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显性化实践探析
2016-03-16王能文
王 维 王能文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显性化实践探析
王维王能文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214122)
大学在现代化进程中,某种重器轻道的现象令人担忧。部分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既有高校行政化职能拓展背景下,管理能力供给不足的因素,更有过分迷信行政化力量而忽略参与者制度性学习的因素等。除此之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本身也存在问题。本文尝试基于大学特定场域的分析,提出培养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显性化实践模式。
社会责任感教育显性化实践导学关系
一、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大学的教育使命在于通过体现整体性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于社会流行观念的判断力和对学术、人生及国家抑或社会的责任感。
从社会获得善治的角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选择,意义重大。“中等收入陷阱”虽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但是却界定了比较普遍的社会发展现象。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劳动力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与此同时,权利意识萌发。“中等收入陷阱”不仅是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的问题,还是社会秩序能否得以公正有序建立的问题。政治哲学家罗尔斯一直在探讨在多元平等的社会中如何构建一种理性的稳定秩序,这其中公共理性必不可少,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形成公共理性的启蒙教育。
国家向来重视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核心包括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总体上看,广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①。
二、部分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责任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到2014年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184.8万人②。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端人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扩招之后,培养单位、学科点及指导教师的平均招生规模都有大幅提升,根据产业经济学中的规模效益理论,其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然而,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并伴有不确定性的发展,可能会加速地暴露一些大学在治理层面需要发展和完善之处。反思现代大学的管理实践,大学管理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如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平衡、民主管理不健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智力因素难以客观评价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之扩招政策的能量传导,大学的规模在扩大,管理层级增多,管理半径加大,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使得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的存量难以维系,扩招之后带来的教育生态的紊乱正逐步显现,现代大学的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同样受制于大学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导学关系的异化。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核心。导师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位论文、思想道德等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导师水准直接决定研究生成才的质量。随着研究生规模扩大,传统的导学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扩张之后的新变化,导学关系异化为从属关系、单一关系、放任关系。从属关系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甚至演变成一种类似“老板”与“员工”的“雇佣关系”;单一关系的弊端在于过分强调对于专业的学习而忽视对于学生完整性的培养;放任关系则直接导致教育质量无法保障。虽然学术活动仍然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很好载体,但是上述种种异化,突出表现为导学关系失衡所引发的德育随机化、虚无化。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责任总是与其主体的社会角色相联系,个人对于他人以及组织的责任,往往取决于他在组织内部所承担的角色。责任意识作为一种自觉的力量往往属于一个组织中强者所拥有的,是强者对弱者的责任,而弱者总是这种责任的受益人③。在导学模式之下,学生往往因为处于被支配的一端,而忽视了自身责任的存在。扩招后,责任稀缺定律则进一步放大了上述问题。
第二,思政专业工作者作用有所强化。在导学模式之下,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学术、科研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重任。但从大学的职能角度讲,在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实施中,学校同时建立了党委领导、党政结合、强化行政、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现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导师与思政专业工作者对学生的影响力存在某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研究生群体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学术活动,与学术活动无关的工作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虽然研究生德育通过科研引路者的正确导向的确能够起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以牺牲传统思政工作的影响力为代价。思想政治工作的固有价值在于,在社会价值取向走向多元化的时代,高校仍然坚守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素养的教育目标。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力量的不均衡,也成了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出现问题的诱因之一。
第三,一些高校自身对于教育使命的疏离。在研究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基于行政化力量主导之下持续扩张、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步疏离应有的教育使命。
学生考进大学后大多开始独立生活,这个年龄阶段往往被认为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最佳时期。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一些大学忽略了“传统精英思想”在大学环境里的新价值,通常假设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都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完成,在大学阶段重点传授与专业相对应的专门知识,部分大学甚至干脆放弃了那些作为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目标④,这其中当然包括社会责任感教育。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开放式管理模式、散养式生存状态、实验室—学习室单线条学习模式,学生对于“组织”的黏性下降,加之工业社会的影响,研究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正在以牺牲对事物的完整性认知为代价。进一步讲,工业社会的文化强化了他们对于专业学习深度的同时却有这样一种危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微观、孤立的研究而忽视了对于人完整价值的把握,大学没有能够对于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给予应有重视。
从外部力量的牵制和博弈看,知名大学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正把消费者需求和公共关系作为办学指南,而道德教育与取悦学生家长的需求形成了冲突,这妨碍了学生自主意识和责任感的养成。如果把未来的“经济动机”作为教育的主题,则必将导致大学的忽视教育人格、价值、信念等根基性的教育理念及其与社会的联系。
第四,大学依法治校背景下,“政策学习”未能够成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有效载体。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步确立,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大学的管理工具,政策、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本身可以成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载体。但一些大学的规范性文件因为在制定过程与实施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有成效沟通,加之部分制度设计存在短视效应,缺乏传递和捍卫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进而也就影响了通过制度本身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功能。
因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沟通不畅,使得双方对于规范性文件所代表的立场缺乏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一方面,高校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地遭遇被漠视的情形,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出于诸多考虑,又大多以“试行”、“暂行”、保留解释权等多种途径“修饰”规范性文件。规则表达不充分,加剧了学生和大学态度的紧张。在这种情形中,高校为了克服焦虑,往往过分迷信行政化的力量而忽略了参与者制度性的相互学习。这种管理思路从本质上讲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相斥。
三、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显性化实践对策
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一般的意义上,责任总是与其主体的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导学模式下的德育教育更多依托导师个人在传道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科研态度、思想情操与个人价值潜移默化的对研究生的影响。但是这种教育模式除了在导师个人素养上存在不可确定性之外,其实现路径也是一种精神对话方式的隐性化经验传授,缺乏体系化与可复制性。如何推动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拓展、载体创新与机制完善,可以从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显性化教育的途径中找到答案。
显性化教育途径一:注重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推进学生骨干领导力培训计划。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巨大价值,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两者竞相契合,并在转化上同步共时。“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特征,高校应该按照分类培养的思路,着重培养学生骨干从事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理想抱负,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使之保有持续的热情;教授管理学知识,传授处理公共事务的经验和技能,使之具有服务公众成为未来政府领导人的基本素质;安排到政府等机构考察实习,使之初步熟悉和了解政府运作的程序和规律,具备从事政府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系统性开设社会工作案例研讨课,讨论如何在哲学层面解决价值冲突的问题。研究生课程设计中应该开设职业道德教育必修课,通过个人层面的认识自我的训练,进行政治层面的公民教育。
显性化教育途径二:注重学生未来社会角色塑造,推进基于角色认同的社会实践计划。责任是角色的连带物,无角色就无责任,有角色就有责任。“在职业伦理学研究中,角色理论需要具体化,即具体化为岗位和职务,只有这样才能使责任的问题更为清楚”⑤。在“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社会角色处于泛化的学生概念,身份依附于导师存在,角色意识相对单一。因此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研究生的角色,使其在不同的角色中感受角色职责。“责任依赖于角色,而不是依赖于完成任务的人。角色并不是‘自我’——只是在我们工作期间穿上的工作服,当下班后,我们就又会把它脱下来”⑥。让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是对其服务社会意识、角色意识的一种强化,通过岗位的设立,明确工作的边界与职责,使研究生逐步形成契约精神。此外,与专业结合的“科技服务进社区”、“文艺活动下基层”等实践活动及充当各类社会大型活动的志愿者也是强化其在服务社会中的角色意识。
显性化教育途径三:注重学生社团组织平台建设,推进例如“体育精神培育”等项目载体。要通过社团组织使得导学模式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立体化,进一步讲,可以在新媒体时代引导学生群体走下网络,从虚拟的弱关系向现实生活的强关系转化。学生基于兴趣爱好参加体育锻炼并融入一定团队,通过认同激发荣誉感,在体育精神的影响下培养团队意识。在体育比赛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担当这个角色所赋予的职责。这是体育活动本身所拥有的角色认同功能。比赛本身之外,通过外围的工作来强化参与者的角色意识,比如在比赛前期宣传中,呈现双方对阵表,明确队员的身份及位置,在比赛进行环节,采用主持人介绍队员的方式强化角色认同。
除了角色认同,建立团队精神还需要上升至情感认同。由共同兴趣自觉凝聚而成的体育团队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意义的体现:在竞技过程中收获队友情谊、集体关怀。但情感的建立与持续还需要更多的文化营造与环境创设。通过设立体育名人堂,为团队及个人记录荣耀,留下情感痕迹。此外,在体育活动中的荣誉表彰环节进行仪式感的设计,在实施程序上中注重规范化,突出荣誉的庄重感。此外,在体育活动的组织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能够通过参与仪式活动的各个环节来起到一种自我教育的作用。
显性化路径四:强化研究生日常管理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这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工作设计,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走出传统导学模式下对老师的依附心理。在卢梭看来,自由是责任的基础,没有自由就没有责任,因此,保护人的自由(权利)是现代政治的出发点。笔者认为通过给予学生一定自由度的自治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直接参与日常管理的热情并对大学教育管理供给不足进行补充。另外,“这种管理倾向于生成一种新型的制度模式”,日常管理中的“自治”部分本身就包含着对于高校这一管理主体所持有的公共权力的回馈型压力,而且这种回馈型压力会固化为一种客观的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对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唤醒不是来自于刻意追求的教育和教化,而是来自于这种机制的客观必然性⑦。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责任的实现方式上把制度化的实现途径与人的道德信念结合起来。
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学应该设计出能够较好地与社会对接的显性化教育实践载体,这一载体在有效实现教育功能的同时,能够成为大学管理者现代管理能力提升的启蒙运动。这一路径载体的设计,还需要确立与大学教育实质目标相统一的价值,从而使以事务性为特征的管理超越单纯的技术细节,建立在充满政治智慧的稳定的价值原则基础上。同时,大学应该进一步思考,如何在责任的实现方式上把制度化的实现途径与人的道德信念相结合。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②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 html.
③张康之.论伦理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229-230.
④哈瑞·刘易斯,侯定凯.失去灵魂的卓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
⑤张康之.论伦理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229.
⑥[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⑦张康之.论伦理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