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市体系调整与优化思考
2016-03-16姚震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
□文/姚震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调整与优化思考
□文/姚震寰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
[提要]东北地区城市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城市之间分散独立、城市空间分布不够均匀、城市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城市体系发展要加快优化和完善结构、调整空间格局、增强城市体系内部聚合力和城市体系之间的联系,提高现代化程度。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优化调整
收录日期:2016年7月12日
一、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发展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东北地区的城市体系演变过程说明,城市体系形成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不可脱离实际、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可能人为阻碍城镇化进程和城市体系发展,要不失时机地实施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推进城市体系的发育。
(一)成就与经验。一般来说,大中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效应和较高的规模效益,并且拥有较完善的经济社会功能,在东北地域分工中占有独特的位置,特别是一些特大城市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发展大中城市是东北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以大中城市为核心,带动小城市和小城镇,充分发挥各级规模城市与小城镇的优势,并通过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来弥补各自的不足,最终形成覆盖东北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小城市和小城镇具有较低的城镇化门槛,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城镇化问题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对广大农村具有直接辐射作用,是带动农村发展的核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协调发展。努力发展现代交通,因为现代化交通是联系大中小城市所形成的城镇密集区、城市群的主要趋势。
(二)问题与挑战。东北地区城市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城市之间分散独立等一系列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城市体系发展要加快优化和完善结构,调整空间格局、增强城市体系内部聚合力和城市体系之间的联系,提高现代化程度。
1、城市规模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体系发展要以各级规模城市发展有机联系为前提,以资源承载力为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辽中南城市群和以哈尔滨、长春为中心的哈长城市群,以及锦州、丹东、四平、通化、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快速崛起的区域中心城市,但部分城市是靠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的资源环境支撑的。目前,出现了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拉大、城市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大城市发育不够完全,超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出现断层。小城市的发展水平较低,发育不足,在城市体系发展中基础作用薄弱,规模小、实力弱、基础设施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部分县级城市基本上没有二三产业支撑,没有对周围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强大吸引力并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包括工业和服务业都没有形成。如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建设创新型城市、知识型城市,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部分城市职能结构急需转变。资源开发利用仍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比较单一的职能使城市陷入困境,急需寻找接续产业,转变城市职能。由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较多,国务院出台的2013年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中,其中地区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126个,东北三省占了21个,而且一部分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单一,城市经济发展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大,整体经济实力比较脆弱,而且一部分已经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急需调整。因此,如何提高现有产业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仅是资源型城市,也是其他大中小城市发展的关键。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资源型产品附加值较低,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较小以及掠夺式开发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无论是对城市体系完善还是对城市自身发展,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空间格局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分布不够均匀。城市分布在建国初就已呈现不均衡现象,其后由于大量城市的新设和既有城市的发展呈现不均衡,至今仍然呈现不均衡现象。东北地区中部、西部东北平原地区尽管城市密度小,但集中了东北地区许多较大城市;北部、东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小城市数量较多,规模偏小,由于大批森工、煤炭资源开发城市存在,城镇化率虚高。整体上看,东北地区城市的空间格局是合理的,但局部地区分布不平衡依然严重,城市人口密度不均衡。如地处东北平原西部的吉林省白城、白山市,2012年城市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77.69个、每平方公里73.14个,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只有每平方公里25.33个。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数量相对较多,而且由于多年来的资源开发利用,有些城市资源接近枯竭,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人口的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不宜聚集过多的人口和产业,城市的发展受生态环境制约较大,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这些区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城市的发展主要应在条件较好的小区域范围内以点、线状形式展开,不宜发展特大城市和城市群。
二、东北地区城市体系调整与优化
东北地区的城市体系发展,不仅在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上应当有所创新,更应该重视城市的质量,对产业发展、环境、人文素质、城市品质都应有更高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探索完善城市发展模式,走健康有序的城市体系建设道路。
(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不同规模城市的协调发展。挖掘、培育特大城市,提高其辐射能力,继续增强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如鞍山、抚顺、吉林、齐齐哈尔、大庆等特大城市,在积极发展他们的同时,也要培育其他城市,构建特大城市群体。同时健全和完善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沈阳、长春、哈尔滨和大连等中心城市在东北地区城市体系中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城市与所在区域的联系,特别是加强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所在区域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促进核心城市与所在区域的互动发展。除此之外,要发展一批区域中心城市,如辽宁省的锦州、丹东、阜新、营口等,吉林省的四平、通化、白城等,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伊春等,分区域的促进经济增长,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生产、流通等环节的聚集功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鼓励自主创新,实施产业升级,如大连市在2013年组建了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10个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利用优势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突出省会城市在东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做好辽宁中部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和哈尔滨大都市圈的建设,增强高密度城市群的聚合功能。
引导和鼓励教育、医疗等资源流向中小城市,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防止过度膨胀而造成资源配置的恶化,同时积极发掘城市的承载能力。加快小城市的成长步伐,县级市向中等城市发展,把城市功能完善和规模扩大结合起来,有些县级小城市,由于经济基础较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优先发展,分梯次、等级扩大城区人口规模,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空间聚集对于东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减轻部分城市人口和产业发展的压力,引导人口向生态条件较好、承载能力较大的地区聚集,让出生态脆弱的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加以保护和促进生态修复。重点发展区位条件较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大的小城市。
以哈大交通干线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哈尔滨都市圈和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大中心城市,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的城市带。增强城市的人口容纳能力,调节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空间结构,注重城市之间空间布局的衔接和协调。对于中部平原西部边缘地区,地广人稀,应当利用城市的后发优势,合理规划布局,坚持集中式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的东部和北部的一些资源型城市,要发展本地可承载的特色产业,适当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努力提高城市整体质量,发展宜居城市,减轻因资源限制所造成的拖累。对于南部辽东丘陵,发展以大连为核心,包括瓦房店、普兰店市区的大连都市区。南部临海的城市密集区,逐步形成分工合理、有序发展的城市群,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对于沿海城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重视优化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尤其是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注意整合资源,夯实知识基础设施,以实现多功能社区,高科技园区和大学城的网络化分布,商业服务业和城市交通网络化,从而使城市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实现和谐的统一。
(三)建立健全分工明确的城市功能体系,加快区域内外城市密集区整合。首先,进一步发挥大城市的增长极作用,把沈阳、大连等特大城市的发展逐步纳入全球城市体系。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最大规模的特大城市,应在进一步完善其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其经济功能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定位,积极承担区域性城市职能,加速产业与空间的外向化进程。特大城市的主要发展目标,应是带动东北地区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承担一定的国际劳动职能分工。同时,在加速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经济技术扩散与产业关联,协调与中小城市的产业和功能关系;其次,沿哈大城市密集带,由近及远加快区域内外城市密集区的整合。整合辽中南、吉林中部和哈大齐三大城市密集区,顺应城市间要素流动、产业协作的有机性,突出城市整合的有效节点,构建一体化结构与功能体系。尤其是辽中南城市群的功能升级,加快沈阳、大连的发展,使其成为世界城市体系和国家城市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承担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要素流的枢纽任务,打通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群发展的行政阻隔,加强城市间的有机联系,通过辽中南城市群的功能升级,带动整个哈大城市密集带的发展。在城市群内部和各大城市群之间通过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连结起来,形成城市圈内部通勤化、各大城市群之间当日通达化的目标。
(四)挖掘文化资源,激活城市体系发展创新引擎。文化资源成为一个城市体系完善的创新动力和新兴产业发展之源,东北地区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东北城市利用现有城市资源进行整合,让知识能够为社会所共享。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广场等进行规范化管理,让其在市民获取信息、创新知识的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市民提供充足的物理空间;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争取举办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博览会、文化年、展览会等,让节事活动成为城市创新的思想源泉,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辽宁省的一些海滨城市,全方位参与到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全世界对这些城市的关注。尤其是城市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个良好性能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向市民提供高素质的学校,健康服务和足够的公共空间。以知识网络的方式来改变教育和知识的传播,影响东北地区有些偏远地区城市的生活和文化,使更多的人参与知识网络学习,促进各方面知识和信息的转移。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金钟范.中国城市体系外向性网络发展与结构特征[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玉梅.东北地区城镇化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牛凤瑞,潘家华,刘治彦.中国城市发展三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王志章.知识城市:中国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F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