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言外构式研究述评
2016-03-16严敏芬殷玉娇
严敏芬,殷玉娇
(江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英语言外构式研究述评
严敏芬,殷玉娇
(江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如果将Perez的专著《言外行为与认知》作为言外行为与构式语法结合的开端,那么言外构式研究至今已有十五年。言外构式是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结合的产物,更确切地说是构式语法理论与言语行为理论的联姻。梳理十五年来英语言外构式的发展,对发展语用学的传统经典话题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挖掘构式语法理论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科生态的良性发展。
言外构式;理论;内容;方法;建议
一、引言
言外行为通常指间接言语行为(ISA),源于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后经Searle、Sadock、Morgan、Leech、Sperber & Wilson等人的发展,成为语用学的经典课题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末,言外行为研究出现了认知转向。最突出的表现在于Thornburg & Panther和Panther & Thornburg建立了用于分析间接言语行为的言外场境认知模型(以下简称“场境理论”)。在场境理论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言外行为的规约化和构式化研究,言外构式研究应运而生。如果将Perez的专著《言外行为与认知》作为言外行为与构式语法结合的开端,那么言外构式研究至今已有十五年。梳理十五年来言外构式的发展,对发展语用学的传统经典话题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挖掘构式语法理论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科生态的良性发展。结合国内外对言外构式的研究,我们在对英语言外构式的定义、理论基础、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建议。
二、英语言外构式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1.英语言外构式的界定
言外构式的产生秉承Goldberg的构式语法思想,从言外行为与认知的关系入手,将言外行为理解为“形—义”的配对。Stefanowitsch则完全基于Goldberg对构式的界定,将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看作是构式,其语义形式决定对应的言外语力,并将间接言语行为定义为“形—义”的配对体,其成分不能从其他构式或英语语法中的一般性原则中严格推导出来。随着构式语法研究的深入,一批西班牙学者在“词汇—构式”模型中,发现言外构式是该模型第三层所要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定义为由固定成分和可变成分组成的,用来传达特定言外之义的规约化序列。该定义为言外构式的语言参数的描写提供了依据。为了寻找言外构式获得言外之义的方法,Mendoza又进一步提出了划分言外构式的三个标准,即组合性、固定性和意义表征。定义的界定有利于认清事物的本质,言外构式的界定,标志着言外构式已经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2.英语言外构式的理论基础
言外构式的产生得益于Thornburg & Panther、Panther & Thornburg场境理论。场境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用转喻机制,通过识别间接表达中凸显的部分(前段、中段和后段)激活整个表达式,从而达到对说者意图的理解。然而,场境理论却无法解释言外之力相同而形式不同的句子的细微差别及不同规约化程度。为解决这一问题,Panther & Thornburg对场境理论的操作进行了补充,提出了概念距离和转喻链接的观点,认为链接越多,概念距离越长,所需推理越多,规约化程度越低,反之亦然。此外,国内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对场境理论进行补充。其中,王寅指出,场境理论是基于线性认识,忽视了事件场境中要素之间的层级性,而分析也主要是对动态场境的分析,对于静态场境却论述不详或未加考虑。为了弥补以上不足,王寅提出“事件域认知模型”的分析方法。用事件域中的某一子动作来表示整个事件域或来替代另一子动作,这就用一个言语行为表达了另一个言语行为。而陈香兰指出,场境理论没有特别关注转喻思维在具体语境下操作的复杂性。为此,她将“语境”参数注入场境模式中,提出转喻矩阵域观。一个词的激活意味着激活了一个矩阵域,在激活的矩阵域内有多个同时被激活的认知次域,矩阵域中哪个次域最为凸显是由认知背景、现时语境和个人语用因素影响。邹春玲指出,场境理论指导原则过于宏观、宽泛,而导致理论无法在语言操作的微观层面上给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为了对言外转喻的微观操作作出说明,邹春玲提出“属性强加联想模式”,即通过常规归纳,在目标域中找到一个属性集合,通过泛因果操作,将其强加在源域上,再将强加后的源域与目标域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再次归纳因果属性,最终指向整体目标域。基于转喻的场境理论将说者的认知视为推理的核心,不仅避免了传统推理的不足,而且为言外行为的规约化提供了认知手段。
Perez & Ruiz de Mendoza以指令类言外行为为例,对场境模型的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发现除了转喻和场境外,推理还需包括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特征。Ruiz de Mendoza & Baicchi将言外场境看作是命题ICM,认为对言语行为的研究还应考虑到社会语用因素,包括权利关系、可选择性、礼貌程度、原型性程度、损益程度等。修正后的场境模型不仅适用于指令类言语行为,而且对承诺类、表达类言语行为也有极强解释力,具体表现在损益认知模型范围的界定及操作指标的细化上。为了使语用因素更加有序地融入ICM中,Perez & Mendoza借鉴Sperber & Wilson的“互明”概念以及Leech损益语用等级(cost-benefit pragmatic scale),建立了损益认知模型,也称高层次认知模型。该模型概括了不同种类的言外场境的语义要素,将Mendoza的礼貌规范发展成为Perez & Mendoza的益损认知模型。益损认知模型将原先的处理人际交际中的“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发展成为文化层面的概念,即“文化上人们期待帮助他人,同时他们也期待不会付出太多代价”。损益认知模型强调规约和非规约结构都能表达不同的言外之义,弥补了仅依赖转喻推理识解非规约表达式的不足,实现了“规约—非规约”的衔接,为言外构式的产生提供了认知基础。
另外,“词汇—构式”模型(LCM)的第三层是关于高层次情景认知模型的推理,以及通过规约语言表达产生言外之义的方式。言外之义是由转喻激活情景认知模型产生,这一抽象模型根植于损益认知模型中的文化规约。言外之义是由语言机制来表达,这些语言机制能够激活给定言外范畴认知模型的相关部分,且能在频繁使用下规约化。LCM为理解言外构式的语义和语用行为提供解释适切性的研究框架。
三、英语言外构式的研究内容
1.英语言外构式的规约化研究
基于LFH弱假设,间接言语行为实质上是未经详述的言外行为,而这允许在它们的语言实现中假定规约化渐变体的存在。认知语言学范围内,Panther & Thornburg提出用场境理论来解释言外行为,并提出了概念距离和转喻链接的观点,认为链接越多,概念距离越长,所需推理越多,规约化程度越低,反之亦然。但是,大多数有相似语力的表达式并不仅仅是基于场境“前”“核心”和“后”部分,同时在考察相同构式不同变体间的细微差别时,概念距离和转喻链接的解释力减弱。
言语行为的转喻研究为构式研究间接言语行为的方法提供了参考。Stefanowitsch提出用构式的方法研究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他提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能被看做是构式,因为它们符合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他提出请求构式的一些语义,特别是形式部分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其他构式中严格预测出来。但是这项研究仍不能解释相同构式不同变体间的细微差别。此外,这项研究也没有考虑到请求构式的语用变量,而人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调整请求的表达式。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Perez从构式的角度研究规约化,并提出编码和推理是一个连续体。并在描述言外ICM时考虑到了语境变量如权利关系和损益等。为了解释言外范畴表达式的细微不同,作者提出言外ICM和目标域中多个源域的转喻操作。根据话语激活言外ICM参数的数量来决定表达式的规约化程度,数量越多,或是越接近本体,那么该表达式的规约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在这一研究中,构式由基础构式和说明链接构成。基础构式是未经详述的结构,说明链接包含了表达式激活的言外ICM语用参数,一个基础构式可以有多个说明链接。依据基础构式和说明链接(充分说明—部分说明—未加说明),可以处理ISAs在语言实现过程中的“编码化—规约化—推理”问题。基于Perez的言外ICM,李秀娟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言外构式的特征、语用等级和加工机制。研究表明:言语行为类型具有原型性特征;在言外ICM中,若转喻操作集中在本体中,则其规约性等级高。相反,源域越靠近外层ICM,其规约性程度越低;言外构式语用化过程中,某一表达式是字面意义还是话语意义是由其所激活的言语行为参数决定的,激活参数越多越靠近言语行为中心范畴,语用化程度越高,字面意义脱落,话语意义凸显,反之亦然。
与Perez的观点相似,Mendoza & Baicchi也支持编码推理连续体的存在,不同的是他们将文化规范作为施加言语行为编码程度的标准。规约化源于语境中构式激活情景认知模型相关部分的程度。此外,Baicchi & Ruiz de Mendoza也提出言外构式的典型性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这种差别来自场境实例化的显现程度及其与意图意义识别的关系。这些方法为用构式方法研究言外行为提供了指南,构式可以通过规约化过程而固化,相反也受文化规约限制。
2.英语言外构式的语言实现研究
言外构式观念的提出不仅受Goldberg的构式语法的影响,而且还与功能语言学、功能句法学的字面语力假设(LFH)有关。LFH分为强假设和弱假设两种类型。LFH强假设认为语句本身具有语力,这种语力既可以来自显性施为句,也可通过语句本身的句子类型(祈使句、问句或陈述句)获得(如命令、询问和陈述语力)。因而,只要一个句子的意义与字面意义不同,就称为间接言语行为(ISA)。LFH弱假设则认为,每一种句子类型可与多种言外值相容,因此,表达言外之力可以结合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显性表达表示某一言外类型的本质特征,而隐性表达可以借助诸如礼貌、语境或说话者双方的共有知识来识别话语的语力。虽然Risselada没有明确指出构式一词,但她将语言特性和言语行为类型的特征看作是一个配对体,是言外行为构式思想的体现。将言外之力与形式建立直接联系,因而为言外构式语言实现奠定了基础。
与Risselada提出的显性程度相似,Mendoza提出功能专门化,即一个表达式代表某一言语行为类型意义条件的能力,从而解释言外行为产出的编码渐变群。
另外,由于LCM是基于用法的言外构式模型,其“吸纳”和“提示”机制能够协调LCM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因而ICM的多种意义语用因素可以作为重要的工具,解释言外构式的认知动因以及从更大的语篇层面考察言外之义的语言实现,包括指令类、承诺类和表达类言语行为的语言实现,以及相关次类,如请求和乞求、Aux NP构式、X IS Y构式等。
Perez采用ICM中的语用因素阐释言外行为的语义条件,提出言外构式包含一个形式详述和一些语义条件。这在两方面修正了Risselada和Mendoza的观点,第一,扩展了言外构式的概念,认为言外构式包含一系列语言属性如句子类型、词汇成分、超音段属性和超句结构。第二,以命题ICM的形式解释言外构式的语义。Perez认为十项指令类和承诺类言语行为的意义条件组成ICMs,而语言机制能激活这些意义条件。然而,这项研究没有给予这些程式以构式的地位,而是把它们看作是能激活言外认知模型中语义变量的形式部分,如命令句中的祈使句,请求句中的缓和语等。
词汇—构式模式下,Mendoza & Baicchi和Baicchi & Mendoza基于言外行为的构式组成是由文化概括激发和限制的假设。言外之义的识解是由转喻激活高层次情景认知模型的相关部分,因此言外场境在Mendoza和Baicchi的研究中被看做是高层次情景认知模型。两者的不同在于高层次情景认知模型包含了言外场境所没有的文化规约,这些文化规约可由不同的语言机制实现,如缓和策略。言外之义的产生是转喻激活高层次情景认知模型,在这一过程中,语境信息有助于表达式意义的识解,能通过转喻激活“条件—结果”推理图示为表达式提供隐性言外值。频繁的使用使转喻激活情景认知模型相关部分的表达式固化并产生高度详述的构式。但他们在解释言外之义的语言实现时,忽略了讲话者能够通过Langacker提出的认知识解过程,凸显一种言语行为的某些成分。
为解决这一问题,Del Campo引入言语行为意义上的识解现象,她提出的言外构式是对Mendoza和Baicchi研究的一个细化,但又不仅仅是细化。她认为言外构式包含语言实现的详述和组成高层次情景认知模型的一些语义条件。她采用LCM中言外描述的分析工具(损益认知模型),分析的言语行为是Mendoza & Baicchi对言语行为的分类。作者认为言外行为的语言实现是基于“词汇—语法”资源,这些资源能够在联系上下文的情况下,展示示例语义结构相关部分的示例潜能;这些构式实现能在完全编码到不同程度的规约化间变动。在观察表达言语行为的一系列构式的推理模式后,她为每一言语行为提出一个类属结构。根据Langacker的识解,不同的语法形式表达不同的概念化方式。构式可以示例高层次情景认知模型的不同部分,逻辑上示例认知模型的不同部分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构式实现。因此,类属结构的每一规定都由多个构式实现。
3.英语言外构式的其他研究
除了以上相关研究,Mauri & Sanso基于200种语言考察了指令类构式出现的历时过程。主要探讨了三个过程:一是,词汇资源成为命令和要求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二是,间接言语行为中的非指令形式作为指令性策略的同化过程;三是,各类非顺从从句的构式化过程产生的新的指令策略。这些过程和阶段的结果是基于合理的历时和共时证据。在这些过程中,命令言语行为中执行者的确定在非指令策略转变为指令性策略过程中有关键性的作用。相反,其他的历时过程与以间接方式表达命令的普遍趋势相连,即通过去掉指令类言语行为中的面子威胁成分。
Perez在词汇构式模型下探讨了言语行为动词的表征与语法构式之间的互动。这一过程利用词汇构式模型中词汇模板来详述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和语用,并采用基于构式的方法研究言语行为动词表征与所选择的构式之间的兼容性。一方面,“词汇—语法”包摄命题(subsumption)可由一些内部限制制约,而这些内部限制考虑到动词句法和语义构型,并存在于对应的构式(致使移动构式、way构式、动结构式)的词汇模板中。另一方面,词汇谓词整合进给定构式可由高层隐喻和转喻映射解释。其中,转喻映射可被看作是原型构式扩展成构式家族中所包含的继承连接的一类。
Hidemitsu Takahashi从多方面解释英语中祈使句的功能、形式和语义。在论述祈使句的功能潜能和语义时没有采用言外行为分类的方法,而是通过参数和值来计量祈使语力的强弱并采用基于语料的方法。在论述祈使句的形式时,将祈使句看作是构式网中的一个构式,用构式语法来解释复杂句子中祈使句的使用是否合适。复杂句子中的混合祈使句、条件句和让步句可看作是构式间兼容性的结果或是欠缺构式兼容性。
四、英语言外构式的研究方法
Jucker指出没有理想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言语行为,针对各种不同的研究问题,研究者们应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言外构式的相关研究中,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内省式的思辨性研究,即研究者通过观察、内省、分析、推理手段等对语言现象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然而,内省法研究语言具有一些天然的缺陷,如主观性太强,缺乏普遍的解释力等。在言外构式语言实现的研究中,由于言外行为既要受到语境的限制,又没有固定的表达式,所以很难依赖于机器化数据提取言语行为例句。然而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攻克的,一些学者尝试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析言外行为的语言实现。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是将语料库看做是一种工具,用来证实、解释某个以前已经存在的语言理论。注重对文本进行大量的语法或语义标注,语料必须通过赋码后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Perez采用多语料库(电影剧本、杂志和BNC)的方法来描述言外ICM和语言实现方式,并基于直觉元语言分析执行电脑索引。借鉴Dik功能语法所提供的丰富的术语分类能够描述语言实现。从最初语料库(电影剧本、杂志)确认可能的语言实现方式后,可以通过XKWIC检索软件从BNC语料中检索具体语言形式的其他例句,然后再确认符合的语言实现表达式。Del Campo也采用了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基于COCA和BNC语料库,首先,根据Mendoza & Baicchi对言语行为的分类,选出一种言语行为。其次,通过对多个日常情景的概括,为每一言语行为建立一个情景认知模型。然后,通过使用百科全书和字典,确立能够表达言语行为的一系列言外构式,并从COCA和BNC语料库中提取例句,最后对每一构式的特征和编码程度进行分析。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建议
上述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在定义方面,较之于国外学者在词汇构式模型下对言外构式的定义,国内学者虽已注意到言外构式的存在,但并未对其进行定义。在研究范围方面,虽然言外构式的研究数量增多,范围变广,研究对象也涵盖了指令类言语行为、承诺类言语行为、表达类言语行为。但是言外构式研究多描写而少历时研究,已有研究中仅有Mauri & Sanso考察了指令类构式出现的历时过程。在研究深度方面,有以下问题还需要深入挖掘:第一,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要考虑到社会语用因素,但是这些社会语用因素除了Perez & Mendoza已提出的,还有没有其他的社会语用因素还有待考察。第二,学者对言外行为的研究仅限于用转喻思维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语用推理,而未考虑到其他认知机制对间接言语行为识解的作用。在研究方法方面,对于言外构式的研究,多数学者采用了内省法,极少学者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近年来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在构式语法研究中取得了广泛应用,言外构式研究是否也可以结合语料库,且该如何结合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鉴于以上研究的不足,我们认为今后的研究应朝着如下方向发展:在定义上,应在国外研究者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言外构式进行全面系统地定义。在研究范围上,应扩展言外构式的研究范围,重视引进吸收语言学的前沿理论(词汇构式模型),将其指导、运用于言外构式的研究分析中。同时应重视将共时平面研究与历时平面研究相结合,在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言外构式的同时将视角深入到历时平面上的描述和解释上。在研究深度上,应更加重视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在呈现语言现象的同时能够挖掘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原因。对于言外之义识解所用到的认知机制,除了转喻思维外,还可进一步考察隐喻和意象图式对言外之义识解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由于语料库法的最大弊端在于它受研究者个人主观判断影响,那么未来研究应关注于该如何减少个人主观判断,建议借助检索软件或者语法模型识别并提取言外构式。
[1]Baicchi A,Ruiz De Mendoza F J.The cognitive grounding of 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s within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the Lexical-Constructional Model[J].Textus online only,2010,(23).
[2]Baicchi A. Conceptual metonymy in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illocutionary meaning[J].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15,(13).
[3]Del Campo Martinez N.A Constructional Account of Advising:Construal Operations and Social Conventions[J].Atlantis:Revista de la Asociacion Espaiola de Estudios Anglo-Norteamericanos,2012,(34).
[4]Del Campo Martinez N. A lexical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to 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s:the case of requests[J].Revista de Linguistica y Lenguas Aplicadas,2011,(6).
[5]Del Campo Martinez N. A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to the expression of illocutionary meaning:An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s performing the speech acts of requesting and begging[J].Revista espa·ola de linguistica aplicada,2011,(24).
[6]Del Campo Martinez N. Cognitive modeling in illocutionary meaning[J].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11,(9).
[7]Del Campo Martinez N.Construcciones ilocutivas en ingles: un estudio desde el punto de vista del Modelo Lexico Construccional[D].Universidad de La Rioja,2012.
[8]De Clerck B.A cognitive linguistic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imperative: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Japanese imperatives[J].Functions of Language,2013,(20).
[9]Hernandez L P.Illocution and cognition:a constructional approach[M].Universidad de La Rioja,2001.
[10]Hernandez L P.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s:(multiple source)-in-target metonymies,illocutionary ICMs,and specification links[J].Language & Communication,2013,(33).
[11]Hernandez L P,de Mendoza F J R. Grounding,semantic motivation,and conceptual interaction in indirect directive speech act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
[12]Hernandez L P,de Mendoza F J R. A Lexical-Constructional Model account of illocution[J].Vi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1,(8).
[13]Hernandez L P.Saying something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constructional compatibility and constructional families[J].Revista espaiola de lingüística aplicada,2012,(25).
[14]Goldberg,Adel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 and London,1995.
[15]Mauri C,Sanso A. How directive constructions emerge:Grammaticalization,constructionalization,coopt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
[16]Ruiz de Mendoza F J,Masegosa A G. Cognitive Modeling:A linguistic perspective[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4.
[17]Ruiz de Mendoza F J,Baicchi A.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s:Cognitive motivation and linguistic realization[J].Explorations in pragmatics:Linguistic, cognitive,and intercultural aspects,2007,(3).
[18]Ruiz de Mendoza F J.Entrenching Inferences in Implicational and 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s[J].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5,(11).
[19]Risselada R.Imperatives and other directive expressions in Latin.A study in the pragmatics of a dead language[M].Amsterdam:J.C.Gieben,1993.
[20]Takahashi H. Imperatives in concessive clauses:compatibility between constructions[J].Constructions,2008,(4).
[21]陈香兰.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多域操作[J].外语学刊,2009,(3).
[22]侯建波.从词汇到构式——LCM模式评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23]李秀娟.基于语料库的言外构式的语用化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24]刘莉,邹春玲.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的合理性分析[J].外语学刊,2011,(6).
[25]梁君英.构式语法的新发展:语言的概括特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26]毛峻凌.从关联理论看转喻的语用阐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
责任编辑:李新红
Literature Review on English 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
YAN Min-fen,YIN Yu-jiao
(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If Perez’s “Illocutionary Act and Cognition” is take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combining illocutionary act and construction grammar,this study has been 15 years. 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pragmatics. Exactly speaking,it is the marriage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and speech act theory. Reviewing the 15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English 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classic study of pragmatics. This is also helpful to work out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theory;content;method;suggestion
2016-04-11
严敏芬(1964-),女,江苏张家港人,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殷玉娇(1990-),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1004—5856(2016)12—0121—06
H313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12.028