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宁土戏文物看富宁土戏
2016-03-16农元毕富宁县归朝镇文化站云南富宁663402
农元毕(富宁县归朝镇文化站,云南 富宁 663402)
从富宁土戏文物看富宁土戏
农元毕
(富宁县归朝镇文化站,云南 富宁 663402)
摘要:在富宁壮族地区众多的土戏班中收藏有大批土戏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富宁土戏的悠久历史,见证了富宁土戏的繁盛和兴衰、坎坷和沧桑,显示出富宁土戏的特色浓郁芬芳,说明了富宁土戏的剧目丰富多样,阐释了富宁土戏与壮族宗教信仰。
关键词:富宁土戏;文物;剧目多样;演出习俗
在富宁县境内的土戏班中,保存和收藏有一批土戏文物。经专家们从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不同视野综合论证,认为这些文物说明了富宁土戏的历史悠久漫长、特色浓郁芬芳、剧目丰富多样和古老而神秘的壮族宗教信仰。
一、富宁土戏的历史悠久漫长
据《云南壮剧史》载:富宁土戏的形成年代,大约在乾隆至道光年间,即清代中叶。[1] 145在富宁土戏文物中,有两件文物可以成为以上观点的佐证。
(一)土司石灯柱
土司石灯柱[2]立于富宁县归朝镇后州土司祠堂门前。据《富宁县志》载:“富州土司肇于元初,盛于明清,败于清末”。“明末,普厅哨酋李天保起反,土官沈明通惧,将州署移驻归朝,在今老街。清乾隆间,迁后州村建衙门,称土富州,隶广南府”。[3]土司石灯柱(亦称土司功德柱)就是土司迁府建衙时所建,土司祠堂也在同期建盖。石灯柱面对土司祠堂一面刻有“乾隆五十五年岁次庚戌仲冬越朔望陆毅旦沈毓栋之志”23字。这是沈氏第25任土司沈毓栋在乾隆三十九年至六十年间被清王朝封为世袭土司并地位稳定后迁府建衙时立的石灯柱。
“在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即公元1796年至1800之交,云南壮剧已经从原来的说唱艺术中解体出来,形成了独立的戏剧形式”①。从那以后至今,凡有文化交流活动或演出活动都在这里交流或演出。2008年7月23日,后州土戏班还在土司祠堂前石灯柱旁演出《壮乡情缘》。
(二)沈土司祠堂硬山顶山墙下碱须弥座
沈土司祠堂是沈氏第25任土司沈毓栋于乾隆年间从老街迁往后州建衙时与土司石灯柱同时建造的。
沈土司祠堂为硬山顶型建筑。在祠堂硬山顶东、西山墙下碱各放置一方须弥座。[4]东面山墙下碱须弥座束腰正中的三面壸门各刻有一幅浅浮雕人物图:正面为“小生吟诗图”;左侧损毁严重,形象模糊;右侧为“武生佩剑图”。西面山墙下碱须弥座束腰正中的三面壸门也是各刻有一幅浅浮雕人物图,与东面山墙下碱须弥座浮雕图相呼应:正面为“须生吟唱图”;左侧为“渔翁垂钓图”;右侧为“书生赶考图”。
细看这几幅浮雕的人物形象,雕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寓意深刻,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且回味无穷,令人遐想。“小生吟诗图”,背手执扇吟诗,在2厘米见方的折扇上竟然微雕“乐琴书以消忧”,寓意勤勉读书。小生逍遥自在,悠闲自乐,不禁会令人联想到土戏《九连杯》的小生李玉堂;“武生佩剑图”的武生头戴将帅盔,左手持剑右手捋须,目光炯炯、威武雄壮、气宇轩昂,是土戏《薛丁山征西》中的薛丁山、《双阳追夫》中的狄青、《侬志高》中的侬志高形象的最好写照;“须生吟唱图”的须生头顶张生巾,长须,左手执折扇,仅2厘米见方的折扇面刻有“坐乌台而攻书”,也是寓意勤勉读书,与“小生吟诗图”相呼应,右手捋长须,须生仰面捋须举扇亮相,生动而夸张。风流倜傥,飘逸浪漫,放荡不拘,仰面张口捋须举扇的吟唱须生令人想起土戏《双贵图》的蓝芳草和《阿三戏公爷》的公爷;“渔翁垂钓图”持杆捋须下蹲的形态恰似土戏表演中的亮相动作,真实而夸张、张扬且豪放;“书生赶考图”执扇握伞侧身回眸的人物形象立刻让我们联想到土戏《柳荫记》中梁山伯赴京赶考的小生形象。以上这些浅浮雕的人物形象、动作、气质恰似土戏表演中剧中人的定场和亮相,戏曲特征浓烈。
按理说,土司衙里的土司祠堂是神圣、庄严、肃穆、威严的建筑和装饰,硬山顶山墙下碱须弥座上的浮雕应是佛像、神像或象征吉祥幸福、福禄寿喜的图案浮雕,但在迁府建衙时却要刻上这些戏曲人物像,只能说明沈氏第25任土司沈毓栋对中原文化和富宁土戏珍爱有加、情有独钟。浮雕上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正好说明了石刻工匠们对生活中土戏人物形象的细致观察和精湛的石刻技艺。正是沈毓栋的爱好和工匠的技艺,把200多年前富宁土戏的表演形态和人物形象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可以说,清乾隆年间建造的土司石灯柱和沈土司祠堂硬山顶山墙下碱须弥座就是云南壮剧“形成于清乾隆至道光之间”的佐证。可见云南壮剧历史的悠久和漫长。
二、富宁土戏的壮族特色浓郁芬芳
富宁土戏是富宁壮族的一种戏曲表演艺术,属于多声腔少数民族剧种——云南壮剧的三个分支之一。
富宁壮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壮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富宁土戏从孕育到形成再到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壮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滋养和影响,正因为如此,富宁土戏的壮族特点才更加浓郁和芬芳。从富宁土戏的剧本、音乐、表演到服装、脸谱等,都绽放出壮民族民间艺术的光彩。
富宁壮族日常生活中的男女服装,过去都是用自己种植的棉花纺织出的土布缝制,多为黑色,绣上民族花纹图案。富宁壮族妇女善于刺绣,壮锦就是壮族最具民族特点的民间手工技艺。在富宁土戏的服装制作上,也充分展示了壮族妇女的聪明智慧,充分发挥了壮族妇女的刺绣技能。在富宁土戏文物中,有两件文物充分展示了壮族妇女在富宁土戏服装制作上的高超技艺,体现了富宁土戏服饰浓郁的壮族特点。
(一)旦角围裙
旦角围裙[2]壮语称为“恨音东波”,“恨音”汉意为围裙,因属旦角穿戴,故名“旦角围裙”,收藏于富宁县归朝镇孟村三合班第七代班主班艳春家。围裙面料为橘红色,裙上绣有大牡丹图、龙头凤尾图、蝴蝶图,左右两片分别有二方连续的小牡丹花图案相对应,用蓝白两色丝线在橘红色面料上绣成,色彩对比鲜艳醒目,是富宁土戏剧目中旦角形象的特殊性服饰,年代久远。
(二)双龙披风
双龙披风[2]壮语称为“卓梅朵依珑”,卓梅汉意为披风,朵依珑汉意为双龙。收藏于富宁县归朝镇后州村土戏班,由专人保管。披风外面料为淡蓝色,衬里为自织的白土布,披风上绣有金龙吐水图案和寿字、铜钱、青蛙和太阳芒纹组成的图案。双龙在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下会产生不同的颜色,金光闪闪,异常耀眼,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双龙披风主要是土戏演出时的华光开台或剧目中的皇帝、大将军、大元帅披上它,就显得高贵华丽,威武雄壮。双龙披风不管是图案寓意还是刺绣工艺都充分展示了壮族刺绣在土戏服饰上突出的壮族特点。
富宁土戏服饰也延续了在服饰上刺绣的制作技艺,从男女服装的装饰图案、配饰,坎肩、护腕、围裙的花纹图案,头饰中的冠、盔、帽、巾等的图案到舞台装饰中的屏风图案、戏帘的花纹图案,舞台底幕两旁的上下马门的花纹图案等等,都会把展示壮族审美追求和壮族民间喜爱的象征吉祥、幸福、美满的花鸟图案绣上去,充分显示了壮族的刺绣风格,突出了富宁土戏浓郁芬芳的壮族特点。
三、富宁土戏的剧目丰富多样
《云南壮剧志》载:云南壮剧的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分别保存和流传在富宁、广南、文山乐西等地的业余戏班中[1]51。这些传统剧目取材广泛:有取材于汉族的历史演义小说,有取材于民间生活小故事,有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英雄人物故事,也有从广戏传来的一些剧目,林林总总,丰富多样。这些剧目都具有云南壮剧的特点、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富宁土戏的戏班中,有不少戏班都排演和收藏有一大批用古壮字抄写的古老剧本,最引人注目的要算保存在富宁县剥隘镇百俄动乐班的一本叫《玉其宫》的手抄古壮字剧本。[4]据专家考证,《玉其宫》抄于清咸丰七年二月,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剧本,距今已159年。“玉其宫”是“尉迟恭”的同音误写。剧本写的是尉迟恭一家三口的故事,是百俄动乐班常演不衰的剧目,很受群众欢迎。类似的手抄剧本在富宁土戏班中还有很多,真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样。
四、富宁土戏与壮族宗教信仰
富宁土戏的演出习俗是在壮族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受其他剧种演出习俗的影响而形成的。“巫术与原始信仰是原始宗教的两种形式。原始信仰是崇拜、敬畏心理的具体表现,往往以献祭的形式祈求神灵的保护。而巫术则是依靠念咒作法等形式,与鬼神对话,并影响和控制它们”[5]。壮族宗教的活动都由布摩(俗称摩公)和咪摩(俗称巫婆、女巫或师娘)主持,在富宁土戏的演出习俗中也主要由摩公主持。
富宁土戏的演出习俗包含了搭台、请神敬神、供戏神牌位、启动锣鼓、大闹台、化妆、穿衣、开台、踩台、出八仙、跳加官、扫台等,这些演出习俗都由戏班的摩公主持。
摩公出于对神灵崇拜和敬畏神灵的心理,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祈求神灵消灾祈福,驱鬼除邪,祝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护佑村寨村民和演员平安吉祥,保佑演出顺利不出事端等等。
在富宁土戏文物中,有几件文物与土戏演出习俗有关:
1. 六益戏神木偶
在富宁县剥隘镇的六益村,保存有一尊戏神木偶,是六益新颖班在排练或演出时专供摩公祭拜的戏神木偶。[4]六益新颖班是演唱〔哎依呀腔调〕的戏班,是剥隘镇创建最早的戏班之一,成立于清代中叶,每年都要和广西的大乐戏班和剥隘镇的标村双彩班、佣村新彩班轮流赶珑端街。六益村排在第四家,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开街。二十六日晚彩排和二十七日开街时,由本村摩公举行迎请戏神的仪式。仪式上摩公首先在供桌或神龛上摆上供品,然后才恭敬地把戏神木偶请上神龛,焚香化纸,喃颂经文,祈请戏神保佑村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老幼平安、演出顺利。请神敬神仪式结束后方可开街和演出。
2. 索乌村减免税赋执照碑
执照碑立于剥隘镇者宁村委会索乌村。[4]2005年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随村迁至新址,立于索乌村老人亭内,该执照碑是沈氏家族第26任土司沈佩与颁布减免索乌寨大堂更鼓、鼓房鼓手、小差三项税赋项目的官方文书。石碑标明是道光三年(1823年)八月初二立,至今已190多年。虽然执照碑内容与富宁土戏没有实质性联系,但由于石碑年代久远,索乌村就把执照碑作为本土神灵让村民世代供奉祭拜,本村的大小祭祀活动都在执照碑前举行。所以索乌同乐班每逢赶珑端街或演出,都要由本村摩公带领小生和小旦在唢呐和锣鼓的伴奏下,在老人亭执照碑前举行祭拜仪式祭拜祖先,以驱鬼逐魔避邪,敬请祖先和戏神护佑全村平安吉祥、保佑演出顺利。仪式结束后,珑端街才能正式开街,演出才能正式开始。
3. 土司石灯柱
由于石灯柱是沈氏第25任土司沈毓栋于乾隆五十五年所立,年代久远,后州村就把石灯柱视为本村祖先和神灵供村民供奉祭拜。每年赶珑端街或演出前都要由本村摩公在石灯柱旁摆放香炉供品焚香化纸,祈请祖先保佑演出顺利、本村平安后才能化妆换戏服,击鼓开演。
在富宁众多的土戏班中,由文物部门调查和论证的土戏文物还有很多,仍有不少土戏文物深藏民间,等待文物部门去调查挖掘和考证。总之,这些土戏文物历经各朝历代存在于民间,历经世事的无常变化,见证了富宁土戏的繁盛和兴衰、坎坷和沧桑。
注释:
① 参见黄懿陆“滇桂黔壮剧布衣戏历史讨论会”内部资料,第135页。
参考文献:
[1] 黎方,何朴清.云南壮剧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 韦加力.简述富宁土戏部分文物[J].文山学院学报,2013 (2):9-12.
[3] 富宁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富宁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532.
[4] 毕永艳.浅述富宁土戏文物[J].文山学院学报,2014 (5):7-10.
[5] 李富强,潘汁.壮学初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85.
(责任编辑 王光斌)
A Study on Funing Local Drama from Culture Relics
NONG Yuanbi
(Culture Station, Guichao of Funing, Funing Yunnan 663402, China)
Abstract:A body of Funing local drama relics in troupes, witness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local drama, show rich features of the local drama, demonstrate various scripts and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drama and religion belief. Local drama relics unearthed and waiting for being unearthed see the uncertainty of all things and unending shift of power and ups and downs of the local drama.
Key words:Funing local drama; culture relics; long history; rich styles; various scripts; performance custom
作者简介:农元毕,男,壮族,云南富宁人,富宁县归朝镇文化站群众文化馆员,主要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6 - 03 - 09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9200(2016)02 - 0046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