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阅读中诗歌鉴赏的策略研究
2016-03-16蔡雪妹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福建永安366000
蔡雪妹(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福建 永安 366000)
超文本阅读中诗歌鉴赏的策略研究
蔡雪妹(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福建 永安 366000)
超文本阅读是一个复杂信息的建构与整合过程。超文本阅读具有链接的灵活性、阅读的跳跃性、内容的丰富性、使用的交互性等特点,但也存在探究“迷航”、认知过载、推理欠缺、思维肤浅等问题。只有选择追寻题目的由来、探究典故的内涵、咀嚼修辞的妙用、比较注释的异同的恰当的学习策略,才能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
超文本阅读;诗歌鉴赏;学习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阅读多为线性阅读(Linear Reading),而现在超文本阅读得到广泛运用。超文本阅读方式源于美国学者德特·纳尔逊(Ted Nelson)的设想,即创建一个网络文本,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各部分内容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中,通过激活成为链接的超文本项目。这种设想体现了非线性联想思维理念。读者通过超文本这种非线性呈现方式进行的阅读,是一个复杂信息的建构与整合过程。在超文本阅读环境中,文本材料被分成多个线性单元(称为“节点”),这些“节点”按照语义关系和特定的结构形式链接成网络,人们通过链接就可在网页间任意跳转[1]。在超文本阅读中,读者利用链接不断扩展信息来源,从而拓宽阅读视野。
一、超文本阅读的优势及不足
与传统阅读相比,超文本阅读的范围大得多,不但包含无声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而且涵盖有声的动画、视频等。在超文本阅读中,读者充分调动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种阅读方式有其独有的特点,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1.超文本阅读的优势
(1)链接的灵活性。超文本以链接的形式突出材料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从而极大地方便读者在文本间的迁移。通过超链接把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读者可自由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阅读需求较易得到满足。
(2)阅读的跳跃性。阅读的跳跃性由文本链接的灵活性所决定。超文本的链接使阅读可在不同的页面间来回跳转,而不必局限于前后页式的线性操作。读者可根据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选择适合的路径。
(3)内容的丰富性。传统阅读往往局限于一元的“终极解释”。在多数情况下,原作者及其意图因其权威地位而常作为解读文本的参照。原作者的文本是一切作品传世的基础。如果原作者或原创文本无法找到,那些声望卓著、功力不凡的学者所校订的文本则成为相应的基准[2]。超文本阅读反对话语霸权,否定“终极解释”,同时肯定“多元解释”的存在意义。在超文本阅读中,任何文本都可链接到数量无限的相关在线文本上,在不同文本的相互比照中阅读,这有助于读者体会文本之间所体现的文化意蕴,挖掘其隐秘的深层次意义。因此,超文本阅读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可拓展性。
(4)使用的交互性。互动交流是提高阅读水平及其质量的重要手段。超文本阅读注重动态交互,这种动态交互具有激发、益人神智的作用[3]。基于网络文本群的超文本阅读,一方面便于读者与文本进行联想式对话,促使读者对文本意义深入探索;另一方面在W e b环境下,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网络工具也为读者搭建了人人可参与的交流平台。在超文本阅读中,可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培养读者的创造性思维。王爱平等通过实证方法证明,读者对超文本阅读方式的正向评价要优于传统印刷文本和普通电子文本[4]。
2.超文本阅读的不足
(1)探究“迷航”。在超文本阅读中,读者搜索或阅读信息时往往会遭遇“迷航”现象。由于无法把握超文本系统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判断当前“节点”所处的位置,也无法找到到达目标“节点”的方法和途径。面对众多节点或一个节点上多个并行的选择,读者在频繁的跳转中易迷失方向,一旦出现“迷航”,读者往往“两眼茫茫”,机械地重复阅读相同的信息,这必然耗费大量的信息搜索时间,从而导致信息收集和超文本阅读的效率大大降低[5]。在阅读实践中不难发现,超文本的丰富性对自我调节和元认知能力较低的读者极为不利,易使这些读者处于“迷航”“混乱”状态。
(2)认知过载。认知过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需要集中注意力处理的任务过多而引起的额外心理负担[5]。在超文本阅读中,因为对阅读环境不了解,读者既要想方设法搜索所需信息,学习和保持各种主题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要不断排除与主题无关但深感兴趣的信息,因而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在选择和甄别信息过程中认知负担自然就很沉重。如果阅读目标不明确,则其认知压力愈大,阅读效果愈差。
(3)推理欠缺。超文本阅读具有内容和环境的开放性,超文本繁多庞杂,且质量参差不齐。读者只有依赖自身的背景知识,并通过有效的方式,才能在不同文本之间建构起关联性。事实上,大多数读者缺乏背景知识,元认知能力不足,相应的阅读推理根本无法进行,超文本阅读往往易导致这类读者不是“食不果腹”,就是“消化不良”。
(4)思维肤浅。在超文本阅读中,灵活而有跳跃性的阅读方式虽然对改变读者的思维模式极为有利,可促进读者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但易使读者的思维碎片化,各种想法“蜂拥而至”,但往往浅尝辄止。对于自身价值体系尚未健全的读者而言,超文本阅读易导致这类读者对阅读内容囫囵吞枣,更有甚者食不甘味,最终丧失阅读的兴趣。
二、超文本阅读与诗歌鉴赏的关系
超文本阅读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充分利用超文本非线性的优势,根据超文本的导航特性进行明确的学习策略训练,就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充分利用超文本阅读环境的优势,如现代教育技术为读者提供的界面友好、形象直观、多重交互、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阅读环境上的诸多优势,有利于读者运用恰当的策略开展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对培养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曾强调:“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各类文学。”[6]但诗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诗歌阅读的难度远远高于其他文学样式。精炼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感情、和谐的韵律,是诗歌的四大特点,同时,诗歌具有意象美、语言美、韵律美、结构美[7]。这些特点使诗歌鉴赏更具复杂性。诗歌以抒情为主,兼有叙述成分。诗歌中的抒情是跳跃前进的,并常常采取点式的叙述方式,伴随叙述点的跳跃,诗中常出现大幅度省略。话不能全盘说出,事情不能详尽叙写,因其语言的高度凝练也使文本留下诸多空白。在超文本阅读中,读者揣测、填补、想象、体会这些空白,将面临比线性阅读更多的认知障碍,甚至产生“误读”现象,这也是常见的认知过载现象。
超文本阅读以更具弹性、跳跃为特色,为诗歌鉴赏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拓展阅读空间,有利于培养读者的主动探究精神。但读者自身必须拥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否则将出现“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尴尬处境,在材料的海洋里迷失自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终无所获。超文本阅读中不存在“终极解释”的现象,“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在诗歌鉴赏中更是如此。这有利于培养读者的发散性思维,但也极易形成“存在即合理”的假象,从而导致思想上的鱼龙混杂,甚至行动上的莫衷一是。
三、超文本阅读中诗歌鉴赏的策略
诗歌语言极其精练,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字字珠玑,耐人咀嚼。因此,在超文本阅读中,要采用适当的认知策略,先把诗歌鉴赏内容细分,如作者、题目、意象、词语、修辞、韵律等方面,再确定阅读的“兴趣点”,开展深层次的阅读研究。同时还要运用元认知策略,有效地提取相关网络信息“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较好的阅读效果。
1.追寻题目的由来
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关键点之一。有些诗歌题目本身就是“诗眼”,如余光中《乡愁》、李白《静夜思》、杜甫《蜀相》等。许多诗歌题目的由来耐人咀嚼,尤其是古典诗歌的拟题更是充满艺术性。在中国诗歌史上,汉魏六朝前,诗与题的关系较为松散,诗歌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如《诗经》中诸多篇章,《孔雀东南飞》《上邪》《古诗十九首》等皆如此。但从唐朝起,诗与题的关系开始紧密,如《望庐山瀑布》《望岳》《登高》等。诗句不仅“将题目字字写到”“且诗意的理解往往仰赖题目提供线索”[8]。有些诗与题虽有关系,但诗歌内涵却众说纷纭,历代诗家慨叹“一篇《锦瑟》解人难”,此诗深情奇愫满纸皆是。在超文本阅读中,读者借助网络平台,如古诗文网、好诗文网、古诗百客等诗词专题学习网站,阅读同题诗作,可拓宽阅读面。有些诗题虽相似,但内容却各有各的不同。因此,读者要从题目入手,充分调动已有知识,辨清阅读方向,选取有效文本信息。
2.探究典故的内涵
用典是诗歌(尤其是古诗)常见的技巧。李商隐、杜甫、黄庭坚、苏轼、辛弃疾等诗词大家都善于用典。诗歌阅读宜采用精加工策略,深层次挖掘典故的内涵。若不能研读诗词中的典故,便无法把握诗歌的精妙所在。如《锦瑟》一诗逐句用典,庄周梦蝶、明珠有泪、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等,且用典时又常常暗用、借用或活用,乃至一典多用。因此,诗歌之意与原典故的内涵有很大不同;众多的典故经诗人加以融合,“经过主观的创造,而呈现一个全新的意象。它已脱离了原点的历史时空的概念而存在,而独立为一种当下的意象了。”[9]只有深入领会这些典故的用意,并理解这些典故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感悟《锦瑟》的完美意境。黄庭坚、辛弃疾等的诗作概莫如此。因此,在超文本阅读中,尤其是诗歌阅读,读者的工作记忆容量必须足够大,且要通过恰当的学习策略,才能使阅读的收效丰硕。以《锦瑟》的鉴赏为核心,读者全方位收集李商隐研究的相关信息,建立李商隐专题学习网站;读者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在诗意的氛围中认识作者,走进作品,更好地欣赏诗歌的艺术美,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品位。
3.咀嚼修辞的妙用
诗歌往往词约义丰,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来构建意境,如诗歌中的炼字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而善用“对偶”更能表现诗人的写作功力和艺术修养。“对偶”是构成诗歌结构美和韵律美的重要因素,也体现对称、平正、整齐、严谨的独特思维形式,这也是中华民族思维性格的特征[1 0]。孙光萱认为,对偶实质上是我国语言、思维方式和心理因素三位一体的结晶;诗歌中的对句,由于句法、词性、声律的两两对应,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和内聚力,从而激发起读者紧张的“预期”的心理状态,并在随后的阅读中得到满足[1 1]。在超文本阅读中,诗歌鉴赏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品读一定要倍加关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单就“对偶”来看,就有无穷的妙处。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通过时空交替把读者拉进巨大的时空中,读者如身临其境,与作者(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感悟人世的沧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在动静对比中呈现出灵活变化的艺术美;“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在视听转换之间,声色交错,相映成趣;“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送严士元》),则宏微对比,意蕴隽永。以上各例同为“对偶”,但立足点各不相同。要体会其中的妙处,读者必须快速将超文本中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归并,形成信息块,降低认知负荷,提高理解效率。同样地,要品味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精妙所在,一定要在不同文本的可比点之间建立对应的链接。读者寻找链接点,其主观能动性将得到充分发挥,阅读兴趣也将大大提升。
4.比较注释的异同
在超文本阅读中,同一首诗歌或同一首诗中同一词语的注释往往不同,在鉴赏过程中比较不同的注释是准确把握诗歌意境的重要方法。诗词的注释可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的意象,但要特别用心甄别不同的注释。
注释中常存在误注、注释不周详和前后注释不符等现象。误注是对某些词句注释出现错误,或与原意相左;注释不周详是对词句的注释不完整或有歧义,容易引起误解。前后注释不符尤其需要甄别。如“一何”的两条注释:一是“多么”,如“吏呼一何怒”(《石壕吏》);二是“怎么这样”,如“使君一何愚”(《陌上桑》)。这两句同为感叹句,前者是杜甫对官吏无情的谴责,后者是罗敷对使君酣畅淋漓的痛斥。前者通过“多么”一词突出官吏张牙舞爪的狰狞形象;后者用“怎么这样”,采用反问句式,语气和缓,这与下文罗敷淋漓尽致的斥责极不协调。从语法上看,“一何”是副词性结构,相当于“多么”,经常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前,表示增强感叹。“使君一何愚”可翻译为“使君你是多么愚蠢啊!”转换注释后,使罗敷不畏权势的形象跃然纸上。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超文本阅读中,读者极易在文本间产生“恍惚迷离”之感。因此,阅读诗歌必须养成字字斟酌的习惯,利用超文本便捷的信息通道进行比较、筛选,深入挖掘诗词的本质。否则,难免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淖中。
超文本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了强有力的阐释工具或阅读手段。然而,其自身是惰性的,没有自行作出选择的能力。读者在体验探究乐趣的同时,也会陷入无所适从的烦恼中。在超文本阅读中,读者不可“率性阅读”,要确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适时掌控阅读界面,有效监控阅读进程,这势必导致认知负荷的增加。可见,读者必须不断改进阅读策略,加强学习能力的训练,才能增强阅读效果。通常而言,通过将新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读者实现了由信息到知识的转化,而读者面对那些复杂的非决定性的知识领域、要求高度“认知弹性”及容忍模糊性的知识领域(如文学)时,超文本与学习的联系尤显重要。因此,要在超文本阅读中深入开展文学文本(尤其是诗歌文本)的鉴赏活动,培养读者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文学素养。
[1]张智君.超文本阅读中的迷路问题及其心理学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1(9):102-106.
[2]罗双兰,葛洋.网络阅读元认知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4):52.
[3]陈锐军.数字时代阅读新特点初探[J].编辑之友,2010(8):84-87.
[4]王爱平,舒华.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阅读活动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2):438-440,446.
[5]赵晟楠.超文本阅读中常见问题及学习策略的影响作用[J].邢台学院学报,2010(1):10-11.
[6]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M]//朱光潜.朱光潜人生九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10.
[7]蔡雪妹,陈海疆.论“置换法”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5-77.
[8]龚鹏程.文学批评的视野[M].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166.
[9]颜昆阳.李商隐诗笺释方法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190.
[10]孙昌武.谈“对偶”:上[J].古典文学知识,2015(1):124-129.
[11]孙光萱.诗歌对偶艺术综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
[责任编辑:丁治民]
A Study on Strategies for Poetry Appreciation in Hypertext Reading
CAI Xuemei (Department of Public Basis Courses,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Yongan, 366000, China)
Hypertext reading is a process in which complex information is structured and integrated.It is characterized by being flexible in linking, rich in contents, interactive in usage, and skipping in reading.But problems still remain such as “getting lost” in research, cognitive overload, a lack of reasoning, shallow thinking, etc.It is argued that people's ability to appreciate poetry can be improved by the appropriate learning strategies such as tracking the origin of the titles, studying the implication of allusions, savoring the tricky rhetorical usages an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notes.
Hypertext reading; Poetry appreciation; Learning strategy
10.13669/j.cnki.33-1276/z.2016.066
G424
A
1671-4326(2016)03-0077-04
2016-07-01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984)
蔡雪妹(1976—),女,福建尤溪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