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

2016-03-16

关键词:阿格资本主义马克思

孙 天 蕾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论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

孙 天 蕾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加拿大哲学家本·阿格尔(Ben Agger)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他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这一理论是从生态学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构建的成果,因此,它仍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出发可以洞悉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生态危机理论”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从本·阿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认识及其对辩证法的运用可以洞见“生态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从“生态危机理论”的政治目标可以探知“生态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阿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现代价值的定位和发展趋势的预测,可以明晰阿格尔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生态危机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立场;马克思主义信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最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加拿大哲学家本·阿格尔(BenAgger)是北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发展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并预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走向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此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得到传播,并引起了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认同,促发了从生态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建构的高潮。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从上世纪90年代由李慎之教授介绍到国内学术界,二十多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与研究。王雨辰指出了阿格尔脱离资本主义所有制变革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性质,郇庆治将阿格尔与马尔库塞、莱斯、高兹联系起来探寻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赵卯生阐释了阿格尔构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四重维度,包庆德从异化消费角度探究了阿格尔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借鉴和启示,牟艳杰则从阿格尔思想的内在逻辑上分析了其价值和局限。本文着眼于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的理论基础、方法运用以及立场信念,探究其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论证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

一、“生态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可以说是阿格尔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代表作,一方面,他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在于他的“生态危机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途的预测。反复研读该著作,笔者感受到阿格尔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前途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坚守。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入手,我们可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而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与此正是一脉相承的。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第一次辩证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用辩证法贯穿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哲学界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提供了一种认识人与世界关系的全新视角,可以说是一场世界观的革命。以往的哲学家往往是从人的意识出发界定人与世界的关系,把世界两分化,对于世界的认识只能走向怀疑和否定。马克思改变了这一切,他以崭新的眼界,从一个比人更高、更大的视角去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是统一的,人是世界的人,世界是人类的世界。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人属于世界,世界属于人。

在这样的世界观之下,马克思主义坚持人与自然是统一的观点,因为自然属于世界,人类也属于世界,自然和人类统一于世界,相互依存,不能分离,“人靠自然界生活”[1]161。人类从自然界进化而来,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人类自然而然地把自然界变为生活资料的索取源。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保障了人类正常的住行用,离开它们,人类难以生存,因此,自然界虽然不是人类的肉体,但却提供了维持肉体存活的生活资料,所以,自然界存在于人类肉体的延长线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人类的无机身体。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还在此基础上,作为自然科学和艺术创作的对象,进入到人的精神领域。自然界经过人类的智慧加工成为人类的精神食粮,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界又是人类的精神无机界。可见,从肉体到精神,人难以离开自然界,必须依靠自然界。人和自然界关系密切,“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身上留有自然烙下的印记。既然如此,人类和自然之间当然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的存在相对于自然而言既能动又被动,一方面,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2]167,人不仅是有生命的存在物,而且独具人特有的能动性,自然是人改造的对象,这是人生命力的确证;同时,人又是自然的对象,和动植物一样,人相对于自然又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2]167,自然不依赖于人而存在,“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2]167,自然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转规律,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存在于自然中并展现其强大的自然力量。因此,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指出,马克思不仅是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著名,同时他还深切地关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著作中的许多地方“都表现出了浓厚的生态意识”[3]前言,“马克思对生态的见解是相当深刻的”[3]23,福斯特进一步指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共同进化的观点,这是一种生态理性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改造环境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自然历史所提供的条件的基础”[3]229上来改变的。

显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蕴含着人类依赖于自然,人与自然休戚与共,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基本生态思想。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能否成为“生态危机理论”的基础?阿格尔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关于生态问题的系统理论。这一点我们也必须承认,因为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的确没有系统地应对生态问题的相关理论。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不难理解,我们不能奢求他们对其后的所有社会问题都做出预测和解决。正是因为阿格尔认为,马克思只关心生产领域,而忽视了消费领域和生态环境,深切关心马克思主义前途的他便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从当今极为严峻的异化消费与生态问题出发来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而阐释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内在原因,异化消费理论是生态危机理论的重要内容。包庆德指出,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有着“极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4]。

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基础——世界观出发,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的关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态度。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的母体,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这些正是“生态危机理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观点,在这里,“生态危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点是相通的。阿格尔正是抱着“努力揭示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商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5]486的理论目标去创建“生态危机理论”的。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商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阿格尔探究这些关系的结论就是人类必须友善对待自然、尊重自然,这就需要人类顺应自然规律,克制过度索取的欲望。阿格尔探寻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就是建立分散化的、非官僚的、稳态的生态社会主义。这些结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围,毫无疑问,“生态危机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观点也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一脉相承,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阐释,用“生态危机理论补充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不足”[6]60。可见,“生态危机理论”客观上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生态思想出发来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而阐释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它是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的。

二、“生态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

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建立在阿格尔对马克思主义辩证认识的基础上。阿格尔首先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他明确而深刻地揭示了供私人消费的社会生产的根本不合理的和无政府状态的过程。阿格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异化理论和人的解放观,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及其内在矛盾的规律理论,三是使内在矛盾的逻辑向着经验方面发展的危机模式。阿格尔指出:“马克思主义就其本质来说,并不是决定论的。”[5]417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辩证的,只有辩证地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理论和人的解放观,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矛盾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完善和受危机制约的机制,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会刺激各种危机的出现,最终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战胜资本主义制度。阿格尔认为,这仅仅停留在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的范畴,只有危机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原因被工人阶级认识到,并在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行动,社会主义才有可能到来。倘若工人阶级没有认识到危机内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原因,或者认识到了但没有采取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行动,那么,社会主义依然不会到来。可见,运用异化理论和人的解放观对工人阶级进行教育,开启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意识,认清资本主义制度本质,提高工人阶级革命觉悟,社会主义社会变革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人的解放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矛盾的理论描述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种种异化现象,并指引人们在认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基础上觉醒,采取行动解放自己、解放人类,实现社会主义的变革。可见,阿格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理论和人的解放观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内在矛盾理论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从理论上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教育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都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阿格尔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阶级解放意识与行为之间并不是决定性的必然关系,它们之间还需要连接二者的危机模式。如果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力还没有消失殆尽,资本主义社会歌舞升平,没有危机和崩溃的模式,工人阶级的意识和阶级斗争的意志就难以形成,也不会有阶级意识的革命活动,要“建立质上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不可能的”[5]13。可见,阿格尔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目标,既需要结构性动力,又需要目的性动力,还需要连接二者的危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显然,阿格尔坚信,马克思主义不是决定论的而是辩证的,是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一个方面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方面的连体反应,多方的共同作用才会实现社会主义的变革。

阿格尔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并不必然导致工人阶级的解放意识和解放行为;另一方面,连接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与工人阶级解放的意识、行为之间的危机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所以不是决定论的,恰恰是因为内在矛盾并不是机械地与相应的危机形式联系在一起的”[5]418。在这里,相应的危机形式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形式”,这一形式在新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阿格尔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有计划调控,无产阶级的需求在消费中得到满足,因而缺乏革命意志动力,危机也已转移到消费领域,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失去了现实意义。他批判到:“马克思夸大了资本不能有计划地加以利用的趋势。”[5]489事实是资本主义比马克思想象的更富有弹性,生产领域的危机并没有使其走向崩溃,反而是稳定和繁荣。阿格尔指出,马克思寄希望于生产领域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崩溃的理论在事实面前已经失效。既然他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那么,放弃“经济危机理论”就是阿格尔的必然选择了。放弃“经济危机理论”是不是意味着阿格尔要抛弃马克思主义?当然不是!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可以重新运用于当前的社会制度”[5]490,这是阿格尔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阿格尔坦诚地指出,他虽然放弃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也放弃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和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时俱进地运用它,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具体历史时代的危机分开不仅是可能的,“而且甚至是合乎需要的”[5]490。阿格尔正是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运用于具体的历史实际当中,探讨新的危机模式,力求将危机动力与阶级实践的理论统一起来。阿格尔在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仍然充满活力”[5]430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探讨了其历史局限性,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

可见,阿格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指导,既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之处,又意识到其时代局限性,批判地继承之从而创建了“生态危机理论”。不仅“生态危机理论”的创建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成功运用,就其内容来说也浸润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的光辉。“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完美运用。它是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是过度消费需求到简单消费需求、异化劳动到幸福劳动转变的心理基础和桥梁纽带。王雨辰认为,阿格尔建构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建立在人的需要和生态系统的限制之间的辩证运动基础上[7]。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工人衣食无忧,但是劳动中的人们并不快乐,因为,这种劳动依然是异化的。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劳动是机械化的,人们之间严格的分工使得工作的流程破碎化,在不完整的劳动中每个人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在这样的生产活动中,人们体验不到生产劳动的快乐,只有枯燥的厌烦。幸福只能在劳动之外,幸福快乐和生产劳动是两分的。人们在闲暇旅游、购物享受等消费活动中寻求幸福和快乐,释放自己的人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资产阶级许诺工人为他们提供丰裕的可以消费的物质资料。于是,资本主义工业有了无限扩张的动力,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爆发,生态危机出现。面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危机,资产阶级不得不开始限制工业生产扩张,削减工业生产规模,结果工业产品减少。人们对于永远丰裕的消费资料这一许诺的期望被生态危机无情地粉碎,依靠消费获取幸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们的希望破灭。然而,期望破灭并没有止步于人的悲哀,人总归是高级动物,知道克制自我。尽管一开始人们并不喜欢简朴的生活,也不愿意自觉地接受,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人们不得已地强制遵守。然而,出乎意料的结果是,人们逐渐适应了简朴的生活,并且在分散化的、小规模的完整的劳动流程中体会到了自我创造的乐趣。人们可以通过生产性的活动自由表达,还可以在对社会有用的生产活动中实现自己的基本愿望和人生价值。人们不再把幸福体验寄托在广告控制的无限度的消费上,生产劳动与人的幸福结合在了一起,幸福不再物化,而是与人本身一体化了。“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中包涵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辩证、人的消费需求的辩证、人性的辩证、小规模生产的辩证等。

“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使人们辩证认识自我与自然,凸显了人是高级动物的本质,寻求属于人类的高级幸福,催生新的需求,最终实现生产劳动的分散化、小规模的辩证回归,实现生态社会主义。阿格尔正是以生态问题为主题,用“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将人的需求、非官僚化、分散化、小规模技术等基本概念辩证地、紧密地串织在一起,并将之与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因此,在“生态危机理论”中马克思主义方法依然是其活的灵魂,从这点来说,“生态危机理论”是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的。

三、“生态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生态危机理论”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这一政治目标清晰而有力的表明了“生态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理论,是指导人们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解放全人类的理论。鲜明的政治性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阿格尔认为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价值所在。然而,在阿格尔看来,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却忽视了这一点,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单纯的理论来考究,从而使其失去了政治性。“促使我们探求人的需求概念的原因是我们对上述两种探讨脱离政治结构这一点感到不满足”[5]484。

阿格尔在其代表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系统地评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诸多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它们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修正和补充中来构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却逐渐将理论和实践分割开来,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价值——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解放的政治功能和实践价值。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为本质的东西。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这方面坚守住底线,这就是复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功能,否则,所有理论上的构建都是不成功的。申治安、王平指出,阿格尔看到了当今政治变得无处不在,表现形式变得更为隐蔽,因此,他强调政治变得比以前更为重要[8]。阿格尔正是基于此,确定自己的任务就是“创造新社会主义运动的危机理论”,他的“生态危机理论”就是本着指导社会变革的历史使命而来构建的。阿格尔力求恢复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核心的价值——在当代的政治价值,他称得上是一位坚守的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与时俱进地看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生态与政治结合起来进行探究,构建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欲求彰显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的历史价值。

阿格尔指出,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貌似稳定,实则不然,是一个暗流涌动、难以驾驭、“随时可爆发危机的制度”[5]416。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对激进变革的可能性作通盘的考虑”[5]416。就是在这样的通盘考虑中,阿格尔意欲创立“生态危机理论”来引领激进的社会变革。阿格尔在其代表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不带偏见地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历史资料,还致力于提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意识、新观点,以期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并能够促进人们采取激进行动实现社会变革。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可以说是阿格尔的心血之作,阿格尔对之期望极高,认为,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前途的书”[5]416,欲探究适合于北美情况的社会主义变革的著作。在生态问题成为全球痼疾的时代背景下,在生态危机频发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潮流中,阿格尔用生态思想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试图构建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来引领社会激进变革。

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依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危机理论”来分析人的需求、资本主义生产、商品和消费等问题。只不过是他把考察的重点放到了消费领域,并结合现时代的实际问题,用生态学的眼光来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阿格尔的目的就是与时俱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恢复其实践性,使其获得本质价值——政治功能。阿格尔欲弥补一个半多世纪前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今生态问题缺乏系统论述的缺憾,恢复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的政治功能。

四、“生态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阿格尔一直坚持,“我们将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见解出发”[5]486来创建“生态危机理论”,而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阿格尔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总结为一种方法——辩证法,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的方法,将人的解放理论与社会主义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的方法。科学理论的具体内容或许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最具价值的方面应该是其基本的立场和方法。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不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9]562的教条。“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9]691。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承认理论内容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时代变化了,情况不同了,理论也要关注新的时代问题,方能与时俱进,否则理论就会失去生命力。固步自封必将被时代所淘汰,这是理论发展的规律。所以,马克思主义者最大的工作应该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结合时代的特点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永具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阿格尔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策略上的调整和经济管理上的宏观调控,工人阶级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领域内的革命意志动力难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失效。然而,这并非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得到了克服,危机从此就消失了。相反,阿格尔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60年代之后,貌似稳定的社会背后暗含各种危机“经济的、生态的和社会的危机却大量存在”[5]416。当代世界存在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生态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现实的历史价值。阿格尔明确指出,马克思的辩证法能够适用于20世纪80年代的北美社会,并能成为追求民主的、社会主义变革的激进主义的一种“有效的理论和政治武器”[5]2。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今世界有效的理论和政治武器必须是民主的,并且是能够直面现实中各种危机的。“生态危机理论”正是建立在阿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现代价值的充分肯定上,与时俱进地来构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理论本身必然包含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阿格尔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进行了预测:马克思主义走向生态学!郇庆治认为,这正是阿格尔对于生态马克思主义开创性的贡献[10]。这一开创性论断建立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分析的基础之上,这其实是阿格尔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鲜明立场,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和环境,继续指导人的解放,恢复其政治功能,实现其实践价值。阿格尔坚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因为它秉承了马克思主义从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探究工业生产肆无忌惮扩张的原因,“它并没有忽视阶级结构”[5]420。阿格尔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的预测表现出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其创建的“生态危机理论”也必然蕴含着这样的信念。“生态危机理论”正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入手,对资本主义大规模社会化的技术和等级森严的官僚组织进行批判,对商品和消费进行理性思考,探寻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就是建立分散化的、非官僚的、稳态的生态社会主义。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生态危机理论”并不完善,还存在着有待深入探讨的方面。阿格尔虽然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入手构建该理论,但是在某些时候往往将人性假设作为前提;在全球化的历史大潮中,他却坚持回到小国寡民式的生产单位中去;虽然对自己的理论持乐观态度,但在谈到能否引导工人关注激进的社会主义变革时,又会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正是因为这些缺憾的存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建任务依然艰巨。毫无疑问,阿格尔开启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潮,其后出现了以佩珀、奥康纳、福斯特、格伦德曼、休斯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继续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构建马克思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包庆德.评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4).

[5]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穆艳杰,廖婧.论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在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7]王雨辰.生态辩证法与解放的乌托邦——评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

[8]申治安,王平.阿格尔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多维度批判[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2).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郇庆治.从批判理论到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尔库塞、莱斯和阿格尔的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On the Persistence of Agger’s “Ecological Crisis Theory” to Marxism

SUN Tian-lei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4,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of the Canadian philosopher Agger (Ben Agger) that he comb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s of Western Marxism, on the basis of which he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risis”. This theory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As a result, the theory still belongs to the Marxist camp. The arguments are as following: we can have insight into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of Marxism from the world outlook of Marxism,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ecological crisis theory” is constructed; We can understand the Marxist method of “ecological crisis theory” thoroughly from Ben Agger’s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arxism and his application of dialectics; we can detect the Marxist position of “ecological crisis theory” from its political objectives;we can clarify that Agger has a steadfast belief in Marxism due to his location of the modern value of Marxism and his prediction of Marxism development trend.

theory of ecological crisis;ecological Marxism;Marxist dialectics;Marxist position;Marxist belief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2.003

2015-08-17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5CSZJ24);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规划项目 (MJDXK0201)

D091.5

A

1000-2359(2016)02-0011-06

孙天蕾(1978—),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阿格资本主义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穷小子竞标
阿格戒酒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实习侦探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