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灌溉与海鱼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3-16唐诗张小锋胡蓉夏巍屹
唐诗+张小锋++胡蓉++夏巍屹
[摘 要] 中国水资源匮乏,供求矛盾不断加剧。研究咸水灌溉与海鱼可持续养殖在很大程度上能减轻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匮乏给人类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的海水灌溉处于起步阶段,海鱼养殖处于稳步发展中。咸水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作物产量减少,海鱼养殖存在种质退化、病虫频发、养殖污染等问题。对此,应利用海鱼养殖废弃底部淤泥作为有机肥培育农作物,利用海鱼养殖微咸水、咸水灌溉农作物,种植农作物改善养殖环境。
[关键词] 咸水灌溉;海鱼养殖;问题及对策研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区产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又因季风性气候、区域土质改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研究咸水灌溉与海鱼可持续养殖在很大程度上能减轻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匮乏给人类带来的压力,丰富“蓝色粮仓”使其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将增加内陆地区的海鱼供给量,突破环境因素对其生长条件的制约,减少对海鱼捕捞以实现海洋和平共存的局面。而海洋自然渔场的发展近年来走势急剧下降,已经被推向极限,因此转向内陆农民水产养殖用来满足内陆居民增长的海鲜需求已经刻不容缓,而且海鱼可持续养殖是能有利于环境且有效利用有机环保的饲料的生态农业。国外已经在此方面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对已有研究加以综述,分析咸水灌溉与海鱼可持续养殖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咸水灌溉与海鱼可持续养殖的现状
(一)咸水灌溉的现状
我国起步阶段的海水灌溉农业主要是以滨海滩涂、耐咸植物为劳动对象进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类型,然而改造盐碱滩涂投入成本高,耗时长,见效慢。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海水灌溉这一块研究发展依然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用咸水、微咸水养殖是一种投资大,但收益高、周期短、见效快的开发模式。微咸水的成功利用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一条有效途径。国内外学者研究集中在微咸水的灌溉利用方式以及土壤的盐分分布程度和范围、微咸水灌溉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现阶段对于咸水灌溉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集中于微咸水灌溉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类则集中于作物耐盐生理,主要研究作物对盐分的抵抗、吸收及其在作物体内的转移。利用咸水灌溉与海鱼养殖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在我国也初现雏形。如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的“盐碱地生态综合立体种植和养殖及盐碱地改良模式推广”项目在西部开展了“水产养殖-养殖水浇灌-牧草-牲畜-畜粪-菌菇-菌渣还田-节水灌溉-绿洲化的生态综合立体种植、养殖模式”,通过对盐碱地的三年改良,实现了盐碱地土壤的生态修复;引进的白斑狗鱼实现了全人工繁殖;开展了西伯利亚鲟、史氏鲟的设施集约化养殖、池塘养殖、湖泊放牧式养殖。
(二)海鱼养殖的现状
我国海鱼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50年来发展很快。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海鱼养殖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一是对于海鱼养殖来说,种类增多,养殖区域面积不断扩大,产值率不断升高,总体占世界海鱼养殖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据统计局显示,2014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8386.36千公顷,同比增长0.78%。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305.47千公顷,同比下降0.44%;淡水养殖面积6080.89千公顷,同比增长1.24%;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的面积比例为27:73。从南到北的沿海15米等深线以内的水域、滩涂,能用来养殖的地方几乎都养了,且扩增的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约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养殖区域较广,可谓是水产养殖大国。二是与发达国家发展时间、过程以及养殖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海水养殖发展历史尚短,产业模式不多,固定的主产业不够突出。整体而言,海水养殖业与可持续性发展尚存较大差距,是养殖大国但尚不是养殖强国。并且养殖户对于新技术,高科技的接受太过缓慢,传统养殖户的思想稍显迂腐。而比较外国养殖户来说,思想更为开放,对于新事物追求积极性较高,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更强,更善于把新技术运用在水产养殖。
二、咸水灌溉与海鱼可持续养殖存在的问题
(一)咸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1.土地盐碱化。科学研究表明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土壤含盐量的适当提高反而有利于加速土壤颗粒的凝固融合进程,在稳定土壤结构基础上,土壤中大孔隙增加,使得渗透性增强。但是,过量盐分会引起土壤结皮,导致土壤渗透性的减小,造成土地盐碱化加剧。长期灌溉微咸水导致土壤表层聚盐、氯钠离子比例提高、土壤初始入渗率逐年降低,短期灌溉还能破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2.作物产量减少。大多数作物对盐分最敏感的生长阶段是苗期,通过作物生长早期的适应性锻炼可以改变作物生长后期对盐分的反应,在做处理时要注意强度和作物生长阶段。番茄、棉花、小麦等作物属于中等或是高耐盐作物,总的来说,盐分会延迟作物发芽、生长,并降低作物产量。
(二)海鱼养殖存在的问题
1.种质退化。由于对海鱼类生长、习性、配偶等生物知识不不足,在遗传正趋同化,出现了近亲交配、季节习性以及累代养殖等问题。再加上鱼苗种类的交易不受控制、地区差异、养殖海鱼的技术方法不够规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作用下,造成种质混乱,养殖效果逐年下降,种质不断退化。如海湾扇贝,因其种质的退化,导致了扇贝生长环境受影响,使得扇贝习性、交配和抗病能力明显下降,连它的生长发育速度、饱满程度、贝柱大小、扇贝的总产量和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收入都严重下降。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养殖种类的种质的优劣,种质质量的下降会削弱养殖水产的经济效益,对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2.病虫频发。现已发现的水产养殖病害超过120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亿元,疾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大多数海鱼养殖采用集约化生产,导致病害频发,损失严重。同时,严重制约海鱼养殖的发展。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成为海鱼养殖研究人员和养殖人员共同关注的重点。endprint
3.养殖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不断会产生污染物,对水产养殖环境产生极大影响,主要有饲养残饵、生物粪便和排泄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即N、P,还有悬浮颗粒物及有机物。内湾、滩涂和近海养殖水域受陆源、船舶和养殖自身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在养殖循环经济中,高效的配置资源、有效的节能减排、治理污染、环境的保护对于当前来说都是比较迫切的任务。养殖排水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导致土地盐碱化、污染水资源和污染海洋。所以海域养殖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养殖污染不仅是鱼类对环境产生污染,更是环境影响养殖的双向污染。
三、完善咸水灌溉与海鱼可持续养殖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海鱼养殖废弃底部淤泥作为有机肥培育农作物
有研究表明海鱼养殖底部淤泥富含营养物,这不仅为农作物提供了肥料,也解决了养殖污染的本身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利用养殖地中的海鱼及多种微生物形成的富含氮、磷等有机元素的废水和富含养料的沉积淤泥作为能在盐水中更茁壮生长作物的灌溉用水和施肥用料,消除海水养殖的次生污染。在海鱼养殖周围种植农作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盐渍化扩散,增加地表植被,增加地表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初级生产力,对生态环境具有促进效应。
(二)利用海鱼养殖微咸水、咸水灌溉农作物
通过栽培水生高等盐生植物,在生产蔬菜、饲料的同时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作物成活率也为海鱼养殖建立优良水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养殖海鱼替换废咸水、微咸水养灌溉农作物,高效的配置资源,提高利用率,通过动植物、有机物以及微生物内部作用的基础上,利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生态模式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共赢状态。即将海鱼养殖的微咸水,咸水运用到农业灌溉中,实现养殖与灌溉的循环利用,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种植农作物改善养殖环境
在水面之上的陆地部分进行系统的分带栽培不同的盐生作物、耐盐植物和牧草、灌木、乔木等形成循环生态体系,消除裸露盐碱荒滩,提高土地植被覆盖率。在生产粮食、蔬菜、油料、饲料和畜禽的同时也为水体养殖建立优良地缘环境。与此同时,通过水生植被对水本身、水质量和沉积在水流底质的强大净化改善功能,有效的缓解海鱼养殖并不环保的水体流出对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对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有效降解和消除养殖污染,提高资源使用率具有重大意义。而陆上植被对地表径流、水土和小气候的控制功能,将有效减少陆源性污染和危害因子对水体生物的威胁,减少海鱼养殖病害的发生,有效改善海鱼养殖环境,为盐碱农业的水体动物养殖提供健康支持与食物保障。
[参 考 文 献]
[1]Flowers T J. Sustainable strategies for irrigation in salt-prone Mediterranean: SALTMED [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5.78.
[2]徐秉信,等.微咸水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36)
[3]杨蕾,等.我国海水养殖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水产科学,2003(4)
[4]刘友兆,付光辉.中国微咸水资源化若干问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
[5]张余良伟,等.长期微咸水灌溉对耕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