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智能化运营核心功能的确定
2016-03-16任姝宇
任姝宇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智能化运营核心功能的确定
任姝宇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不断上升的挑战,相比于外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智能化水平还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因此,确定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智能化运营的核心功能,对于提升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智能化;核心功能
为降低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应对柜面业务进行智能化运营,把业务凭证、业务印章、客户签名、主管审批、客户填单和会计档案电子化作为其核心功能,促进银行柜面业务操作的智能化、电子化和现代化。
一、业务凭证电子化
业务凭证电子化作为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智能化运营的核心功能,其将原来需通过手工打印才能得到的记账凭证,转变成自动生成的电子记账凭证。省去了优化前电子凭证复杂的制作流程,可以减轻柜员繁琐的工作步骤,提高柜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优化后的电子凭证更加规范,凭证自动生成,且速度快,也降低了涂改、偷换凭证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的风险防控水平。
二、业务印章电子化
遵循《电子签名法》,运用数字加密技术,制作“电子业务办讫章”和“电子业务专用章”模板,在办理业务时,自动完成业务电子凭证上对应电子印章的联动加载,实行人章分离、业务同步、强留痕迹、全程监控原则。对通过柜面业务产生的回单类凭证加载电子印章,对于非交易产生的凭证加盖实物印章,实现从实物印章管理到电子印章管理的转变。
三、客户签字电子化
以凭证电子化为基础,商业银行通过使用“电子签字终端”设备,将原来的客户手工签字优化为电子签名,实现了临柜系统、柜员与客户的良好交互,促进银行柜面业务智能化发展。
四、业务审批电子化
商业银行为实现柜面业务审批的智能化,需要逐步分解审批流程,将原来对柜面业务的手工审批转化为对业务的电子化审批,将运营主管的手工签字审批转变为指纹电子审批,这样不仅降低了柜面业务面对的风险,而且避免出现事前预签或者冒名代签的违规操作。
五、客户填单电子化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通过银行的自助设备引导客户填写单据,客户填单结束后,直接将所填信息推送到办理业务柜员处,实现了由手工填写单据到电子填单的转变,缩短了业务办理流程,提高柜员工作效率。
六、会计档案电子化
在实施前几项电子化后,纸质凭证大量减少,为更好地对电子凭证进行管理,应针对性地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电子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便于对电子凭证的检索、使用,不仅是档案管理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数据统计能力,为日后管理决策、客户营销、开发新产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1]盖斐. A银行山东分行国际结算电子化产品创新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 2015.
[2]王晓光. 基层银行电子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5X):301-301.
[3]莫曙红. 浅谈银行电子化业务内部审计的难点与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9):248-248.
[4]谢秀维. 小议我国银行电子化的成效与制约因素分析[J]. 时代金融旬刊, 2012(6):139-139.
[5]马怡. 银行电子化业务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简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2(16):172-172.
[6]梁波, 董沙莎. 创新金融自助服务 提升ATM管理水平[J]. 中国金融电脑, 2011(8):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