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理解中否定意义的心理机制
2016-03-16李莹
李 莹
(郑州大学 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1)
论语言理解中否定意义的心理机制
李 莹
(郑州大学 教育系,河南 郑州 450001)
否定是任何一种语言中都不可缺少的成分,其不仅仅在传统语言学研究中已有探究,更在当今认知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备受重视。当前研究从两代认知科学的角度归纳了否定意义理解的经典理论,总结了实证研究中典型的否定意义研究范式,对国内外有关否定意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否定意义研究中尚存问题,以及否定研究所具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试图加强对否定研究的重视,促使更多的学者对否定的心理加工机制进行研究。
否定;心理机制;命题表征理论;情境模型理论;研究范式
否定,是用来否认一个事实或命题的成立、存在或真实性的,通常也指否认事物、性质、动作、关系、状态等概念的存在。作为非常重要且经常被使用的语言单位,否定不仅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不可或缺,社会认知现象中否定也有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态度的转变、刻板印象的控制和对人的认知等。同时,也有众多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究语言理解过程中否定加工的心理机制。从心理机制角度考察语言理解中的否定意义,能够使得说话者可以明确表述出一个具体属性不在当前事件状态中,甚至有时候传达“不是”什么的信息往往比传达“是”什么的信息更有用。
一、语言理解中否定意义心理机制的理论探讨
(一)第一代认知科学框架下对否定意义心理机制的理论认识
第一代认知科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客观主义认为世界由物质和理念两个相互对立的部分组成,语言中的词语、概念、命题与客观事物的特性相对应,因此语言可以直接准确地表达客观现实。并且,语义、句法等与身体经验无关,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1]。在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框架下,否定常用转换生成理论、语用假设、命题表征等理论解释。这些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否定意义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否定的整体效应(global effects of negation)和否定的局部效应(local effects of negation)。否定的整体效应是指否定对理解或核证整个否定句的影响,否定的局部效应则是指否定对理解否定句中局部信息的影响。无论是整体效应还是局部效应,传统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大都认为否定词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符号,并作为一个层级的命题操作(negative operator)被明确外显地表征。
1.语用假设
Wason提出的语用假设(Pragmatic Hypothesis)主要来解释否定句为何比相应肯定句加工更困难这一现象[2]。该假设认为日常生活中否定句的使用是有情境限制的,一般只出现在两种新情况下:一是对话中被否定的命题被会话的另一方先明确地提出来(甲:“我听说你参加了演讲比赛”,乙:“不是的”);二是能从语篇的上下文中推论出来,如 “我的火车今天没晚点”,根据语境可以推理火车经常晚点。因此,大多数研究之所以出现否定加工困难是因为否定句往往单独呈现给被试,缺乏相应的语境条件。语境能够使否定在语用上合法化,因而被试在没有语境的条件下就要推理出合理的语境。但是在更多情况下,即使在语用恰当的语境下否定句仍然比相应的肯定句更难加工,这使得语用假设难以完全的解释否定效应。
2.生成转换理论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理论将语言从结构上分成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和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根据生成转换理论,否定句因其表层结构与其对应的肯定句相比多出否定词,因而在深层结构上多出了一步语法的转换。如:“不是偶数”和“是奇数”这两个表述中,否定句在表层结构上多出了一个“不”,其深层结构上就多出一个由“偶数”向“非偶数”的转换过程。然而另有研究者认为,实验中否定句多出的音节造成的阅读时间延长最多只能解释肯定句和否定句加工差异的一小部分。因为加工多余音节所需的时间一般在25到90毫秒间,而否定效应则往往是几百毫秒。一些实验采用句图判断任务并发现即使句子结束3秒钟之后才呈现图片,否定句仍比肯定句更难判断[3]。此外,生成转换理论很难解释“我本该及格的”此类内隐的否定问题。“本该”并不是一个显性的否定词,但它在句子中却起着否定的作用。生成转换理论认为在表层结构上多出否定词才能在深层结构上进行转化,因此无法很好的解释非显性否定词的加工。
3.命题表征理论
命题表征理论于1978年由Kintsch和VanDijk提出,该理论认为认知的构成材料是命题,并由命题形成命题网络,不同的操作或者增加操作次数都会推动网络的更新。由于命题网络的解释力强,容量无限,这一理论在很长时间内占据着知识表征与语言理解的解释优势。Strack和Deutsch 指出,否定句的否定词比肯定句多出一个命题,也就多出一个加工过程,因此更难理解。例如:“苏珊穿了一件裙子”与“苏珊没有穿裙子”。否定句比相应的肯定句多了一个层级的命题,也就是否定操作器“没有”,因此“苏珊没有穿裙子”这一否定句的理解需要首先加工“苏珊穿了一件裙子”,再加工否定操作器“没有”,从而实现否定句的语义通达。虽然命题表征理论能够解释大量否定效应,但在否定意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命题表征说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首先,没有直接的经验性证据证明命题符号的存在;其次,一些研究在运用图片和单词加工任务验证概念符号的命题性时发现概念符号也具有知觉特性而非完全的抽象逻辑符号;此外,近期的脑成像研究发现有关概念语义归类的加工脑区与大脑的感觉运动区有一定重叠,从而说明语义加工不仅仅基于命题,也有可能存在基于知觉形式的符号解码。
总体来看,第一代认知科学框架下的否定语义加工理论普遍认为否定是一个特殊的抽象逻辑符号,能够被外显地编码。但否定本身的心理实质却是未知的,同时在否定加工的实证研究中也发现否定意义的理解具有很多知觉特性。近些年,随着认知科学观念与研究范式的转变,以心智、身体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为思维核心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应运而生,对语言理解中否定意义的加工也有了重新认识。
(二)第二代认知科学框架下对否定意义心理机制的理论认识
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体验哲学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解决身心二元对立问题而提出的。体验哲学的提出者Lakoff认为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理是基于身体经验而形成的,是身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体验哲学的基本内容是:(1)心智本来就是基于身体的;(2)思维大都是无意识的;(3)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性的[4]。以Lakoff的体验哲学为基础,知觉符号系统、情境模型理论等均对语言加工以及否定意义加工提出了各自看法并通过不同的实证研究予以佐证。
1.知觉符号系统
20世纪末Barsalou提出的知觉符号系统(Perceptual Symbols System)强调认知、思维和语言根植于感觉运动系统,而认知的构成材料是知觉符号。个体通过选择性地注意外界刺激,并将其引起的知觉状态抽取出来储存于长时记忆中,从而在以后的认知加工中将已储存的知觉记忆提取加工。知觉符号就是对知觉过程中所产生的神经元兴奋的记录,它与其外界指代物存在着类比关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5]。根据知觉符号理论,句子理解是基于感知觉系统的体验。具体来说,被试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会建构相关情境的知觉仿真,符合知觉仿真的实体比不符合的实体更易加工。因此,否定意义的加工就是首先在心理模拟中进行表征被否定的情境,然后再给予否定,从而通达语言表述中的真实情境。
2.情境模型理论
Kintsch等人对传统的命题表征理论进行修改,提出了情境模型理论(Situational Model Theory)。这一理论将表征扩展为三个层次,即表层编码(surface code)、语篇命题库(textbase)和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表层编码表征的是语篇中句子的字词与句法;语篇命题库包含保持精确语篇意义的一系列命题;而情境模型表征的是语篇的整体内容或微观世界[6]。情境模型理论认为,读者理解文章会根据自身经验对所描述事件状态进行心理模拟,从而建立起文章的心理模型。根据情境模型理论,否定不再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符号,而是经验模拟的结果。设想一个孩子学习否定的经验过程。例如,小明习惯去罐子里拿糖,从而在头脑中表征“罐子里放着糖”的情境。当妈妈说“罐子没有糖”时,小明并不明白,仍去罐子里拿糖,结果什么也没拿到。这时他才学会了否定的含义即对期望的背离。也就是说,否定的过程是先模拟“罐子里放着糖”即事件的被否定状态,再模拟“罐子里没有糖”即事件的实际状态。因此,否定是从事件的被否定状态向实际状态模拟的心理转移过程,否定意义是内隐地被表征的。
情境模型理论可以解释否定对真值影响的实验结果。例如,对于“星号不在加号上面”的表述,读者实际上建构起一个上为“加号”下为“星号”的空间心理情境,并且将心理情境模型与所看到的图片进行比较。这一理论还可以解释一些实验中的否定局部效应。例如:Almost every weekend Mary bakes some bread but no cookies for the children.读者对于否定辖域中的探测词(cookies)的反应时长于否定辖域之外的探测词(bread)。根据情境模型理论,“bread”包含在理解者所建构起的情境模型中而“cookies”则没有,因此“cookies”的再认反应时长于“bread”。
3.否定意义加工的两阶段模拟假说
在情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Kaup和Zwaan提出否定意义加工的两阶段模拟假说(Two-step Simulation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否定信息的加工需要两个阶段:首先在头脑中表征被否定的状态,建立期望情境的心理模型;接下来是建立真实情境的心理模型。例如,“门不是开着的”,读者头脑中首先表征“门是开着的”,第二步才是表征“门是关着的”[7]。但在研究逐渐加深的过程中,Kaup逐渐放弃了早期的两阶段模拟假说。其认为两阶段模拟更多时候只适用于独立呈现的否定句理解过程,即严格的实验控制情境中。然而实际经验是大多数否定意义均存在于相应的语境中,被否定状态往往会先于否定句出现,即已在先前语境中被明确提出或可根据语境推理。因此在读到否定句时理解者就没有必要通过两阶段完成,而是直接模拟事件的实际状态。除了Kaup等人的研究发现,近年来一些采用抽象否定材料的实验研究也出现了两阶段模拟假说无法解释的结果。首先,否定句中的被否定情境在句子加工初期是否被激活;倘使被激活,句子描述的真实情境在哪一加工阶段才得以通达。其次,否定句加工后期被否定状态是否得到完全抑制而不表征在读者头脑当中。第三,否定意义所出现的语言材料性质有所不同时是否会对否定意义的加工也有差异。
4.否定意义加工的抑制/保存假说
Giora等人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否定意义的抑制/保存假说。该理论认为,在否定加工的后期阶段对被否定概念表征的抑制并不是必须的,而是由话语因素决定的。该假说能够很好的解释抽象意义的否定句或者隐喻意义的否定句的加工过程,否定意义加工的后期被否定状态并没有被完全抑制 。陈广耀等人(2014)发现状态不确定否定句加工中首先表征事件的否定状态,经过一个搜索过程后表征的最终状态为备选项目的否定状态加否定标记“Not X”[8]。
5.有关否定意义加工的其他理论模型
也有研究者并不完全认可抑制/保存假说,而是提出各自独有的加工模型,如否定意义理解的融合模型、图式加标签模型以及整合模型等。融合模型认为,读者加工否定句时会将否定标签融合到否定信息中,如“房门不是打开的”, 否定标签“不是”与“打开的”融合在一起等同于表征肯定句“房门是关闭的”。图式加标签模型认为否定句包含两个成分即中心概念(类似于两阶段模拟假说中的被否定状态)和否定标签。否定意义理解就是中心概念被作为一个认知单元来加工,然后再标记上否定标签,否定标签和中心概念会在加工过程中的某一时间点发生分离,头脑中对中心概念的加工可以激活与中心概念一致却与否定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连结,最终形成否定意义的理解。整合模型认为否定意义理解时会自发的整合否定信息,通过将中心概念和否定标签进行整合从而将否定转换为对应的肯定意义。但是,该模型存在一个前提即否定形式必须具有相对应的肯定形式。
(三)否定意义心理加工理论之争的关键
否定意义加工的大多理论解释焦点都是围绕肯定句和否定句之间的加工差异,并据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第一代认知科学研究观点下,命题表征理论是解释否定意义加工的主流理论,直至今日命题表征理论在解释否定加工的某些方面仍具有一定优势。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发展,情境模型理论从传统命题表征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出发,认为否定其本身并不以一个抽象的符号独立存在,而是读者对所读内容建构心理情境模型中的一个部分。进一步分析当下有关否定意义的主导理论,其中Kaup等人提出的两阶段模拟假说与人们的常识经验最为符合,也相应得到了许多实验研究的支持。而与两阶段模拟假说先对立的抑制/保存假说则认为研究否定意义心理机制更重要的应当明确句子描述的真实情境在哪一加工阶段才得以通达,以及被否定状态在加工后期是否仍然在读者头脑的表征当中。该假说也得到来自语料库以及真实否定情境研究的证据支持。
然而,两代认知科学研究框架下对于语言理解中否定意义的不同看法以及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不同理论观点的争论之源,除了各个理论的出发角度各有不同,所基于的认知语言研究背景不尽相同,不同理论用以佐证其理论合理性的实验研究方法与范式也有本质区别,从而使得不同实证研究在考察语言理解中否定意义通达时会得到并不一致甚至完全相悖的实验结果。因此,除了总结分析不同的理论模型,从实验研究范式角度出发了解如何通过严格巧妙的实验范式实现否定意义的理解以及不同实验范式之间的差异,也是明确否定意义加工心理机制的重要方面。
二、语言理解中否定意义心理机制的研究范式
无论是早期更偏重传统语言学的否定意义研究还是近些年借助计算机技术乃至脑成像技术考察否定意义的研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均是否定的整体效应和局部效应,也就是否定对读者加工整个句子意义通达的影响或否定对其辖域(否定的局部作用范围)内信息的影响。并且,在探讨否定效应的研究中逐渐发展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如句子核证范式、探测-再认范式、词汇判断范式等,这些研究范式在当前有关否定意义的各个实验研究中得到普遍沿用,而不同的实验范式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1.句子核证范式
句子核证范式指的是实验中的句子材料是含有或不含有否定词的句子,并通过提供句子的背景信息要求被试判断两者是否一致,或是依次呈现句子和图片要求被试判断句子与图片是否匹配。这一范式多用于研究否定意义的整体效应。
Kaup等人(2006)的实验采用句子-图片核证范式考察了否定句与真实性之间的关系[7]。根据句子描述情境与所呈现图片的匹配关系,分为肯定真命题、肯定假命题、否定假命题、否定真命题。实验结果发现,对于肯定句来说,真命题加工快于假命题;而对于否定句来说,假命题的判断则快于真命题,即出现否定和真值的交互作用。
2.探测-再认范式
探测-再认范式要求被试首先阅读含有否定词的句子,然后呈现原句中出现过的某词作为探测词,要求被试对探测词进行再认或命名。探测-再认范式多用于研究否定的局部效应。
MacDonald和Just(1989)使用探测-再认或单词-命名任务对被否定信息的意义通达进行了考察。实验中被试先阅读句子如“几乎每个星期迈瑞都给孩子们烤一些面包而不是饼干”,然后呈现探测词(“饼干”/“面包”)。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对非否定探测词(“面包”)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对被否定词(“饼干”)的反应时,表明否定词“不是”降低了读者对被否定名词的语义通达。研究者认为由于理解者所创建的命题表征中存在否定操作而降低了信息的通达性[9]。Kaup(2003)也使用探测-再认范式探讨了否定的局部效应与表征问题[10]。实验中使用记叙文作为实验材料,每个故事中倒数第二句含有一个颜色词作为探测词。探测词或明显在否定作用范围内如“山姆希望劳拉没有穿她的粉红裙子”和“山姆为劳拉没有穿她的粉红裙子而松了口气”;或不在否定作用范围内如“山姆为劳拉穿了她的粉红裙子松了口气”和“山姆希望劳拉穿着她的粉红裙子”。当被试读完倒数第二句后进行探测-再认任务,实验结果发现否定词会减弱读者对否定作用范围内语义信息的通达。
3.词汇判断范式
词汇判断范式是指先给被试呈现句子,然后再呈现与句子相关或不相关的词汇,要求被试进行词汇判断。该范式一直被广泛地用于语言理解的启动研究中,而在否定意义研究中主要通过启动词对相关词汇的通达性考察否定的局部效应。Giora(2004)的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肯定句和否定句,然后要求被试对目标词进行词汇判断。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阅读完肯定句和否定句后对目标词的判断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并没有出现否定效应。Hasson和Glucksberg将Giora的实验材料改为比喻句,首先呈现给被试比喻句如“我的律师是/不是一只鲨鱼”,随后让被试在不同SOA下进行词汇判断。判断词或是肯定相关词(“恶毒的”)或是否定相关词(“绅士的”)[11]。结果发现短SOA下被试对肯定相关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控制条件,而长SOA下否定句与控制条件的反应时无差异。研究者认为结果说明了读者对否定信息的通达是一个随时间进程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
综上所述,三种研究范式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句子核实范式通常包括句子和图片,多用来研究否定的整体效应,并常用于验证情境模型理论对于否定意义心理机制的解释。探测再认范式和词汇判断范式通常包括句子和探测词或目标词,多用来研究否定的局部效应。其中词汇判断范式由于涉及启动效应,还能反映否定意义理解中的无意识加工过程。
4.其他研究范式
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采用更为精密的研究技术与不同的研究范式对否定意义加工进行探讨。Orenes等人2014年利用眼动仪结合视觉-情景范式对确定状态和不确定状态的否定句进行了研究[12]。实验中首先通过语音呈现确定或不确定的背景信息如“The figure could be red or green/ red or green or blue or yellow”。之后在屏幕呈现相应的图片,同时语音呈现肯定句或否定句如“The figure was/was not red”。通过比较被试对图片中备择选项和被否定选项的注视概率检验状态确定或不确定否定句的加工。实验结果发现对于状态确定的否定句,早期加工阶段被试更多注视被否定选项,而加工后期被试对备择选项的注视明显增多。对于状态不确定的否定句,整个加工过程中被试始终对被否定选项有更多注视。研究表明理解否定意义时并不是必须通过两阶段加工完成。
陈广耀(2014)同样采用眼动仪结合视觉-情景范式探讨状态不确定独立否定句的动态表征过程。实验先呈现否定句(如“裙子不是蓝色的”),接着呈现与被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或与否定描述中备择选项一致的图片,或含有否定标签的与被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或无关图片。实验结果发现,早期加工阶段被试对与被否定状态一致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晚期加工阶段则对与被否定状态一致但含有否定标签的的图片注视概率更高。研究者认为当被试加工否定句时首先会激活事件的被否定状态, 然后向外进行激活扩散与搜索。当可以获得事件的确定状态时接受其为最终状态;当无法获得确定结果时会将“含有否定标签的事件被否定状态 (NOT X)”作为否定意义理解的最终状态[8]。
5.否定意义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通过总结分析否定意义心理机制的各类实证研究及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研究中采用的实验材料以及研究范式的偏差是影响否定意义研究能否得到一致结论的重要因素。
首先,不同否定意义研究中选取的否定材料虽大都为简单的否定表述,但这些否定句的性质仍有明显区别。根据否定句所描述的物体状态词属性可以将不同实验中采用的否定句分为连续型状态否定句与类别型状态否定句。对于连续型状态否定句如“马路不是宽的”不仅表示“马路是窄的”,还表示马路是从宽到窄的一个连续过渡。对于类别型状态否定句,又可以根据能否推断出事件的实际状态分为状态确定和状态不确定否定句。状态确定否定句如“房门不是打开的”即表示“房门是关闭的”;状态不确定否定句如“裙子不是蓝色的”则表示裙子是除了蓝色以外各种可能的颜色。因此,当研究中采用的否定材料性质不同时否定加工的心理机制所符合的理论也不一致。
其次,以往否定句加工研究所采用的研究范式也有差异,不同的实验范式均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从而所能够佐证的理论假说也不尽相同。而更多研究并没有严格控制实验中的实验范式与材料,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也不限定在实验情境所探讨的问题之内,从而导致了研究结论的大相径庭。而今伴随脑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脑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脑光学成像技术等)与行为生理探测技术(如眼动仪、行为观察系统、多导生理仪等)能够很大程度上推进否定意义的研究进展,从而对否定意义的心理机制形成更加一致合理的理论认识。
三、在汉语背景下研究否定心理机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汉语语言背景下研究否定意义的心理机制,了解否定的心理学内涵,不仅具有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意义,与国际上否定认知语言学研究相接轨,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一些社会现象,从而学会如何更优的控制环境,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首先,国际上对于否定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已日渐成熟,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否定意义加工的心理机制,而这些研究成果更多来自英语、德语等拼音文字的研究。在语言学中现代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和德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支。例如,德语中否定意义的表达非常丰富,既可通过词汇手段也可通过语法结构来体现,这与汉语中否定表达主要借助于否定副词是不同的。由此可见,英德两种语言与汉语的否定加工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进一步对汉语否定意义心理机制进行探讨,就汉语的否定意义特点展开独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有利于推进否定意义的跨文化研究,充实认知语言学领域对否定的认识。
其次,社会判断中人们往往会受到“不是真的”此类信息的影响。例如“小明不是小偷”,表面上为小明的声誉澄清,但听者仍会将小明与小偷这一恶劣形象联系起来。与此类似,当要求人们不去想某个概念或某一事件时,这一概念或事件仍会在头脑中反复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否定词具有强烈的情绪特点,更容易引起读者或听者的注意,加深人们的记忆;另一方面,情境模型理论认为否定情境中被否定状态也会被激活并在人们头脑中表征。了解否定表述的这一特点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恰当准确的使用否定表述和否定性思维。
此外,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不准确的使用否定表述进行行为指导或控制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对低龄儿童说“别跑”时儿童往往跑得更快。成人一般认为儿童不听话,而实际上更可能是因为孩子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从被否定状态向实际状态转换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因此不是不听而是听不懂。根据两阶段模拟假说,人们在弄明白什么行为不能做时需要首先在头脑中模拟行为的被否定状态。由于儿童的心理模拟能力远不及成人,于是他们经常就将行为的被否定状态付诸了行动。因此,对于低龄儿童通常建议不要告诉儿童不希望他或她做什么,而是直接用肯定表述告知希望其做的行为会更加有效。可见,将语言理解中否定意义的心理加工研究结果与理论扩展到教育教学方面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效果。
[1]王寅.认知语言学与两代认知科学[J].外语学刊,2002(1).
[2]Wason,P.C.Responses to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binary statements[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61(52).
[3]Schmalhofer,F.& Perfetti,C.A.Higher language processes in the brain[J].Journal of Erlbaum,2007(1).
[4]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12).
[5]Barsalou,L. W.Perceptual Symbol System[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22).
[6]高志华.否定的心理学内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
[7]Kaup,B.,Ludtke,J.& Zwaan,R. A.Processing negated sentences with contradictory predicates:Is a door that is not open mentally closed?[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6(38).
[8]陈广耀,张维,陈庆,赵雪汝,何先友.类别型状态不确定独立否定句的加工机制:来自眼动实验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4(46).
[9]Macdonald,M. C. & Just,M. A.Changes in activation levels with neg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1989(15).
[10]Kaup,B.& Zwaan,R. A.Effects of negation and situational presence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text inform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2003(3).
[11]Hasson,U.& Glucksberg,S.Does understanding negation entail affirmation?——An examination of negated metapho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6(38).
[12]Orenes,I.,Beltrán,D.& Santamaría,C.How negation is understood:Evidence from the visual world paradigm[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14(74).
[责任编辑 海 林]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5.029
2015-10-10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19001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CYY023)
H030
A
1000-2359(2016)05-0166-06
李莹(1981-),女,河南郑州人,博士,郑州大学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