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通信塔桅利旧共享承载能力分析

2016-03-16王月

中国新通信 2016年3期
关键词:承载力

王月

【摘要】 目前通信无线基站有大量存量塔桅,安全有效的利旧原有塔桅意义重大。本文根据通信塔桅典型场景,分析典型塔桅利旧共享的承载能力,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塔桅 利旧共享 承载力

以往各运营商自建塔桅,塔桅大部分为一家使用,共建共享的通信塔桅极少。铁塔公司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接收运营商的存量铁塔,存量塔桅是否可以利旧,利旧后结构是否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塔身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有必要对典型塔型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以保证利旧原有塔桅的安全性。

一、塔桅利旧判断原则

屋面抱杆、支撑杆的主杆和连接件应满足当地设计风压作用下的材料强度和稳定性要求。附墙抱杆,应检查是否有可靠的垂直固定点;配重式支撑杆,应核算配重块是否满足抗倾覆要求。

增高架应核算杆件及连接件的强度、稳定性,连接件强度。

拉线塔桅应核算塔身材料的强度、稳定性,现场检查拉点的安全性,核算屋面拉线锚固点的结构可靠性。

屋面美化天线应检查美化天线安装锚固的可靠性,核算美化基座是否满足抗倾覆要求。

地面塔桅设计资料完整的情况下,由设计单位依据设计资料中提供的塔架使用条件进行复核。根据设计原始条件下和实际安装情况下(包括TD天线及RRU)天线迎风面积相符的原则,判断铁塔可否利旧。设计资料不全时,可根据现场量测及可参考的相关资料核算结构的可靠性判断铁塔可否利旧。

基础等隐蔽工程应由相关检测单位确定基础尺寸、埋深及混凝土强度,出具相应检测报告由专业人员核算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尺寸是否满足抗压、抗拔及抗倾覆要求。

二、通信塔桅典型场景利旧分析

2.1通信塔桅常用类型

1.屋面常用塔型

抱杆:独杆通过连接件与承重墙、柱、梁等承重结构垂直固定。

支撑杆:采用配重块、锚栓固定在屋面上。

拉线杆:独杆通过钢绞线与屋面承重结构拉结固定。

组合抱杆:多根单杆之间通过连接杆件组合成一种几何不变的结构体系,通过配重块、拉线固定在屋面上。

增高架/三管塔:由角钢和钢管组合成的(直立、变坡)塔架结构。

美化天线:天线外用玻璃钢罩遮挡后立在屋面上的一种外观独特的天线形式。

2.地面常用塔型

拉线式桅杆:实腹式、格构式杆身通过钢绞线和地锚块固定于地面。

角钢塔:自立式塔架结构,通过脚下基础固定于地面,多为四边形。

钢管塔:自立式塔架结构,通过脚下基础固定于地面,多为三边形。当四边形角钢塔主杆受力较大时,主杆可由钢管代替。

单管塔:自立式单管结构,通过脚下基础固定于地面。杆体截面多为圆形、多边形,根据不同的装饰物一般分为美化树、景观塔、灯杆塔。

2.2利旧塔桅分析参数

基本风压0.35、0.45KN/m2 ,地面粗糙度B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设防类别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屋面站按离地面高度20米计算,地面站按离地高度50米计算。

天线迎风面积按每付0.6m2计算,天线重量按每付17kg计算。 RRU迎风面积按0.2m2计算,RRU重量按15kg计算。素混凝土按22~24KN/m3,钢筋混凝土按24~25kN/m3计算配重块尺寸。

假设塔材连接处法兰强度和高强螺栓强度、数量均满足要求,仅核算主材和辅材的强度、稳定性和塔体变形。

2.3分析结果

地面角钢塔、三管塔、单管塔有外装平台的,可根据原始设计条件的总迎风面积换算安装天线数量。 每层外装平台一般设计天线的总迎风面积不超过3m2。移动产权塔桅一般可按《中国移动基站铁塔标准化设计》要求换算安装天线数量。

三、结论

(1)根据基站原始设计文件、现场量测记录等资料通过结构分析计算可以判断出已有塔桅利旧共享后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2)屋面塔桅新增天线宜直接挂在主杆上以减小迎风面积,屋面自立、拉线塔桅宜在杆身支撑点、拉点或者拉线之间新增天线。

(3)地面塔桅需根据原始设计文件,根据设计总迎风面积等量计算可以安装的天线数量。

参 考 文 献

[1]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YD/T 5131-2005,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3]GB50135-200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承载力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躬身实干见作为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安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西安市综合交通运输承载力研究
生态系统承载力
基于承载力的生态旅游研究进程及展望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材料的极限承载力
浅谈单桩承载力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