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行善
2016-03-16瞿子钰
瞿子钰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我挑了靠窗的位子坐下来,在开得足足的暖气中看数九寒天里凛冽的风消磨尽了枝头最后一点颜色。忽然离店门不远的墙根处蜷缩着的一个灰蓝色身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一个行乞的老人。
啊,真是可怜。我默默感慨了一下,他苍老得几乎半透明的脸颊和枯枝一样的手指勾起我内心的同情,我决定一会儿出门给他一点钱。
此时,远远的街角转出两个鲜艳的身影。围着皮草挎着小包蹬着高跟鞋的母亲牵着一个七八岁粉雕玉饰的小姑娘。
老人眼睛亮了一下,从墙根的阴影下探出脑袋,拾起脚边的搪瓷小碗哆哆嗦嗦地凑上去,半开的店门传入他不太连贯的声音:“行……行……行好……”
小姑娘尖叫一声就往母亲后面躲。母亲一把抓住她,低声轻斥道:“我平时怎么教你的?学校老师怎么教你的?记不记得你这两天写的那篇作文题目是什么了?”
小姑娘低下头,抽抽噎噎地回答:“《学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小姑娘接过母亲塞给她的几枚硬币,不高兴地嘟着嘴,站得远远地,往小碗中随意一抛,“叮叮当当”的响声清晰可闻,甚至还有几枚不甘寂寞地弹到了破碗外。
小姑娘转身飞快地躲回了母亲身后。我隐约看到老人轻轻抖了一下,亮起的眼睛熄灭了,一片混沌的麻木与哀伤。
他唯唯道了谢,指尖一下一下艰难地抠起地上的硬币。他紧了紧身上老旧的棉衣,似乎不堪忍受这严冬的酷寒,蜷缩成一个脆弱的姿态,慢慢地又缩回了墙根。
母亲的目光只注视着女儿,她满意地点点头,牵着女儿离开,声音远远传来:“这是你必须要学会的……”
我愣怔地看着,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一会儿觉得这很正常,从小被教育要乐于助人的我们不都是这样匆匆地、远远地行善的吗?一会儿又因为老人的反应心微微地疼。
这时,一个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男人走来,他也注意到了老人,老人没有迎上去,只是低垂着头,沉默地推了推小碗。
在我以为这个明显在赶时间的男人会丢下钱不停顿地离开时,我却看到他停在了老人面前,掏出钱包,然后蹲下了身。
我看不见男人背对我时的表情,不过我从老人骤然间明亮到几乎泛着泪光的眼睛里,可以勾勒出男人温和的笑容。
男人轻轻把钱放在破旧的小瓷碗中,冲老人点点头,起身离开。
我注视着他依旧行色匆匆的背影,心中升腾起难以言说的感动。
我们从小被教育必须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却不懂得该如何行善。蹲下身行善,是自觉而发的善举,更是对弱者人格上的一份尊重。
他蹲下之际,正是灵魂升起之时。
我暗下决心,一会儿离开时,路过老人,我也会蹲下身,去做一个真正的“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评点】
文章以寒冬的严酷环境为背景,同时选择了“行善”这一与之相对的温暖题材。同时又将“行善”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妈妈和小女孩以及男人的各自“行善”方式,作者并没有直接进行褒贬,而是通过对老人行动表情的细致刻画反映出来,告诫我们“行善”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物质上帮助他人,而更在于对弱势群体人格和灵魂上的尊重。作者对身边小事的观察细致入微,发现了我们经常忽略的细节,意义深刻,教育性强。此外,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对人物细节的捕捉极为出色,对比手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了“行善”意义的本质和重要性。
王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