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历史地理学典籍的一些方法
2016-03-16程刚
程刚
论研究历史地理学典籍的一些方法
程刚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研究历史地理学离不了典籍。掌握目录学的历史与相关知识,有利于人们查阅所需的典籍及其资料。利用总志、地方志等地理典籍可补正史,尤其是地理志的不足。并可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开阔人们的眼界和思路。正史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记载,亦有助于人们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状况。
典籍;目录学;总志;地方志
研究历史地理学离不开典籍。谭其骧认为:“许多著名的学者所取得的出色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也都离不开历史资料的,或者是主要取材于历史资料的。”[1]250谭先生所说的历史资料无疑包括历史地理典籍。典籍是研究历史地理学不可或缺的因素。下文就如何研究历史地理学典籍,谈几点体会。
一、学会查阅所需的历史地理学典籍
如何查阅所需历史地理学典籍,须掌握目录学的基本知识。目录学可追溯至西汉刘向《七录》、刘歆《七略》。其中《七略》用“六分法”类分图书,开启了中国目录学之先河。此法后为班固《汉书·艺文志》所继承。此后,曹魏郑默《中经》始开图书分类的“四分法”,即将图书分类为甲、乙、丙、丁四种。虽然《中经》后来亡佚,但其“四分法”却为西晋荀勖《中经新薄》采用。以后,东晋李充将郑默所创甲、乙、丙、丁四分法改名为经、史、子、集四种。其后,虽然又有南朝宋王俭《七志》、梁朝阮孝绪《七录》等恢复了《七略》《汉书·艺文志》的“六分法”。然而李充所创的经、史、子、集“四分法”仍为后世编辑图书目录者采用,至《隋书·经籍志》“四分法”始大成。对于历史地理学典籍来说,《隋书·经籍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地理类”单独列出,归于史部中。这无疑使历史地理学在典籍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水经注》等典籍,分列于“地理类”一、二位。其目录分类法远比以后的《四库全书总目》要高明。
综上所述,目录学发展史也是历史地理学典籍地位不断提高的历史过程。换言之,刘歆《七略》中历史地理学典籍的地位卑下。至《隋书·经籍志》,虽然地理类仍依附于史部,但同前期相比,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到清代,作为目录学代表作的《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尤其应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在刊行以来,颇受后人讥讽,尤其在清道光、咸丰时尤甚。但其成就不可否认,如著名目录学家余嘉锡在《四书提要辩证》中所言:“道咸以来,信之者奉为三尺法,毁之者又颇过当。愚以为《总目》诚不能无误,然就其大体言之,可谓自刘向《别录》以来才能有此书也。”[2]2此论较为公允。毋庸讳言,《四库全书总目》是研究者,尤其是历史地理学者必不可缺的目录书。《四库全书总目》将图书按四分法,分经、史、子、集四类。并将历史地理典籍列入史部地理类中,此点明显继承了《隋书·经籍志》的分法。
此外,《四库全书总目》亦多有其他值得关注之处。第一,提高了地理类在古籍中的地位。至少在乾隆时期,它排在子、集之前。第二,说明了地理学在中国古代是附庸于历史学,且以历史沿革地理为主。第三,从《四库全书总目》可知古人,尤其是总目编纂者对于地理学的看法。他们认为,首先,《禹贡》《周礼·职方考》等著作继承了先古时期人们记载历史地理的方法和形式,肯定了至少从《禹贡》《周礼·职方考》算起,这种传承就已开始。其次,《太平寰宇记》是我国地方志之开山之作。熟悉《太平寰宇记》可助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地方志的编纂形式、体例。《四库全书总目》提出:“《太平寰宇记》增以人物,又偶及艺文,于是为州县志书之滥觞。元、明以后体例相沿。”[2]923再次,《四库全书总目》反对在写作历史地理时使用浮夸、荒诞之词。如驳斥在“《汉中府志》载木牛流马法①,《武功县志》载织锦璇玑图,”[2]923并认为“此文士爱博之谈,非古法也。”[2]923同时,对地理类书籍中“凡芜滥之篇,皆斥而存目”[2]923的严苛编录方式。因此,人们在利用地理典籍时,应去除其中的不真实或夸大的记载。最后,《四库全书总目》编类次序,采用的方法是:“首宫殿疏,尊宸居也;次总志,大一统也;次都会郡县,辩方域也;……次外纪,广见闻也。若夫《山海经》《十洲记》之属,体杂小说,则各从其本类,兹不录焉。”[2]923总之,了解四库史臣编撰历史地理典籍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如何使用它们。
然而《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也有一些不妥之处。比如在编纂中将“宫殿疏”放在第一位,当然这样做是为了大统一的政治需要。但人们不应该拘于此点,而看轻古迹、杂记、游记等其他地理典籍。另外,《山海经》《十洲记》等不应被排斥在地理典籍之外。尤其《山海经》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地理典籍,对于今人了解古人的地理思想、观念与其当时的地理学多有益处。毋庸赘叙,古今众多地理学者对此书多有研究。又如《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者将地理类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纪等九种②,且编纂者于每部著作下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著作的作者、主要内容、特点等。这些均利于人们查阅到所需的典籍和资料。
此外,《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存目》被分为七个部分(其中都会、郡县分为上、下两部分)。但是,人们在查找历史地理典籍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因为其他众多和历史地理学相关,甚至关系密切的典籍没有被列入到地理类中。如《四库全书总目》将十六部“正史地理志”纳入史部的正史类。《吴越春秋》《华阳国志》《邺中记》《蛮书》等与历史地理学紧密相关的典籍却被列人史部载记类。其他游记类地理典籍如范成大的《吴船录》、陆游的《入蜀记》则归入史部传记类。《通典》《文献通考》中和历史地理学相关的资料被收入到史部政书类,和历史经济地理学有关典籍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编入到子部农家类中。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人们在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时,应注意的问题。
除了《四库全书总目》外,在古代图书分类的基础上,1959年由上海图书馆编辑的《中国丛书综录》结合近现代图书分类的方法,即将子目、书名索引、作者索引单独列出,并编成了《子目》《索引》两册。这为人们查找所需历史地理典籍及其资料提供了诸多方便。首先,正如该书前言所说:“便于检阅者无论从总目、分类、书名、作者等任何角度去检寻,都可一索即得。”[3]2改变了以往读者仅知某丛书所收集的书籍种数和名称,却无法知晓所要查找书籍或某人著作汇入哪些丛书中。其次,该书第一册《总目》后有“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排列出了国内41家图书馆收藏古籍丛书的情况。这为人们查找所需历史地理典籍和资料提供了线索。最后,该书进一步突出了地理典籍的地位。如该书前言所说“《麓山精舍丛书》、《浙江图书馆丛书》的传布,说明了方舆和中外交通已成为新的学术研究课题。”[3]1
此外,清人罗汝南编辑的《历代地理志汇编》被列入到该书的史部舆地类中。这种将正史地理志归入地理类的做法,是以往目录书籍所没有的。这也是值得人们关注的现象。
二、更好地利用总志、地方志
历史地理典籍中的总志、地方志甚多,这无疑为人们研究历史地理学提供了大量可资利用的资料。但是,如何利用这些地理典籍必须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利用地理总志和地方志时,应结合正史史料、十七部“正史地理志”和历代总志对所要利用的总志、地方志进行考证。谭其骧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改正旧方志的错误叙述呢?当然主要依靠正史地理志、依靠历代总志。”[1]287谭其骧以《方舆胜览》为例,认为该书“对建制沿革确是很不讲究。……修《宋史》者可能即以《胜览》为本。”[1]352主张利用《会要》《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等著作对《方舆胜览》进行考证。
第二,地理总志、地方志有助补充正史或正史地理志的缺陷。谭其骧说:“首先,《胜览》保存了一份完整的南宋晚年监司军帅治所的资料,……其次,就州县而言,本书所提供的一份南宋末年的建制名目及其从隶关系,也有一定的用途。”[1]355肯定了《方舆胜览》对史料具有补充作用。李勇先提出:“《舆地纪胜》一书征引繁富,凡历代正史、杂史、方志……无不征引……有许多《纪胜》所征引的书中,有许多今已不传於世,……尤其到了清代,一些宋代及以前的史籍在四库馆臣的串改下,使得原书面目全非;而《纪胜》乃系影宋钞本,……但基本上仍保存了原书的面貌,因而具有很高的校刊价值”[4]56。李勇先还利用《舆地纪胜》校刊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从而考证出清人对《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改动之处和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一些错误[4]57-58。综合上述两例,均可说明人们在利用正史史料及其地理志时,应参考总志、地方志以考证所用材料的准确性。
第三,利用总志、地方志来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陈正平利用众多地方志的记载,写出了《八腊庙③之例》一文,并得出了崇祯朝灭亡原因多少与蝗虫灾害有关的结论[5]32-42。此文能启发人们从另一视角来看待这段历史。人们在研究历史时,往往只知道利用正史史料,然而有时正史史料相对于所要研究的课题来说,常使人有史料太少和视野过于狭窄的感觉。反之,如果参考大量的总志、地方志,会使所研究课题的资料大量增加,思路和视野也更为开阔,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好正史中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史料记载
正史记载了大量当时自然地理环境的情况,利用好这些可贵的史料,有助人们深入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状况。
毋须赘述,自然环境尤其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有时要超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首先,它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政治决策。西汉时,汉文帝在写给匈奴单于书信中提到:“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匈奴处北地,寒,杀气早降。”[6]2902-2903很显然,面对北方匈奴的威胁,汉文帝欲以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为由,与匈奴划界治理。
此外,在一定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可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旺盛衰。这方面可以参看王荣祖《气候变化与明清代兴》[7]333-336、陈正祥《八腊庙之例》[8]50-58两篇文章。其次,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对经济也有其影响。如《禹贡》根据土地的贫瘠情况,将九州之地田地、赋税分为九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更是以各地地理环境的不同,分析和论述了各地的物产和风俗民风。再次,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力也十分明显,如《汉书·匈奴传》载:“逐水草迁徙,无城郭长居耕田之业……儿能骑羊,引弓射乌鼠……无文书……肉食……其君王一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饮食其余。”[6]2902-2903从上述可知,由于受居住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匈奴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因之而不同于当时的汉朝。又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其统治区逐渐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区域,即以洛阳为中心的汉化地区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为主的鲜卑化地区。并且后者在后期,尤其是北齐统治期间,一度占据了统治的地位④。洛阳、平城两区域的分化,何尝不是受到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虽然在北魏时期,平城地区也有一些农业耕作,但仍以畜牧业为主。吕一飞以为:“北边州镇农业不发达,鲜卑旧族仍多从事畜牧经济……北魏迁洛以后,多次大举南征。为保证军马供应,在今山西境内设置或扩大了官家牧场……今山西境内诸牧可考者乃南秀容、并州二牧。”[9]53正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保留了平城地区保守的鲜卑旧族势力,他们最终决定了北魏王朝的命运,即成为北魏政权的掘墓者。
总之,掌握目录学的历史和相关知识,便于查阅所需的历史地理学典籍及其资料。同时,总志、地方志的利用有利补充正史或正史地理志资料的不足,可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更多有用的资料,并且开阔人们的眼界和思路。此外,正史中自然地理环境的记载有助于人们深入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状况。
注释:
①“木牛流马法”从宋代始,已有人研究为一种实际存在的运载工具。关于“木牛牛马”的论著甚多,可参阅谭良啸《木牛流马考辨》,载《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②谭其骧编著《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时也大多继承了上述编类方法,如其《汇编》也分有总志方志、河渠水利、山川、游记、古迹名胜、外纪边防等,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版。
③陈正平认为八腊庙原为祭祀农作物害虫的综合神庙,后来演变为专门祭祀蝗虫的庙,所著《中国文化地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3年版,第50-58页。
④参见繆钺《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其所著《缪钺全集(第一卷·上)》,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第288-302页;吕一飞《北朝鲜卑文化之历史作用》,由黄山书社出版,1992年版。
[1]谭其骧.长水集续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永瑢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上)[Z].北京:中华书局,1965.
[3]上海图书馆.中国图书综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李勇先.《舆地纪胜》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8.
[5]陈正平.中国方志的地理学价值[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5.
[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33-336.
[8]陈正平.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9]吕一飞.北朝鲜卑文化之历史作用[M].合肥:黄山书社,1992.
(编辑:那张军张雪梅)
How to Do Researches in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CHENG Gang
(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537000,China)
:To do research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should be based on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hence,it helps researchers with their consulting these books and records to know well the evolution of an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science of bibliography.Ancient geographic books and records,especially general and local chronicles can help researchers complementofficially-authorized history books and,particularly,bibliographical books of geography.At the same time,those books and records notonly broaden researchers'vision and bring them new idea,but also provide them with more information for their researches in relevant subjects.In addition,records of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in the authorized history books contribute to researches of the 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timeswhen the bookswere written.
ancientbooks and records;bibliography;general chronicles;local chronicles
K 061
A
1671-4806(2016)02-0105-04
2015-12-30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重点课题(15JDLS01Z);玉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研究专项课题(15JSJYYB04)
程刚(1971—),男,河南信阳人,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魏晋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