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龙凤山:朝阳洞中太阳神
2016-03-17穆重怀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文 穆重怀 (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日出龙凤山:朝阳洞中太阳神
文穆重怀(辽宁大学中俄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编者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辽河流域及其沿海地区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以来辽宁地区的本土文化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辽海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建构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子,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要推出反映辽宁地域本土特色文化的辽海风物系列栏目,以飨广大热爱辽宁、关心辽宁的海内外读者,共同打造美丽辽宁!
陶制太阳女神像
小河沿文化分布示意图
太阳崇拜是原始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神话与宗教的源流,而且对于揭示人类理性发展的历程有着最为直接的意义。自然神话学派认为,早期神话和宗教中的神都是自然造物的人格化,而太阳作为最早为人类认识的天体,它也是被人类最早神化的自然物之一。这一学派的创始人麦克斯·缪勒认为,太阳神话是一切神话的源头,正是从太阳神话中派生出了其他一切神话,人类最早的神就是太阳神,因而太阳崇拜也就是人类最早的宗教活动。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它的史前文化中同样存在着日神信仰和太阳神崇拜。何新等学者甚至认为,在中国远古时代存在着一元化的日神信仰,并且提出在史前中国日神崇拜似乎是比祖先崇拜更重要和更为普遍的信仰之一。
毋庸置疑,在史前的中华大地上确实存在着太阳神崇拜。在诸多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中都发现了有关太阳崇拜的信息。无论是仰韶文化的鸟纹彩陶,还是大汶口文化寓意着太阳崇拜的陶文,以及马家窑文化的太阳纹样,良渚文化中人、兽与太阳相结合的神人兽面纹……林林总总,无一不传递着中华先人对太阳的崇拜之情。但是在这些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都是抽象的、符号化的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遗迹,并没有看到人格化的太阳神的形象。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可喜的是,随着辽宁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进行,中华先祖祭祀的太阳神也出现在世人面前,她就是在朝阳市喀左县朝阳洞小河沿文化洞穴遗存中发现的陶制太阳女神像。
朝阳洞位于喀左县尤杖子乡境内的龙首峰上,由主洞和其后的东西两洞组成。洞口前是陡崖坡面。1999年10月,龙凤山景区管理部门为了整治环境,对山内的洞穴进行了清理。随着土层的减少,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石器和陶器,以及数量不详的人烧骨。获悉此事的文物部门随即对朝阳洞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贝蚌制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陶制太阳女神像。
这个太阳女神像由泥质褐陶高温烧制而成,局部已残缺。现存高18.5厘米,厚2.0至2.9厘米,为扁平立像(见图1)。脸圆平,口、目、鼻孔为戳划而成。左耳有三个贯通小孔,右额顶端残存一个小孔痕。脑后有刻划而成的折曲线(可能是表示发辫或是头饰)。左臂为泥条塑贴而成,左手放在腹前。左臂从肩部到腕部已经脱落,仅存左手部。左胸有乳突,乳部上方有一“X”状纹饰。右胸、肩、臂、手都已脱落不见。背后有一倒三角纹饰,内有斜夹角纹和残留的半个圆形纹饰。右小腿部刻饰一周匝宽带,中有对称斜尖角纹。在后背左肩胛下有两个并排与左前胸相同的“X”状纹饰。就这个陶制偶像,方殿春、华玉冰认为,“这真是一副五千年前女萨满的写实再现”。刘雅婷和于长江也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陶制偶像绝不是女萨满的形象,而是生活在辽宁地域的中华先人祭祀的太阳女神。
就朝阳洞发现的陶制女神偶像而言,她自身的特征就赋予了她太阳女神的身份。我们大家应该注意到在她的左前胸和后背左侧的“X”状纹饰,这本身就是太阳的象征。研究者们公认,“十”形与“X”形都是原始初民用来表示太阳的象征符号,因为原始先民是通过太阳周日视运动来认识空间与时间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和南北移动使先民们意识到了空间方位、昼夜更替与四季轮回,于是原始初民就用这种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对太阳的认识和尊崇。王守功进一步指出:“X型交叉形,它又象征着阴阳结合、阴阳循环。这也恰好是阴阳两个循环世界观和渴求丰产丰收的体现。”由此可见,陶制偶像的“X”状纹饰毫无疑问地证实了她的太阳女神的身份。
根据朝阳洞的太阳女神背部的两个“X”状纹饰我们还可以做出一种假设,那就是太阳女神像失去的右半侧身体的背部应该还有两个“X”状纹饰,它们与左侧的两个“X”状纹饰共同表达的是“两分两至”的含义。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原始初民很早以前就了解了春秋两分和夏冬两至。并且要在这四个时间节点举行祭日仪式,这种仪式在商周时期依然留有遗迹。这可以在《尚书·尧典》中找到明确的记载。因为两分两至与太阳的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朝阳洞的陶制偶像背部的“X”状纹饰则进一步证实了她的太阳神身份。朝阳洞太阳神的女性性别特征极为明显。神像背部的倒三角形及其中的圆形纹饰则进一步强调了太阳神的女性特征。根据启良等人的观点,女性性别崇拜的象征符号大多为倒三角形、圆形。他们的看法与朝阳洞太阳神背部的纹饰不谋而合,起到了相互认证的作用。由此可见,生活在龙凤山的原始初民祭祀太阳女神的目的,不仅是祈求保佑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而且还有人类自身的生产。她既是农业神,又是生殖神,这也是与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现实需求相适应的。
除此之外,出土太阳女神像的朝阳洞本身也具有神庙的特征。根据实测的方位,朝阳洞坐北朝南,位于海拨865米的龙首山的蜂腰处。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日光的照射。而且朝阳洞的内外洞式的结构也符合前堂后室的格局,后世的庙堂建筑在此已经初露端倪。根据当时参加洞穴清理的工作人员介绍的情况,在土堆的最下面还发现了基本保存完整的一男一女两具人类遗骨。有研究者据此认为这是一处墓葬。但问题是,除了这两具遗骨外,还有数量不详的个体烧骨。据目前掌握材料,在小河沿文化的各类遗存中,一是极少有这类洞穴墓葬,一是极少有合葬墓,并且没有殉葬现象,因此断定朝阳洞洞穴遗址为墓葬是有疑问的。我们认为,从朝阳洞考古挖掘的整体看,这两具人类遗骨应与朝阳洞的特殊功能有一定关系。
在中国传统仪典中建筑营造仪式具有独特的地位。最早的建筑营造仪式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应该不会晚于小河沿文化。这种建筑营造仪式本身多种多样,最古老、最流行的应属奠基仪式。从仰韶文化开始,就有在居室的地下或基址,或者在房柱的基洞下,埋置器物人畜,进行祭祀的习俗。其后的诸多文化形态对此多有继承,小河沿文化同样与仰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认为,在朝阳洞中发现的两具遗骨应是在把朝阳洞作为太阳神祭祀之所时举行奠基仪式时供奉的牺牲。这可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小河沿遗址的4号房址的发现相印证。为诸神建立神庙,不是小河沿文化独有的文化现象。在它之前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就发现了女神庙,这已为世人所公认。需要强调的是,朝阳洞与牛河梁的神庙,虽一为天然洞穴,一为人工建筑,但它们具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它们的体量相对较小,不适合全体居民举行共同的祭祀活动。但这也向我们证明了在小河沿文化时期远古的宗教活动已经开始从“民神杂糅”向“绝天地通”进行过渡,体现了宗教改革的历史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祭祀的权力已经被部落首领或是专门的祭司所垄断。狭窄、密闭的空间更有助于他们与神的沟通,实现祭祀的目的。
朝阳洞内发现的各类文物同样证明了陶制偶像的太阳神身份。历史上祭祀太阳的仪式多种多样,但燔燎法是其中最典型和最为常见的。燔燎法就是焚烧献祭给太阳神的人畜牺牲和其他祭品的方法,使之上达天庭,为神享用。朝阳洞太阳女神像下部的黑色斑驳就极有可能是这种祭日仪式的结果,而陶偶本身为红色,也不能不使人联想起火在远古的魔术意义。在洞中还有包括多具个体烧骨的灰烬层,以及遗留有灰烬痕迹的石器和陶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陶器多不是实用器,应为祭祀时用的礼器。此外在遗存中有大量石制和贝蚌制的环状物(因为被人为扰动,无法复原其原本的具体形制上的功能,故统称为环,不排除有璧等器物在内),这些环状物也多有火烧过的痕迹,烬蚀严重,我们认为这都与太阳神祭祀有关。古人祭日除了“祭天燔柴”,还有用玉璧礼天的仪典,《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苍璧礼天”的说法,这大概与玉璧(环)的形状与太阳相似有关。由于在洞内发现的陶器和石器多为人为破坏,我们认为朝阳洞遗存有毁器的习俗。这与在其他史前文化中发现的祭日习俗有着共通之处。由此可见,朝阳洞是举行祭日仪式的场所,而洞中发现的陶制偶像无疑就是太阳神。
龙凤山朝阳洞太阳女神像是辽海史前文化的重要发现,她揭示了辽宁地域史前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首次以考古实物的形式证明了中华大地史前文化中存在着人格化的太阳神崇拜,凸显了辽海古文化的人类意义,对于了解原始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刘雅婷、于长江的《喀左县朝阳洞小河沿文化洞穴遗存》、利普斯著、汪宁生译的《事物的起源》、何新的《诸神的起源》,不敢掠美,特致谢意!)
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