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6-03-16向长胜
向长胜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贵州 毕节 551700)
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向长胜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贵州毕节551700)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国家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资源不足,推行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后,从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具有一定交叉重合相似性分析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创业教育教学内容设计进行探讨。
创业教育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近年来由于高校年年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国家为了稳定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增长,适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要求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但由于一些高校教育资源的限制,致使已推行近十四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后,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融入创业教育内容进行探讨,期望在现有教学课程资源基础上最大限度实施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引导更多学生走向自主创业道路。
一、我国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素质和创造性思维人才为目标,不仅以培育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准备创业、已经创业和成功创业的群体,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本文主要讨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即196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开设了具有创业教育内容的MBA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在美国兴起。到今天,我国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已经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大学生创业教育已被有关政府部门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从战略高度给予重视。
教育部2002年决定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起至今,有关部门已多次发文要求重视和推行创新创业教育。2010年,教育部制定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2年,教育部制定发布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要求高校全面开展实施创业教育,各高校要求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程,并发布“创业基础”课的教学大纲。2015年,国务院制定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要求所有高校均应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截止2016年7月初,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了各自省份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说明从国家层面上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开展。但从麦可思研究院2009年起连续八年研究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大学本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学生占毕业本专科学生总人数比例[2008届(1.0%)2009届(1.2%)、2010届(1.5%)、2011届(1.6%)、2012届(2.0%)、2013届(2.3%)、2014届(2.9%)、2015届(3.0%)]看,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很少,这说明我国开展的创业教育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有重要影响,但远没有达到我们期望实施创业教育的理想目标。主要原因是创业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致使一些高校教学资源不足开展创业教育和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影响不首选创业等,如我国没有设置创业教育教师职称系列,致使很多高校的专业教师不愿意走创业教育这一学科方向,高校缺乏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同时即使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大部分学生有创业意愿,毕业时只要能顺利就业首选就业。结合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实际,笔者认为在高校现有课程资源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是比较可行的,如创业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相融合。
二、创业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履行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职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专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公共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涉及大学生创业内容有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道德”,第六章至第八章法律部分等。这些课程内容一方面体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课程的创业教育资源优势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因此,在目前一些高校都没有条件对全校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的情况下,把创业教育内容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能获得丰富创新创业知识。
三、创业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内容设计
1.培养大学生创业理想。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动因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这说明选择自主创业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崇高的创业理想,属于机会型创业居多,生存型创业偏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创业理想目标。通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教学,特别对一些成功创业案例教学的分析,使同学们对创业理想、创业信念有明确的认识,树立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相一致的崇高创业理想,同时通过对创业成功人士创业艰辛历程的分析了解,使同学认清创业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有勇于面对创业失败的健康心理素质。
2.塑造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既有一般价值观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独特内涵,是指具有创业期待、创业潜能并以一定社会责任感、国家使命感等要素结合而成的较为稳定的创业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教学过程中,在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的讲解中可增加艰苦奋斗创新精神,奉献社会责任使命感、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谐、团队合作、诚信经营、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塑造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创业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3.培育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相关数据表明,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创业比例为2%,创业三年后,还在继续创业的约为1%。实际上2012届大学毕业时选择创业的学生中三年后还在创业的比例为42.2%,2012届的创业三年存活率增长为47.8%。这说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其中有很大部分学生创业失败是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导致。因此,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第六章至第八章法律部分的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所需的法律知识教学,使正在创业或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运行规律,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内涵,掌握创业中所需的如《公司法》、《合同法》、《刑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实体法律法规和处理创业企业经营中常发生的民事、刑事法律纠纷所需的《民事诉讼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帮助大学生在我国法律规定框架范围内,正确行使创业企业享有的法律权利,履行创业企业承担的纳税等法律义务,从而树立正确依法创业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企业经营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四、结语
要想创业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达到良好教学实效,不单要设计好二者融合的教学内容,还要加强现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队伍的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教育培训,符合创业教育师资标准。同时还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按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原有实践教学项目进行改进,使之符合培养创业人才所需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要求,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业品质。
[1]蒋龙成,苗凯.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路径探究[J].决策与信息,2012(4).
[2]唐丽,袁延生,王雄伟.“中国梦”视野下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研究[J].价值工程2014(30).
[3]王向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彭金玉.创业教育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5]创业理想成大学生创业首要原因——2013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状况分析中国人才2014年15期
[6]张靓怡.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J].改革与开放,2015年(5).
[7]麦可思研究院编.《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8]麦可思研究院编.《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