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业课程分层教学探讨

2016-03-16左媚

文教资料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小组长专业课程分层

左媚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高职专业课程分层教学探讨

左媚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523960)

分层教学被视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较多地应用于高职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中,但在专业课程中较为鲜见。然而,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分层教学在专业课程中发挥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分层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专业课程分层教学

从历史上追溯,分层教学是孔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灵活运用;从现代教育来看,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首次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生的智力各有优势,这对分层教学具有深远意义①;从我国教育事业来说,早在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就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

由此,分层教学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标被广泛关注,在较容易实施的基础课程中(如英语、数学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近年来盛行的项目式教学法是分层教学的体现。然而,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分层教学不仅要应用于基础课程,更需要在专业课程中发挥作用。

本文在以上认识基础上,结合笔者在高职三年分层教学尝试的切身经历,对分层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一、高职专业课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伴随着高考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变得更加多元化,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就有普通高中生、中职毕业生、成人高考生、3+1证书考生、委培生、联合培养生等。来源不同不仅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意味着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目的。正因为如此,如果还按照传统的“齐步走”方式教学,必然无法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别谈学习主动性。如何让处于上游的学生学得好,处于下游的学生学得了、跟得上,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活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一个难题②。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把学生分层;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分层目标呈现问题,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其次是根据各层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先解决共性问题,从基本要求步步递进。再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程度加以启发,分类指导③。如此递进,解决上述高职教学难题。让高职成为有别于本科院校的真正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

(二)可行性。

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虽然是一系统繁杂的任务,但还是有不少学者进行实验并获得了成果,如王海燕(2014)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试点改革为例,以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为载体,构建了“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内容分层—作业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考核分层”的电子类专业课程分层教学模式,并通过试点班与普通班的实践对比,反映试点班课程考核成绩提升明显,从而证明高职课程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笔者教学证明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具体做法是:在我院2014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课程中,将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式教学,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每班选出一个科代表,实施老师+科代表+小组长三级管理制度;对考试进行改革,改以往校内知识统考为“企业参观实训+知识统考”的方式;改变学生总评成绩构成,将原来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变成小组任务成绩+出勤成绩+实训成绩+知识成绩。实验结果是不仅所带班级的到课率始终很高,而且几乎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企业实训中,与其他班级相比,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对这门课印象深刻,真正对企业的生产与运作有了认识,有了管理生产的信心和欲望。

二、高职专业课程分层教学的分层依据

尽管吴玉光(2011)从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测试四个环节提出分层教学的开展路径。郝姚丹(2009)对分层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④。但在实际分层教学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学生进行分班、分组这个层面。

结合笔者实际经历和下一步探索计划,认为高职专业课程分层教学的依据应该按如下思路进行。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分层方式,分层教学都不是专任教师这一单一群体的工作。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支持、职能部门的配合。如顶层的包容与鼓励,教务处、人事处、学工系统的配合,系部的支持等,尤其是教务处、人事处、学工系统的配合。

其次需要提出的是,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分层办法。分层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分层。这就要求分层教学主体对分层教学内容和对象非常熟悉,对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师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再者,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长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才,所以,一方面不能以过往成绩作为分层依据,另一方面要求不仅在教学环节上分层,还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分层,与之相匹配的是分层设立目标和分层考核。

三、高职专业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办法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笔者实际经验,对高职专业课程的分层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实施办法:

(一)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师与学生比例不匹配的问题,单个教师的教学任务重,面对的班级多,单个班级的人数多,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分层教学,毫无疑问的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单凭教师的力量难以胜任。所以,分层教学之初,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甚为必要。教师+科代表+小组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

具体而言,在教师实施分层管理的班级中,找出一名科代表,找到的科代表既要熟悉班级情况,又要领会教师意图,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科代表在班级里作为科任教师的全权代表,拥有高于班干部的职权,以身作则并管理各位小组长。小组产生办法很多,总的原则是让学生自愿成组,不落下任何一个“差生”。针对现今“90后”和“0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宿舍为单位分组较为理想。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需要能够领会教师意图,管理本组成员。选出来的小组长和科代表需要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在思想和行为上加入教师的分层教学管理体制中。

(二)实施项目式教学,发布分层教学任务。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分层教学,教师根据工作过程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学生通过分组完成任务,共享任务成果学习。分层教学之下,教师设置任务时注意难易搭配,循序渐进,让学生挑选,自动识别出能力高低有别的小组。教师对能力高的小组进行引导,让其有机会挖掘更深处的知识和技能;对能力较低的小组进行指导,让其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增强信心挑战更难的任务;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培训和辅导,让其能够基本完成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与分层教学任务相匹配的是分层评分机制,用基础分+激励分的方法既鼓励能力高的小组争取激励分又能保证不伤害能力较低的小组获得基础分。

(三)进行考试改革,分层考核,体现学生综合素质。

分层教学并不意味着摒弃考试这一传统考核方法,而要根据分层需要对考试进行相应改革。将考试分为难易有别的几个模块,每一模块单独评价。每个学生的考核模块并无差别,但每个模块获得分数并不一样。同样的,能力高的小组会因此获得更漂亮的成绩,能力低的小组不至于挂科而影响学业。在考试模块设置方面,既要涉及专业知识,又要加入实际职业技能。

注释:

①朱卫芳.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职业与教育,2012(17):100.

②程志勤,李鹰.浅谈高职教育的分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8):98-99.

③王海燕.高职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3):61-63.

④陈君.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4(8):73-74.

[1]朱卫芳.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职业与教育,2012(17):100-101.

[2]马虹.浅谈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意义[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VOL.12NO.1:54-56.

[3]贾玉凤.高职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3):51-52.

[4]程志勤,李鹰.浅谈高职教育的分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8):98-99.

[5]王海燕.高职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3):61-63.

[6]陈君.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4(8):73-74.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教育管理与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为2015cxjky0102。

猜你喜欢

小组长专业课程分层
分餐小组长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雨林的分层
小组长的烦恼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