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及其当代启示
2016-03-16丁琰
丁琰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及其当代启示
丁琰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麦金太尔通过对西方社会道德危机的分析,找出了产生这一危机的根源——“自我”的变迁。麦金太尔从实践、整体性和传统三个维度提出了自己的德性理念。德性是一种获得性的品质,是与实践内在相关的。拥有德性才能获得内在利益,没有德性就只能获得外在利益。面对我国社会生活中内在外在利益不一致的状况,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德性论;整体性;传统
一、当代社会伦理危机的分析
麦金太尔认为当代西方伦理危机在现实的生活中表现为人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以具体操作的行为规范,人们表现得无所是从。麦金太尔称这样的情状为“道德语言的无序”。[1]17麦金太尔在其著作《德性之后》中说到一个让人忧虑的联想,由于一场大的灾难让自然科学遭难的情状,实验室被毁坏,书籍仪器被毁坏。一些明智的人们要求科学的复兴,但这仅仅剩下科学的残片,其中理解这一道德语言的背景条件都已经不存在了。
(一)当代社会的伦理语言无序的情状
麦金太尔从现代社会的言语混乱这一问题出发开始了对当代伦理问题的批判,首先对当代道德伦理生活和道德伦理理论危机进行了论述。
在现实的社会里流行这样一种观点:“情感主义已经是一种有理有据而又可辩护的论点时,我才对它感兴趣。例如:卡尔纳普的情感主义学说——在那里,他对作为情感与态度之表达的道德话语的描述仍是一种再为它们寻找某个位置的令人绝望的尝试——即建立在对道
德话语的独特性的最贫乏的关注之上。”[1]29
道德言词最突出的特征是,他们各自表达着不同的意见,具体就是无休止的争吵。麦金太尔列举了现实社会中的三个例子:首先就是对战争的看法,存在三种意见:一是正义的战争所产生的好处将大于战争中的损害,当代战争都不是正义的战争;二是获得和平的唯一方法是阻止潜在的侵略,要时时刻刻准备战争;三是大国之间的战争是毁灭性的,有解放意义的战争是必须的。其次是关于流产的争论。最后是关于教育和医疗权利的争论。麦金太尔指出:“在第一个争论中,诉诸正义和无辜的前提与诉诸可普遍化的前提相抗衡;恰恰因为在我们社会中没有任何确定的方式来决定这些主张,所以道德的论争必然无休无止。”[2]11当代道德生活是一个有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的社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社会背景。
麦金太尔认为情感主义是如今西方社会伦理文化的重要表现。“一具体判断也许是道德成份和事实成份的统一体。‘毁灭财产的纵火是犯罪',这句话是‘纵火毁灭财产'这个事实判断和‘纵火是犯罪'这个道德判断的统一。”[2]16在这里事实判断有真有假,并且有一个确切的标准,但是在道德判断里没有真假只有一些情感和态度。为什么情感主义会使得现实的道德生活陷入危机,情感主义对社会伦理行为的判断没有具体的统一的原则。情感主义缺乏对社会的“事实”的分析,不知道道德规范是从伦理行为的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二)道德危机的根源
麦金太尔认为“自我”的变迁是危机产生的深层的社会根源。主导西方文化的现代精神的道德伦理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产物。麦金太尔重写了古希腊至今的伦理道德历史的脉络。麦金太尔认为,“我把论证道德合理性的筹划的失败只表述为一系列特殊论证的失败;如果这就是问题的全部的话,那么人们也许会以为毛病仅出在克尔凯郭尔、康德、狄德罗、休谟、斯密以及他们的其他同时代的人建构论证时不够机敏,恰当的策略就是等待,直到某个更强有力的心灵来解决这些问题。而这恰恰就是学院哲学的策略,尽管承认这一点可能会使许多职业哲学家颇觉尴尬。可事实上,我们显然有理由假设18至19世纪筹划的失败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假设我们不把他们理解为无休止的道德争论的贡献者,却只将他们视为一种非常特殊、具体的道德信念体系的承继者,而这一体系内在的不一致又使得这一共同的哲学筹划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1]51从上面麦金太尔的历史叙述得出了启蒙思想家们为了挽救社会语言混乱都没有成功。
麦金太尔认为,启蒙思想家们没有获得成功在于他们在对构成本真的伦理的条例的内容和对伦理行为最终理解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还有他们没有对道德的内在意义进行本真的理解。他们还放弃了对亚的目的论的架构,使得伦理的整体结构丧失,伦理条例成了碎片。伦理条例与人性的事实之间的消失造成的这种变化,在很早的古希腊大师们的思想中就展现出来了。那就在于,虽然这里所提到的一些人们都想把伦理条例放在整体的人的本性上,他们却不得不滑向了另一个深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就是不可能从任何的客观事实或人的行为事实导出其道德条例或准则。他们没有发现古希腊德性理论的中心地位已经丧失,古希腊封闭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如今的社会里,人们的行为已经被分割成了各个片段,在各种场所具有各种道德准则。麦金太尔对古希腊的德性的重写就是再寻找有没有可以让美德重生的可能的现实社会条件。古代社会的条件已经不可能出现了,解决当今社会的语言混乱的途径在哪里呢?麦金太尔选择了后者即亚里士多德的道德传统,因为尼采的道德理想表现在“超人”身上,这种“超人”没有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最终会导致道德上的唯我论。
二、麦金太尔的德性论
麦金太尔认为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亚里士多德性理论的消失,要解决如今混乱的伦理现象,就必须重新追溯古希腊的德性伦理思想。麦金太尔从实践、整体性和传统三个角度来界定德性。
(一)从实践角度来阐述德性
“任何连贯的复杂的并且是社会性地确立起来的、协作性的人类活动形式,在试图获得那些既适合于这种活动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这种活动形式的卓越标准的过程中,那种内在于活动形式中的利益就得以实现。”[1]144这就是麦金太尔对实践的概念表述。麦金太尔表达方式里的实践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就是实践应该在社会的环境下操作的行为,某一个人的行动不是;二是要在集体的活动中所进行的;三就是要有获得其内在的不可替代的行为的某一善。实践要在社会的条件下才能算是实践的活动,例如某一个人在思考问题就不是,但是许多的人在思考如何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的问题就是实践。实践最关键的就是要有独特的价值,那是别的行为不能带来的一种善的品质。例如在我们写毕业论文时,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写,但为了毕业又不得不写;只有写了论文才可以顺利毕业,才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最后才能找到工作,这些都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好处。但是在这里所说的实践就不仅仅是指这些,更重要的是指写毕业论文时,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分析的一种能力,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在开始写毕业论文时,许多同学可能是迫于导师的压力和毕业问题才不得不看书查文献,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利毕业。在这种压力下,大家都踏踏实实地准备了,这时有些同学就会在看书的过程中获得许多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慢慢地走上了道,找到了感觉,这是别的一些行为所得不到的。这就是麦金太尔所讲的实践的重要内涵之所在。“我对美德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是依据它们在实践中的地位。”[3]253美德只会存在于实践的活动之中,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展现美德和发展美德。
(二)从整体性来界定德性
麦金太尔从人的一生的整体来讲述德性伦理,特别是在对道德进行评价时的考虑,麦金太尔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注重的是整个人的道德德性,就是说对一个人的评价不是根据一时的表现,而是要长期的观察才能做出判断,这样的判断就必然存在一个社会背景前提,就是必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封闭的社会环境下才可以。所以麦金太尔认为“关于德性的观点有一个共同处:承认德性与城邦的不可分离性,德性的实践是在城邦这个环境中进行的,而且是依据城邦,德性才可得到界定。”[2]14而在当代社会,社会成员的流动性,人的一生被分割成许多的片段,在各个阶段又会有不同的道德判断标准,各种行业有各种不同的准则,人们被切割成了各种人性,在社会中表现的支离破碎,例如有的人平时表现得很优秀,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得让人难以理解,在有的人面前表现了完美的一面,而在真实的自己面前却是一塌糊涂,人们的人格已经完全的破裂,道德伦理已经残缺。最重要的是美德存在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存在了,麦金太尔要把人们的德性定在社会的历史中和具有统一的标准的社会中来进行思考。
(三)加入传统概念说明德性
上述美德是无法避免处于特殊和偶然的状态。从实践角度上来说,有些行为对某一类人是好的,然而不一定就能给其他的人带来好处或者给整个人类社会有所益处。这是因为,善的生活和美德要具体地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人只有在共同体中,作为共同体的成员,才能发现共同的善。我们要在社会历史传统中才能体现出人们的德性。麦金太尔说:“一个活生生的传统就是一个历史性地扩展了的、社会性地具体体现了的论辩,并且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有关构成这一传统的那些利益的论辩。在一个传统内部,对利益的追求往往延伸至几代人,有时甚至是许多代人。因此,个人对善的追求,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上讲,都在一个由那些传统——个人的生活是其一部分——所界定的语境之内发生,而且这一点无论对于各种实践的内在利益还是单一生活的利益来说都是真实的。”[3]282
如果不在社会的历史的传统中继承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德性,那么就会丧失自己的德性生存的基础。麦金太尔认为:“缺乏正义、缺乏诚实、缺乏应该、缺乏相关的理智美德——这些都败坏着传统,正如它们败坏着那些从传统获得其生命同时又是传统的当代体现的制度机构和实践。承认这一点当然也就承认另一种美德的存在,这种美德越少出现,其重要性也就越明显——这就是对自己所隶属或面对的各种传统有一种充分的领会的美德。”[3]283
美德的丧失就是对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力量的抛弃,美德已经被边缘化。这种回归是道德谱系的情景主义叙事,是对道德的历史情景和道德共同体的具体解释。“明确却又模糊。”[4]这是当代一位学者对古希腊的德性伦理的恢复的回答,麦金太尔对古希腊的德性伦理进行了重写,找到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的途径,恢复亚里士多德的道德伦理和理智伦理的思想,然而古希腊的社会存在途径已经不复了,人与人之间城邦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德性伦理生存的社会背景条件消失。在如今的社会里经济迅速的发展,社会成员的大量流动,没有一个固定的生活环境存在,人们的整体性遭到了破坏。人们之间不再相互了解其生存的背景,也不需要依靠其品德的好坏来对其进行判断,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就依靠各自对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为依据。
三、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启示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人民也面临着西方人一样的伦理道德问题。我们可以从德性的独特的价值上、德性和个人的完整角度两个方面来看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思想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首先,从德性的独特的价值上来说。在德性实践的活动中有外在获得性和独特的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获得其独特的善,这种特有的善是其它的活动不可能得到的。只有在进行这样的实践的活动中才可以获得。例如就考取好的学校就可以有一个好的前途这件事来说,读书考试所换来的好的前途就是该实践外在的好处,尽管通过自己的艰辛创业同样可以获得好的前途,然而读书所得到的精神上的快乐是创业不能给予的。我们只有通过读书才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进步。这就是实践活动中对人有内在和外在的利益的分别。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只重视外在的利益忽视内在的利益的情况,例如在地震中的“范跑跑”就是教师只看见了自己的生存的利益而忘记了自己教师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许多明星的“某某门”都是道德沦丧和道德语言混乱的表现;当今的富二代的炫富的行为更是对社会的伦理道德的一种蔑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就更加的严峻,瘦肉精、食品添加剂过量、染色馒头、地沟油等等;近日出现的非法疫苗案件则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也出现了一些道德问题,考试舞弊、论文造假,清华大学铊中毒案件、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等。全体公民的德性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为了让内在外在利益和谐共存,我国政府在道德建设上下了大力气,《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1)的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从高处进行了规划。各种具体的商业法律法规的出台严格地控制了违法经济行为,社会舆论的监督日益加强。媒体的宣传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举办,让各种道德模范得以展现并为我们树立了德性的典范。在学校里也开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其次,从德性和个人的完整角度。如今社会中的个体没有实际的内涵的空壳,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准则。在个体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在人的整体的发展和伦理的发展的关系中是如何的呢?“历史的趋势就是精神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和个人在社会中的更完美实现。人类的理智和道德会继续发展,人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实质,更有力地控制自然,各社会和社会成员间的摩擦会比现在减少。”[5]美国的学者梯利给出了这样的看法。在我国社会,一个统一意义上的个体由于存在于不同的场合而展现出多样性的面孔。人们只是遵守不同地方的道德标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道德的人,因为各个地方的道德标准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不能体现其美德。在我国如今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就是在一些具体的准则的细节上出现了不好的现象。这样的细节虽然让人们有了遵守道德的标准,但是德性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了,人们的人格整体性就会破坏,人们以角色的分裂来完成具体的道德准则。例如许多的官员在会上畅言反腐倡廉私下却贪赃枉法;清华大学的朱令案和复旦大学的投毒案都是这些学生平时表现十分优秀,遇到了一点小事情就做出无法理解的事情;在现实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各种不同的人讲不一样的话,在这里表现出一种样子,在另一场合又展现出另一种面貌等等,这些都是自我人格的缺失。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都表现得很冷漠,在一个班集体里由于利益的争夺而使得最近的人变得很陌生,在交叉的学科层级之间就有了合作的需要,之间的交流就少了许多的利益上的冲突,还会产生出更多的合作需求。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都会使得德性难以发挥作用,只有在整体性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实现其真正的德性。
(责任编辑 远扬)
[1]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万俊人.正义为何如此脆弱[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40.
[5]弗兰克·梯利.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82.
B82
A
1671-5454(2016)02-0078-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2.022
2016-02-25
丁琰(1989-),男,湖北襄阳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伦理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转型期传统伦理与道德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