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6-03-16夏爱萍
夏爱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微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夏爱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微文化的兴起给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带来了很大影响,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实现教育意图。充分运用微文化载体优势,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教育成效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微文化特征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表现,对微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思考。
微文化;契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微支付、微公益、微分享等一系列带“微”平台,把我们拉进了一个微时代,微文化也随之兴起。受微文化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也变得更多元、更活跃。因此,在微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多元碎片的微文化在大学生中引发了各类微思潮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主流社会思潮的传播、强势意识形态的灌输,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或被动地形成教育者所认同的价值观。但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微文化改变了以往思政教育的逻辑,通过微博、微信、微交往、微分享、微公益等各类“微”平台,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广泛,得到的信息内容也更多元,大学生们在各种碎片式的微内容中,根据个人需求拼贴出令他愉悦的价值认知。[1]这种建立在个性选择基础上的多元价值表达,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
(二)关注个人诉求的微文化促进了微群体的形成
微文化得以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其更注重个体诉求的表达,它充分发挥了互联系网的协同过滤机制,将立场、兴趣、价值认同相近的群体自然的聚集在一起,这样的群体在“微”空间中容易产生人多势众的力量感,并在“微”事件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而当热点事件发生时,一些非理性群体的形成则会引发认同危机。如微空间中,一人爆料,众人围观,拉仇恨的负面情绪让微群体产生对政府、对经典的习惯性质疑,甚至形成非理性的“群体意见”,并由此左右微群体的认同倾向。大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年纪,他们追求真理、渴望被尊重,但由于经验匮乏、个性冲动等原因,他们更容易被碎片式的网络信息左右,容易受到极端情绪感染产生对自我、对国家、对政治的认同危机,甚至被所谓的道德绑架,变成文化暴民。[2]
(三)主体缺失的微文化更直观地表达了大学生的微心理
在微空间中,脱离了传统教育的现场模式,人们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现实世界的失败感在这里转变为自我意识的被认同。事实上,受网络影响,大学生自我价值定位的选择性、自主性、独立性更明显,他们不再满足于教育者的现场说教,他们更期望能主动地去探求网络信息中让他们更关注的事物。为了愉悦自我,他们有时更容易逃避现实,将自己沉醉于网络的各类心灵鸡汤中,用浅薄的思维方式去定位人生。此外在微文化领域,新、奇、怪的信息、语言、画面更容易获得更多地关注,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为了在网络中寻找共鸣,他们宁愿剑走偏锋,宁愿寻求感官刺激。
(四)快捷高效的微传播影响着大学生的微言行
在微文化背景下,一句话、一张图、一段微视频就可以将信息网格般的传递,这种高效快捷地传播效率符合当代大学生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当网络大数据适应大学生自我需求时,大学生的言行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为此,我们会不经意地发现,伴随着网络媒介,大学生中出现了基于微信、QQ、陌陌等社交软件形成的圈子一族,基于美图秀秀、秒拍等视频制作软件形成的自拍一族等。他们基于类似的自我需求在网络平台上传递信息,并在传递中通过相互点赞、声援等形式开展微分享、微公益等活动,这些微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
二、微文化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表现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在对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教育内容、教育目的融入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中,让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内化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教育形式、教育立足点、教育内涵与微文化的兴起相契合。
(一)微空间的隐蔽性、超时空性契合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形式
区别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形式具有隐敝性、渗透性。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他们会给教育方式披上一件时尚吸引人的外衣,消除学生的逆反情绪,这件外衣用活泼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去承载教育内容,让学生在主动挑衣服的过程中与教育者产生共鸣,并自觉内化教育内容。微文化的时尚、简洁、共享等特征正好与之相契合,在微空间中网络主体的身份可以匿名存在,语言文字更流行更时尚,教育者可以将教育内容和目的隐藏在网络环境、网络媒介中,让大学生在轻松愉悦地获取网络资讯的同时,自觉的接受教育。[3]同时微空间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在网络通信完好的情况下,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只要具备一部智能手机或电脑,就可以自由地参与到微文化的互动中去。
(二)注重个体诉求的微内容契合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立足点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的平等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会淡化身份,从受教育者的需求出发,将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日常生活学习相融合,突出受教育者内在认知的自我实现。而微文化的兴起除了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外,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微文化更接地气,以及崇简尚微的形式、个性化的叙事风格、快捷高效的传播途径,这会让更多的人主动的加入到发扬光大微文化的队伍中来。因为有了主体的自觉参与,其所要传递的意识形态才能更深地渗透到参与者内心,并自然地外显到参与者的行为。
(三)微文化的互动性契合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效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突显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整个过程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体验、感悟而内化吸收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和意图,教育者做的只是引导和启示。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往往更持久。而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此相类似,它不像传统文化那样气势磅礴、理直气壮地传授、灌输理念,而是通过和风细雨、细小琐碎的“文化按摩”让参与者自觉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文化圈子,并在圈子的影响下改变个人的思维和行为。为此充分认识微文化特征,运用好微平台,对大学生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4]
三、微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微文化的兴起拓宽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在微空间、微内容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意图能够更好地得以展现。但不可否认,由于微文化是伴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全面普及而迅速兴起的,在这里个人诉求随意发布、价值理念碎片拼贴,传统的单向教育模式被彻底打破,在微文化背景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被挑战,主流的价值理念被质疑。因此,要想在微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我们及时更新观念,主动建立微平台,积极把握大学生微心理,用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微言行。
(三)主动出击,积极搭建微平台
“微”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早已由“点对点”模式转向“点对面”、“面对面”模式。人们可以随时跨时空取得或与人分享资讯信息,人们可以跨越时空隔阂去寻找志同道合的圈子,人们可以随时了解时事大事的发展进程。为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更新观念,主动迎接微时代的到来,掌握微文化传播技术手段。要主动搭建微平台,充分运用好微博、微信、QQ、论坛等网络平台,主动适应微文化语言风格,掌握大学生思维方式,精心设计平台宣传主题,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如学校可以通过开通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信息。
当然搭建微平台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如开通个官微、让教育者加入学生圈。而是要让平台得到更多地关注,真正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挥教育功能。因此搭建微平台本质上展现的是教育者加强与学生沟通的态度,是教育者通过平台改变传统教育思维及理念。
(二)敢于发声,引导网络微舆情
微文化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呈现碎片化特征,“主体缺场”的虚拟网络让更多的“微民”可以对社会事件畅所欲言,甚至随意调侃。由于信息发布者自身素养参差不齐,在这里主题事件可能被淡化、英雄经典可能被恶搞、琐碎事件可能被放大,失真信息可能被传播,而这些都无形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即便有新的信息来更正,但失真的网络舆论氛围已经形成,感染并左右了部分群体的价值认同。[5]为此,在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主动提升网络舆权意识,要及时了解网络热点事件,特别是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网络事件,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对失真信息和非理性思潮要敢于发声,实现与学生的及时良性互动,引导微空间的舆情走向。当然引导微空间舆论导向中技术保障也十分重要,教育者应从网络源头上对微内容进行监控,通过设置防火墙、加密等手段从技术上净化微空间。
(三)积极关注,努力缩小微距离
微文化对大学生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吸引力,是因为微空间的平等性。在微空间里,每一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他们不需要在意交流主体的身份地位,也没必要面对现实中面对面的交往尴尬。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微内容的创作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微空间的主宰。为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转变身份,要从教育中的发令者转变为学生的朋友,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网络语言,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所关心的学习、生活、就业、恋爱等话题发布教育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要及时关注学生发布的网络信息,了解学生的微心理,要运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拉近与学生的网络距离。
当然缩小距离并不仅仅是为了刻意接近学生,事实上微文化背景下,部分大学生过分沉迷网络,他们正成为键盘世界的善辩者,现实世界的沉默者。微世界中快餐式的文化汲取方式让他们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浅薄,而虚拟关注的满足感则让他们的行为轨迹越来越宅于网络。为此,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微心理,还必须通过微世界的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来。
(四)善于创新,主导丰富微言行
微文化中的微言行丰富多样,在微世界中,人们可以通过微言,以简洁的语言,精辟的叙述来解读社会事件,获取更多人的关注,达到知微见著的功效。或者通过微行,如集赞、微视频分享、众筹等行为去关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实现人生梦想。大学生正是通过这些微言行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并无形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为此,在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这些微言行,丰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紧扣“微”主题,在现实生活中开展身边“微”榜样、朋辈共成长等活动,用学生身边的力量去感染他们,一方面,在活动中充分运用网络载体,将活动形式从线下延伸至线上,吸引学生随时关注,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对网络微言行的关注中转变到对现实“微”力量的关注中来,线上线下结合,全方位、立体化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1]胡纵宇.微文化的价值基础与教育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4 (11):105-109.
[2]蒲清平.张伟莉.赵楠.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J].中国青年研究,2016(1):64-69.
[3]史迎霞.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1):37-38.
[4]欧晓静,苏国红.论微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昭通学院学报,2015(4):108-111.
[5]唐平秋,李勇图.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审视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5(4):91-97.
Thought on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Reces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 Culture
XIAAi-ping
(Jiangsu College ofEngineeringand Technology,Nantong226007,Jiangsu)
The rise of micro culture has brought great influence to college students'thinking mode,value concept,and the traditional domin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has not been able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intention.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micro culture carrier and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s good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micro culture,and the coincidence between the micro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llege students'reces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reces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microculture.
Microculture,coincidence,reces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1671-5004(2016)04-0113-03
2016-3-1
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633)的研究成果之一。
夏爱萍(1979-),女,江苏海安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