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成因探析
2016-03-16黎欢
黎欢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成因探析
黎欢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右倾机会主义是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社会原因和外部原因三个方面。主观原因在于陈独秀以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分析中国的革命;社会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处在年幼时期,理论储备和革命经验均不足;外部原因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对“右”倾观点的支持诱发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的产生。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成因
陈独秀,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亦是中国革命主要领导者之一。在铺满荆棘的革命之路上,陈独秀以领袖人物的姿态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在民主和科学的探索中前行,无所畏惧。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内占据领导地位,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严重的影响。
一、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主观原因
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主观原因在于陈独秀以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分析中国的革命。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思想产生于1923年,其产生的标志是充满“右”倾观点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两篇文章的相继发表。
在分析中国革命各阶级时,陈独秀以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为根本出发点,混淆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各自在中国革命的地位与作用,进而错误地划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指出:工人阶级虽然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不发达,致使工人阶级在质量和数量上均不成熟,因而工人阶级在当时并不是一股独立自主的革命力量。陈独秀在否定工人阶级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也否定了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和重要力量;在低估工人阶级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又变相地夸大资产阶级的重要性。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中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状况既然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革命党必须取得资产阶级充分地援助;……失去资产阶级的援助,……便没有阶级的意义和社会基础。”[1]由此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而无产阶级也只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跟随者。正如陈独秀所讲的那样:“无产阶级也明明知道此种民主革命的成功诚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合作,也是中国的无产阶级目前的必由之路。”[2]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在大革命中毅然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并致使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的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在分析农民这一重要的革命力量时,陈独秀不仅过低地估计了农民的革命热忱,而且以种种理由来压制其参加革命。陈独秀在《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这一篇文章中指出:“农民居处散漫势力不易集中,文化低生活欲望简单易于趋向保守,中国土地广大易于迁徙畏难苟安,……是造成农民难以加入革命运动的原因。”[3]由此可推断,陈独秀以农民势力分散、思想过于保守和居住环境不定来排斥农民参加国内革命,但事实上恰好与之相反。农民并不是因上述原因而导致很难加入革命,反而是革命的积极性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不断高涨,并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农村革命的发展,陈独秀便采取压制的措施来阻碍农村革命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在陈独秀看来,只有在资产阶级完全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在资本主义工农业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农民的社会革命才具有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客观实际和社会特点,决定了陈独秀的这种想法也只能是空想,因为只有推翻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才能赢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只有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人民才会自由与幸福。
正是源于陈独秀以资产阶级的观点和立场出发来分析革命领导阶级、革命性质和革命主干力量等原则性问题,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两篇文章“最能代表他的一般理论的立场和倾向”。[4]121正是由于对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采用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分析,进而导致对中国革命性质的错判,对无产阶级和农民力量的低估,最终导致右倾机会主义的产生。
二、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处在年幼时期,理论储备和革命经验均不足。中国共产党虽然在创建时期,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但对于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上,仍亟待探索出路。在同共产国际、国民党和工农这三大重要的关系处理上,中国共产党仍需要寻找正确的举措。
在同国民党关系方面,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党人惧怕同国民党关系破裂,所以在国民大革命期间,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在陈独秀看来,倘若通过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领导来促成国共合作的事宜,这已着实不错,不该有其他奢望。陈独秀曾认为以目前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革命力量,难以同国民党的力量和影响抗衡,但在随其后革命的发展进程中,与陈独秀所设想的相反。虽然在国共双方党员数量对比的情况来看,两者相差悬殊:1926年初国民党拥有党员数量为50万人,而中国共产党仅有5.8万人;在国共两党在民众中的影响来看,两者差距较大:中国广大民众大部分只听过国民党,但对共产党的情况知之甚少,部分原因在于在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是以自己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但是中国共产党善于利用和整合工人和农民的力量,重视工农的武装力量问题。据统计,全中国在1927年17省已经建立农民组织,拥有人数近900万人;在武汉、广州等中心城市已经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工人武装组织,且工会人员数量已有280万人。这些工农武装力量均是同国民党相抗衡的革命力量。然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只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数量上的不足,而忽视了这一潜力巨大的工农武装力量的优势。
在同农民关系方面,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主义者忽视了农民这一主力军,并且在农民土地的问题上更是有所畏惧。陈独秀曾在党的五大会议上,承诺没收地主土地,但因害怕反动力量而未真正执行。“我们目前是加深农民革命……还是等待农民运动彻底扩大以后,再来加深农民革命。……后面一个意见可靠些。”[4]119陈独秀将加深农民革命与扩大农民运动这二者相对立,这实际上是反对土地革命的表现。在汪精卫公开镇压工农运动时,陈独秀惧怕同国民党关系破裂,一方面在农民土地这一关键问题上态度软弱,另一当面又跟随汪精卫农民运动太猖獗这一口号,镇压和抑制农民运动的发展。这不仅使中国共产党失去了农民这一良好帮手,也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中国共产党处于年幼阶段,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经验的不足,为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温床。这不仅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力量、对象以及革命前途缺乏正确的认识,也表现在党内没有优异的革命骨干组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以及时地纠正和有效地制止右倾机会主义这一错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三、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外部原因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外部原因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对“右”倾观点的支持。
在分析中国革命指导思想时,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和《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两篇文章中已详尽阐述其理论观点,但这些思想观点形成均与共产国际有着紧密的联系。1922年11月,陈独秀率领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奔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在肯定中国共产党关于促进国共合作和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的基础上,强调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主力军的地位与作用,却忽视了无产阶级的地位与作用,更是直接忽略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问题。在此次会议上通过的《东方问题(提纲)》中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力量弱小,工人运动还不成熟,革命组织还处在萌芽阶段。除此之外,《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关系的决议》中明确强调:当前中国工人运动薄弱,且未能形成独立自主的社会力量。由此可见,共产国际的主张与陈独秀的观点同出一辙,这足以证明共产国际在关于中国革命问题上的指导思想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产生的影响。
在处理革命期间的具体问题时,共产国际同陈独秀的处理态度和处理意见是相吻合的。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以联工(布)中央委员、苏联红军政治部主任布布诺夫为代表的共产国际使团一开始便向蒋介石让步。布布诺夫在事件发生后不久便向蒋介石询问:这次中山舰事件是针对人还是针对俄。蒋介石答道:针对人,而非针对俄。布布诺夫在返回苏联前夕,在同《响导》记者谈话中提及中山舰事件,指出:这次中山舰事件已过去。蒋介石并不反俄反共,也尚未发布罢工会等命令。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民党采取姑息让步的态度,而陈独秀亦是采取相同的态度。在《中国革命势力统一政策与广州事变》中,陈独秀指出:“蒋介石是中国民族革命的一个柱石,共产党若不是帝国主义的工具,绝不会采取破坏革命统一的政策”。[5]在革命势力统一这一方针的指导下,陈独秀便安排张国焘在广州同蒋介石会晤,希望国共两党开展合作。与此同时,接受蒋介石所提出的要求,并全部撤走第一军和黄埔军校中的中国共产党员。
陈独秀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处理革命具体问题时的态度同共产国际是相一致的。在共产国际的直接影响下,陈独秀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革命的主干力量以及对资产阶级的态度等诸多方面均采用“右”倾观点处理问题。因此,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领导诱发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的产生。
(责任编辑远 扬)
[1]陈独秀.陈独秀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50.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
[3]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31.
[4]王树棣,强重华,杨淑娟.陈独秀评论选编:下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5]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稿[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106.
D231
A
1671-5454(2016)02-0072-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2.020
2016-02-16
黎欢(1990-),女,河北石家庄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