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

2016-03-16冯永娜

文教资料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幼儿教师设置

冯永娜  宋  杨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浅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

冯永娜宋杨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青州262500)

摘要:很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开始扩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催生了部分高职院校。能否保证培养的学前教育教师的质量渐渐为人们所关注,根本就在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作者通过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是教育之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学前教育专业越来越重视,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因此,很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开始扩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高职院校在当今情况下能否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的需求,能否保证培养的学前教育教师的质量渐渐提上日程,为人们所关注,其根本就在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笔者希望通过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能够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为了深入贯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前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国家在2012年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指南》在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理解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基础上,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阶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该指南明确了当今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及方法,是幼儿园的纲领性文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必须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为依据,依托幼儿园而生。因此,国家的政策法规给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个导向标。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当然也必须以社会的需求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能体现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社会价值。

幼儿园及家长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制定培养目标的基础,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程设置。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除了要有理论的导向之外,还要考虑社会需求、幼儿园及家长的要求等这些现实要素。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与专科院校相比,实习实训时间较长,专业课课时设置相对较少,每学期专业课只有十几个学时。相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比较重要的教法类课程有些院校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更谈不上课时的合理性,相比较之下,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比例较大,导致很多学生对舞蹈、钢琴等课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教法类、游戏类课程。同时,信息技术课程只是笼统开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课件制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过于单调。

自《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及专业基础课融合为五大领域,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前教育研究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教育的方式与模式也变得多样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很单一、传统,跟不上社会需求,虽然开始重视实践课程例如教法类课程,但是课程设置依然停留在学前三大学、游戏论等传统课程设置上,幼儿园环境创造、幼儿行为观察等课程很多高职院校都不开设。

(三)师德兼顾较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素质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虐童事件屡见报端,加强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强烈要求。随着虐童事件频发,很多家长开始给教师送红包对自己的孩子多加关照,这就导致很多教师理所应当地收受家长的红包,甚至有的教师明目张胆索要,如果家长不给或者少给,就会通过孩子来警告家长,这样的现象给教育带来了恶劣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师德的教师对社会的影响更为巨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三、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课时。

随着新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师范类院校及专业,不再像以前毕业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而是所有学生必须全部参加国家的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方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准入制度越来越严,对学生的理论功底要求也相应提高。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改革,重实践,轻理论。学前三大学作为学教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保证每周的学时,此外,游戏创编、教法课、计算机等课程也应该增加课时,而不是仅仅增加舞蹈、钢琴、绘画、手工等技能课的课时。

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要进行优化、整合,使之符合社会的需求。对于一些重复性较高的课程科学进行删减,有的高职院校开设《幼儿园课程设计》,又开设五大领域教法课等,所教内容很多都重复,导致很多学生反映教师所授内容重复并且要求不一致,学生无所适从,两门课程可以整合为《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既可以缩减课时,又可以节省精力。

(二)增开相关课程,充实通识性课程。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受访的幼儿园对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满意,认为一些课程内容太过老旧;认为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要求开设一些新课程,例如,很多幼儿教师反映我们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够了解孩子;还有的认为在进行主题环境创设中,实践能力太差;有老师认为目前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很少,不懂技巧,而家园合作不但经常而且重要,所以建议学校开设《幼儿行为观察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班级管理》等课程。

针对一些院校课程设置陈旧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选派教师到兄弟院校中参观考察,引进一些新的课程,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课程结构,不定时请幼儿园一线教师来院作报告分享经验等。

另外,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的地位,好多高职院校几乎没有相关通识类课程的开设。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活动,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基础太差,很多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都不懂,再加上新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综合素质》也对学生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适当增加通识类课程的知识,对今后培养高素养的幼儿教师有极大帮助。

(三)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育中起着以身示范的作用,尤其是幼儿教师,幼儿期是建构人格的关键期,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在职业教育阶段就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师德教育,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很多学生反映幼儿教师工资低、社会地位低、职业认同感低,因此最重要的是首先,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部分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前,对这个专业的职业方向和工作性质的了解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学校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他们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及职业生涯等。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要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让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意识,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的幼儿教师。其次,提高学生的行为素养,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幼儿园之后,不能够为幼儿提供榜样示范作用。因此,要求学生在学校中加强自身行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戴娇娇.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6).

[2]陈雅芳.中职起点三年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1(6):35-37.

[3]陈爱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发展的思考[J].职业教育,2013(11).

[4]高闰青.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大学(学术版中旬刊),2012(6).

[5]易凌云.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9).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幼儿教师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