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路径的探索
2016-03-16瞿锦秀
瞿锦秀
(南通职业大学 质量评估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7)
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路径的探索
瞿锦秀
(南通职业大学 质量评估中心,江苏 南通226007)
通过守望生命教育的真谛、回归生命的本质、建构美妙人生和培育生命教育之花探索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从生理生命的教育、生存能力的教育、生产建设的教育和生活感受的教育四个维度构建四位一体的生命教育内容。
实施路径四位一体大学生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旨在引导人们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帮助人们健康生存、积极生活和向上发展,获得身心灵的和谐,最终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要达到这一愿景,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群体,选择一个理念先进、方法系统科学、模式人性的合理有效教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守望生命教育的真谛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要回到生命的原点,按照生命的特征进行,要以启发大学生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目标驱动,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和学会掌握生命的能力。所以,生命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生命、培育生命和提升生命。
首先,生命教育的基础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尊严的呵护。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的天资禀赋、家庭出身、生活习惯和社会认知都不尽相同,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名流巨富,都能功成名就,但每个人都有一项相同的基本需要,那就是尊严。生命是平等的,需要被尊重。然而现实中,绩效主义、功利主义把学生变成了某些学校和老师创造业绩的工具,考试成绩的优劣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自由和尊严受到侵害。因此,教师在教育中要充分关注和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用善于发现的眼光捕捉每一个生命的精彩。
其次,生命教育的过程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启发过程,是生命潜能的开发过程。学生大部分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启发生命,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生命照亮生命,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掌好舵,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不是把教育模式化、程序化,把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变成被动消极的接受,束缚生命的活力。
再次,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们不能否认社会的现实性与物质性,但也因为有些人对此的过分看重,使得一些学生片面追求世俗的享乐,忽视生命的精神世界,失去了支撑生命灵魂的价值体系,以致某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抑或满足于无聊的“混日子”,表现出对生命的不以为然。生命教育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人只有拥有了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人只有拥有了追求,生命才得以丰富。我们要努力让学生的生命呈现出一种向上、向善的境界,让生命的厚度得以拓宽。
二、回归生命的本质
1.教育彰显生命的灵动
“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人比动物尊贵的依据。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灵”的迅速发展期,只有“灵”真正发展和独立,一个人才算真的成才,即“精神成人”。大学生“精神成人”是大学阶段根本的生命使命,是指个体生命在精神生命(生命的灵性层面)做到自觉、自主,在精神上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自我意识的健全和完善过程。所以,在大学生精神成人过程中,关键环节便是促进其灵性的觉醒,让他的灵性指引生活,这样,他的现实人生才可能是有意义的,或者说是自己赋予了意义的。
反观现状,某些大学生的生活突出表现为“三无”现象,即“无兴趣”、“无所谓”和“无意义”[1],高等教育并不乏技能、技巧和方法,但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上不甚理想,苦心培养的“人才”却可能成为“单面人”。所以,依我所见,教育的本质应激发促进人灵性的成长,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2]教育的职责在于使个体焕发生命存在的意义,以自我的能量保持并发展自我的天性。这里的“天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指人的灵性。
2.教育张扬生命的主体间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的本质。人是社会的动物,是关系的动物。”人的生命存在是一种互相依赖、彼此依存的主体际的存在。主体间(际)性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3]。他主张,人与人的交往是两个平等的主体通过一种对话、沟通达成共识的过程。人与人的交往是具有人性的基础,是“超越了物性思维的限制而走向意义建构”的过程。人的生命存在方式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封闭的,它是开放的,与他人、与社会、与宇宙是紧密相连的。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结下了各种社会关系,而且互为主客体,个人的存在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才能得到实现,所以,生命教育要张扬生命个体的主体间性,培养完善的生命个体,培养人的爱心,激发学生的真性情,在性情开发基础上建构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物甚至人与神的感通和谐关系。
首先,要教育学生有一颗愿意交往的心,有一种主动交往的姿态,这是建立和谐主体关系的前提。其次,要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把握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学会交往的方法和艺术,让学生在交往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展现生命的魅力,活出生命的精彩。再次,要培育学生在交往关系中的“爱心”和“责任心”,爱心的培育应该始终是核心,因为只有爱心的成长,才可能形成“民胞物与”的意识,要让学生在爱与责任的天空下感受生命的荣光。
三、教育建构美妙人生
从生理生命的教育、生存能力的教育、生产建设的教育和生活感受的教育这四个维度建构大学生的完整人生,通过这四个维度的建设拓展大学生的生命空间,丰富大学生生命的历程,成就大学生的美妙人生。
首先,要教育学生重视生命先知机体,学会护卫身体,练就健康体魄。人的存在以身体的存活为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余一切只能化为云烟。长久以来,教育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生理健康教育仅仅作为教育的一种点缀,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身体的健康要么被认为是个人固有的一种本能,要么就是属于医学的范畴,与教育似乎搭不上边。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舆论大为宣传的“学习典型”,不少都是基于“带病工作”这个前提,人的健康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正是这种教育思维和舆论导向的引导,导致一些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的匮乏,他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也不知道该如何爱护生命这个硬件。所以,有必要为大学生补上这一课,把生理常识、医学常识和急救常识作为系统的知识教给大学生。
其次,要培养人的生存技能,促进学生从生物的人向社会的人转化。如果说人的生理生命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首要生理条件的话,那么人的生存能力则是人之为人的首要自然条件,也是首要的社会条件。人的生存首先要从自然界中获得其维持生存的自然物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这就告诉我们个人在维持生命存在的同时,不能以伤害或者破坏其他生命体的生存为代价。此外,在社会关系中,个人也要学会与他人平等、和谐地相处。孔子早就提出“和”的生存思想和生存智慧,这个对于现代人的生存、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存能力教育时,既要通过生存规律的把握,教会学生个体生存技巧的习得,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又要教会学生把握生存有度的智慧。
再次,要重视学生生产能力的教育。学生的生产建设基本上包括学习和工作两方面,以学习为主。对于学生的学习教育,理论界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从各大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围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学科的发展进行,侧重点还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我认为,在学生的生产能力教育中,要平衡好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收获固有的知识,而应该是灵活的方法。此外,要注重学生在知识层面多学科知识的接受,打造学生的一专多能。
最后,做好大学生承担社会角色能力的教育,提高学生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大学生在个体生命上或多或少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如“学生”“子女”“同学”“朋友”等,有的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和担任学生干部的活动中也会新增出众多“角色头衔”,如何扮演好众多角色,协调好角色间的关系,承担好这众多角色背后的责任和义务构成了大学生的生活。这是大学生社会生命的整体体现,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生活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更新大学生生活理念作为首要任务,要让学生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启迪他们对生活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要塑造学生这个生活主体,从精神层面给予更多理性启发,让生命教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四、培育生命教育之花
首先,要形成“有教无类”的理念共识。这既是一个教育广度的问题,又是一个教育长度的问题,更是教育深度的问题。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和公平享有教育成果的权利,“有教无类”体现的是教育公平。教育不是一个阶段的事情,而是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都要面对的事情,“有教无类”应是一种终身教育。教育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只有对主体生命的充分尊重和关爱才能展现教育魅力的光环,“有教无类”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4]。
其次,要科学设计生命教育课程。课程是学生展开学校生活,认识现实世界,体验生命感受的媒体。任何课程设计都离不开两种基本形式:渗透课程和单一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也不例外,所以要平衡好这两类课程的关系。在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中,必须把学校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因为每个区域中的学校在社区环境、办学条件和师生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生命教育的课程设置只有 “因地制宜”,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同时,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内容要科学合理,既要能满足生命教育的需要,又要能适应教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此外,生命教育课程要强调实践活动的比重,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
再次,探索生命教育活动方式。生命教育活动应具备强参与性、趣味性、启发性和组织性的特点,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方式,就远远发挥不了生命教育活动应有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专业课程建设的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即为了实现生命教育尊重人、完善人、丰富人和提升人的目标,按照生命教育的内容把生命教育活动具体分成自然生命的教育、生存能力的教育、生产建设的教育和生活教育等模块,在每个模块中有针对性地嵌入专项活动,再把所有模块的任务从低到高嵌入生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理想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搭建不同的平台和借鉴不同的载体充实和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活动。
最后,挖掘大学生的生命潜能。所谓生命潜能就是指在有限的生命中,让生命的活力和意义最大化。在上文的所有介绍中,生命教育基本上是针对一个有着健康身体的生命开展的,侧重点还在于人的“有生之年”发展问题,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死”,当生命即将结束时,怎样挖掘生命的潜能,延续生命呢?其实,当今社会,很多人已经给出了答案:捐献器官或是捐赠遗体。在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我们不妨尝试把这一观点诠释给学生,提供一种“助人”的思路给学生,为最后的生命增添一份闪亮。
总之,生命教育的实施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立体的,应从理念、课程、活动等诸方面一同着力。
[1]蔡荔.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8.
[2]高岚,申荷永.蒙台梭利教学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18.
[3]刘济良.论走向主体间性的生命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04(4):6-9.
[4]吉爱明,丁泗.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8:57-60.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2015S JD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