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域论分析中国动画学科的产学分离现状

2016-03-16黄恩浩

戏剧之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国动画动漫产业场域

【摘 要】现今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要求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及其中的动漫产业,而动漫研究在动画学科中却未得到足够的理论建设。基于社会学场域论理论,可依据各动画相关场域分析动画学术界与动漫产业圈的疏离关系的历史及社会成因,从而展望动画学科开展与动漫产业有效融合的动画及动漫理论研究,以满足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动漫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场域;中国动画;动漫产业;产学分离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78-02

在动漫产业已稳步发展为我国文化内容产业及大众文化的重要成分的今天,“动漫”在动画学以至艺术学界中却仍未获得普适且具理论建设性的认知。学术界与动漫圈呈现出一种近似于相互封闭的疏离关系。这既隔绝了产业从院校中直接获取理论才能的渠道——造成了动漫产业及其产品向更高水准升级的瓶颈,也使艺术学科建设难以契合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方向。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还原)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1]。因此不同的社会领域(场域即“field”)、社会团体都会依从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及目的,持有适用于本领域内部的,换言之即具有场域特性的认知惯习。由此我们便可理解动画学术界、动漫产业界、动漫迷文化圈界等动动画相关领域,因处于不同场域而对动漫现象产生不同认知的现状了。而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而言,严峻的产业模式转型挑战所急需的智力支撑需要动画学科的产学分离现状得到切实改善。

一、动画学科产学分离的现状分析

放眼现今动画艺术学界,众多学者仍未将“动漫”概念纳入动画学科中加以认知。虽然现今我国已通行将“动画”和“动漫”一同英译为“animation”,以至将“动漫产业”英译为“animation industry”,但动画学术界却通常仅将动漫认知为动画与漫画这两个不相对等的概念的牵强粘合——它甚至足以使老辈人联想到青少年的颓废丧志以及某种风雅全无的商贾面目。而动漫概念中所蕴含的动画学科之媒体及产业化发展前景则被或而忽视了。对于造成中国动画学科产学分离的原因可从历史角度及社会角度分别进行分析。

(一)动画学科产学分离的历史原因.从历史上看,文化内容产业及动漫产业都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后兴起的新生之物,加之动漫文化产品又多以青少年为传播对象,所以当今学界的师长、先辈们大都未曾亲身经历过动漫创作甚至是动漫产品消费,其中的“圈内学者(Aca-Fan)”寥寥无几。再加之在我国本土动漫产业形成之前,伴随着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变革的长达十数年的外国引进动漫产品的混乱传播,也使主流社会对动漫留下了外来侵入文化的不良印象乃至对其愤愤小觑而避趋之。然而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认为,在(非天然语言的,即社会现象的)符号学系统中我们能区分出三个层次,即质料层、语言结构和运用层[2]。动漫文化产品的客观存在正是解读动漫意指的必要认知质料,它将文字与其所表之意连接起来,即“用第三种成分来补足语言结构和言语的关系,即前意指的(pre-signifiant)质料或内容,它将成为意指作用的(必要的)承托物”[3]。这就意味着隔绝于动漫文化产品传播范围之外,缺乏直接参与动漫行为的动画研究者实难以形成对动漫及动画产业化的有效认知。因此,对于习惯于我国早期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的“美术片”生产及研究的动画学界,同时也对于惯于接受此种产品形式的社会受众而言,既属于动画产业化和产业动画化的必然结果又是信息时代动画媒体化发展的必要途径的动漫就成为了一时间难以理解的篇外命题了。据此也就不难理解我国第一部内地动漫专业书刊《画书大王》(1993年-1994年)在正值蓬勃发展的周年之际以“没有调查,没有申述……一言定性,不审而斩[4]”的结局而寥寥收场了。

(二)动画学科产学分离的社会原因。再者从社会层面看,不同场域间固有的认知差异也令艺术学界难以用产业界及粉丝圈的视角解读动漫现象。诚如布迪厄所言:“艺术场域、宗教场域或经济场域都遵循着它们各自特有的逻辑:艺术场域正是通过拒绝或否定物质利益的法则而构成自身场域的;而在历史上,经济场域的形成,则是通过创造一个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意就是生意”的世界才得以实现的”[5]。这正是造成隶属于艺术学的动画界与动漫产业界难以化合出融合性学科的思维惯习桎梏之所在。中国传统动画的“美术情结”使其与雅文化圈具有天然的血缘;文化内容产业的大众传播与消费特性使又要求动画向通俗文化的方向发展;传媒技术的发展则将动画置于了无关雅俗的泛媒介形式定位上。由此就不难理解动画学界、迷文化圈及动漫产业界对于动画所持有的不同认知了。然而对于自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从而步入产业结构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而言,文化内容产业崛起以及动画产业化之趋势不可阻挡。置身于动漫产业已现成型之势的当下,身跨艺术学界、产业界又兼圈内粉丝出身的一代动漫赤子已于推动着中国动漫文化事业奋发向前的岗位上崭露头角,动画相关社会场域间的理念融合势在必行。

二、对中国动画产学融合发展的展望

近年来,我国动画艺术学学科已卓有成效地建立起动画产业研究方向,众多专业产业人才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源源不断地作出理论与实践贡献。但无论动画艺术亦或动画产业方向均未脱离艺术与经济领域的研究范围限制。以至于动画创作人才专修文、艺;动画产业人才多闻商、经。动画学中虽有文艺、产业等分工,却尚欠产学的融汇贯通。在此笔者将艺术研究与产业研究比作泛动画领域中的两种媒体形式并借用跨媒体传播理论以作展望——若跨媒体传播包含有两层含义,其一指相同内容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其二指媒体之间的互动、合作、协调与共生[6]。前者将相同内容经过格式更改后投放到不同平台,成为为多媒体传播;而后者则以连贯的方式在多种媒体平台上展示跨媒体叙事,且每一平台上的文本都持有独特价值并共同构成完整的叙事主线[7]。那么对于我国动画学科而言,取艺术研究与产业研究方法之所长而融汇成“动漫学”之有机体,以得其与时俱进之形态又何乐而不为呢?

笔者身为我国内地第一代外国引进动漫文化产品消费用户,切身经历了中国动漫文化圈自形成乃至今日的发展历程。少年时多年的专业美术修习及之后的设计领域从业经历,令笔者深感艺术与产业两界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年曾为中国动漫欷歔,而今终有幸以“圈内研究者”之身份投身于动画理论研习的笔者,面对着艺术界、产业界、粉丝圈三方解读动画现象时难以避免的视界局限及其造成的种种困惑,愿于同为各方当事者的包容立场上探究动漫之真貌。诚以此文作抛砖引玉之用,以图梳理动画与各交叉学科的理论联系、增进动画艺术理论与动漫产业理论的产学融合,从而为我国文化内容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循序引导并提升广大动漫文化产品消费用户的消费品味贡献微薄却诚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5]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134.

[2][3]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131,130.

[4]王庸声.《画书大王》20年祭[EB/OL].http://comic.qq.com/a/20130828/ 010245.htm,2013-08-28/2016-01.

[6]朱松林.论跨媒体叙事中的粉丝经济[J].编辑之友,2015,(2):51.

[7]Jenkins, H. Convergence Culture[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2006.95-96.

作者简介:

黄恩浩(1981-),男,北京人,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动画理论及创作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动画动漫产业场域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中国独立动画的现状与师生工作室联动机制建设刍议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论美日动画形象比较研究对中国动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