的人编茅窝是很考究的。首先是选材,要选用上好的芦花,新鲜的稻草,青绿的茅草,细韧的梭草,苘麻以及配用花布条、家禽羽毛。其次是制作,晒干稻草,经过拍、捶、搓、拧等工序,靠三齿耙加工成厚两厘米左右的鞋底,然后把茅草、芦花、羽毛等夹上稻草搓成的草绳编织成鞋。

有条件的人家,编织时加些花布条、染色的家禽羽毛,编出的茅窝鞋帮子柔韧有弹性,保暖,好看耐用,有卖点。

茅窝分木底和草底两种。用木板做鞋底的茅窝,可在雨雪泥泞的道路上行走,缺点是不防滑,容易滑倒;而稻草做底的茅窝,虽不防水,但防滑,轻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物质匮乏年代,衣不御寒,食不果腹。冬天能穿上一双布棉鞋是非常奢侈的事。寒风渐劲,茅窝就走进人们生活。好在那时家乡河湖纵横,河边上的芦苇、沟岸上的茅草处处可见。且农家谙熟茅窝手艺的人也多,编个茅窝,搞点副业,虽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但这也是法不责众的事情。所以街市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推着自行车或挂在肩上卖茅窝的胆大农民。其实,当时一双茅窝也就卖三、五角钱而已,又能发多大财呢?

新茅窝鞋口毛糙,鞋底板结,穿前要在鞋口绗上一圈软软的布边,鞋底要垫上用破布和老棉花做的鞋垫,这既是保暖需要,同时也是为了穿茅窝跟脚。茅窝只有大、中、小三种,没有具体码号,穿起来很难合脚,不绗好鞋口、垫好鞋底,脚就会磨破流血,发炎成冻疮,得不偿失。

那时的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为了保护脚,上学的孩子都穿着茅窝,踏着冰雪,虽地面冷滑,但穿茅窝却走得很稳健很踏实。当然也有烦恼的时候,比如太阳出来,冰雪融化,穿茅窝的孩子就遭罪了。放学的道路一片泥泞,无处下脚,一双好端端的茅窝裹上沉重泥浆,拖着脚艰难地回家,还免不了受家长的训斥。

八十年代初,县里麻纺厂生产了粗布,在制作服装时有废弃的边角料抛在墙角。有人发现是编茅窝的好材料,加上泡沫塑料鞋底的出现,茅窝的鞋帮、鞋底有了质的飞跃,编出的茅窝比纯草的既轻便暖和,又防水防滑。

但好景不长。不久,街市上一种新型的时尚的保暖鞋——雪地靴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茅窝的命运,茅窝受到了冷落。尽管真正的保暖鞋不断升级换代,但仍能从变化的鞋中看到茅窝的身影。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编茅窝的人少了,买茅窝的人更少了。但在那生活艰难、贫困交加的年月,茅窝所给予的温暖,我会铭记于心。

猜你喜欢

家乡人草鞋茅草
陈吉瑞:创业有成不忘根 致富情系家乡人
七十七双草鞋
茅草和芦苇
“巨鞋”
割茅草
茅草
爷爷的草鞋
一日就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