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浪费时间读此书
2016-03-16孔伋
孔伋
此篇书评,主题为“浪费”。初闻此题,着实难煞了我,闭眼深思,从所读过的书里搜寻关联书本,一无所获。扫一眼书架,却无一本切题,只能捶胸顿足,叹自己藏书不足,同时为古人的真知灼见击节点赞:书到用时方恨少。
在桌前待了许久,毫无进展,时间久了,不自觉也开始自怨起来,只觉得读书误我,借着思考“浪费”的劲头,自我批判了一番:买这些书是对金钱极大的浪费,读这些书是对时间极大的浪费,思考这些书是对精力极大的浪费。想着这些,突然灵光一动,想到了刀尔登的一本《不必读书目》。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来源渠道多样,展现形式丰富,令人眼花。但若想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所需,往往要付出不少时间、精力,花费甚巨。为了省事,往往有人推荐哪些可看,何书可读,这也不是新形式。90年前,京报副刊不就邀鲁迅写《青年必读书》的推荐么。刀尔登反其道而行之,列了个不必读书目,并在书中逐一解释为何不读。刀尔登的文章,一向好看、耐看,诙谐而老辣,一看标题,你便知这作者狡黠得很——说是不必读,要写成这本《不必读书目》,不知作者读了多少遍,稍有今日“标题党”之嫌。
翻开目录,作者不读的,全是古书,不是名篇,就是名家,“不读《论语》”,“不读李白”,“不读《孙子》”,“不读《古文观止》”,形式整齐,每篇不过3~4页的小短文,细细读了,其实是读书的小品,以及对读古书以求他用的反讽文章。不必读并非不必浪费时间去读,而是用一些读法读这些书,定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因此劝喻“不必读”。即与其误读、有意错读,不如不读。
且看他为何“不读”《老子》:
“老子是出色的智者,但他当不能料到,后世竟以他的主张,为不求上进的借口。他的智慧,后人没有用来启迪自己的心智,反倒用来辩护自己的懒惰。一本《老子》书,不过几千言,文字也漂亮,但你并不用看,因为你已经看过了——老子的思想,早已渗入你我心中。何况,老子本人,是不会提倡读书的。”
看完不觉要捧腹,却也琢磨出一丝深刻。
再看他为何“不读”《红楼梦》:
“在我接触的人里,相信《红楼梦》不是简单的小说的,比能想象的要多很多。有太多的人,认为这本小说,其实是推背图,是史书,甚至超越了记录,成为被记录的某种实在之物,这些最可骇怪的议论,出自各种受过良好教育、衣着得体的成功人士之口,很难不令人去想:我们的教育真是失败啊。”
对于这个议论,我深以为然。各种材料作证,各类索引,各种考据,实在是乱了读小说的心情,仿佛曹雪芹照着他写了贾宝玉,而林黛玉、薛宝钗、秦可卿便都出现在现实世界的康熙年间,与江南织造有着关联,节外生枝,让人烦躁。
至于“不读《周易》”,“不读《太玄》”,“不读《命书》”,这些关乎探求天命的书籍,作者便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哲学思考。
除了不失公正的评点与偶得的深思,全书更值得称道的,便是无处不在的幽默了。论及《三字经》,本来是蒙学教材内容乏味,编写应从内容下手,后世编者编三言蒙书,理由只是“儿童不能说长句”,作者便开腔发话,笑称若非近代外国横来,后世恐会编出“二字经”,甚至“一字经”,“直至大道无言的无上境界”,数言令人捧腹。
又及与诸位茶文化大师品茶,涮了“文化复兴”一把:“轮到我时,只能支吾几声,不知所云,人家以为我深沉,连换三四样,最后急了,泡上压箱底的绝妙好茶,我只好如实赞美:‘这个最烫。…这样的幽默比比皆是。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透着作者对这些古书的敬畏与思考的幽默小册子,读后确是能避免许多浪费时间的读书法。若觉得“不必读”三字扎眼,有碍观瞻,自然是可以遮去。若顾名思义,真真地想从里面看到哪些书不用读以图省事,我倒也想学舌作者一句:与其费那工夫,还是不必浪费时间读此书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