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战略

2016-03-16谢力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层面湖南学院

□文/谢力雄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在我国国内,专家学者针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及其制度体系的建设与研究,其研究的核心重点缺失中心效果,或者说是局限性较大,多呈现为局部的、零散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特别是各项财务指标数据统计控制层面,很多情况下都不具备关联性,具体表现为针对不同单位实施不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在这种局面下,对于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标准性、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目标规划与建设要求也无法实现,甚至相背离。总体上来看,就以国内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基本可以看出我国对财务管理体系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成果。前面所提到的针对不同单位实施不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其中所涉及的范围面比较广,包括有社会个体、大型企业集团、事业单位、国家整体等。通俗点讲,就是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过于表象化,较为严重的忽略掉了对战略层的把握,以湖南几所高职院校为例,他们在财务管理体制的运用与研究上,还仅仅停留在战术层上,这实际上与战略层研究体系不相适应,这也是本文重点提出的核心问题。

(二)国外相关研究。关于国际上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及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包括欧美地区的英国、美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系相比较于我国而言,比较成熟一些,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战略层内容设置方面,在原有战术层内容的基础上做足了延伸。比如在美国,这一点可以体现在美国各州当地政府管理层面,政府等机构部门对高等院校财政投入相当合理,不仅进行财政拨款工作,并且就对这些财政投入的资金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等。总体上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更加注重战略层与战术层的契合,特别是财务管理分工管理活动过程中,各项指标都非常明确化。

二、湖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通过湖南省的几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状的分析,基本可以对全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当前,国内(重点针对湖南地区)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普遍运用到的财务管理模式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来看待:第一种,统一领导下的集中财务管理模式;第二种,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财务管理模式。这两种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均是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基本可以较为真实的反映出我国近些年在该领域的发展历程与状况,它们都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高校规模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步应用到其中的。

(一)统一领导下的集中财务管理模式。所谓“统一领导下的集中财务管理模式”,简单一点讲就是指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以学校为整体,运用集中管理模式,对整体内部的各工作环节、各管理层面加强集中化控制。在学校层面集中管理工作中,具体可根据学校的教学、行政等各项教学工作,校方根据各项工作具体情况来进行统筹安排与经费使用。实际上这种模式完全是建立在学校的整体财务管理控制基础之上来进行的,包括统一编制学校的财政预算,以及统一制定学校经济计划,同时还包括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层面,都可以对学校的资源利用达到并实现最佳配置效果。当然,这里所提到的财务管理模式的“集中”,具体体现在学校财务核算管理控制工作层面、学校财务审批权的集中管理层面,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及执行的集中控制等。在具体操作实施上,比如某职业院校在内部针对财务这一块专门设置了一个较为统一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称作为财务科,也可以称为会计部门,换言之就是指该部门可以对学校所有的项目经费进行管理,对学校各部门教学工作所涉及到的各项财务事务都具备领导权和管理权。同时,在学校下属的各院系,不会设立二级财务部门机构,切实做到集中统一化管理。

(二)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财务管理模式。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财务管理模式,它与前者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就是在高校规模上的差异性。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财务管理,这种制度体系通常情况下存在于一些办学规模相对较大的高职院校。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校统一领导之下,学校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各办公室之间,所有涉及到的财务管理项目,都需要在学校统一管理下进行权力上的划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层面和各单位层面可以分别实施相对应的财务管理工作。学校下属的各院系单位部门,都可以在遵照学校财务制度前提下,根据各院系实际情况或者各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将现有的一些资源、资金安全预算划分到各单位部门财务机构内。在这里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个误区,实际上分级管理模式并不是直接将财务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各二级院系、单位、部门,其所下放的并不是权力,而是某一项权限,简单一点讲,就是说二级院系、部门并没有实际拥有学校的经费,最终统一规划权还在学校管理权力之下。这种局面的实际情况就是,学校一级财务部门对学校预算的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而学校下属的各二级院系单位,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时,在制定本院系财务规章制度层面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三、实例分析

(一)问题概括。湖南某职业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近两年在财务管理层面遇到了不少问题,其突出存在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层面。该职业学院在2013年以前,所选用实施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统一领导下的集中管理模式。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之下,以学院为整体,运用集中管理模式,对整体内部的各工作环节、各管理层面加强集中化控制。在学院层面集中管理工作中,具体可根据学院的教学、行政等各项教学工作,院方根据各项工作具体情况来进行统筹安排与经费使用。虽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导致了学院财务管理过度集中化,如此一来,此消彼长的关系就会被呈现,相应的在财务预算上的管理力度及相应的控制力被严重弱化。当然,并不是说没有预算编制,其内部也拥有一套比较系统化的预算编制,但是其却无法有效实施。因为湖南某职业学院在财务管理方面所实施的预算制度是一种年度预算编制,因此它所能维持的也仅仅局限于年度的收支平衡,对于短期或者中长期的一些战略目标整合策略,严重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学院内的各二级院系、部门相互之间的短期活动,与学院整体所制定的长期发展目标严重不相符。

随着湖南某学院财务管理预算制度上的弊端与体系的缺失,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编制时间与财务各项指标下达的滞后,这样就会导致学院无法对预算实施事前控制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一旦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势必会造成学院整个财务管理体系处于崩溃状态,进而各个环节财务项目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学院层面也无法对各个部门与二级院系的预算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处理。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前两年就已经出现了,在2011年和2012年,湖南某学院就已经连续出现经费紧张的不利局面,尤其是在定岗实力相关经费预算层面,对于原本应当具备的专项预算经费,完全得不到落实,因此也极大地阻碍了湖南某职业学院特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施应用。

(二)财务管理模式战略性创新

1、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财务预算体系。湖南某学院在最近两年,特别是在财务管理预算体系创建方面,通过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并在其基础之上编制与各院系财务状况相适应的新型财务预算制度。在2013年之前,所采取的是统一领导下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经过创新改革之后,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院教学工作、人才培养、财务风险有效控制的新型财务预算制度,并通过积极开展一些必要的活动项目,进一步在全体教职工身上树立一种财务风险防范及管理意识,全方位的确立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财务预算观念。首先,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逐步加强了对财务预算的编制效力,从而做到了相关财务项目决策的科学化与准确化。特别是在组织编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财务部门+二级院系”的合作商讨模式;其次,在预算编制及相关具体内容的设置层面上,其中预算内容的编制,较以往变得更加细化。比如,当某院系、部门在教学工作环节涉及到了财务预算的某些内容,需要向学院财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而学院财务部门收到来自二级院系的申请报告之后,第一步就是要尽快核实申请报告内容的可行性以及重要程度,最后由财务小组成员探讨分析,并结合着学院当前的经费情况来安排重点。实际上这种财务预算体系下,所蕴涵的财务理念,就是一种战略性的创新,从传统的战术层理论全方位的转向了战略层实践当中来。

2、人本管理与财务制度建设有效融合。这一点又涉及到了本文最初讨论的主题方向,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制度固然重要,但是它所能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只有充分挖掘出财务管理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环节中的重要性与意义,才能真正找准发展方向,进而实施一对一、有针对性、策略性的财务目标活动决策。前部分内容介绍了财务管理预算体系,当然,这也是湖南某学院当时表现最为突出的一项问题,但是从根本上来思考,全面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树立一种全面、长远的战略性发展方向,才能真正展现出财务管理制度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原则性与权威性。因此,在具体实施与操作设计层面,湖南某学院可进一步将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再次细化,划分为三个层面,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当然,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起到的是一种辅助性作用,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过多的体现在对学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层面上,以及绩效审核、财务监督等。所以,重点内容也应设置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框架内,包括财务预算管理办法、收入管理办法、支出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财政基金管理制度等。

四、结语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选取了湖南几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所突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相应的分析研究。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近些年来国内外在该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上的理论研究,以及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情况效果。首先,坚持从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别对我国(重点以湖南为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其次,在前者的基础上发现并挖掘出现行财务管理模式及运行战略体系下所存留的问题与弊端,并全面深入的分析导因;最后,以湖南某学院为例,重点通过实证分析来进一步了解并从中汲取成功经验。最终帮助和指引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能探寻出真正适合教育发展与现有学校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即财务管理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全新财务管理模式。

[1]张晓萍.基于成本核算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探讨[J].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许若夫.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苏商论,2013.17.

[3]彭赠.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4]胡波艺.完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5.

[5]李建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猜你喜欢

层面湖南学院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初等教育学院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学院掠影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