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体认与科学把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十大关系*

2016-03-16王戈弋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舆论思想工作

王戈弋

(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200)



深刻体认与科学把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十大关系*

王戈弋

(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应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出现的新情况,适应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及社会发展形势需要,促使党在社会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持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本文从“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根本任务与非根本任务的工作关系”“党性和人民性”等十个基本关系入手,深入论述了宣传工作的灵魂与核心,根本任务,基本立场及其必须遵循的方针,并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加注重工作创新,舆论引导,掌握话语权,守好思想汇集的前沿阵地,发动全党参与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学习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宣传思想工作观提供了新的认识维度。

宣传思想工作; 意识形态 ;执政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宽广视野,深刻洞察时代变迁新特征、宣传思想工作综合环境的新变化、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新趋向,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8·19讲话”)、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等系列文献之中。这些重要论述,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舆情的新变化,坚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对新形势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与系统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中国特色①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发展。党员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有两个基本着力点:一是把握其理论要义和精神实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二是确立战略思维与实践标向,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能力。以笔者之见,可从十个基本关系的维度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宣传思想工作观。

——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基本经验。意识形态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党的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改革开放之初,把经济建设确立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以思想解放为根本条件,以意识形态领域的观念变革为深层驱动力的。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其间一些党员甚至一些党员干部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曾出现过模糊认知和实践偏差,既有片面强调吸取意识形态“过度化”的历史教训而使意识形态工作“虚置化”、“空泛化”的不良倾向,亦有以为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就可“一俊遮百丑”而“淡化”“弱化”意识形态工作的错误做法。结合新阶段新特征,习近平强调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这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准确定位,是对二者关系的科学阐释。要义在于摆脱“实”与“虚”的片面化认知模式,关键在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地位。这种“极端重要”性集中体现为“三个事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三个事关”分别从执政党建设、国家治理、民族认同的层面上指明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经济建设搞不好会“翻船”,意识形态抓不好会“变色”。既要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抓好经济建设,绝不能离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空谈理想信念,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要在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碰硬,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凝聚共识,提供价值支撑,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根本任务与非根本任务的关系。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命题。习近平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指明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这一论述,精辟阐述了宣传思想工作中变与不变、根本任务与非根本任务的关系,提供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其一,从目标取向来说,宣传思想工作环境、载体、对象、方式方法发生重大变化,但是根本任务不能变,不能目标迷离或分散,要有政治定力,无论从事何种业务工作,都不能冲击根本任务,均须始终聚焦于“两个巩固”的根本目标。其二,从实际践行来说,宣传思想工作涉及到理论宣传、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文化教育、文艺娱乐、网络传播、民族宗教等不同领域和具体内容,各领域、各部门不管从事何种具体工作,均须服从并最终服务于“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绝不能游离其外,更不能与其相抵牾。其三,从主体内容来说,宣传思想工作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基石,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崇高性、现实性引领多元社会思潮,战胜各种错误思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扎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土壤之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的重大问题,是宣传思想工作中关乎舆论导向的根本立场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这是对长期以来存在的“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等对立思维与认知误区的正面回应和科学澄清。从本质上讲,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源自于党和人民在目标诉求和利益实现上的高度一致性。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除此之外,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和高度升华,人民性是党性的主要来源和坚实根基。在此意义上,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宣传思想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高度统一起来。坚持党性,宣传思想工作才有正确立场和明确方向;坚持人民性,才能获取不竭动力和充沛活力。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重点在于“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1]党性原则要毫不动摇地讲、理直气壮地讲、大张旗鼓地讲、坚持不懈地讲,不能犹犹豫豫、躲躲闪闪。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在于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既要克服不接地气、脱离生活的问题,也要清除一味迎合市场而产生的文化“三俗”现象。

——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的关系。习近平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1]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正面宣传的核心任务,“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1]“时”就是要把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不滞后也不超前;“度”就是要把准舆论引导的区间数量,把握好节奏力度和分寸火候;“效”就是要把准舆论引导的实效质量,既要回应民众关切,又要善于因势利导,确保取得最佳效果。时和度都要服从于宣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的时机和表达上,占领制高点。只有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才能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引领到正确方向和共同目标上去,才能真正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增强正效应、激发正能量。同时,没有积极主动的舆论斗争和思想交锋,坚持正面宣传的方针就难以落实,就会丧失思想防线。而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一旦思想防线被攻破,其他防线将形同虚设。从苏东巨变,到中亚、北非的“颜色革命”,都与执政党在激烈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失控、失权、失语直接相关。意识形态领域不搞无谓争论,但对于政治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问题,决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诚如习近平所说,战场上没有开明绅士,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也没有开明绅士,就得斗争。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原则问题上,领导干部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不能做旁观者,要站在风口浪尖上,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帮助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历史传承与工作创新的关系。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党管媒体、“三贴近”“走转改”,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等等,这些宝贵经验应当继承和坚持下去。但是应当清醒认识到,当代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面临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复杂态势;二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向善性面临着价值观念扭曲化、低俗化的挑战;三宣传思想工作的非功利性特征遭遇资本逻辑所引发的价值观念物质化、利益化的挑战。习近平指出:“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3]84为此,我们应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1]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不断打破陈旧观念束缚和传统思维定势,树立一元主导、包容开放的新理念,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方式新方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目的,占领舆论传播制高点;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坚持“三贴近”、践行“三深入”、深化“走转改”,创新组织形式,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的引领和带动功能。宣传思想工作最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只有做好上述“三个创新”,才能把握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使宣传思想工作始终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引擎和价值先导。

——主流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关系。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对特定事态的公开评价及一致性意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思想家卢梭认为,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产生和运用,舆论的发生机制、内容、语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客观上存在着以传统媒体为媒介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尤其是网络渐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自信“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扬言“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为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的行家里手。”[3]83正确处理“两个舆论场”的关系,其一,我们的主流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政治体制的解读者和叙事者、意识形态的构建者和主导者,务必要保持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传统优势,为公众提供令人信服的深度报道。其二,主流媒体要强化自身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绝不能夜郎自大,要积极主动介入新媒体,使用新媒体,加强主流网站建设,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前提,打通主流媒体舆论场和网络媒体舆论场,让政府的声音和民众的声音在同一平台内自由通畅地得以表达。其三,我们要根据形势发展,真正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入分析网上斗争特点和规律,提高网上舆论能力,切实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话语权,打赢网上意识形态攻坚战。

——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关系。习近平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就要处理好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关系,使二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在对内宣传方面,要坚持基本事实,突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这个重点,做到四个“讲清楚”:一是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二是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三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四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最终讲清楚中国特色的基本逻辑:“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看清楚中国还不够,还必须睁眼看世界。只有对世界形势新发展新变化、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具有及时、充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其一,要增强宣传自信,不断开阔我们的国际视野。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世界,观察每个国家都要立足于客观现实,都要有二分法,而无须刻意美化或丑化。其二,要坚持科学比较,各国之间有不同的长处和特色,当然也有各自的短处和问题。既要坚决杜绝美化外国、唱衰中国的极端倾向,又要避免对中国报喜不报忧、对外国报忧不报喜的片面做法。其三,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

——话语主导与文明借鉴的关系。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是衡量意识形态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时代,谁的话语体系更具思想穿透力和道义感召力,谁的话语和叙事就能打动人,谁就拥有话语主导权,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法国学者福柯的话语权理论就是对西方国家抢占思想意识制高点和主导权的深刻反映。正是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明确提出了“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不可否认,在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和传播语境中,中国话语的影响力还相对弱势。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话语建构与文明借鉴的关系,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其一,着力抓好“融通中外”这个关键。融通中外,就是我们传播的概念范畴表述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要与国外惯用的话语体系、表述方式相对接,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如果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自我欣赏,外边的人都听不懂,那就失去了构建一种话语体系的意义。我们要遵循开放的原则,把话语作为先进思想体系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来用,充分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其二,要在“新”字上下功夫。我们要使对外传播的概念范畴表述紧紧围绕新形势,反映新变化,要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成就新经验介绍好、阐释好、传播好,将其作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点;针对外界普遍关注、带有误解和偏见的涉华重要问题,提出新阐释、新表述,准确反映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进步。其三,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国际话语权。坚持把提高话语权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通过加大投入、培养人才、打造平台、营造环境等措施,有效设置国际话语议题、制定国际话语规则、占领国际话语高地、引导国际话语走向,在关键问题上有理有据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真实的声音和真实的形象。用恰当的话语和形式表达中国观点、中国立场,在重大国际事件上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确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思想文化汇集地与前沿阵地的关系。高校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场所,是社会思潮的汇集地和发散地,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以及各种错误思潮的第一道防线。2014年12月,习近平在对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重要指示中强调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4]这是对高校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对高校党组织赋予的重要职责。落实好上述职责,一要毫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原则。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青年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大学校园往往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桥头堡。我国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当前,一些高校热衷升格、追求排名,过度强调科研导向、论文导向,导致对“立德树人”办学原则的淡化和育人目标的偏离,必须坚决纠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立德树人”落实于办学实践之中,落实于广大教师和干部职工的具体工作之中。二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高校是意识形态生产和交汇的重要阵地,在全社会有很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高校党组织要切实肩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不断提高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敏锐捕捉、认真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发现掌握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并能够在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帮助师生员工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三要科学区分意识形态领域不同性质的问题。对学术问题,要提倡不同观点的切磋砥砺,学术流派的相互争鸣,坚决反对假学术自由之名,行抹黑党史、唱衰中国之实的现象;对政治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把握好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重要原则,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有理有节地开展思想斗争;对于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问题,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防范,要敢于回应、敢于对话、敢于批判。

——部门负责与全党动手的关系。宣传思想工作是宣传思想部门的根本职责。但是,现在的宣传思想工作处在一个开放而多元的信息环境之中。无论发生在哪一个角落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公共话题,传播演化成为舆论焦点。在此背景下,宣传思想工作就不单单是宣传思想部门一家的事情,而是全党的事情。党的各项工作既是在做事情,也是在做宣传。因此,习近平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1]全党参与、全党动手,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部署,也是统筹宣传思想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各级党委重视并抓好宣传思想工作,一是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对重大战略任务的统筹指导;二是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工青妇各部门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大宣传的理念和工作机制,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同思想界、理论界和知识界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努力凝聚政治共识。只有各级党委都发声,宣传部门都发声,各个方面都发声,群策群力互相配合,全党动手的大宣传工作格局才能构建起来。

[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

(责任编辑:王佩)

On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Ten Basic Relations of the Party’s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Thoroughly and Scientifically

WANG Ge-yi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Qilu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2000, China)

Sinc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made a series of important discourse on the Party’s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to deal with the new situations appeared at economics, politics, culture and other areas to adapt to the overall work of the Party and country and meet the demand in the new social situations, to urge the Party to continue playing its due function and role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process. The soul and core of propaganda work is discussed in depth on the basis of ten relations such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central tasks and ideological work, the relation between basic and non essential tasks, and that between party character and national character, together with fundamental mission, basic position and the principles that must be followed.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to grasp the right words, safeguard the thought frontier, mobilize the whole Par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and provides a new dimension of understanding for a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deology; administrative work

1673-2103(2016)03-0066-05

2016-02-09)

王戈弋(1987-),女,山东聊城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261.5

A

猜你喜欢

舆论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工作,爽飞了?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选工作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