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短波抗干扰方法实战性的探究
2016-03-16李树松
李树松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国际上,短波通信早已成为一种流行并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技术手段,因为短波自身的独特的优点使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虽然短波拥有很多的优势是其他通信方式不可代替的,但是短波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干扰问题,所以,目前最主要就是采用各种抗干扰技术,从而克服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短波抗干扰的方法,以及从实战经验中得到的结论进行深入的探究与讨论。
【关键词】 短波 抗干扰 实战性 讨论
一、引言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短波通信的方式有着作用距离远、价格适中、通信快速灵活、机动性较强等一系列优势,但是即使如此,短波作为通信方式的一种也存在一些缺点,其中抗干扰能力弱就是很大的弱点,这对于短波的应用与未来的广泛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对各种多样的电磁干扰问题,如何利用短波进行有效快捷的通信,如何有效的对抗干扰以及对于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就成了当务之急,要想对抗干扰技术进行创新,也需要在实战演练之中得到新的经验,从而让短波技术在通信中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基于以上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与结论。
二、对短波抗干扰技术的方法的分析
短波抗干扰的方法是根据所受到的干扰的类型、方式,然后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实现有效的抗干扰方法,常用的抗干扰技术如:跳频技术、跳时技术、自适应天线技术、纠错编码与交织编码技术等等。一般的,抗干扰技术经常会在实战中得到综合的考验与运用。
1、短波中的频率合成技术。在短波技术中,频率的合成是很关键的技术之一,频率合成技术对电台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研究都表明,具有较大功率的短波平台对于低相噪与低杂散的设计是很苛刻的,反侦察技术就是明确短波中用到的频率以便找到合适的干扰方式与强度大小,对抗干扰来说,首先的任务就是使侦察的机会降到最小的几率。因此,技术设计的好坏将会影响到他的兼容,此外,短波的功率比较小的化,还会考虑到是否低功率的问题。
2、短波中的混合扩频技术。由于通信器件技术的不足因素的制约,所以在应用中都会受到限制,利用短波进行通信时,混合扩频技术会有所损失,而且对远近的效率也很难克服,利用短波这一技术时,通过跳频技术和混合扩频的方式,将前者与后者的优缺点相互补充,从跳频到直扩频,从跳时到直扩,从跳时再到跳频的转变,从而实现一种新型的抗干扰技术,即短波中的混合扩频技术方式。
3、短波中的非扩频类技术。短波中的扩频类抗干扰技术,通常是需要通过降低在发送时的功率、宽带占用率,以及在频率上实现抗干扰能力的增强,在短波中的非扩频抗干扰技术主要包括的有:交织编码和纠错编码、分集技术;无线电软件技术;猝发通信技术;自适应天线技术;干扰对消技术等等。短波中的非扩频类技术的运用,为以后的短波通信抗干扰的能力提供了技术上支持与保障。
三、短波抗干扰实战演练的结论
与抗干扰技术对应的是抗干扰方法的实战运用,在实战中,巧妙的使用抗干扰方法对提高效率有很大的影响,通常体现在通信反侦察能力等一些方面中。通过一些短波通信的方式,能得到下面的结论与成果。(1)发信的功率问题,在收到干扰后,加大了功率可以提高效能,但是频率的干扰也会更加明显。(2)互控与转信问题,在不同的方位与不同的距离下,受干扰的程度不尽相同,但是可以通过互控的方式达成通信,并且可以根据干扰的情况,实施转信还可以根据干扰的情况,实现互控与转信的运用。(3)不同的方式的抗干扰效果不同,比如:人工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信息的时效低,抗干扰能力与抗噪声干扰能力强。极低速就是抗干扰能力强,但是可以在中小干扰时可以随时保持通信的畅通,但是实效很低。
从当前技术来看,我国的短波通信发展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都是很重要的手段。对于短波抗干扰类型的分析与干扰后的处理方法研究过后,短波通信中的各种方式都是为了提高通信的效率,现阶段,我国的短波通信技术还有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短波的发展紧随着信息时代与通信业务的发展潮流,并且采取必要的应用手段,以及安全技术与措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短波通信的方式会发展的更好,有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总结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同新的技术都对短波抗干扰能力的提升赋予了新的生命,随着短波抗干扰应用的成熟,短波中存在的问题也慢慢得到有效的解答,所以,实现短波的长期发展将变为可能。总而言之,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知识面十分的广泛,每一种通信技术都是非常的博大精深,本文对于短波的抗干扰的方法及应用,以及短波抗干扰在实战中的演练,并且通过实战对抗演练在对抗中得到了很多关于抗干扰的经验和结论,这对以后短波通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短波通信的健康与科学的发展,会大大促进我国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崔烁.短波数字化抗干扰电台的控制系统设计电子与通信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013(学位年度)
[2]杨保平,陈永光.短波多音并行副载波跳变抗干扰通信建模仿真.《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