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杰出科学家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探析*

2016-03-16

关键词:苏步青科学家科技

鲁 力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92)

当代杰出科学家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探析*

鲁 力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92)

当代最杰出的科学家往往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们既是科学界的精英,是顶级科技创新人才,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修养精深的学者,有许多人还是古体诗人、散文家、画家、书法家、哲学家。从杨振宁、高琨、丁肇中、苏步青、钱学森、丘成桐、屠呦呦等现代杰出科学家案例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对科学家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影响智力,促进语言智能发展;影响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影响思维,促进科学创造。

科学家;传统文化;影响

钱学森曾经问温家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一问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曾经引起全国的关注和讨论,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百姓,都关心这个问题。与之相呼应,我们的社会也在问,为什么我们的诺贝尔奖得主那么稀缺,为什么能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在我国就是培养出不来。“钱学森之问”和“诺贝尔奖得主稀缺之问”显示出人们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的焦虑。在科技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关键的今天,科技人才的稀缺性也日益显露出来。世界各国都在着力发展高科技,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其经济实力、政治实力不断吸纳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成为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的收割机。加快培养我国自己的科技创新人才迫在眉睫。管理学中有所谓短板理论,就是说一个事物功能的发挥是由其短板决定的。当前我国科技人才的素质结构中存在一块短板,这就是人文修养、传统文化修养、国学修养,这与我国科技人才培养中偏重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息息相关。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就必须补上人文素质修养这一块,主要来说就是传统文化修养、国学修养。没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在科学上也不可能有惊人的成就。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对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杰出科学家成长成才的传统文化渊源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通过对历史上出现的杰出科学家成长经历与素质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许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具有普遍的规律,即现代最杰出的科学家的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既是科学界的精英,是顶级科技创新人才,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修养精深的学者,有许多人还是古体诗人、散文家、画家、书法家、哲学家。

(一)杨振宁:补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物理学家杨振宁出身在一个数学之家,父亲杨武之是有名的数学家。杨武之很重视杨振宁的教育,有一年寒假杨武之请了一个西南联大的学生给还在上中学的杨振宁补课。令人想不到的是,身为数学家的父亲请人给儿子补的竟然不是数学,而是传统经典《孟子》。补习进行了两个假期,最后杨振宁达到了将《孟子》全文背诵的程度。杨武之知道杨振宁科学天赋很好,可是他没有一味发掘杨振宁的科学天赋让他补习数理化,而是补习传统文化经典。杨振宁后来良好的中文修养,表现在他出版的多部文集之中,有的篇目甚至入选要求十分苛刻的中学语文教材。杨振宁是幸运的,遇到一个好父亲,使他接受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杨振宁在他撰写的《我的治学经历与体会》中写道:我的“幸运之处就在于同时得到中美文化中最好的精神。”[1]

(二)高琨:汲取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精神

光纤之父,诺贝尔奖得主高锟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末民初时期南社著名文人高吹万,父亲是留美归国执业律师。父祖两代人都恪守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高锟从小就开始了背诵四书五经的学习生涯。这一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在高锟的人生成长中影响很大。高琨说:“如果我们不将脑袋塞满知识,尤其是前人的名言隽语,又或者密尔顿的诗歌,也就难以领会一种语言奥妙的表达力。”[2]高锟七岁就迷恋《三国演义》,读了十遍以上。生活中,高锟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也得益于他的传统文化修养。高锟恋爱时候用《凤求凰·琴歌》来表达他的感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了高锟的一生。特别是中国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高锟遇到科研难题的时候,更是激励他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高琨自述儒家思想给他的影响:“孔子的话给我莫大的启发,促使我运用自己的思考,发挥对事物的独特见解。是孔子的哲学,令我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3]

(三)丁肇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

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出生于教育世家,父母都任教于大学,父亲丁观海是当代著名教育家。丁肇中在高中时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历史,常常考一百分。丁肇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来中国大陆访问总会邀请文史哲方面的专家为其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在这篇文章中,丁肇中深情地提到自己接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并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一种实验精神,不断的探索的精神。高中毕业以后丁肇中赴美国留学,而那时他的英文底子非常差,靠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他坚持了下来还获得了奖学金。丁肇中指出:“中国曾对人类文化发展和科学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能作出更大贡献。”[4]

(四)苏步青:痴迷古体诗文

数学家苏步青也是一位大教育家、诗人。少年苏步青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中学时候就能将《左传》全文背诵,有一次他以《左传》的笔法写了一篇作文,老师都不敢相信,他就把《左传》背给老师听。苏步青对中国传统文学达到痴迷的程度,《聊斋志异》不知道读了多少遍。苏步青不仅在古代散文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对于古典诗歌和书法都有良好的修养,传统文学是苏步青一生的爱好。苏步青的晚年每天睡觉前都要读半小时古诗词才能入睡,还不断与诗友唱和出版古体诗集。对于传统文学修养在人生中的作用,苏步青有明确的认识:“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5]

(五)丘成桐: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熏陶

菲尔兹奖得主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丘镇英是一位哲学教授,从小就对丘成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督促丘成桐背诵古诗文,所以丘成桐从小就具有很好的传统文化底蕴。丘成桐所写的古诗文,在朋友中被传为佳话。丘成桐认为,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对于培养做学问的境界很有帮助,做数学家首先就要摆脱名利的困扰,培养一种热爱自然的自觉,而这一点是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学共通的地方。他说:“吟诵《楚辞》和《史记》激励起我对数学的热情,向大自然追寻真与美的感受。”[6]

(六)钱学森:以传统文化经典发蒙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钱均夫曾任浙江文史馆馆员。钱家是吴越王钱缪之后,遵循钱王古训,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重视家训家风的钱氏家族涌现出众多著名人物。从3岁起,钱学森就开始以传统文化经典发蒙。钱学森的国学功底在中学就得到充分的体现,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国文老师甚预言他会成为文学家。在上海交大期间,因为生病休学,钱均夫又特意请国画大家高希尧教他国画,使钱学森的国画成绩也很突出。国学、国画,都是钱学森人文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后来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科学知识之外的艺术修养的重要作用,钱学森说:“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7]重视人文艺术教育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正是因为重视人文艺术教育,所以钱氏家族才培养了那么多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侄儿钱永健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七)屠呦呦:从中医药学典籍汲取营养

中国大陆首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屠呦呦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她的名字呦呦即取自《诗经》。屠呦呦十分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学。为了攻克疟疾这个顽症,她没日没夜地钻进传统医药学典籍里进行研究,终于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得到启发,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这也成为我科学生涯中最大的满足。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还是需要创新,需要继承与发扬。”[8]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起了全世界对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现代医学价值的研究热潮。

(八)汤川秀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不仅中国的众多杰出科学家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就连日本杰出的科学家汤川秀树也同样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汤川秀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小川琢治是京都大学教授,日本著名地理学家。从小汤川秀树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那时的中国孩子一样接受四书五经的训练,因而汤川秀树对中国典籍很熟。他尤其痴迷于中国的老庄哲学与《周易》。没有留过学的汤川秀树,之所以能够一举破解介子之谜荣获诺贝尔奖,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庄子哲学给他的物理学研究带来了莫大的启发。

像上面这些案例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例如李政道、华罗庚、严济慈、钱伟长、钱三强等等许多老一辈的杰出科学家,追其成长的共同规律,即都具有在青少年时代享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同渊源,都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的良好启蒙。而当前我国之所以缺少这样杰出的科学家,可以说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针对这一现象许嘉璐指出,“近几十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师级人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9]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几十年来科技工作者在人文精神方面存在短板,科技工作者若缺失了人文精神的灵魂导引,很难成长为卓有建树的科学大师。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杰出科学家成长的影响

事实胜于雄辩,以上的案例已经足够说明传统文化对杰出科学家成长的助益,但是,这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还只是一种现象的归纳。要更加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还需要理性的思考。历史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有重要的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常常是兴趣广泛的人,或是研究过他们专修学科之外科目的人。”[10]222这就是说,拥有传统文化修养对于科学创新人才的成才具有很大帮助,而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紧缺,也与科技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有关。可见,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必须补上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科技人才的全面素质,推进其科技创新。从理论上分析,传统文化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究竟起着什么作用,作用的机制是什么?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探索。

(一)传统文化影响语言智力:促进语言智能发展

卡西尔说,人是符号动物。语言是人创造出来的最重要的符号。从语言产生之日起人类就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了。语言智能是人的七种重要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和内省智能)之一。语言智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整体的智能水平和职业成就。国外有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智能高的人,一般社会地位、职业成就也较高[11]。人的七种智能是相互影响的,某一种智能的提高,都会相应地对其他智能的提高有所帮助。语言智能的关键就是使用母语的能力。“一个人的母语水准,往往决定其创造力、思维力、感情力——也就是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所能达到的境界。”[12]一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成就,都是在语言智能的基础上做出的,母语能力好比是土壤,而其他各项具体学科就好像长在土壤里的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定律,但因为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迟迟得不到科学界的承认,直到戴维斯用精确的语言描述这一定律,才得到科学界公认。这从反面说明了语言能力对于科技人才的重要意义。苏步青认为,语言表达能力对科研工作有很大的作用。高琨也指出:“语言的发展是一种不断累积的过程,我们利用语言和引用前人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向接收者传达准确和有启发性的讯息。语言刺激我们的思维,如果接收者本身也具有丰富的知识,更会闻一知十。因此,背诵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并无坏处。背诵的弊端,在于教师认为考试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果学生不事背诵,那才是灾难。背诵是把有用的知识永远嵌进脑袋的唯一方法,这么一来,日后有需要时便可以立即把知识由脑里提取出来。”[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壳。在人类文化和思维的发展史上,语言的出现可谓居功至伟。语言是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成熟的。从每个个体来说同样如此,个体的成熟与思维发展是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富含由汉语写成的经典之作。阅读经典、背诵经典、学习经典,从而培育个体的语言能力是中国的文化传统。科举考试考了几千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的就是语言能力。在中国传统里面,一个知识分子必须是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的人,能写一手文章,谈吐不凡。要培养科技人才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其语言能力。“语言模塑思维模式,思维反构语言模式。要对世界有相对清晰的把握与认知,就必须至少精通一门语言。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要精通汉语言文字。”[14]148一个人说话、写文章不能清晰的表达、明晰的理解,显然就难以成就科学事业。苏步青就多次提到,良好的语言能力是他理解数学问题的帮手。语言能力的提高只能靠传统文化经典,这是白话文学做不到的。鲁迅、胡适、郭沫若、巴金、老舍、沈从文,这些语言大师都没有接受过白话文教育,他们学的都是传统的文言文,可是他们创造了白话文的经典作品。而接受白话文教育的新一代人由于缺乏文言文的功底却达不到他们的白话文功力。“没有受过较多古文教育的学者,在学问上要想真正融会中西学理,几乎是不可能的。”[14]147可见,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

(二)传统文化影响人格:促进人综合素质的塑造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比培养专家更重要。爱因斯坦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位专家。”[15]从历史上可以知道,那些杰出的科学家也往往是个性十足的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句话,他们有着自由全面发展的个性,而不是科研机器。科技与人文合则双美,离则两伤。科学家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需要文化精神的滋养,在文化沙漠里,不可能出现科技巨人。科技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是文化高度繁荣之地。钱氏家族出现了许多科技界的巨擘,然而钱氏家族也是有名的富而好礼的文化之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最先进的文化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的精魂,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人文精神培养和人格完善具有重要裨益。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可以激发科技人才的担当意识,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畏险阻奋勇攀登。正如马克思说的,在科学研究的旅途中,没有宽阔平坦的大道,“只有那些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16]进行科学研究好比进入地狱之门,必须战胜自己的胆怯和退缩,必须发挥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在科学研究中没有怯懦的发言权。科技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一时热情就能做到的,必须付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尤其是现在随着知识的增长,掌握已有知识和创造新知识需要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创新是要承担风险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都很大。科技重大创新绝非等闲之辈可为。只有那种有着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的科技工作者,才可能在这一艰苦卓绝的工作中坚持下来并取得成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担当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奋斗意识:“十年磨一剑”;主体意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友”;爱国意识:“位卑未敢忘国忧”,可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国老一辈的杰出科学家们无一不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担当意识的熏陶下自觉进行科学研究的。詹天佑就是为了夺回国家铁路权所以刻苦研究铁路科技。苏步青少年时的最爱是中国文学,上大学后有感于国势衰微,抱着科学救国的信念才选择了数学。钱学森、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如果留在国外都会取得不俗的成绩,获得优越的生活享受,可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他们毅然选择了回国。一个没有担当意识、崇高追求的科技工作者,在一点小的成绩面前就会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这也是丘成桐多次批评的,当前一些科技工作者小富即安,有点小成绩就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了。这样的科技工作者如何能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如何能在国际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更何谈成为杰出科学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超越意识,可以培养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杰出的科学家不仅要有杰出的科技成就,还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人们一般认为文学是作家人格的体现,其实科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没有超越于功利境界的求真精神,探索宇宙真理的道路是走不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远离功利的文化,远离铜臭气是中国历代文人追求的境界。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教育科技工作者,可以培养他们的求真意识,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断地追求真理。反观今天科学界,为了名利套用科研基金,学术造假层出不穷,都是精神境界低下的表现。有崇高精神境界的科学家总是从生活中获得乐趣,从传统文化中得到游艺,而不做金钱和名利的奴隶。华罗庚喜欢写诗、对对子。苏步青也喜欢读诗歌,还写诗、写书法,通过古典文化获得乐趣。他们在科学的世界以外还有一个人文的世界,在科学研究以外还有文化生活。“苏步青就说过传统文化可以调节身心,使生活充满情趣。”[17]有快乐的生活才有好的科学研究,整天闷闷不乐,科研是搞不好的,用传统文化调剂自己的生活,活得快快乐乐这样科研也容易做好。

(三)传统文化影响思维方式:助力科学创造

科学发现并不遵循理性的逻辑,其中非理性如直觉、灵感、想象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严肃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10]P24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就必须培养科技工作者的想象力。中国传统文化是富于想象力的文化,并非如科学一样死板。如庄子的想象力异常丰富:“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庄子·天下篇》)科学研究就需要这样无拘无束自由放纵的想象力。庄子哲学曾经启迪了汤川秀树。爱因斯坦想象着跟在光后面跑,然后才有了相对论。老子也富于奇思妙想,异于常人。“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第二十章》)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富于想象力、创造力的作品,而不看重那些质朴的作品,如墨子,历代都不受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也反对陈陈相因,而是鼓励创新。

直觉、顿悟也是开启科学发现大门的钥匙。数学中很多的猜想,都是数学家灵感的结晶,这些猜想来源于数学家的直觉,有的被人们所证明,从而发现新的定理,即使被推翻也是从反面推进数学的发展。科学发现是一个有意识和无意识交替进行的过程。有意识的努力为无意识的创造提供了素材和原料,而无意识则好像一个黑箱,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消化输出正确的结果,这个结果再通过有意识的逻辑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悟性,尤其是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采用机锋、棒喝的方式进行教育。这对于培养直觉、顿悟的体验大有裨益。今天的科学教育太忽视直觉、顿悟的科学发现方式,未来科技工作者的一点创造力就这样被扼杀了。采用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直觉,为科学研究奠定主体理性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有正面影响。“东方思维,特别是道的思维,在现代科学发展中越来越表现出积极的意义和顽强的生命力。向道的传统的复归,成为物理学新发现模式的重要倾向之一。”[18]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就受到老庄哲学思想的重要启发。作为不同于西方的分析式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的思维方式,可以与西方分析的思维方式互补。而且西方思维方式在经历漫长的阶段后,已经超越了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而寻求新的综合,中国的思维方式正好为之提供借鉴,弥补其不足。

[1]杨振宁.我的治学经历与体会[J].高等教育研究,1995(5):1-3.

[2]光纤之父高锟自传[EB/OL].[2016-05-30].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996397.

[3]光纤之父高锟自传[EB/OL].[2016-03-14]. http://www.bookbao.com/views/201003/04/id_XODQwMzU%3D_5.html.[4]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希望中国对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EB/OL].[2016-05-30]. http://www.wokeji.com/kbjh/zxbd_10031/201501/t20150102_919736.shtml.

[5]吴志菲.苏步青数学宗师的诗卷人生[J].人民文摘,2003(5):42-43.

[6]丘成桐.感受数学之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2-01 (07).

[7]李斌.亲切的交谈——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侧记[N].人民日报,2005-07-31(01).

[8]屠呦呦.希望中医药更好地护佑人类健康[J].新湘评论,2015(22):44-45.

[9]祝华新.人文教育访谈录[N].人民日报,2000-02-25(08).

[10]杨栩.外国名人名言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

[11]东尼·博赞.提高语言智能的10种方法[M].张霞,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48.

[12]薛瑞萍.“日有所诵”,带孩子回归母语故乡[N].中国教育报,2013-12-16(09).

[13]高锟.潮平岸阔:高锟自述[EB/OL].[2016-03-15]. http://read.jd.com/4863/255443.html.

[14]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5]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4.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

[17]李大潜.苏步青教授谈治学[J].群言, 1992(4):23-25.

[18]刘大椿.科技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86.

(责任编辑:杨燕萍)

Traditional Cultural Factors in Contemporary Distinguished Scientists’ Thoughts

Lu Li
(School of Marxism,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92, China)

The most prominent scientists often have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al enrichment. They are both elite scientific community, but also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enrichment profound scholar. There are many people still archaic poet, essayist, painter, calligrapher, philosopher. many scientists proved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scientists.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impact on intellegence, language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inking patterns,and scientific creation.Key words: scientist; tradi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10.3969/j. issn.1672-7991.2016.03.003

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研究”。

2016-04-21;

2016-05-16

鲁 力(1987-),男,湖北省咸宁市人,助理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

D64

A

1672-7991(2016)03-0011-06

猜你喜欢

苏步青科学家科技
苏步青的“几何世界”
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假如我是科学家
苏步青谈数学学习
苏步青教授谈学习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