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一个生命的激扬
——对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16彭建平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校长
彭建平/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校长
为了每一个生命的激扬
——对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彭建平/广东省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校长
特色课程定位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以下简称“47中学”)始建于1963年,地处广州市天河区五山,五山是高校科研院所云集的文化高地和科技硅谷。早年,孙中山先生亲自选址在此创办国立中山大学,主张办学“不但求之中国不落后,即求之世界各国中也不落后”“为国家发展生命”等。
座落于这个文化群落中的47中学,自然受到这种生命文化的浸染和生命气质的熏陶。学校提炼出了“生命激扬生命,三年影响一生”的核心理念,培育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激昂的生命活力,勇于创新并追求生命的独特价值,由此选择以“生命激扬,卓尔不凡”作为学校特色课程的实践。
特色课程结构
“生命激扬,卓尔不凡”特色课程共设计了“普修和专修”两个类别,设计了“唤醒自主生命、提升价值生命和张扬个性生命”三个系列,每一课程系列又分为三个模块,共“九个模块”。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命自主意识的、勇于追求生命独特价值的创新性人才。
通过搭建课程平台,保护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自信,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的创新,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成长的空间。
课程实践效果
学校在特色课程的结构设计中,设计了“张扬个性生命系列”专修类课程,供专修班的学生选择学习并参与相关活动、项目、课题等。课程着力培养学生领导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学术力、自主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在发现自我优势潜能同时,将所学课程和研究领域与升学专业取向选择联系在一起,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提升,为今后进入大学该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思维与学术力”课程激发潜能,让学生的学术力凸显。通过开设《宇宙的起源》《人在太空》《空间天气探秘》《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高科技的讲座,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竞赛课程,数学专题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的创新试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科学术力。
“国际理解与国际化”课程连接世界,让学生开阔国际视野。专修类“张扬个性生命”课程,坚持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信息运用和处理能力。在做世界公民的同时,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通过“世界有容,和而不同”“国际公民”“东西方思维模式探究”等模块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模拟联合国”和“领事馆文化交流”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国际交流、国际竞争,共赢发展。
“创新实践与服务精神”课程让学生拥有卓越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的起点是“提出问题”,终点是“解决问题”,而实践是发现问题的最佳途径。学校在特色课程的实施中突出主题实践课程。通过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开设的“CPS课程(创新·实践·服务)”是一门集创新、实践、服务为一体的课程群。促进学生以设计者、组织者、实践者的角色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在为他人或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品质与创造性人格,锻造学生的为他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领导力与组织”课程锻造学生心灵,让学生更强大。领导力与组织课程着力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组织领导意识、素质和能力,为日后形成良好的组织领导行为奠定基础。领导力不是学生干部的专利,领导力不是狭隘的管束他人,它是个人形象、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精神、愿景分享等学生全面素质的体现。
“高水平项目研究”课程培养自主研究能力,让学生创新能力更强。“高水平项目研究”把高中教学空间拓展到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研究现场,让学生进入大学、研究所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采用“导师+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的联合培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生命激扬,卓尔不凡”特色课程的构建和实践,给学生提供了彰显自己独特生命价值的更多舞台。用课程的魅力去唤醒生命的内力,实现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激扬生命,让校园里每一个生命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