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新探索

2016-03-16张晨寒李玲玉

关键词:志愿者养老银行

张晨寒,李玲玉

(河南师范大学 社会事业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新探索

张晨寒,李玲玉

(河南师范大学 社会事业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则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探索。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的运行可充分调动社区潜在养老资源,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但目前政府支持力度较小,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网络信息系统不完善,服务兑换制度不健全,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难以大规模推广,为此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法制化运行,建全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开展服务技能培训,推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的发展。

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服务;服务模式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背景下的新尝试。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2.22亿,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为1.44亿,占总人口10.5%。而且,未来老年人口比重还会不断上升,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预测,到2030年,老年人口规模将比2015年翻一番。在养老资源需求日益加大的同时,“421家庭”结构与“空巢老人”不断增多,我国目前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可以将照料老年人的部分服务由家庭转移到社会,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社区资源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运行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又满足了现代老人的养老需求。但由于我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发展推广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优势及困境,探讨在我国推广完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的对策。

一、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的兴起

美国法学教授埃德加·卡恩1980年基于“相互信任,互助友爱”的理念提出时间银行的概念,1990年美国建立第一家时间银行,之后在欧美广泛传播,成为一种新型的社区互助模式。20世纪末,时间银行传入我国。在国内,时间银行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服务宗旨,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主,打破了志愿者单方面付出的传统互助养老服务模式,转为双方互换,让时间产生价值。时间银行被穆光宗教授定义为志愿者将服务时间通过时间银行记录下来,当需要他人帮助时,由时间银行其他志愿者为其无偿服务[1]。王泽淮教授对时间银行进行广义、狭义之分,主要区别在于志愿者年龄层次的不同。广义的时间银行是指各个年龄阶段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而狭义的时间银行则专指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2]。根据之前学者的定义,本文所提出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是指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低龄老人为志愿者主体,通过低龄老人以及社区其他年龄段志愿者,以时间为计量单位,为社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并为自己今后养老储备资源的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非盈利性的社区互助养老机构,一般由社区主办,通过个人、企业、基金会、政府机构等捐款与合作筹集资金,参照公司化运作方式,实行行长负责制,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志愿者招募中心。社区志愿者以为社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以及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换取自己未来的养老资源。服务以时间为计量单位,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或时间储蓄卡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长与类别。其运行方式较为简单,志愿者只需到时间银行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填写养老服务时间与内容,并领取时间储蓄卡。待自己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后,由服务双方在时间储蓄卡上记录服务内容与时间,并签字确认。当自己年老需要他人帮助时,向时间银行提出申请,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志愿者为其提供养老服务,并在储蓄卡上消除所支取时间。

1998年成立的上海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晋阳居委会时间银行是我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第一次实践尝试,之后在国内大城市的社区有一些试点。据所查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国内共有时间银行六七十家,主要集中于广州、上海、南京、北京、长沙等发达省市社区。如2005年8月18日成立的南京建邺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为社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多病以及白天无人照料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两年时间几乎涵盖社区90%以上老年居民,并在辖区内开通7家分行,实现了通存通兑[3]。2009年由市社保局引导创立的广州越秀区时间银行,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养老机构、社会团体等共同建立养老服务体系[4]。2011年湖南长沙县星沙街道望仙桥社区由妇联组织主导创办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根据妇女志愿者年龄、专长、时间、素质等因素分为关爱老人、邻里使者、法律援助、百灵天使等10支专业服务小队。2014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与幸福9号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引入O2O互助公益模式,把互联网成功运用到养老服务中来。

随着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实践,学者们也开始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北京大学穆光宗教授1999年最早对我国时间银行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时间银行实质是人们在“自我养老”模式上的一种新型代际互助制度创新,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有效尝试[1]。此后,一些学者通过梳理国内外时间银行的实践情况,认为我国时间银行发展规模小,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应加强政府监管,培养自我造血功能[5]。还有一些学者从公众认知与参与、信息管理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作了研究。但整体来看,该领域的研究仍然不多。随着我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探索各种养老服务模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在目前诸多的养老服务模式中具有较多优势,对其进一步研究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的优势

通过对我国已实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城市和社区进行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可以看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实践探索,它整合了社区中零散的、闲置的人力资源,调动了社区老年人“自我养老”的积极性,可有效缓解我国养老资源不足的压力。同时,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引入有偿激励机制,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付出与回报的统一[6],有利于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助于和谐社区建设。

(一)有利于社区低龄老人人力资本的开发

在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快节奏的经济运行往往使大龄劳动者被劳动力市场淘汰。大龄劳动者被社会忽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经济效率,但对于劳动力资源来说是极大的浪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每年按照我国法定年龄退休的大量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低龄老人仍有继续工作的潜力。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自评身体健康老人的比重高达83.15%[7],大量老年人仍具有继续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他们曾经过长期的职业训练,工作经验丰富,很愿意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劳动力市场上很难适应,被迫退出。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为退休的低龄老人提供一个继续为社会服务的平台,使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得以实现。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时间上的弹性安排,符合退休低龄老人的情况,使其能够根据自身身体和家庭条件利用空闲时间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空间上的区域性,为社区低龄老人参与社会志愿活动提供了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的便利条件。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多数服务内容是退休低龄老人能力所及,或经过培训能够胜任的。养老服务银行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养老工作,可以排遣退休后的失落感和孤独感,获得精神上的充实感和幸福感,增强了对老年生活的信心。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为低龄老年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便利平台,使他们为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作出贡献,从社会负担转变为社会财富,有效地开发了老年人力资源。

(二)有利于互助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传统的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主要是年轻人帮助老年人[8],这种无偿的养老服务模式对志愿者的道德品质、思想素质等要求过高,人们自愿参与的积极性受限,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引入有偿激励机制,利用时间货币这一无形资产使志愿者对自己劳动的延期收益形成可靠的心理预期[9],克服了传统互助养老模式的弊端,调动了老年人的服务积极性,更具可行性。此外,由于家庭小型化、代际分离现象日益严重,以及工资水平,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低龄老人对自己未来的养老保障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有偿激励机制,使低龄老人能够未雨绸缪,通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储存时间,为自己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储备养老资本,相当于为自己“买”了另一份“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未知的养老风险。同时,在存储时间货币过程中的良性竞争以及荣誉感,使志愿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对其长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活动具有持久的激励作用。

所以,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有偿性,克服了传统互助养老模式的弊端,对志愿者工作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使退休老人通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活动为自己未知的养老生活储存时间,有效地激励了老年志愿者从事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有利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我国是一个熟人社会,邻里互助也是我国几千年留下的优良传统,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加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日益扩大,邻里之间也日渐疏远,甚至出现了“邻里相见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等现象。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倡要在我国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社会氛围,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创建理念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理念相一致。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社区搭建一个有偿的养老互助平台,社区居民参与其中,收获邻里间的信任与友谊,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打破现代人际关系的冷漠格局,消减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阂,使整个社区成为一个邻里互助、互惠互利的和谐社区[6]。首先,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能够吸引社区内的中青年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有效缓解学习、工作压力,增进与社区老人的互助沟通,而且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尊老爱老的优良品德,发扬我国传统孝道文化,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感,使年轻人更加努力地投入建设和谐社区中来。其次,对于低龄老年志愿者来说,通过为高龄、空巢老人服务,不仅排解了退休后的孤独和无聊感,实现人生价值,而且为自己储备了养老资本,增加了社区归属感,有利于和谐社区建设。

三、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的发展困境

在一些发达国家,时间银行运行模式已较为成熟,有全国性的“总行”、专业化的服务团队、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及发达的网络信息系统等。而在我国,由于运行时间短、政府支持力度小、网络信息技术落后以及时间银行自身制度的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的长效发展。

(一)缺乏法律保障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有偿性决定了必须由国家为其提供相关政策、法律保障。但从实践来看,我国立法机关尚未制定正式法律法规来规范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运行。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只有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相应的法律,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才能使其运行有法可依。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一般都是由社区居委会负责运营,而居委会作为一个群众自治组织,无法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来约束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各参与主体,一旦核心人物离职,该银行就可能难于持续。如1998年上海晋阳时间银行,作为我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首次探索,时隔多年之后,不仅未能有效推广,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社区居民搬迁,居委会人员更换,最终在居委会核心人物离职后,就无法运行下去了[10]。另外,这种小规模民间组织推动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发展后劲不足,各地运行机制、衡量标准等千差万别,出现了服务质量不高、组织管理稳定性差、运行效率低下、社会信用不高等问题。从多地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实践看,由于法律法规缺失,导致各项管理标准混乱,有些甚至停滞。

(二)资金来源不稳定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长效运营,不仅需要政府提供法规政策支持,还需要政府及社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基础设施、工作人员的工资、运行费用、对优秀志愿者的奖励,以及对某些有特殊需求老人的帮助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在国外,社会慈善发展较早,运行机制较为成熟,公众对时间银行的捐赠,非政府公益组织的资金支持,以及政府采取的政策优惠措施等,皆已成为制度化的稳定资金来源,且在资金中占有重大比例。但我国目前这种非政府公益组织运行环境尚不完备,公众捐赠不具可持续性,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资金来源极不确定,加之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很小,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以提供各种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尤其是针对失能老人或需要长期照顾老人的服务,需要服务者具备必要的专业服务技能。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志愿者主要以社区低龄、健康老人为主,一般缺乏老年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大多数志愿者只能提供较为粗浅的服务和帮助,多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项目,如看护、做饭、谈心、清洁、购物、住院陪护等,深层次的服务内容难以实现。特别是针对一些有特殊需求的老人(如瘫痪、痴呆、残疾等),需要有专业服务技能的志愿者为其提供较高技术能力的养老服务,但在目前情况下,一般都达不到其服务质量要求。

(四)网络信息系统不完善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要顺利实施,完善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是必不可少的保障。但从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运作实践来看,大多未建立起现代网络信息管理体系,加上专业管理人员和专项运营资金的缺乏,致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办公条件较为简陋,信息存储方式相对落后。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一般都是发放统一印刷的简制时间存折,手工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所存时间币以及本人所需的服务内容等。当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规模扩大,志愿者数目增加,需要记录和存储的信息更加繁琐和复杂时,这种简单的手工操作方式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和误差,数据更新不及时,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严重影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顺利实施。调研中发现浙江、上海、北京等多地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手工记录信息中都出现过误差。其中,浙江嘉兴志愿者实际储存时间3000小时,而时间银行信息储存记录表上仅有575.5小时。手工记录的高误差和低效率增加了服务时间兑换工作的难度,也影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长期发展。同时,网络信息系统的不完善,不利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未来在更大范围内的通存通兑,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五)服务兑换制度不健全

据所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各地区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上都只简单地记录志愿者的养老服务时间和服务项目,并根据时长计量时间币多少,一般不考虑服务内容的劳动强度及价值,也没有具体标准进行不同服务时长和服务内容的综合评估[11]。虽然埃德加·卡恩提出时间银行概念的初衷是人类从事的所有劳动都是平等的,并无贵贱之分,只用时间来衡量其价值,但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开展时间银行模式的养老服务并不能单单只从它的公益性出发,还要考虑其有偿性。因为对于大部分低龄老年志愿者来说,参与养老服务的动机并非只是自愿地为他人提供服务,而是在为自己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储备资本。不同服务要求的劳动强度和技能水平并不相同,都按同一时间标准进行价值衡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公平。且长此以往,志愿者会选择为老年人提供相对简单的养老服务项目来换取较为复杂的服务劳动,最终致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难以为继。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服务进行科学的计量和兑换,建立合理的服务兑换规则,是保证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持续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

(六)社会认知程度不高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本质上仍属于志愿服务的领域,理应由社会组织来引导推动,进行自下而上的宣传推广。但由于我国历史发展特点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志愿活动的社会氛围较为淡薄,社会志愿组织发展不完善,导致目前只有很少地方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有所了解,更不要说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了。即便是在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地方,很多居民也处于初步认知阶段,缺乏信心,很多人对这一事物的发展理念及优势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甚至从未听说过,加之对新事物的陌生感和排斥感,使得一些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尝试的勇气,尽管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及工作人员极力宣传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并通过亲身实践来号召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但因为宣传范围有限,效果甚微。从所收集的文献来看,国内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运行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型城市社区,如广州、上海、南京等,这些地方社会组织发展较其他地区要好一些,信息更为畅通,宣传力度和范围更大一些,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认知程度还很低。

四、应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发展困境的对策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对于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在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困境,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发展,在更大区域内,更好地推广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模式,从而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养老压力。

(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要长期有效地运行,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国家立法机关应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合法性、储户的责任义务、相关监管部门的权责、职能等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到有法可依,以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邀请法学专家、各级事务部门,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特色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运行细则。

(二)增加资金来源途径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作为非盈利性的社会服务组织,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的大力支持,从而对其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首先,政府应划拨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项目的运行补贴。其次,各地政府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优化资源调配等,来鼓励、吸引第三方社会团体参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具体运行,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不断降低实施成本。同时,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应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获得企业捐赠或资金支持,为其运作筹集稳定资金,从而推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良性发展。

(三)开展服务技能培训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人员及服务项目来确保高质量服务的实现[12],因此,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技能培训是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首先,可以成立专门的志愿者培训机构,定期聘请老年照顾领域的专家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养老服务理论及常规服务项目技能的统一培训,志愿者可根据个人意愿以及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其次,可以和一些社会养老机构以及其他正规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吸引其工作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并现场教导志愿者学习一些专业养老服务技能,逐步提高志愿者专业化服务水平。

(四)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平台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长效发展,离不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首先,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应建立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建立志愿者会员注册、服务需求与供给项目审批、服务信息发布与记录、时间价值衡量与兑换以及服务评价与监督等综合功能一体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数字管理平台。同时,应为每个会员可建立个人储蓄账户,记录自身服务信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克服纸质化时间存折难以保存、手工记录服务信息操作困难等弊端,提高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管理效率。其次,应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向社会各界发布和收集老年服务需求和供给信息,并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以实现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最优结合。再次,应通过网络平台加大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宣传,比如可以和各大高校社团组织、大型企业以及社会其他志愿服务组织等签订协议,建立大学生、企业员工等志愿活动网络平台,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利用业余时间到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为老年人服务。最后,通过更加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本省、市辖区范围内各个社区之间的通存通兑,甚至可以通过建立更高级别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跨地区的通存通兑。

(五)量化时间衡量价值

为了确保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不同服务强度之间的公平性,需要对不同服务时间、服务项目以及相同时间内不同服务类型进行科学价值衡量[13]。具体标准的制定可参照2001年民政部发布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合理厘定时间价值衡量标准、时间货币存兑标准以及积分兑换系数和计算方法。志愿者在完成服务后,由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专业管理人员根据所定标准对其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间进行综合评估,并选用不同的积分累计办法得出志愿者的时间货币和积分,再输入网络管理系统。

(六)加大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宣传

社会参与是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建立的基础,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宣传,推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社区的建立,增加居民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认知,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长效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首先,政府应通过各种官方途径向民众宣讲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理念与方案,让更多的社区和居民了解认识它。在增加认知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更多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其次,社会养老服务领域相关社会组织在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除了资金或者物质上的支持外,应更多地增加宣传,提高公众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认知度。最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自身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各种宣传机会,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各个层次人群参与其中。

[1]穆光宗.建立代际互助体系走出传统养老困境[J].市场与人口分 析,1999(6).

[2]王泽淮.时间银行——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新形式[J].社区,2003(12).

[3]马贵侠.论“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7.

[4]储薇薇,吴飞.基于“时间银行”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互助体系研究[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5]邓志峰.关于我国助老服务“时间银行”建设的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6]许加明.“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思考[J].社会工作,2015(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lcrkpc/.

[8]景军,赵芮.互助养老:来自“爱心时间银行”的启示[J].思想战线,2015(4).

[9]夏辛萍.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J].人民论坛,2012(17).

[10]张梦麒.沪首家“养老爱心储蓄”成了坏账无法支取[N].青年报,2012-05-07.

[11]陈功,杜鹏,陈泣.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1(6).

[12]陈友华,施旖旎.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J].人文杂志,2015(12).

[13]黄少宽.我国“时间储蓄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进展[J].社会保障研究,2014(6).

[责任编辑 张家鹿]

Time Bank:The New Exploration for the Model of Home-based Care Service for the Aged

ZHANG Chen-han,LI Ling-yu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With the coming of China's aging,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in commun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aged care problem. The time bank mode service for the aged is an important exploration, which can fully mobilize potential resources in community and meets the aged service needs and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y. However, this time bank service for the aged cannot achieve large-scale promotion at present. Because the government offers weak support, professional service of the personnel is at low level, the ne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exchange service system are not perfect. We should make the government play the leading role and legally operate, improve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carry out service skills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bank mode service for the aged.

Time bank;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exploration

10.16366/j.cnki.1000-2359.2016.05.013

2016-05-1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SH020)

C913.7

A

1000-2359(2016)05-0080-06

张晨寒(1967—),女,河南济源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猜你喜欢

志愿者养老银行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养生不是养老
我是小小志愿者
养老更无忧了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把时间存入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