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2016-03-16卢淦明李俊宏

关键词:榜样教育突破困境

卢淦明 李俊宏

(1.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卢淦明1,2李俊宏2

(1.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榜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中提升和塑造自我,可以促进“互联网+”条件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但“互联网+”背景下的榜样教育也面临着教育效果弱化、滞后性增加、吸引力降低等困境。为此,应顺势而为,建立“互联网+榜样教育”实践模式;理性甄别,榜样选取应更趋科学合理;破旧立新,以创造性思维突破榜样教育的困境。

关键词:互联网+;榜样教育;困境;突破

“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民间在关于互联网发展的讨论中产生的。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就把“互联网+”的概念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全社会都在聚焦“互联网+”的概念。从本义上说,“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下,“互联网+”已然内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给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代、新力量,更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因此,“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双重作用不容忽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有正面意义,也有负面影响;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教师,应当秉承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的教育理念,理性分析当前大学生榜样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困境,顺藤摸瓜,对症下药,顺势而为,在与时俱进的实践中寻求突破。

1“互联网+”背景下榜样教育的重大意义

1.1榜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提升和塑造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些编码信息指导行动[2]。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处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多元化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的背后其实是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因而人们在实践中往往产生价值取向和选择的困难。对于生活阅历相对缺乏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更容易迷失自我。此时,“榜样”便突显出其独特的引导和塑造功能。也就是说,榜样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中受榜样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逐步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榜样的引导功能可以使大学生提升自我,塑造自我。

1.2榜样教育可以促进发挥“互联网+”条件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我国社会正处“两期并遇”(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突发期)的转型时期。尽管每一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主流的核心的价值观,但在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社会中,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各种取向不尽相同,其中不乏诸如极端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这些消极思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引发了大学生对生活和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滑坡”的以偏概全的评价。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发挥榜样教育的正能量,以榜样的示范作用和魅力作用引领调节大学生的行为,促进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2“互联网+”背景下榜样教育的困境

2.1榜样教育的效果在弱化

“互联网+”是信息社会的直接产物,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在“互联网+”背景下,榜样作用本身的稳定性受到冲击,传统榜样教育的可信度在下降。传统榜样教育对榜样的选取有三个特点:一是“正面的”,二是“完美的”,三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说,传统榜样教育的英雄主义、完美主义、无限主义的色彩是比较浓重的。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模式,而是立体的、多元的、全方位的,“互联网+”时代使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独立思考和自我塑造,给大学生提供了辩证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实可能性。大学生们只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这些榜样没有被展现出来的其他方面,永远正面的、完美的、无穷力量的榜样反而会引起大学生的质疑甚至反感,因而传统榜样教育面临尴尬和被动的局面,榜样教育的效果逐渐被弱化。所以,“互联网+”背景下榜样教育作用的发挥受到阻碍,榜样教育的积极作用在减少,榜样教育的效果在弱化。

2.2榜样教育的滞后性在增加

榜样教育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榜样的选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榜样是具体的社会存在,榜样形象就是具体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反映的是社会某个时期的主流价值观。时代变化了,“人们就需要新的榜样人物和榜样的精神来寄托着自己的人生诉求或者激励自己的价值取向”[3]。改革开放已近四十年,随着国家经济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全面转型,反映传统社会意识的榜样人物的价值和作用应该予以重新审视和取舍。传统榜样教育中的“神圣道德”“大公无私”是完全忽略个体利益和个体诉求的,某种程度上是与当今时代条件和“互联网+”的背景相背离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舍生忘死”之类的榜样标准也因与个体利益多元共存的社会基础相背离而发生动摇,大学生群体自然会自觉地联系实际并独立判断传统榜样的示范是否符合时代要求。无疑,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传统榜样教育的发展是滞后的。

2.3榜样教育的吸引力在降低

榜样教育的吸引力降低的主要表现是主流榜样的衰落。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以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事迹为主的榜样教育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舍生忘死”“艰苦朴素”等价值取向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价值取向,“公私兼顾”“实用主义”“自我保护”等一直作为非主流的价值观逐渐被合理化。在近十年“扶不扶”等典型的现实社会实践中,“乐于助人”变成了社会难题,也必然引发大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深层思考。大学生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不再是“勇者无惧”“一往无前”, 而是通过互联网获取“见义巧为”的指导,理性地“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主流榜样那种不计成本的牺牲精神和不顾风险的奉献精神,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已然式微,榜样教育的吸引力降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互联网+”背景下榜样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3.1互联网的强大冲击力

起初,人们只把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工具看待。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互联网+”“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微时代”已经成为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进行时”。正如网友们的切身体会,现在每个人起床的第一件事和睡前的最后一件事都是玩手机(手机恰恰是“互联网+”的典型代表),大学生更是如此。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学习改变之大,可想而知。榜样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或组织,以往“高、大、全”的榜样形象都在“互联网+”的条件下面临着解构的风险——大学生早已不再单纯地接受课堂灌输和权威说教,而是更青睐于打开手机或电脑,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去确认、去发掘、去探寻。因此,榜样教育的示范、引导、激励作用会因多元化的解构而弱化。

3.2榜样的选取不尽科学

榜样教育的效果在降低,滞后性在增加,榜样的吸引力在减少,无不与榜样的选取不尽科学有关。而榜样的选取不尽科学,往往是因为对榜样的认识存在误区。如前所述,传统德育中对榜样的选取一般都是积极正面的,几近完美的,同时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这本身就是对榜样的误解。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榜样也是有正面和负面之分;同时,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只要是现实的人、社会的人,就一定会有不完美的一面;况且,榜样的力量能否发挥,关键取决于“学习者”——毕竟,榜样的力量仅仅是一种并无强制性的道德力量和感召力量,不可能是“无穷的”。因此,榜样的选取如果过于单一化、抽象化、完美化,就会在“互联网+”这个大数据时代中露出破绽;而且在大学生的判断力尚未十分成熟的情况下,一着不慎便会深陷“虚假化”“神化”的泥潭。

3.3榜样教育的功利化色彩浓重

一直以来,人们对榜样教育的作用和功能都集中于“政治性”和“社会性”,即榜样教育被“升华为符合政治权威意愿的意识形态符号,用以表达各项方针政策的内涵和期望”[4],榜样教育对个体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其政治服务的功利化色彩过于浓重。当然,榜样教育的“政治性”和“社会性”是其本身具有的,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抹杀,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利益群体分化严重,榜样教育的“个体功能”(受众)应该被重视起来。特别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条件下,大学生接受榜样教育的过程不可能是被动的过程,更不可能是盲目的过程,若依然坚持“政治至上”,容易导致大学生得出榜样教育是“以偏概全”“偷换概念” 的“洗脑教育”,会造成南辕北辙的效果。

4“互联网+”背景下榜样教育困境的突破

4.1顺势而为,建立“互联网+榜样教育”实践模式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也被作为国家顶层设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互联网+”的社会实践模式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5]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榜样教育应顺势而为,建立“互联网+课程”“互联网+学习”“互联网+教学”“互联网+评价”等实践模块,让榜样教育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内涵不断扩展和丰富,样式不断更新和变化,效果不断提升和强化,让“互联网+榜样教育”的实践模式成为大学生榜样学习的主流形式。

4.2理性甄别,榜样选取应科学合理

只有科学理性地选取榜样,才可能提高大学生对榜样教育的心理认同感。而如何对榜样进行理性甄别和科学选取,这本身就应该作为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信息功能和传播功能是强大甚至可以说是强悍的,简单的“加强过滤”的方式不仅做不到而且达不到过滤的效果,反而会弄巧成拙。因此,榜样的选取应该尽量避免进入“至高无上”“全方位无死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式的思维误区,毕竟,榜样都只是人而不是神。在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和充满矛盾的物质世界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永远不可能突破客观规律,过度渲染完美主义只会带来不攻自破、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榜样的选取应该更加实事求是,更加接地气,合理恰当地展现榜样的生活化的一面,通过榜样培养大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思维。如此,榜样教育才能正确发挥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弘扬正气的巨大作用。

4.3破旧立新,以创造性思维突破榜样教育困境

如前所述,榜样教育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存在着一些误区,若要让榜样教育走出传统德育的陈旧逻辑,榜样教育就必须拥抱“互联网+”和“大数据”协同创新——以创造性思维突破榜样教育的困境。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其实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例如,可以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突破榜样教育的陈旧逻辑。一直以来,传统榜样教育都认为“成功”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的,所以榜样的选取和榜样教育的聚焦点都集中于“成功者”,因此,榜样总是“积极的”“正面的”“伟大的”“成功的”。但通过“逆向思维”式的冷静思考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成功者”的成功是诸多因素的合力的结果,对于正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而言多半不具备可复制性,可以说,每种成功、每个榜样之所以能成为榜样,成为独树一帜的好榜样,都具有其独特的不可复制性。只有失败才是具有复制性的。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重蹈覆辙”的出现几率往往要比“奇迹重现”要大得多。这就意味着,消极类型的榜样是很有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负面榜样的说服力、震撼力、影响力可能比正面榜样还要好。又如,可以采取“发散思维”的方式提升榜样教育的吸引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榜样教育的吸引力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样式的变化获得提升,比如通过微信、微博或微视频的方式,以生动活泼、接地气的表意方式传达正能量,提高大学生心理认同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铜”更能正衣冠,“互联网+史”更能知兴替,“互联网+人”更能明得失。“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榜样教育无法完全适应当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嬗变,“互联网+榜样教育”的实践应运而生。通过“互联网+榜样教育”,我们才能使更多人性化、生活化、亲和化的榜样形象引发大学生的心理认同,才能使更多可信、可亲、可敬的榜样形象在大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既是对榜样教育的充实和补足,更是对榜样教育的重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实录)[EB/OL].人民网,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5npc/n/2015/0305/c394 298-26642056.html,2015-03-15.

[2][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3]黄娟.多元化社会榜样教育的理性解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4]何其二.榜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5]“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5-04/09/c_127672588.htm,2015-04-09.

责任编辑:卢宏业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3.027

收稿日期:2016-04-08

第一作者简介:卢淦明(1981—),男,广东汕头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3-0066-03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突破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榜样教育:小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榜样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