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与民间工艺美术

2016-03-16赖施虬温州大学温州民俗博物馆浙江温州325035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温州民俗民间

赖施虬(温州大学 温州民俗博物馆,浙江 温州 325035)

博物馆与民间工艺美术

赖施虬(温州大学 温州民俗博物馆,浙江 温州 325035)

博物馆与民间工艺美术相互促进。博物馆的展示陈列,离不开民间工艺美术品;博物馆不仅能使民间工艺美术品得到保护,而且也可以成为弘扬优秀文化的教育基地。同时,博物馆作为独特的对外文化交流窗口,不仅有利于宣传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而且有利于民间工艺美术家及艺人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挖掘与培养新一代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

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间工艺美术,是民众生活的民俗艺术,是民众在民俗活动中所利用的具有一定审美艺术的实用品,是历史上民众为适应生产、生活需要,就地取材,以手工制作而成。这些实用品因为渗入制作者的审美情趣,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因而显得生动质朴、刚健清新,具有独特的艺术技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部分。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自然资源、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都有较大差异,由此产生了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如著名的“浙江三雕一塑”①“浙江三雕一塑”是指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和温州瓯塑。,温州占了一半。此外,还有瓯绣、细纹刻纸、脱胎漆器、夹缬、竹编、泥塑、木偶等几十种民间工艺美术门类,不仅展示瓯越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事象,而且也代表温州区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华部分。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多职能的文化综合体,博物馆职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随着人们对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方法的认知,民间工艺美术品不仅成了博物馆新的收藏对象,而且二者实现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博物馆还应与中小学建立联系,拓展自身职能,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一、民间工艺美术是博物馆藏品的一大门类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时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就是说,各民族、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品,都是博物馆收藏、保存、展示、研究的一大门类。

在世界许多著名博物馆中,都陈列了许多民间大众艺术品,它们不像文人的艺术作品,件件都打上作者的姓名,但它们都是百姓在日常生活和信仰中产生的艺术品。如法国卢浮宫里展示世界各地的民间工艺品,德国日尔曼民族博物馆陈列许多日尔曼民族的民间工艺品,埃及神庙中那些大型的石雕石刻也是当地民间能工巧匠所创作。这些作者都是历史上的无名英雄,他们创造了伟大的不朽艺术,却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作品却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博物馆就是收藏、保存、展示、传播、研究、教育、传承、弘扬这些伟大的民众文化和不朽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场所。我国许多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更是以收藏和展示民间工艺美术品为特色。

1.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或区域璀璨文化的代表物

民间工艺美术是区域性的大众艺术,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民众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个民族或区域的民间工艺美术都具有当地的风格特色。民间工艺美术也是一个民族或区域民众的生活、生产和信仰的实用品,是在长期积累沉淀中创造出来的,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博物馆利用收藏各时期、各民族、各区域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反映该民族或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间生活、信仰等民俗事象和区域文化。正是这些具有审美价值、赋有一定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最能展现一个民族或区域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

在温州众多民间工艺美术品中有许多代表该区域的文化特色。如龙档祭祀上的黄杨木雕神像,纸扎龙船上的细纹刻纸装饰花,日用生活衣被枕帽的瓯绣及蓝夹缬百子被,日常饮食用具瓯瓷等,这些精美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无不反映当地民众精致的日常生活,也反映当地民众祈福、求子、避邪、消灾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民间工艺美术是各历史时期工艺和审美的见证物

民间工艺美术是百姓日常生活、生产的实用品,也是民间祭祀用品。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工匠们用精湛的技艺进行创造,并赋予其一定的审美内涵,是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的凝结,不仅反映某个时代的社会风情,也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工艺和审美情趣。博物馆不仅要收藏与展示民间工艺美术家的作品,也要展示民间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工匠们的传承方式,还要反映民间工艺美术品在民俗事象中利用和赋予其民俗文化的内涵。

每种门类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制作过程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如新石器时期的石器打磨技术和石珠打孔,商周时期的青铜配方和失蜡法技术,唐代的金银器抽丝技术和珠宝镶嵌,唐宋元明清的陶瓷制作祭红和乌金釉,宋代温州瓯瓷制作等,它们都反映出各个历史阶段民间工匠的精湛技术和民众的审美情趣。博物馆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已成为现存的历史工艺的见证物。

3.民间工艺美术是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佐证物

博物馆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是展示历史名人和历史故事的佐证物。有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本身就能反映一位历史名人的一段故事,或某个地方的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故事,是这一故事或事件、传说的主要佐证物。如年画的门神秦琼、尉迟恭可以述说当年唐代皇帝李世民的故事;景德镇瓷器可以告诉你中国因瓷器的外销获名“China”的历史;温州发绣的人物肖像让国学大师南怀瑾痛哭下跪,因为他见到的是母亲遗像,此后南怀瑾成全了金温铁路资金筹集[2]。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品总能让人们联想起历史故事,以及其中传承的历史人文精神。

二、博物馆与民间工艺美术相互促进

1905年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在家乡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49年解放初期,我国还只有十几家博物馆,到了1987年全国博物馆已有近千所。进入21世纪后,我国博物馆得以飞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各类博物馆4 510家,包括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工艺美术博物馆[3]。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求下,许多城市不仅建立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展示馆,还建立起区域性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2001年陕西省建立了我国首座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2010年借世博会举办的东风,上海政协代表提出在上海创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建议,获得上海市政府的批准,建立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集中展示我国古代与现代工艺美术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数千万海内外宾客通过参观,形象地了解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温州建设区域博物馆群成效显著,集中展示与陈列民间工艺美术[4]。这反映出各地政府开始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加以重视。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建立,不仅能使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品得到很好的保护,博物馆也可以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不仅有利于扭转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缓慢的现状,也有利于扶持和推动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博物馆与民间工艺美术的相互促进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博物馆是民间工艺美术品收藏保存的重要平台

博物馆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和各类民间工艺美术大家的作品收藏,不仅有利于对民间工艺美术品的保护,也为博物馆展示陈列增加可信的佐证物;不仅能反映出当时民众的生活、生产、民间信仰等民俗事象,也能反映出当时民间的能工巧匠和生产技术精湛,还为博物馆研究人员提供可研究对象。

2.博物馆是民间工艺美术家及艺人学习技艺相互交流的平台

博物馆展示历代民间工艺美术品,民间工艺美术家及艺人在博物馆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的民间工艺美术精品,这些作品会给人带来联想和创作灵感,从而使他们从中学到先辈的技巧。博物馆举办民间工艺美术展,也能让新一代民间工艺美术艺人得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好机会,有助于进一步开阔视野。

三、民间工艺美术拓展博物馆的职能

作为多职能的文化综合体,博物馆必须与时俱进,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拓宽其职能与作用。

1.成为独特的对外文化交流窗

博物馆展示陈列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有利于宣传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也能使其成为独特的对外文化交流窗口。博物馆展示陈列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不仅可以介绍当地民间工艺美术和民俗事象,而且还能让世界各国来访者看到当地古老的灿烂文化,让他们了解、理解、热爱并研究当地文化。如温州民俗博物馆,自2006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许多来访者,他们当中有各国政要、驻华使节和大学教授。通过参观温州民俗博物馆,他们对温州有了更为直观、生动的了解,对温州的民俗和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此外,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全国各地来温州出席会议的人员,也都通过温州民俗博物馆这个窗口,进一步了解温州。可见,博物馆已成为独特的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的窗口。

2.成为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基地

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曾指出:“博物馆收藏着历史的见证物,这些不可复制的珍贵遗产,既属于我们这一代人,同样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公平地欣赏、研究和接受教益。因而我们在利用的同时,有义务采取一切可能的保护措施,使博物馆藏品更加久远地传诸后世。”[5]

为了实现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博物馆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实现馆校互动。如温州民俗博物馆不仅是温州大学民俗学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基地,而且也是中小学学生的教育基地,接待温州市中小学生成为该馆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青少年不是单纯地参观博物馆,而是把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都是采用特殊的传承方式,即父子相传、师徒相传的传授方式。今天,博物馆的职能之一是为广大青少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动手能力提供服务。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在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中,有相当部分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条件开设民间工艺美术欣赏讲座和制作技艺学习班。通过讲座,使青少年了解当地民间工艺美术,提高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通过制作技艺的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乡土教育,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民间工艺制作的兴趣,在普及教育中发现好苗子,培养出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才,缓解民间工艺美术后继无人的困境。对青少年兴趣培养极为重要,它关系到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博物馆与民间工艺美术密不可分。博物馆的展示陈列,离不开民间工艺美术品。民间工艺美术家及艺人则通过博物馆了解历代民间工艺美术精品,欣赏当地民间工艺美术。通过博物馆举办民间工艺美术制作技艺学习班的形式,可以更好地挖掘与培养新一代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让本区域的民俗文化精髓得到传播与弘扬。

[1]博物馆定义[EB/OL].(2013-05-18)[2016-06-18].http://www.3lian.com/zl/2013/05-18/147384.html.

[2]魏敬先.温州“发绣外交”的难忘往事[N].温州日报,2012-10-22(10).

[3]截至2014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4510家[EB/OL].(2015-05-19)[2016-06-18].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50519/142428736.shtml.

[4]高启新.温州区域博物馆群的建设[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10.

[5]李韵.博物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驱动力—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N].光明日报,2015-05-18(8).

[责任编辑:潘一钢]

Museums, Folk Art and Craft

LAI Shiqiu
(Wenzhou Folklore Museum,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Museums, folk art and craft help each other forward.The display of museums need works of folk art and craft.Museums not only can protect folk art and craft, but also serve as the educational base for carrying forward th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Besides, as a unique place for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museums help publicize special local folk culture, help folk craftsmen and artists learn from each other, exchange experience and help explore and train new successors to folk art and craft.

Folk art and craft; Museums; Folk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10.13669/j.cnki.33-1276/z.2016.051

J528

A

1671-4326(2016)03-0006-03

2016-07-01

赖施虬(1954—),男,江西南昌人,温州大学温州民俗博物馆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温州民俗民间
冬季民俗节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难忘九二温州行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