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供热调节技术

2016-03-16

环球市场 2016年7期
关键词:网路供热热水

郭 楠

天津泰达热电公司

论供热调节技术

郭 楠

天津泰达热电公司

目前,我国的供热系统几乎全部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使用的是热水采暖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热水锅炉、热水循环泵、补水泵、管网及室内散热器组成,而我们要达到用户的需求,就要对各项参数进行一个整体的调节和控制,并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本文就对集中供热的调节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实现最佳的供热效果与节能的双赢目的。

供热;调节;技术

热水采暖系统要满足采暖指标,达到采暖用户室内设计温度,除应对锅炉运行参数、燃烧工况进行控制和调整外,还应根据采暖季节、采暖时间等变化情况,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热力调节,本文着重对供热系统的经济运行进行阐述,分析了如何进行供热系统的调节以达到供热的最佳效果和节能降耗的双重目的。

1 供热调节的目的

冬季供暖问题是关系城市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现在供暖企业自负盈亏,既要使居民供暖温度达到标准又要使企业的运行成本达到最低,这就要求供暖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做好供热调节工作,因此,对整个热水供热系统进行合理的供热调节就变得至关重要,热水锅炉及采暖系统运行过程中除应对运行参数、燃烧工况进行控制与调整外,还应根据采暖季节(初冬还是严寒)、采暖时间(白天还是夜间)等情况对供热量进行调节,供热调节的目的,一是使系统中各用户的室内温度比较适宜;二是避免不必要的热量浪费,实现热水采暖的经济运行,热水采暖系统试运行期间,由安装单位进行的第一次调节为安装调节,它的目的是检查采暖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投入运行后还要继续进行调节,此为使用调节,运行调节根据采暖系统情况不同,可采用若干种形式,但无论哪种调节方式最终都要通过司炉人员的运行操作来完成。

2 供热调节原理

为了实现对建筑用户的供热的目的,当供暖系统在稳定状态下运行时,如不考虑管网的沿途热损失,则系统的供热量应等于供暖用户系统散热设备的放热量,同时也应等于供暖用户的热负荷,一般的建筑供暖方式可以分为间歇性供暖与连续供暖两种,供热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供暖方式所决定的,其主要是由墙体和室内物体的蓄热性能所决定的,间歇性供暖的建筑其墙体保温效果良好,当对建筑停止供暖后,室内的温度不会骤然降低,其需要一个降温期,同理,当对建筑实行供暖后,室内的温度也不会迅速的升高,需要一个升温期。

3 供热调节方式

针对热网和热用户的特点,目前热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运行调节方案:质调节——改变网路的供水温度;量调节——改变网路的循环水量;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同一阶段流量不变;间歇调节——改变每天供暖时数;适量调节。

3.1质调节方式

此中调节方式只改变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而系统循环水量保持不变,这种调节方式,网路水力工况稳定,运行管理简便,采用这种调节方法,通常可达到预期效果,集中质调节是目前最为广泛采用的供热调节方式,但由于在整个供暖系统中,网路循环水量总保持不变,消耗电能较多,同时,对于有多种热负荷的热水供热系统,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如仍按质量调节供热,往往难以满足其他热负荷的要求。例如,对连接有热水供应用户的网路,供水温度就不应低于70℃。热水网路中连接通风用户系统时,如网路供水温度过低,在实际运行中,通风系统的送风温度也过低,这样会产生吹冷风的不舒适感。在这种条件下,就不能再按质调节方式,而采用其他调节方式进行供热调节了。

3.2量调节方式

该调节方式主要是针对质调节而言的, 主要是改变网路中的循环水量来实现供热系统的调节,就是将采暖期根据室外的温度高低将其划分为冬初、寒冬和冬末三个区间,在不同的区间内采取不同的供暖网路水量,根据水的潜热与流量成正比的概念,对于每个区间热水的流量。总体来说就是在寒冬的时候保持网路循环水量的大的流量,而在另外另个区间内采取小的流量。采用分区间改变流量的调节时,每个区间管网循环流量应保持不变。该方法还采取了降低电能消耗的措施,就是在采暖系统中同时设置两台不同规格型号的循环泵,其中一台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按计算值的100%选择,另一台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按计算值的75%选择,后者主要针对的是在室外的环境下进行使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循环泵的运转经济指标,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的弊端。

3.3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

把整个供暖期按室外温度的高低分成几个阶段:在室外温度较低的阶段中,管网保持较大的流量;而在室外温度较高的阶段中管网保持较小的流量,在每一个阶段内,网路均采用一种流量并保持不变,同时采用不断改变网路供水温度的质调节,这种调节方法叫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在热水供暖系统中,一般可选用两台不同规格的循环水泵,其中一台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按计算值的100%选择;另一台循环水泵的流量按计算值的75%选择,由于水泵扬程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水泵的电功率与流量的立方成正比,所以75%流量的循环水泵相应的扬程可按计算值的56%选用,循环水泵的运行电耗可减小到42%左右,在大型供暖系统中,整个采暖期可分为3个或3个以上的阶段,如果采用3个阶段,各个阶段中循环水泵的流量可分别为计算值的100%,80%和60%,扬程可分别为100%,64%和36%,而循环水泵的耗电量相应为100%,51%和22%,多种容量的循环水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为备用,采用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时,热水供暖系统中可以不设备用泵。这种调节方法综合了质调节和量调节的优点,既较好地避免了垂直失调,又显著地节省了电能,所以,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是一种公认的比较经济合理的调节方法,在区域锅炉房热水供暖系统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3.4间歇调节方式

间歇调节是在供水温度和循环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用改变供暖时间的方法来达到与热负荷匹配。在室外温度达到设计值时,热源连续供暖,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少运行时间。它的前提是假设热源能在额定出力的情况下制定运行时间。如果热源达不到额定出力,将不能保证用户的供热质量,事实上要想使设备满负荷高效率的运行,没有一套完整的监测和管理办法是绝对办不到的,故本调节方法实际上也很少被采用,另外,由于设计思路的保守,使得在室外计算温度时,非连续运行也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就是目前广泛实行的间歇供暖,间歇供暖与间歇调节有着本质的区别,间歇供暖热源容量的设计远远大于实际需要值,即使是达到室外设计温度的情况下,热源也不可能连续运行,该方式虽然初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但从操作及保证用户供热质量等方面考虑,也还是有它一定的优点,故也能在一些小型系统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集中供热系统的调节对供热系统的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供暖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而对于北方的寒冷地区,冬季时间较长,供暖时段长,对采暖调价措施的选择尤为重要,我们要根据环境的特点进行调节,选择最为经济、效果良好的措施,相对气温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采取质调节的方法较为合理,。总之,集中供热系统的调节技术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以分析,选择最佳的供暖方式,为住户提供最佳的供暖服务。

[1] 邓晓丽.供热锅炉中的节能技术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0,(05).

猜你喜欢

网路供热热水
一壶热水
无线自组织网路由算法研究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高层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多喝热水
和让你“多喝热水”的男孩结婚
基于桩网路堤简化分析方法的参数研究
PPP模式应用于城市供热项目分析
风电供热之路该如何走
汽轮机供热系统的技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